中文中的兒化音是必要的麼

時間 2022-01-13 18:16:28

1樓:

不是必要的。我是北京人,通過對不同北京人的觀察,突然明白了乙個事情。那就是「只有河北祖籍、東北祖籍、山東祖籍」的北京人講話時帶著兒化音。東北人就是山東人和河北人移民過去的。

所以其實其他祖籍的北京人根本說話不帶兒化音的。我們就是一口普通話,帶很少很少的兒化音。

普通話就是北京話,而且是最正統的北京話。根本沒必要像河北人山東人東北人那樣滿口的兒化音。

2樓:

必要啊。

對於我這個北方人來說,兒化音就是我們這裡的口語習慣,而且兒化音會帶出很多口語詞彙(書面用語和口語不會混)。

兒化音對北方人是有用的。

而且普通話有要求所有地方的人都必須學兒化音了嗎?

去掉兒化音當然可以,只要題主能讓其他地區的人完全不用方言口語的詞彙,那兒化音連帶的詞彙是可以不用的。

3樓:肥鶴吖

不請自來,

我不太清楚,不過中小學上普通話課的時候,老師說一些字/詞在後面加上「兒」後,意思會不同。

不過其實兒化音是一種方言,還是普通話裡的一種?

4樓:泠兮

這個,舉個例子就能說明有沒有必要,特別明顯:

比如學生時代要下課了,班主任說:

「同學們,我再說一點。」

或是:「同學們,我再說一點兒。」

區別還是很大的。

另外區別非常明顯的還有「早點」和「早點兒」。很明顯了不用說了吧。

為什麼有的地方的發音(如兒化音),其它地方的人發不出來?

已重置 溫州人辨別會說溫州話的外地人 尤其是北方人 讓他發 魚 牛 兩字即可,外地人怎麼樣也發不出對的音,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這個音的概念,也無法用漢字拼音正確發音。但是福建人似乎能更容易學會。 因為語言環境不同啊,大概有這幾種情況 第一,沒有語義上的區分。比如我老家前後鼻音不區分,所以我以前一直聽不...

中文中的「擔」字怎麼用英文解釋?

東圃向南 肩挑的那個擔,一般人會用shoulder 作動詞用 這個是指向非常明確的。其他如carry,就既可以是搬 更常見 也可以是挑,還可以是用頭扛。使用指向更明確的動詞和指向更寬泛的動詞,是看劇情的,一般情況下大家喜歡用指向更細的詞,這樣描述得更具體。如 He hurtled towards m...

日語裡日常生活中說的 烏賊 和中文中的 烏賊 是否指同乙個物種?

楊步陵老師基本已經解答了這個問題。我在這裡寫的主要是從這個問題想到的一些東西,隨手記下來。中間這段是跑題的 漢語中的俗稱大多是對事物的粗略描述,並不是科學的分類。科學的分類就是應該用拉丁語的二名法。不過拉丁語會的人不多,俗稱用慣了也很難改。所以有時翻譯科學分類的時候還是沿用俗稱。那麼問題來了。俗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