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認同人之初性本善這一觀點?

時間 2021-05-11 22:45:57

1樓:哦吼吼

應該是人之初性向善吧。明善惡需要大智慧型,一般能知是非就算教育的成功了。要是人一出生就本善了,那儒家為什麼還要強調教育?

不是前後矛盾麼?程朱理學那一套我覺得更適合愚民統治。外儒內法算不得儒家吧。

儒家總說修身齊家可是打著儒家旗號的帝王有幾個修身了?帝王都不修臣子有幾個修的?要修大概也是皇帝佛陀的金身吧還有自己那個慾望身。

要不然就是儒家本身就是邪說要不然就是有人打著儒家的旗號刻意曲解。

2樓:NaniLam

我認為人之初,性本空.

我們遺傳下來的是能力特性.

例如有的人天生敏感.有的人意志力強.

有的人對言語特別敏感.有的人對混亂特別難忍受...

而觀點.角度和對世界的理解.

是靠後天教育薰陶而來的.

當然如果生存的狼性被你翻譯為性本惡

自有的共情力和關懷讓你認為是性本善

那也可以理解為性本善也本惡.

3樓:長風

首先,人是秉承天地生善之機而生。

其次,善惡都是心念,並非指實際行為。

殺戮必定是惡麼?禦寇的戰士,捨身取義,捨生忘死,只為取得勝利,只為退卻敵寇,戰場之上行殺戮之事,是善行還是惡行?為保境安民,誅殺亂臣賊子,是善行還是惡行?

贈予必定是善麼?鄭莊公把京城贈予共叔段,是善念還是殺機?

讓人心情惡劣,必定是惡麼?魏徵把唐太宗弄得暴怒不已,是為善還是為惡?正直的朋友哪怕有時讓你很不爽,規勸你不做錯事,他是為善還是為惡?

讓人心情愉快,必定是善麼?歷代佞臣,無不把皇帝伺候的舒爽無比,他們對皇帝,是善還是惡?總有永遠順著別人說話,從不會惹別人不順心,這種人是善念還是惡念?

為善為惡,取決於你對將行之事的預期好噁。你為一相關各方盡可能有利的目標行事,為善;你為一相關各方或者某方盡可能不利的目標行事。

當然,受限於知識水平,對「相關各方」「利益」的界定與評價,決定了其善或惡的境界層次。

放生,行此事之人,大多沒有相關的生物學知識,不知道生態平衡、食物鏈、物種入侵,不了解生物某些特定行為的含義,所以,縱然是懷有對「功德」的一點貪念,但他們確實秉承善念;雖然他們確實秉承善念,但是,他們的善,是狹隘、無知的,我稱之為「愚善」。

有組織犯罪,行此事之人,逾是能成氣候之人,逾是多行善事,於組織及系統內恩威並施、賞罰分明、有信有義,均是善行,但是他們對組織外害人無數,只以自己組織、自己切身利益為準,傷害其他人都毫無顧忌。那麼,他們行再多「善事」,他們也是惡!

4樓:問道筆記

中國古代關於人性善惡的說法不少,但大多和其其他主張相掛鉤的,換句話說,他們並不糾結於生下的秉性如何,而是後天的培養上,比如主張性惡,那就強調法律來制約。性善論,則同樣認為需要教育引導,否則也會改變。因此人之初,到底如何沒人能一口斷定他是善還是惡,後天經歷和所處文化環境以及教育引導,才是善惡形成的主要原因。

人之初是否性本惡?

捲捲 我想是的吧,我記得小時候我養過兩隻小雞,很小的,毛茸茸的特別可愛,然後有一天我姐姐帶著他家孩子來我家玩,他孩子也很小,剛剛學會坐著,然後我姐姐把我的小雞拿給他玩,小孩子就一把抓過來,也沒有放到嘴裡,就是抓在手裡,使勁的抓著小雞的脖子,越來越用力,小雞一直在他手裡掙扎,後來都叫不出聲了,我心疼的...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注意「人之初」

So long 人之初即不是善,也不是惡,同樣也不是無善無惡,而是無所謂善惡,根本就沒有善惡這個概念。這是從人的認識的角度來說的,人之初沒有善惡的概念,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否有什麼後果。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人在成長的過程知道了善惡,也知道了自己的行為是善是惡,那麼人之本性是既善既惡的。從永恆發展的角度...

人之初性本惡?

夜楓 人之初,性本惡。是肯定,任何一種動植物,最初所擁有的只有一種生存本能,沒有什麼廣義的善惡,只要能生存下去,活得更好。善只是群體教育下的一種法度約束 已登出 我認為這取決於怎麼定義惡。很多人說嬰孩作惡不為惡,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是惡。但是,造成了惡果算不算惡呢?人心向善首先要知善知噁,二者之中擇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