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中陰陽相搏指的是陰陽脈相搏 陰陽脈怎麼相搏

時間 2021-05-10 23:46:27

1樓:袁若程

針法中, 陰針刺陽脈,稱之為陰加陽將會汗出; 陽針刺陰脈,稱之為陽加陰將會發熱。

後被有意無意簡稱為陰陽相搏,望文生義了

2樓:心志合一

傷寒論太深,試著回答一下,陰陽相搏指的什麼,就得先知道陰陽是什麼,陰陽是方法,分析的方法,所以說中醫是動態的學問,陰陽相搏,一種情況是正氣戰勝外邪,陽動則汗出,一種情況是,正氣與外邪旗鼓相當,陰動則發熱,一種情況是正氣不敵外邪,形寒肢冷三焦傷,陰陽相搏這個動是變化,相當於軍事的戰機。名詞動脈是數脈在關上。我想說漢代醫學的理論方法和脈學在當時世界上非常先進的,仲景醫學的思想,現在也有很重要借鑑的意義,現在還有火熱派及衍生的派別,漢朝的醫生要給病人煎藥待病情好轉才離開,現在呵呵不好說,還有注射劑比中成藥問題多,中成藥非常成熟完善,中藥怎麼借鑑物理的分子分析?

治病免不了毒藥,三黃片在醫師指導下才能用,現在藥店到處是,中醫也搞醫藥分家到底合適不合適?中醫的管理制度是不是要學習西醫?至於脈學,不能神秘化,仲景派是陰陽脈,後世有胃脈,根脈一些派別,清代後期,脈學只是一門技術,但也可以說是世界遺產,發揚很難,好好繼承就不錯了,

學習傷寒論是怎樣的感受?

明天考傷寒,我快哭了。對,快哭了還在玩手機。真的,背不下來了,來不及了,我只有15個小時了什麼感覺?學的想哭又恨自己連這個都學不好。前一分鐘背了後一分鐘弄混,我不是沒有理解,我記不住我自己的理解,太相似了。我覺得我對於精細事物有很差的感知力。臉盲。我記憶力其實算還不錯的。不知道萬一掛科怎麼辦。刷題去...

傷寒論的方子是不是越小越好

panda 當然不是的,病情千變萬化,臨床錯綜複雜,常出現多證兼夾的情形,需要把多個經方的方劑進行整合,比如 小四五湯 內含小柴胡湯 四物湯 五苓散 清肺排毒湯 內含小柴胡湯 麻杏石甘湯 五苓散等 這個方子無論如何都不能說好,柴胡張仲景的用量最少最少不低於10g,後世名方也幾乎見不到3g的柴胡,很難...

為什麼《傷寒論》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

客歸水雲鄉 張仲景是太守,執政一方,能夠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我倒是很期待現代能夠出來新的突破性的更加科學的中醫病理,藥理的有關研究著作。傷寒論也是站在前人的的肩膀上出來的。為什麼中醫發展好像有了侷限,或者遇到一些瓶頸,確實是值得人深思的。是研究的力度不夠,研究的方向不對,還是研究的方法不好,還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