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copy被翻譯成拷貝而paste不被翻譯成佩斯特呢?

時間 2021-06-02 01:09:33

1樓:

拷貝的翻譯人用了音譯。paste的翻譯人沒有用音譯。就這樣。

現在標準上不用拷貝用的是複製,說實在的,微軟對中國計算機產業發展的影響要遠大於蘋果,因而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的標準翻譯基本是採用微軟的。蘋果的選單,我只能說是與成為標準的微軟翻譯做徒勞的鬥爭?

蘋果的翻譯我認為是不恰當的,拷貝和複製是同義詞,但是蘋果系統中,這兩個詞是有區別的。我認為應該:「複製」執行現在的「拷貝」功能;「建立副本」執行現在的「複製」功能。

另外吐槽一下,「建立替身」這種用詞實在是很奇怪,改成「僱傭影武士」也不錯,哈。

2樓:

很簡單,拷貝是兩音節,適當的時候還可以簡化成單字,比如:你把東西拷到我u盤裡吧。paste翻成貼上或者簡稱粘已經夠簡化了,沒必要。

漢語本身就有這種潛在的單音節設定,雙字用作特定詞已經夠用了,你會發現即便熟人的名字可能是三個字但你可能更喜歡以單字或雙字來稱呼對方,沒太多原因,順口,習慣就好。

PS:說拷貝在大陸用的少的,你或許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3樓:智鵬飛

翻譯其實和推廣和大多數人的認知有關係。

拷貝一詞源自港台大陸用的較少一般翻譯為複製這類的事多了去了,

例如 大陸翻譯賓士 ,港台翻譯賓士 (現在好像不長聽說這個了,但發哥過去電影裡經常說),然而好像在國際上說梅赫西迪的人更多。

還有就是紐約和紐西蘭。

最後還有甄嬛(Xuan) 此為正確讀音, 然而目前的推廣導致讀甄嬛(huan)的普遍被接受。

也許過上一些年字典讀音就糾正 huan 為正確讀音了

為什麼 New Zealand 翻譯成 紐西蘭 ,而 New York 卻翻譯成 紐約 ?

仁青嘉措 其實音譯更多時候像是一種約定俗成。我們現在見到的音譯地名 人名大多是在歷史上不同的時期產生的,用慣了就固定下來了,即使不是很準確。舉個例子 說起日喀則大家可能很熟悉,但是溪卡孜可能就沒聽過了。其實這倆是乙個地方,實際上溪卡孜的音譯還更準確一些。 馬修藝術伽 港台確實稱此地為 紐西蘭 是音譯...

Abu Dhabi為什麼翻譯成阿布達比而不是港台翻的阿布達比?

jointer 阿比達比近美音,阿比扎比近英音,差別在於Dh讀什麼,大家知道th大都讀 對應的dh該讀,這個音近似漢語拼音的 r 但漢語沒有對應ra的字,扎 就是最接近的了。 子道賢 是阿布達比的阿拉伯名字,之所以產生 扎 或者 達 的差異是因為關於 的發音 正常來說,在阿拉伯語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告...

democracy 為什麼會被翻譯成民主?而不是「德謨克拉西」?

Webster詞典的解釋 1 government by the peopleespecially rule of the majority 2 a government in which the supreme power is vested in the people and exerci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