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古文見得到,白話文見不到的字詞?

時間 2021-05-11 20:28:08

1樓:端木弗貢

「鄉愿」,亦作「鄉原」 (注意,簡化字的「願」本作「願」,與此無涉)——這個詞適用於今日之域中被認作好人和自以為好人的絕大多數。

孔子曰:「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原乎!鄉原,德之賊也。」

孟子曰:「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原也。」「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

——並非不信從孔孟之道就叫鄉愿。我不知道是不是,對這個詞的淡忘,直接導致了乙個民族的集體鄉愿化。

2樓:

當代常用漢字僅是現存漢字的二三成(不包括日本等漢字和白話亂碼)。

所以,傳世經典中的常用漢字有相當一部分當代漢語不使用。上古造字遵循一物一事一字,大部漢字在歷史的演進中沉澱成文化遺存,先秦經典和康熙字典裡不難摘尋。

如果是問古代常用漢字,當代不常見的,有,不多,如兮字等。

3樓:浥浥

我也很討厭樓上某些人,一副樓主誤入歧途的諷刺嘴臉。樓主問了問題,你要麼老老實實回答問題,要麼什麼也不要說。

樓主問言簡意賅,且現在不用的文言字詞。我回答幾個,可能也不是特別合乎要求。

嚲(音朵),垂下貌,岑參詩:柳嚲鶯嬌花復殷/朝歌城邊柳嚲地。

骯髒(音亢臧),高亢剛直的樣子。文天祥詩:骯髒到頭方是漢,娉婷更欲向何人。

觳觫(音胡素),因恐懼而顫抖的樣子。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4樓:玉灼

舉個例子,南楚辭北詩經,不知道其他大佬是怎麼讀通的但我確實是一邊翻字典一邊看,看完全集光是標註就能整理成冊,只覺得很累。

下面那位回答雖然有點偏但確實有道理的,文字發展了這麼多年,到現在去掉了很多麻煩,難懂難記的字,當初普及簡體字也是為了讓語言學習更加輕鬆而能夠有更多人會讀會寫,個人不喜歡糾結那些看起來言簡意賅其實已經落後的內容。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意識到古文大部分的字詞都是將所有含義用法囊括在乙個字或者詞上,然後進行簡單語法的堆疊,很多派生含義和原詞意一表十八里,彎彎繞繞才能扯上一點關係,雖然有些古樸的美感但是學起來難度更高。

OK我也扯遠了...就像魯迅當初寫過的,「回字有四種寫法,你知道麼?」

個人愚見,拋磚引玉吧。

5樓:王育

以下詩句出自李白的《蜀道難》。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當年學李白《蜀道難》時遇一「砯」字,指水擊岩石聲;文中用作動詞,指的是激流衝擊山崖。自從在《蜀道難》中遇到後,多年未遇到!

有哪些很美的古文?

昨夜月明峰頂宿,隱隱雷聲在山麓。曉來卻問山下人,風雨三更卷茅屋。王守仁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朱熹 勸學詩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尤能簸卻滄冥水。世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宣父尤能畏後生,壯士不可輕年少。李白 上李邕 最後乙個...

多讀古文有哪些好處?

生煎配闊落 培養深厚學識,偶爾還能嘗試著自己編編造造 比如扁鵲見川普,立有間,扁鵲曰 君有疾在肺裡,不治將恐深。川普曰 寡人無疾。扁鵲出,川普曰 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七日,扁鵲復見,曰 君之病似新冠,不治將嗚呼。川普忿然作色 世人皆不若寡人知新冠也,爾等鼠輩,何懼之有?扁鵲出,即攜家眷離境,日夜兼...

有哪些詞藻華麗的古文?

已登出 學識淺薄的我來回答一下,記得以前學過一篇古文,孔雀東南飛,裡面對於劉蘭芝的外貌穿戴的描寫很生動,原文如下 足下瑁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琉執素,耳擢明月鐺。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憑記憶寫的,若有錯別字還請見諒, 論說辭藻華麗的話,漢賦當仁不讓。漢代強盛的國力在文學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