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中有關趺陽脈的論述

時間 2021-06-01 05:13:07

1樓:

同脈異病啦,本質上還是不足,有不足就會相對有另乙個本該保持平衡的東西有那麼一段時間裡看起來要多出一些的樣子。這兩句話的區別在於,是脾先虛了,還是胃先虛了,只是病在發展中,發展到的階段不同,或者有乙個時空上先後順序的邏輯関係。本身中土氣不足,是脾或者胃,無他。

既然收不足,就要漂到表面上去,浮為氣實和下句並不矛盾。出現症狀可以定脾約就開具麻子仁,一般來說沒問題。

2樓:謇修

兩條條文,第一條出自《傷寒論·辨脈法》,第二條為趙開美復刻本編碼第247條。

先看「辨脈法」條文。趺陽脈,為足陽明胃經循行至足趺(即腳背)處沖陽穴之脈動,以候中土脾胃之氣。土性中庸和緩,平人之趺陽脈亦當中和不偏。

趺陽脈偏現浮澀之象,病矣;又見少陰脈如常(「如經」即「如常」),是病不在少陰,而在中土也。浮脈隨手起,總是虛之徵。中土虛,當責脾,故云「其病在脾」。

若脾虛不能運化水穀,水谷俱入大腸,則下利。澀為津傷,下利傷津,因而脈澀。「法當下利」乃言,按照常理應當下利。

然而病邪賊猾,有不循常理髮作者,比如中土不實,病屬於虛,卻不下利,反而大便秘結,這就出現了下面第247條所論述的情形。

若脈浮大,大而虛松,重按無有,則為中氣虛、陽氣虛、血中溫氣虛。陽虛中虛無力運轉氣收歸於內,氣浮散於外,因而脈浮鬆散。陽氣虛、血中溫氣虛,故脈重按無有。

浮大外現,貌似氣實,實則氣虛。氣虛於內則氣實於外,假實真虛也。又加血中溫氣虛,故云「氣實血虛」。

」,知脾胃中土之氣不足、脾胃中土氣虛。言「脾氣不足、胃氣虛」者,互文修辭也,猶言「主人下馬客在船」,實則言「主人與客下馬,主人與客在船」。

現在研究第247條。單看第247條,突兀難解,結合第179條,意思才更加明白。第179條言:

「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太陽病發汗多,胃家陰液因表汗而受傷,家陽不能下降,則此陽氣而上浮,故而候胃之趺陽脈浮。若其人小便數,則胃家陰液受傷更甚,故而候胃之趺陽脈澀

體現浮的發汗多傷陰與體現澀的小便數傷陰相結合(「浮澀相搏」),胃腸中燥,大便則難。此大便堅若羊矢,數日始一行。胃腸燥而約結,為脾約

胃陰傷,故相對胃陰而言胃陽,胃陽雖卻不實,以無胃陽實諸證(潮熱、譫語、腹滿痛拒按、手足濈然汗出、不能食、脈大而實)之故。此病胃家陽氣不向內聚,故不能成實,故不可用承氣湯攻之、下之。此病胃家陽氣上浮,不能降下,故屬於虛,雖胃腸燥而約結,亦只可以麻子仁丸輕輕緩緩潤之、蕩之。

(詳參《圓運動的傷寒論》)

同為「趺陽脈浮而澀」,前條言「胃氣虛」,後條言「胃氣強」,胃氣雖強,究屬於虛,因而不相矛盾。總之,兩條語境不同,證亦不同,結合脈外諸證研究,方才明了。

傷寒論中陰陽相搏指的是陰陽脈相搏 陰陽脈怎麼相搏

袁若程 針法中,陰針刺陽脈,稱之為陰加陽將會汗出 陽針刺陰脈,稱之為陽加陰將會發熱。後被有意無意簡稱為陰陽相搏,望文生義了 心志合一 傷寒論太深,試著回答一下,陰陽相搏指的什麼,就得先知道陰陽是什麼,陰陽是方法,分析的方法,所以說中醫是動態的學問,陰陽相搏,一種情況是正氣戰勝外邪,陽動則汗出,一種情...

學習傷寒論是怎樣的感受?

明天考傷寒,我快哭了。對,快哭了還在玩手機。真的,背不下來了,來不及了,我只有15個小時了什麼感覺?學的想哭又恨自己連這個都學不好。前一分鐘背了後一分鐘弄混,我不是沒有理解,我記不住我自己的理解,太相似了。我覺得我對於精細事物有很差的感知力。臉盲。我記憶力其實算還不錯的。不知道萬一掛科怎麼辦。刷題去...

傷寒論的方子是不是越小越好

panda 當然不是的,病情千變萬化,臨床錯綜複雜,常出現多證兼夾的情形,需要把多個經方的方劑進行整合,比如 小四五湯 內含小柴胡湯 四物湯 五苓散 清肺排毒湯 內含小柴胡湯 麻杏石甘湯 五苓散等 這個方子無論如何都不能說好,柴胡張仲景的用量最少最少不低於10g,後世名方也幾乎見不到3g的柴胡,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