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中醫學院的學生,不讀傷寒論,還覺得傷寒論無用?這樣的學生都是不好好學習的學生嗎?

時間 2021-05-31 15:48:08

1樓:雜念不放初心不忘

個人認為30歲左右的人開始學中醫最好,中醫需要一定的個人閱歷和對人生的理解來增加對它的理解能力。太年輕的話,很容易產生懷疑或者放棄。

2樓:

因為沒臨床吧!

我第一次用經方,是病人自己拿著方子來問的。說是他小區的誰吃這個方治好什麼病。我四診後認為這個方子病人可以吃,至少寒熱不衝突。吃了三天,好了。從此才開始重視《傷寒論》。

3樓:酥清風

一部分是一開始報考醫學院,調劑到中醫然後又不想復讀,於是打算混個文憑的

一部分是一開始覺得中醫神乎其技,然後學了之後,又不打算復讀,於是打算混個文憑的

在現代醫學裡,你要拿個十年前的文獻說事,別人可能就會笑話你了,跟你說醫學是有進步的

在「中醫」裡,你拿個三百年的方子,別人可能就笑話你了,說你這不是「千年」古方

要是哪天有人拿出71萬年前的古方出來,也不要驚訝,畢竟北京人可能就是靠這個方子存活下來的。

4樓:卡拉是只貓

傷寒論有用的話,中國古代爆發瘟疫為什麼一死一大片,學了傷寒論的中醫為什麼就控制不住瘟疫呢。

舊唐書、宋史、明示、元、清關於瘟疫爆發後十室九空的記載不要太多。

越是冬天室內越要注重通風防止感冒,這種現代醫學常識傷寒論直接就搞錯了,還說君子固密,就這中醫粉還捧為聖經。

5樓:Sun

舉個自己的例子吧。中醫院校科班碩士畢業,畢業後讀了另乙個專業,幹了好幾年的製藥。直到5年前,乙個偶然的機會學會了傷寒論,突然就對做藥失去興趣了。

為啥呢?因為傷寒論能治的病超乎了想象,超過了我所知道的行業中最頂尖的藥學研究所能達到的療效。接著,把家裡親戚朋友治了一圈,先是各種感冒,接著是各種慢病。

其中一位疑似冠心病+10年甲亢,美西律控制下室性早搏仍然1萬+次每天,失眠,每天要服用1-2片唑吡坦才能睡下4+小時。最後,室性早搏在30分鐘內神奇的消失了,可以說那是我人生開出的第一張自己都覺得很神奇的方子。後來,甲亢也用中藥治好了,服用了10年的甲亢藥終於停藥了。

睡眠,也從4小時增加到8+小時,但每晚仍需半片唑吡坦。相對於西醫,這個療效很滿意了。當然,室性早搏西醫還有其他的手段,選擇吃藥或是手術也不過是個人的自由意志罷了。

那些說中藥裡篩不出治**病的方子的,並不清楚傷寒這套體系的病跟西醫的病不是一回事,用西醫的病去做臨床評價,就算成功了也沒有意義。但這就是現在藥廠在做的事,用某個方子,測試對某個西醫病的效果。做藥的人,並不懂臨床,尤其是中醫臨床。

曾經做藥的我,太清楚藥是怎麼做的了。

好吧,當年為什麼不讀傷寒?不是我不讀,是讀不懂。當年上了傷寒的課就以為,哦,看病是這麼看的,不就是辨六經嘛。

可是到了中醫內科學,用的卻是完全另一套系統,懵逼了,到底該用哪個。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知道哪一套體系在臨床上是有效的。畢業後近10年的時間,不會看病(其實那些在臨床上打磨的同學也是同樣的情況),一直以為能改善症狀就是有效了。

當年給我們上課的老師,真正會用經方的只有1個,真正會看病的,恐怕也只有這1位。讀傷寒,真的不容易,無論是治慢病的領域,還是治外感,用六經辨證的醫生幾乎是鳳毛麟角。這樣的背景下,有幾個教課的老師是理解了這套體系的?

學生們又怎麼可能學的會?!

附個笑話。最近自己關節痛,懷疑痛風,我跟西醫的朋友說想驗個尿酸,她問我:吃中藥要驗血嗎?

我說:不用。她說:

那驗來幹嘛。結果,吃了一貼桂枝芍藥知母湯就好了七八成,而且想吃啥就吃啥。這個時候,你才會覺得,讀會傷寒論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6樓:恬淡

因為不讀,所以不了解。我大三開始和朋友一起背傷寒金匱,現在已經有三年了。從背誦中熟悉,從名家註解、醫案中學習應用。

我開始嘆服經方的神奇是在大三用小柴胡加石膏湯治自己發熱咽痛,2小時內熱退,一劑便已。

雖然說不一定大多數人贊同乙個東西,那個東西就是好的對的。但是這要建立在你對它了解的前提下才有發言權。

也不能說他們不是好學生,學醫自古有兩條路。一是從源到流,一是從流到源。殊途同歸而已。

各家是內經傷寒的演繹,內經傷寒是各家的彙總。你看完各家,對中醫有各種各樣的小塊認識,最後驚訝地發現拼出來個內經、傷寒的框架。剛學就以內經、傷寒為主,你就像搭好了骨架,還需要不斷以各家添上血肉。

我始終相信開卷有益,多讀讀《名老中醫之路》。相信大家會有所啟發。

7樓:問問

我隨便問一下,就是他們都說學院派在中醫道路上走不遠,就是因為不讀經典不上臨床嗎?還是說什麼,求解!!!我現在就是中醫大一一名學生!

8樓:「已登出」

無知者無畏吧。

我剛開始學習中醫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狂妄,覺得中醫很簡單,不就是課本上那些東西,記住就行了,後來越學越害怕,發現中醫這行水太深,發現自己以前是多麼的無知。孫真人有句話說的好,世有愚者讀書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

9樓:月亮與六辯士

無用真的不是

傷寒論講的是六經辨證,以六經論傷寒,以臟腑論雜病。

第一,難呀,六經辨證很少有人會,自然也就面臨對應的傷寒論讀不下去。中醫上沒有老師帶領,只靠自己很難學明白。

第二,醫學生滿打滿算也就五年本科,其中兩年實習。三年時間,學傷寒學不通。

這和好學生壞學生沒有關係。

10樓:

中藥學院大一學生答一下。

回去問了一下直系學姐我們會學傷寒金匱嗎。學姐告訴我不學。那一剎那我的內心十分失落。

希望以後有時間,自己可以主動去學一下傷寒。不能錯過這麼好的經典!

11樓:五濁遊

你說的這個確實是事實,甭說醫學生,現在很多臨床多年的老大夫都是只說傷寒好,從來不用它。這是有歷史原因的。張仲景在傷寒中用的辯證體系是六經辯證,而且沒有配套的方案,所以醫學生學起來大部分都摸不著頭腦。

現在臨床中醫還是以臟腑辯證為主流,配套的方劑學,中藥學,基礎理論,辯證過程的推導,等一脈相承,環環相扣,所以學起來比較流暢,而且臨床以後也效果不錯。而傷寒中的六經辯證在漢以後就很少有人能理解的透了,體系的不完整,沒有超強的推導能力,是學不通的,所以學者日減。後來傷寒從日本回到中國以後,諸多大師在解讀傷寒的時候也是各抒己見,各成流派,搞得學生們無所適從。

但要知道一點,傷寒雖然難學,但確實厲害,學好了,臨床療效非常快而且顯著。

12樓:

首先,樓主定義的群體是醫學生,醫學生接觸臨床接觸的比較少。而傷寒論又是比較偏於臨床用藥的,就像每個人的知識漏洞一樣,你越是不知道,你越會覺得他沒有用。

當你真正覺得它有用,認識到了重要性,就會發現它像乙個寶藏,無論怎麼用,怎麼挖掘,還是沒辦法把他完全的理解並用於臨床,你甚至會越來越覺得自己淺薄無知。

這個大概和知識越淵博或眼界越寬廣的人越是謙遜,而井底青蛙卻呱呱呱叫個不停,覺得自己很厲害是乙個道理。

13樓:

不是不讀而是讀不懂的居多,個人認為學中醫必須先讀傷寒,本來中醫的理論就是說一套做一套的,說的可能天花亂墜,治病的道理其實就是一句話的事,這一句話就很有可能出自傷寒,比如: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證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等等,不培養真正的中醫思維,不會真正的辯證以後也是寸步難行

14樓:

針推專業和骨傷的基本就不怎麼看傷寒了,金匱也不怎麼看

中醫專業的要看,得看自己是不是真心想從事這個行業,真要學習,難度不低

15樓:葉秋

傷寒、金匱這些主要是治重病的,用藥都比較猛烈。現代中醫教育起源在上海,是常州那邊的流派,講究的是用藥平和,所以那邊的人吃中藥一吃幾個月才是覺得正常,你一付兩付藥把人打發走了,病人一定會很奇怪了。

在中西醫分化以後,中醫也被定義為治慢性病,所以那些急重病的方子,很少用的上了。第五版內科學和現在是九版吧,同一證型也有的改為輕劑的,比如該用大承氣湯的改為麻子仁,腸梗阻有西醫灌腸或者手術,不需要中醫上陣,學了屠龍術也無用武之地。那些重證的自然會去icu了,腦出血得手術,你想給喝湯藥,那是自找麻煩,救好了當然皆大歡喜,出問題呢?

負不起責任。

另外中西醫相似的地方還有安全上的考慮。西醫面對患者時不是要做他最應該怎麼治,他首先考慮的是不冒險,別惹麻煩上身。中醫也一樣,你猛藥一付下去可能起死回生,也可能因為太猛,不說死了,吃壞了是很可能的。

比如有個女患者有類風濕,手關節痛,某中醫院副主任用了葛根東加桑葉,才吃兩天就出問題了,來月經量大止不住了。如果水平真高,學的透也罷了,一知半解用錯了出責任。

這就是不夠平和,如果藥力不那麼猛烈的方子吃,她這頭幾付藥下去,用的對稍有好轉,那二診接著吃。沒好轉或反出現異常,但藥力小影響也不大,那二診就調下方,不致引發嚴重後果。

時間久了給很多人造成的印象裡就說,你中醫治不了大病,吃不好也吃不壞。只能看看慢性病。

16樓:

科技的進步是疊加的,後來的人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不斷的進步,根本沒必要看所謂的「經典」,正如學物理的人沒必要去看一遍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沒事琢磨經典的除了文科,就是算命。

17樓:五月

治的病少,沒見識過使用傷寒論那種一劑下去感冒就好了的療效,所以就覺得傷寒沒用了。

中醫學生學術上的大部份問題都可以歸究到看書不夠和臨症太少兩個原因

中醫醫學院的學生要宣誓希波拉底誓言嗎?

飄過又飄回 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傷寒雜病論序 專心致志鏟屎中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

中醫學生自己學不好中醫為什麼要亂說話?

頂禮鳩摩羅什玄奘 這很常見。現在的世界,持有相反觀點的人非常多。中醫的博大精深,不是那麼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況且中醫藥大學裡面的教授們的教學和科研本身也越來越西化了,中醫精髓的傳承在漸漸消失中。您既然有志於中醫,您就好好學。您和您的家人會因為您獲得很大的幫助,少受苦,又少花錢。祝福您! 南國雨 目前學...

為什麼醫學院學生大都更願意臨床而不是科研?

溫和的常常 因為科研枯燥 門檻高 收入低 社會認可度不如臨床醫師。相反,臨床醫師大學畢業就可擔任,除了部分高風險科室,大部分基層臨床醫師一輩子就靠三板斧開藥和低難度手術掙錢,不如科研燒腦。社會地位也比同級別基礎顏究人員要高。典型的乙個幕前,乙個幕後。簡單說還是待遇問題。臨床醫師收入同體而言要比同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