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的 生 是為什麼被翻譯成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的?

時間 2021-05-06 04:45:48

1樓:

雖然傾盡全力的生活,但是還是這種「苟延殘喘」樣子而感到抱歉吧。I am sorry that I was born. 悲しい…

2樓:LanKingVan

或許是覺得世界太殘酷,因為作為人卻改變不了這樣的世界而感到抱歉;亦或許是自己活成這般模樣,有愧於心,而感到抱歉。比較喜歡後者。

3樓:小印2018

[ 生而為人 ],不如翻譯成 [ 生於人世 ]。

生而為人,強調的是生物屬性為「人」而非「豬」「鳥」「魚」等其他生物

而生於人世,強調的是活在人類社會。

4樓:吉利

我為我的小步舞曲唱片

向在深淵吶喊的人致歉。

我為清晨五點仍熟睡

向在火車站候車的人致歉。

被追獵的希望啊,原諒我不時大笑。

沙漠啊,原諒我未及時送上一匙水。

而你,這些年來未曾改變,始終在同一籠中,

目不轉睛盯望著空中同一定點的獵鷹啊,

原諒我,雖然你已成為標本。

我為桌子的四隻腳向被砍下的樹木致歉。

我為簡短的回答向龐大的問題致歉。

真理啊,不要太留意我。

尊嚴啊,請對我寬大為懷。

存在的奧秘啊,

請包容我扯落了你衣裾的縫線。

靈魂啊,別譴責我偶而才保有你。

我為自己不能無所不在向萬物致歉。

我為自己無法成為每個男人和女人

向所有的人致歉。

我知道在有生之年

我無法找到任何理由替自己辯解,

因為我自己即是我自己的阻礙。

噢,言語,別怪我借用了沉重的字眼,

又勞心費神地使它們看似輕鬆。

5樓:顏天酢

以下是我個人對這句話的翻譯的想法,雖然沒有直接回答問題,但還是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個人覺得這句話實在難以翻譯成中文,甚至可能除了日語之外沒有別的語言能足夠完美地表達這句話所傳達出來的感覺了。(或許韓語? )

原本的日語裡,第一句「生まれて」用英語詞born更合適,純粹就是被動出生這麼個意思,中文的「生而為人」有點加戲了。要是說「被生下來」,動作的主體(母親)有點被強調了,但英文的born和日語的「生まれて」淡化動作主體,意在動作本身。

「すみません」就是耳熟能詳的「sumimasen/四咪嗎森」,這個短語有給別人帶來麻煩而感到愧疚的感覺,中文好像沒有合適的對應,「抱歉」也有點禮貌、愧疚感有些淡化。

然後上面born那個動詞的變形在此處恰好用作一種自然的因果關係連線,即「被生下來」是「抱歉」的原因,中文的類似表達要不像「因為/所以」這樣太直接突兀,要不像這個最有名的翻譯一樣直接忽略這層因果關係。不過沒有連線詞的中文翻譯其實讀起來也是自帶邏輯的,沒什麼毛病。

最絕的一點是日語可以省略主語(此句省略主語「我」),中文和英文的語法難以包容,而且也不能在翻譯中完全忽略主語,因為日語裡即便省略了主語,懂日語的人也能很明顯地看出主語是「我」。由此,中英翻譯需要補充主語,但這樣一來省略主語帶來的委婉含蓄和抽離感翻譯之後又基本儲存不了了。

「給別人帶來麻煩而感到愧疚」的這層感覺又很日本特色,「不願麻煩別人」的處事觀是深刻在日本文化裡的。但這裡的語境好像是自述,沒有說話物件,所以可以理解為給這個世界帶來了麻煩。

以上只是我個人見解,我沒研究過日中翻譯,只是學了日語,所以並不專業

6樓:William Huang

我看到有人推崇「我錯不該誕生於世。」這種譯法。 不得不說這種譯法很符合中國人情世故。

竊以為很有 「這世界太操蛋了,我真不該來」的感覺。但是貌似霓虹國的語言沒有那麼直接,他們表達厭世的方式是 」不好意思,我給大家添麻煩了「。從這點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個譯法個人覺得還是比較準確的,至少」信」和「達」是做到了。

7樓:

這句話直譯可以是:我被生下來,很抱歉。

應該是說有愧於出生於這個世界上,身而為人,卻沒能做成乙個標準的人類。

我蠻喜歡這句的,感覺活著很雞肋,死亡又屬於不負責任,很痛苦的感覺。

8樓:孤獨梭菌

原句根本沒有提到「人」這個概念,翻譯成「生而為人」可能會造成誤解:生為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就不會覺得抱歉了嗎?我覺得稍微改一下就好。「出生於世,我很抱歉」。

9樓:

個人不喜歡這個翻譯,直譯很難就應譯得通順一點。不過這個翻譯流傳最廣一定也有他的理由。

「我錯不該誕生於世。」

《青之文學》中某字幕組的翻譯,個人比較心水這個,雖然有曲解原句。

為什麼copy被翻譯成拷貝而paste不被翻譯成佩斯特呢?

拷貝的翻譯人用了音譯。paste的翻譯人沒有用音譯。就這樣。現在標準上不用拷貝用的是複製,說實在的,微軟對中國計算機產業發展的影響要遠大於蘋果,因而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的標準翻譯基本是採用微軟的。蘋果的選單,我只能說是與成為標準的微軟翻譯做徒勞的鬥爭?蘋果的翻譯我認為是不恰當的,拷貝和複製是同義詞...

為什麼 New Zealand 翻譯成 紐西蘭 ,而 New York 卻翻譯成 紐約 ?

仁青嘉措 其實音譯更多時候像是一種約定俗成。我們現在見到的音譯地名 人名大多是在歷史上不同的時期產生的,用慣了就固定下來了,即使不是很準確。舉個例子 說起日喀則大家可能很熟悉,但是溪卡孜可能就沒聽過了。其實這倆是乙個地方,實際上溪卡孜的音譯還更準確一些。 馬修藝術伽 港台確實稱此地為 紐西蘭 是音譯...

Abu Dhabi為什麼翻譯成阿布達比而不是港台翻的阿布達比?

jointer 阿比達比近美音,阿比扎比近英音,差別在於Dh讀什麼,大家知道th大都讀 對應的dh該讀,這個音近似漢語拼音的 r 但漢語沒有對應ra的字,扎 就是最接近的了。 子道賢 是阿布達比的阿拉伯名字,之所以產生 扎 或者 達 的差異是因為關於 的發音 正常來說,在阿拉伯語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