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有無規律可循?

時間 2021-05-29 23:15:34

1樓:張懷天

現代文學發展到現在。。要有所突破才能拿獎。。就像趙本山的小品。。你不能還賣輪椅。。你得賣擔架。。。

比如新的這個大姐對結構的突破。。莫迪亞諾對敘事時間的突破。。。迪倫對於形式體裁上的突破。。。

從這個角度上我押詹姆斯馬龍。。。七殺簡史的語言是前所未有的,即使我讀的是翻譯版。。。

另乙個維度是新鮮視角加上雄厚的敘述。。。比如莫言。。移民文學三傑。。帕慕克。。。這個我就難說了。。。從這個說法看。。。波拉尼奧是真他媽的可惜。。。

當然要是突然又鑽出來個肖洛霍夫就當我沒說。。。

2樓:

規律當然有,我已經看到不少寫的好的答案了。說說我的理解。

炸藥獎,說來說去還是人瑞典人發的獎,瑞典人說了算。諾貝爾嘴裡的理想主義,由瑞典人負責解釋。所以這東西就是瑞典人的口味。

說來說去,這是瑞典人用來顯示「文明優越性」的東西。我這麼跟你說,瑞典人眼裡,北歐那塊是先進文明,西歐是次先進文明,其他的地方都是野蠻文明。瑞典人自詡為社會主義,把西歐美國看成貪財的資本主義,把其他地方看成野蠻。

所以不同地方的作家,得獎作品的風格就是不一樣。瑞典人自己呢,寫部童話就能拿獎,這叫「高貴的理想主義」(給拉格洛夫的頒獎詞),歐美的「次先進」,就是寫在物質豐富的情況下精神空虛(等待戈多),至於我們這種地方,就只好批判自己的劣根性,從歷史深處挖掘罪狀了,挖的輕了瑞典老爺們還不高興。

瑞典老爺們在頒獎詞裡明說了,你們中中國人,不僅僅是長得違規,你們生下來就違規了。你們搞共產主義是人吃人,你們搞資本主義也是人吃人。

真善美只有他們的瑞典有,歐美是偽善,我們是純罪惡,這就是文學獎的規律。拉格洛夫筆下的瑞典洋溢著真善美,西歐那邊是吃飽了撐出來的空虛,其他的地方就是從頭到尾人吃人,這是瑞典老爺的愛好,因為顯示了瑞典文明的優越性。

你看看諾貝爾文學獎,是不是有這麼乙個規律?

3樓:人民文學出版社

近十二年諾獎得主,分別頒給了石黑一雄(日裔英國作家)、鮑勃·迪倫(美國詩人)、阿列克謝耶維奇(白俄羅斯作家)、莫迪亞諾(法國作家)、門羅(加拿大作家)、莫言(中國作家)、特蘭斯特羅姆(瑞典詩人)、略薩(秘魯和西班牙雙重國籍作家)、赫塔·公尺勒(德國作家)、克萊齊奧(法國作家)、萊辛(英國作家)、帕慕克(土耳其作家),只有法國和英國出現了兩位,而且都相隔至少五年以上。2023年以來,諾獎最青睞的國家是英國(誕生過7個得主:羅素、邱吉爾、卡內蒂、威廉·戈爾丁、奈保爾、萊辛、石黑一雄)、法國(誕生過個8個得主:

莫里亞克、加繆、聖·瓊·佩斯、薩特、克勞德·西蒙、高行健、克萊齊奧、莫迪亞諾)、美國(誕生過個7個得主:海明威、斯坦貝克、索爾·貝婁、辛格、布羅茨基、托尼·莫里森、鮑勃·迪倫),其他國家比較平均,義大利、西班牙、瑞典是第二梯隊。考慮到英、美、法這三個得獎大戶最近五年已經有人得獎,且諾獎新世紀以來,越來越重視地緣政治平衡(不會頻繁給同一國家、同一洲的作家頒獎),所以那些熱門候選裡,來自英國、法國和美國的得獎機率很小,中國、加拿大、白俄羅斯也如此,因為它們最近都有人得獎。

有趣的是,自從略薩(2023年獲獎)之後,諾獎已經8年沒有把獎頒給南美洲了,而非洲上一次獲獎,還是2023年南非的庫切,至於大洋洲,那基本被諾獎遺忘了。所以,出於地緣政治的平衡策略,這次的兩個獲獎者,可能從南美洲和非洲產生,在南美洲,阿根廷、哥倫比亞是得獎大戶,在非洲,南非、奈及利亞的作家有過獲獎。

諾貝爾文學獎是否被過譽?

王二德 諾貝爾文學獎理論上來說含金量還是挺高的。但是他有幾個屬於眾知的 小缺陷 例如,它偏向於頒發給對社會有推動,有刺激作用,對文學有 貢獻 的作品。至於這個 貢獻 怎麼理解都不好說。 卡羅鵲鵲 你說的是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吧?老特就算沒得諾貝爾文學獎,照樣有很多人去紀念他。諾貝爾文學獎對老特的增色是...

你如何看待諾貝爾文學獎?

含金量極高,全世界都這個獎都有共識!獲得是殊榮!但我仍然認為其本質是意識形態壟斷!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花時間回答這個問題,最後還是想通了。首先,我認為諾貝爾文學獎是乙個殊榮,獲獎者的作品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認可,它們會在一夜之間佔據很多國家書店最顯眼的那排書架,被各種膚色和文學品味的人購買,翻閱,談論,...

諾貝爾文學獎都有過哪些令人意外的獲獎者?

水邊漁樵 賽珍珠。諾獎評委會30年代曾改變思路,把獎發給比較暢銷的作家,於是賽珍珠就在30年代得了獎。對此,後來1949年得獎的美國作家福克納不無嘲諷地評價,賽珍珠都能得獎,估計誰都能得了。而魯迅也曾說過,看了她的書,寫得確實 不怎麼好,可見中中國人的故事,最好還是中中國人自己寫 賽珍珠寫的是以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