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究竟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時間 2021-05-30 08:13:02

1樓:怪種人兒I

我曾問過形形色色的人

是相信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而我好像自小就有這個答案

何而為人?

自私、懶惰、暴力、虛榮、僭妄、執拗、空想、自滿、奢侈、妒忌,輕率、虛偽、自相矛盾、貪婪好利,好標新立異……

這就是高等級的生物——人。

我覺得人性本惡的根源在於

我們本就處於一座大染缸裡,而人生來就要適應這個大染缸而不是一汪清水但我們卻嚮往人性本善

我甚至覺得人性本善只不過是應人對美好事物嚮往而生的觀點我好多次都覺得電影裡滅霸當時的想法還不夠正確,他應該只留兩個三觀正、人品好、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乙個站在男性頂端的男人和乙個站在女性頂端的女人,其他人就隨著他的乙個響指灰飛煙滅,然後一切重啟,像夏娃和亞當那樣,在生命延續的情況下,用已知的去創造另乙個屬於我們的世界,乙個像一汪清水一樣的世界。

人本惡,因不在惡,在於不識惡。

就像別人明明錯了,我們也都說錯了,但是人家不覺得,還覺得是我們錯了,一樣討厭!可總是有這樣的人,可悲!

2樓:aoeiu魚

人之初沒有善惡之分,「善惡」是後來被定義的東西,如果沒有道德這些東西的約束,誰又能定義善惡呢?這些東西都是由人們的共情而啟發的一些東西,如果沒有這些東西也就沒有善惡之分。

如果有道德標桿來做比較的話,我覺得「人之初性本惡」,因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只不過是大家都做的事情被大家認為不算是「惡」而已。

3樓:我是小號我怕誰

人之初,性本惡。後期環境以及教育的重要性,我現在算是個很好的人。我小時候,很小很小,估計沒上小學,那時候,我在家裡抽屜裡面抓到幾隻剛出生的小老鼠,我家裡人說那是兔子,然後我信了,認真的拿家裡人的飯碗給它們準備了窩,但是過了兩天我知道了真相,哭的很嚴重,可能當時並不是被騙哭,而是它們是老鼠不是兔子這個事情讓我崩潰。

不知道在什麼樣的的心理下,我拿石頭把它們砸死了。我現在26歲了,小時候的很多事情記不清了,但是這件事記憶猶深。我都不相信那個小孩子是我,太可怕了,怎麼能幹出這麼惡毒的事。

所以啊,給小孩子乙個好的環境,好好教育,就算不成才也不至於去危害社會

4樓:Lccc

我覺得人性不是非善即惡的,有時候會表現出善良的一面,幫助他人,煥發出同理心;有時候也會表現出噁的一面,妒忌暴力,或者某一瞬間突然產生的作惡的念頭,所以善惡兼有,只不過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漸漸通過教育或者傳承的文化來不斷約束自己。

5樓:solon

人之初,性本德。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道生之而德畜之。

天之道利而不害。

四句話說明一切了。嬰兒沒有善惡觀念,但有德心,循天道。天道就是趨利避害。

6樓:wangxin

我覺得人之初,性本純,人本純,也可以說人本自私,並非是人本惡,只不過人剛出生的那段時間,他的眼裡,他的感知,世界是圍繞著他的;再加上父母把他抱起視為珍珠,幾乎一切的資源,幾乎一切的事都是以孩子為重;還有親戚朋友的寵愛,無論真實或是虛假,但對於剛出生的小孩子來說,看到的即為真實,所以他會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因此無論任何人小時候的自私的性格都是無可厚非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經過周圍,學校,社會的教育。

他會知道自己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塵,甚至微塵都有點誇大了自己的分量,他就會作出相應的改變,變得至少表面不是十分的自私,但有的人或許沒領悟到,或許已經領悟很少,或許領悟透徹卻不願做出改變,反正無論怎樣,最終的結果就是,他表面依舊表現的十分自私。

7樓:李建

我認為所謂善惡,是維持人類社會延續的基礎,動物也是有社會性的,動物也會有分享食物跟獨佔食物的天性。純粹從進化角度說,天性善良的人在人類群體中占多數,不然在沒有所謂教育的情況下,人類是無法形成社會的,但是同時肯定也有天性本惡的,這樣的人資源競爭裡會獲得優勢。所以既有天性本善的,也有天性本惡的,人生來性格便有所區別,不過後天也確實能改變乙個人性格。

不過隨著社會制度的進步,天性本善的基因會更好儲存下來,天性本惡的基因會逐漸消亡。

8樓:季生

依我之見,人之初必然是性本惡。

幾乎所有的人,小時候大多都有作惡的行為、或是想法。

可能你會和我講,這個是所謂的「惡作劇」,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你可以自己回憶一下,小時候做壞事的時候,單純地就是想看到別人煩惱來使得自己開心。

再從另乙個角度來想,人之初,倘若真的是性本善。這句話寫出來的意義是什麼呢?

這句話的意義就是告訴你,人之初性本善。引導你去做,所謂的善的行為。

倘若你的行為不是這樣,這是你個人有問題,所以你快改正吧。

9樓:朱朱朱

請問在遠古時代,那時候沒有道德,法律,甚至文明都不存在,那麼,如果你認為他們算是人的範疇的話,他們會把同類都殺了嗎?答案是不會。這和什麼善惡之類的道德評判無關,人殺或者不殺同類,其決定因素還是生物的本能所決定,比如爭奪交配權,爭奪更多的資源,為什麼?

為的就是把基因傳遞下去。推薦看看自私的基因這本書,從遺傳學角度來看看人性,或者更能理解什麼是善惡,為什麼人既有競爭又有合作,中國孟子說的惻隱之心,西方亞當斯密說的感同身受,不同文化為什麼認為此存在於人性?或者說什麼是人性呢?

10樓:一Elan

當班上有人看見我長的醜還喜歡裝逼時,我會被打。

我會因此把它們稱為「惡人」。

但若是我追問被打原因,無非就是我做了他們認為不對的事,想讓我知道裝逼是不對的。

再深入思考,為什麼我把他們成為「惡人」?

原因也很簡單:他們做了我認為不對的事,我想通過這個稱號讓這類人覺得羞愧從而改邪歸正。

看來我們都是同乙個出發點吧

這恐怕都是為了讓社會能與自己想象的美好世界接軌請將你認為的「惡人」同看我不爽打我的「惡人」對比下,看下他們(或者你)是不是乙個出發點。

既然都和我想的一樣,便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11樓:

「善惡」是道德觀念的衍生評判標準。剛生下來的人只有動物性,思想和道德觀念都沒建立,何來善惡之分?你如何用人類的道德標準去評判動物行為?

就像乙個人在野外,被一頭獅子老虎撕碎吃掉,沒有人會去說這獅子老虎不道德一樣。

12樓:上天的寵兒

性本善是做人,性本惡是做事。性本善是心,是自我。性本惡是做事的手段,性本善是做事的過程。

性本善是做人的起點,性本善性本惡是做事的起點,性本善是做人做事的結果!估計百分之八十的聰明人不懂!!嘿嘿

13樓:

善惡是現有的社會價值判斷,而人之初是人的本能。這些本能可以確保人在自然條件下的生存,但不一定符合我們的現有的社會價值,符合的我們叫它善,不符合的我們叫它惡。可能今天我們覺得這個行為是善,再過幾年就覺得它是惡了。

因而人之初是沒有善惡之分的,它是最純粹的本能,無法用善惡衡量。

究竟是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之初性本惡?

生死一瞬間 人之初,性本空。到底最後是善是惡,受環境教育性格等很多因素影響。話說回來,我覺得善惡一念間,一念為善,化為善神,一念為惡,化為惡鬼。 寬頻 以前我堅信人之初性本善。不善只是後天汙染了,只要勤加修煉逐漸就會達到純善的地步。現在我認為人也是環境的一部分。要在環境裡生存,就要懂得趨利避害。至於...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注意「人之初」

So long 人之初即不是善,也不是惡,同樣也不是無善無惡,而是無所謂善惡,根本就沒有善惡這個概念。這是從人的認識的角度來說的,人之初沒有善惡的概念,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否有什麼後果。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人在成長的過程知道了善惡,也知道了自己的行為是善是惡,那麼人之本性是既善既惡的。從永恆發展的角度...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思辨討論)?

BaekSanry 我覺得人之初,是無知的,不存在分辨或者內心的善與惡,無知後的環境所造成的,才有善惡分辨。如果乙個生活在封閉的環境裡,裡面的環境虐待是習以為常,他不會認為這是惡。這是環境造成。回到人初,人初無知,亦然也無法分辨。 醉臥小樓聽風雨 我覺得人生來是善良的,只不過後天接受的文化教育對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