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動車的續航達到多少公里時,可以較徹底地解決人們的 里程焦慮 ?

時間 2021-05-06 18:07:39

1樓:王乘墉

多少公里也沒用,高速上沒有穩定快捷的充電樁,續航焦慮就永遠存在。

我不可能高速上因為沒電下高速,去乙個陌生的城市轉來轉去,就為了找乙個不確定能不能充電的的充電樁。

只有高速上有專門的充電站,每個縣城都有乙個穩定的節點,才會沒有充電焦慮。

否則城市裡建再多充電樁也沒用。

2樓:就是那個工

更新一次不提前規劃不提前充滿的464公里長途體驗,更加說明了目前與油車長途的差距就差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了。

里程焦慮其實就是充電焦慮。

3樓:KyriosQ

很簡單,冬天零下二十度,空調開26度,高速頂著限速開能跑400公里,且十年電池損耗率不能高於10%,或者免費換電池,且零到一百充滿電不能超過十分鐘,十年之內達不到這個水準統統按老頭樂處理

4樓:愛玩的楊哥

我先幻想一下哈。冬季真實里程起碼5000公里起,跟燃油車小保養里程一樣,去4s店保養,順帶將加電服務算在保養裡。什麼充電樁、家沖通通不方便。

5樓:陳光

120公里,五菱巨集光MiniEV的標準里程,28800。只有如此低價才能解決里程焦慮。

如果想再多一點焦慮的話,就上170公里,加幾千塊。

6樓:

先給結論,當續航里程處於以下條件時,才能真正解決里程焦慮:當車輛剩餘電量少於40%時,所剩的續駛里程還足夠讓你能在高速無憂無慮的開著空調飆車。

上述條件,沒有給出具體需要飆車多少公里,我答非所問?其實不然,因為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不可否認,里程焦慮的確與車輛續駛里程不夠有一定的關係,但二者能劃等號嗎?當前主流點的電動爹,充滿電哪個跑不了200公里?你開油車,油箱裡的油只夠跑200公里,你會焦慮嗎?

說極端點,上高速前突然發現油箱裡的油,只夠跑個百八十公里了,你會焦慮到想要掉頭麼?

所以啊,要解決里程焦慮,不是一股腦的堆續駛里程,解決了充電慢充電難的問題,就算續駛里程只有200公里,也不會有現在這麼大的里程焦慮。

7樓:未來已來

里程焦慮這個問題目前還不能完全消除,我覺得有一部分原因在於大家對於電動車還不熟悉,不像燃油車。再就是充電樁鋪設得還不夠密集,然後充電過程也比較慢,好不容易找到乙個充電站,還要排隊就很尷尬很費時間。

我在想能不能汽車廠家開發一種新型電池,在行駛耗電的過程鍾再通過太陽能來蓄電,其實太陽能早就已經被我們所利用,但是對於新能源汽車還未適用。如果這項技術成熟了的話,那電量的耐用程度將大大提公升,焦慮肯定也能隨之減少了。

8樓:緋樂樂

只需要乙個能裝功率不那麼低的充電樁的私人車位。至於500還是700續航沒有意義,只需要冬天能穩定高速跑350公里以上,隨便乙個服務區到了就能找到充電樁,充半小時就能再跑兩三百公里。哪有什麼續航焦慮?

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車位私樁

9樓:董芳伯

按照15天加一次油來算,每天40公里,也就是600km續航。然後加上富餘續航100km(開到續航里程100km時開始考慮加油了)。也就是實際續航700km。

按照標定續航和實際續航有15%的虛里程,也就是說,電動車標定續航達到約825km時,基本上就和油車一樣了。

10樓:劉下雪

續航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充電速度。

我開傳統車加個油,最多五分鐘,新能源車充電沒半小時充不滿吧恕我直言,車最好買汽油車,其次買混動

有錢人買純電的就當買個大玩具

工薪階層買這個純屬上當,代步車?逢年過節不回家?

11樓:

一千五吧,以我自己來看,雖然平常確實不用跑什麼長途,但是過年回老家總要開一開的,不見得過年回老家還要租個油車開回去吧?

打麻將時候怎麼和親戚聊天?我這車一天三百塊?

回老家路程按照地圖看是五百多公里,但是冬天氣溫低再加上要開空調我覺得實際里程縮一半沒啥不可能。再加上廠家的里程虛標,我覺得續航標一千公里的車都不一定能跑個單程。

保險點1500的話應該就沒有什麼里程焦慮了,畢竟我能接受的開車極限也就是單程五六百公里了,五六百公里連休息帶吃飯我得開七八個小時,再遠我覺得還是不要開車的好。

不過按照我一些朋友的開法1500公里也不夠,畢竟人家能從廣州開一千七百多公里回老家……還是純電……惹不起惹不起。

12樓:sbvw7

現在快到2021,情況已經比很多答主2023年的老回答好很多了。但是要真正解決,個人看法

1.充滿實際續航(不是NEDC)能達到600以上。超長途一般開個5,600怎麼樣也要吃飯休息了吧。絕大部分單程長途可以保證充一次電到達。

2.一些偏遠地區的充電樁數量問題。譬如自駕進藏,自駕回老家怎麼充電?以及大城市的充電樁能否跟得上電動車的增長數量。

3.充電速度問題。加油的最大優勢其實是快。

13樓:愛吃貓的魚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手機續航焦慮。

2023年了,已目前手機來說,我還是希望電池容量大點,那肯定是越大越好,能重度玩一天那肯定完美,充電速度我覺得目前65w閃充已經很完美了。畢竟半小時,一天總不能光玩手機不吃飯啥的吧。當然了,越快那肯定是越爽。

嗯,我這出去在外,有時候幾天不回家。這一定要有充電的插頭啊。這個得多一點。。。

電動車也差不多吧,要麼電池容量大點,比如說1000km 一般人也不可能天天跑1000公里,基本上出行範圍也都比較近。來回最多3.400公里了,差不多吧,多餘的電可以第二天用,或者充電樁壞了,或者沒電的意外發生嘛。

充電速度這東西。我還是比較喜歡這種65w閃充的,出去開車的話,跑個4.500公里不累嘛。找個充電樁充個30分鐘,抽個煙,吃個飯。看看風景。滿血復活再繼續。

充電樁這東西真的不好說,要是多的話。電池容量300km都夠用啊,少的話,我覺得還得加容量。最起碼能跑到有充電樁的地方不是。

我覺得吧,目前這個續航焦慮問題不太好解決。 需要一點時間。現在續航已經普遍在700公里了。

我覺得已經可以考慮買了。畢竟700公里這已經算安徽到北京的路程了。當然了,還是要穩一點,我覺得還是等到能跑1000km的時候去買。

畢竟這個1000km的路程裡面應該不存在找不到充電樁的地方

14樓:ENOVATE天際汽車

續航焦慮就像乙隻攔路虎,讓不少純電動車意向車主望而生畏,嚴重制約著電動車的發展。近些年,隨著電池技術、電池管理系統的更新迭代,電動車續航能力取得較大突破,單次續航基本處於500+km的水平,但使用者的續航焦慮似乎絲毫沒有消減,這是因為充電太不方便。

於是,以特斯拉、蔚來、天際汽車為代表的新造車企業紛紛發力充電體系的建設。以天際汽車為例,為了滿足使用者暢快出行的需求,構建了涵蓋社群、商業中心、高速公路等高頻場景的立體充電服務體系,下面就為大家逐一揭曉該充電體系的便捷之處。

天際汽車著力打造全面、便捷的立體充電服務體系

極具美感、極其智慧型的專屬充電樁

天際汽車針對私人使用者推出專屬智慧型充電樁,由其設計副Quattroporte Hakan Saracoglu著手打造,基於「先鋒重構美學」的設計理念,利用NURBS曲面擬合技術對充電樁各部位的自由曲面進行重構,最後既保證了插槍座與基座拼接曲面的幾何連續性,又增強了充電座的曲面藝術,呈現出充滿未來感的能量流動。

天際汽車極具美感、極其智慧型的專屬智慧型充電樁

作為一款「智慧型科技產品」,天際汽車專屬智慧型充電樁在功能設計上更加智慧型和人性化。通過內建的移動通訊模組,可實現充電樁與管理平台的實時通訊,實現一鍵預約充電、私樁共享等功能;並通過OTA公升級不斷優化和迭代充電樁軟體功能,給使用者帶來全新的使用體驗。

天際汽車前瞻設計、智慧型感知的專屬智慧型充電樁

天際汽車前瞻設計、智慧型感知的專屬智慧型充電樁遍及全國的充電網路,到哪都能充

充電服務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電動車主的使用體驗。除了提供專屬私樁外,天際汽車還著力打造涉及快充站、專屬網點充電樁及公共充電的立體充電服務體系,將滿足使用者在日常購物、中長途出行等不同場景下的充電服務,全面覆蓋使用者的充電需求。

天際汽車立體充電服務體系,到哪都能充

為了提高充電服務體系的靈活性和便利性,天際汽車與國網、星星充電、依威新能源等充電服務商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將在充電系統賦能、車輛充電運營和管理方面進行全面合作,並依據各自平台特色打造覆蓋社群、商業熱點地區、高速公路的全方位充電體系,屆時,天際汽車的車主到哪都能一鍵加電,享受更加愉悅的充電體驗。

100%充電樁相容性,消除最後乙個焦慮因子

市場上充電樁品牌種類繁多,充斥著新老國標混雜、充電協議不統一導致車輛端與充電樁端介面資訊不匹配等相容性問題,使用者辛辛苦苦找到充電站卻無法充電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加大了「充電焦慮」。

天際ME7 充電相容性測試中

充電相容性是乙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但如何解決呢?天際工程師們給出了答案:針對ME7傳導充電互操作規範進行多輪檢測,對充電樁與車端「握手」訊號檢測的準確性及超時條件進行全面優化,全國範圍內開展「地毯式」充電相容性測試。

自去年開始,天際團隊針對全國不同地域的核心城市進了「地毯式」的充電相容性測試,重點針對小區、公司、商場停車庫、公園以及高速服務區等核心場景下的300多種充電樁、500多座充電站進行「排查」,做到100%相容滿足新國標(2015版)規範的所有品牌充電樁,並且實測充電相容性通過率達到100%,強力保障使用者出行需求,充電無憂。

天際汽車全力保障使用者「出行無憂」

15樓:告辭

感覺和里程數關係沒有那麼大。人們焦慮的是充電樁太少,假如現在所有加油站旁邊都有乙個充電站,且全是快充,能半小時衝到90%的電量。就目前的里程數來說也是夠用的了

16樓:solomonyas

電動車能否做成跟華為的手機,電腦一樣可以相互充電。也就是說,相互不認識的兩個電動車,可以相互借電。

電動車相互借電可以擺脫里程焦慮,再不濟,借電也能跑個50公里。每個電動車都是乙個移動充電寶

不知道國家是否把電動相互充電借電作為強制必備選項,如果技術成本不高,里程焦慮可能就為0了吧?

停車場裡就可以跟隔壁的電動車相互交易買電了,沒電的時候,5塊錢一度也得買吧。

17樓:流沙

最最解決里程焦慮的,並不是電車的續航里程。而是家裡要有輛油車。我買的電動車續航只有260km。

但我沒有一丁點續航里程焦慮。因為,我只在市區開電動車,260km完全夠用。需要出遠門就開油車。

現在我爽的一逼。我發現現實生活中,需要用到油車的生活場景,其實只有百分之一。其他時候,我都是偏愛電車的。

我開慣電車後,六缸的油車也覺得不平順,換擋也覺得頓挫。除了底盤比電車好。基本找不到優點了。

早知道,我的電車只花了3w,油車花了50多w。

外賣電動車怎樣續航才能達到300公里?

寶大 只能換電池啦。現在很多小哥換鋰電池,鉛酸電池的重量 空間都比較大,而且壽命短,不值得換。鋰電池有三元鋰 磷酸鐵鋰,三元的密度小,單位儲電量更多,磷酸的耐寒性差點,北方不適合用。通俗來講,就得加電池,具體還得看你的電池倉空間,還有控制器功率。 陳飛宇 解決方案有三個 1 單純的堆電池,同尺寸下鉛...

增程電動車續航里程可否達2000公里

菜鳥諮詢師 肯定是可以的,整個足夠大的油箱,比如120L。實際上這麼長的續航價值就很小了,日常我們一般油車的續航在500 800km,這個續航足夠了,整這麼長的續航能力就得犧牲車輛其他位置的空間,另一方面多背60L油,估計50多kg,高速上每100km還得多燒1L,總體上還是得不償失。 資料挖掘機 ...

電動汽車續航達到多少公里,才會完全取代機動車?

實通車 看不同場景需要,五菱mini EV續航才一百多公里,家用買菜通勤安全屋夠了,所以銷量第一。但如果你要天天出差,或者長途旅行,那就搞笑了 僑仲 取代機動車的不太會是電車續航里程,充電時間和充電便利才是取代的關鍵,要是能到15分鐘內充滿,哪怕只有300公里續航我也覺得香香 落雁空弦 這裡有乙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