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白話文拆掉的知識壟斷之籬是否正在被一部分人用外語重新建立起來?

時間 2021-06-22 01:30:38

1樓:端木弗貢

以為字面上的差異就是知識獲取的樊籬,這根本就是不動腦子的想當然。

好比我說,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的平方等於其對邊的平方與臨邊的平方的和。是白話文不是?有你不認得的字沒有?假使你讀不懂,就不是因為這些名字不夠淺白,而是你未能理解名字背後的概念。

事實上,推廣了白話,並沒有拆掉所謂的知識的樊籬。因為一大堆文言的概念壓根就無法移植到白話中。好比,曾子說: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其中的「道」「忠、恕」「已」在白話裡根本就找不到可以恰切對應的東西。想理解「忠恕」就只得回到文言語境中。

白話的白只是相對於簡單的、具象的知識而言。三言兩語就說得清楚的東西,用淺白的語言來講解當然就最直截了當。可是碰上了抽象的、複雜的、沒有現成語彙來指稱的事物,語言的白與不白反而就變得無關緊要了,懂之與否全在於你的知識積累是不是已經滿足了可以認識該事物的先決條件。

知識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用論語裡的比喻來講就是:你不得其門而入,就看不見院牆裡華美的殿閣,你登不上堂也就入不得室。

更何況,英語是絕大多數中中國人所接受的義務教育中必修的課程,文言更是如此,怎麼人家用了一點假定是人人必修的知識,就是與你為難呢?

2樓:

涉及到外語詞彙的知識,本來就是用外語建立起來的,翻譯回中文的也只是二道販子,人家給你搭了梯子,你還說人家壟斷... 你要想跨越語言的藩籬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那就自己學好外語,別靠翻譯。

3樓:argb

形成」壟斷之籬「倒是不會,沒那麼嚴重,但是很多直接拿來主義的詞,如果你不知道的話讀到了的確是一臉懵逼,讀到這些外語詞的感覺應該就像剛學識字的孩子突然讀到了個完全不認識的生僻字,閱讀體驗的確很差,然後你要去查字典才能理解。

其實很多被直接被拿來用在文章裡的外語詞翻譯成漢語的話是很好理解的,因為漢語詞自身就有很好的「自解釋性」,漢語定義乙個詞的特點就是「用描述性的方式來定義」。主要是很多人圖省事,不去翻譯,個別情況可能是沒有標準翻譯,自己也翻譯不好,當然也有可能是為了顯擺一下,不過純粹為了顯擺的時代應該過去了(以前比較嚴重),現在的年輕人應該不吃這一套了吧。

什麼是白話文的韻律?

雲暠 我不是學漢語言的,但是從小耳濡目染的文學功力很自然地讓人知道,漢語言的韻和律應該分開來說。韻指發聲,律指格式。白話文的韻律是不好講的,好聽與順口這樣的形容詞說起來好像很敷衍,事實上又貼切得不行。怎麼算白話文的韻律 中國的文人將優美的句子組壓起來,成為詩。講白話文的韻律,那不外乎將新詩拿來觀摩了...

白話文相比文言文有何優劣?

Mitar 只說乙個,古代文言文沒標點符號,讀書人專門學句讀。寫張契約狀紙,隨便斷個句,對方隨便玩個文字遊戲,做生意的打官司的,等著虧死吧, Xiuquan Yu 白話文是時間緯度上的方言。文言是時間緯度上的普通話。雖然不同時代的普通話有自己的口音,但不至於聽不懂。白話文再好,那是現代的白話,古人不...

為什麼英美不搞白話文運動?

郭宜之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西方的簡明英語運動 Plain English Campaign 了解一下 Plain English Campaign如下隨手選自 培根論說文集 括號裡面就是一句話49個單詞,試試斷句好了。我大二時專四比基尼考74,看這個還是艱澀,等到大三開始習慣了 等於是枕邊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