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之所以流芳千古,是因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嗎?

時間 2021-05-05 15:06:31

1樓:助宣重光

如果不是時運不濟,丞相走的會有多遠呢?

反正絕對不會比歷史上面最厲害的丞相差多少。

甚至於,在腦海裡面稍微想想的話,第乙個能夠想到的丞相是誰呢?

似乎就只有他這麼乙個了。

就算是精研歷史的,也只能說出,張居正、嚴嵩這樣的人,至於其他的,似乎壓根就不怎麼樣。

當然,蕭何的話,對於人們來說,心裡還是有不少的印象的。

更前面的李斯也差不多。

除了這些之外的?

其他的,似乎都不是那麼知名了,就只有乙個諸葛亮。

這就是他在華夏人心中留下來的印記,如果不是時運不濟,他將會變得多麼可怕?

這是誰都不知道的事情。

可能,他會變成歷史上面庸庸碌碌當中的一員……但那怎麼可能呢?

這個人有著遠大的志向,而且絕對不會放棄自己的這些志向,怎麼可能會成為庸庸碌碌之輩呢?

因此,時運要是好,他可能會變成這天地之間最強的人之一。

提起歷史人物。

大多數人都能夠想到的乙個。

甚至是,印象最最深刻的乙個。

他只是治了乙個蜀地,便在麻辣省內留下了那麼大的名聲,如果他治理的要是整個天下呢?

不敢想象!

可能是夠得上封神封聖了。

當然,在某些人的心中,他其實就是乙個聖人,而且還是後謀聖之一。

2樓:小李子

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關係是千古佳話,乙個三顧茅廬永安託孤,乙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2023年前就能做到這樣,後世的君主,讀書人都希望再有這樣的際遇,

3樓:岸良

當然是. 不全是.

一代權臣

君王念其好曰忠

百姓念起好曰仁

士人念其好曰義

古往今來試問有幾個做到丞相這樣能讓滿天下人皆稱頌的?

千古完人沒有之一不過分!

剩下遠近倆周公都還差點事.

4樓:伊菲斯

利益相關:本人吳迷

丞相別的地方我覺得別的答案也說了,我就想問題主「受惠的只是四川人」是什麼邏輯……那我這種喜歡外國歷史人物的也不對了,因為我沒有因他們受惠?

你說三國裡小角色知名度高是因為演義我舉雙手同意,但丞相怎麼就純演義了?杜甫表示黑人問號。

還有正統割據問題,我尋思三個國家誰也沒被後世剝奪帝號啊……古人尚且三國並論,您這兒改我正統我驕傲?晉跟魏一樣正統我尋思怎麼不見人吹呢……

還是說題主開這個問題並不是想知道丞相有什麼值得尊敬的地方,只是想聽別人說「對,亮粉都是演義黨」?(手動微笑)

5樓:甘比亞遠征軍司令

我尋思著岳飛、杜甫那年代既沒有知乎,《三國演義》也沒成書,但這些人都是諸葛的粉絲,莫非是諸葛亮後人請的水軍?

現在的知乎真的是無語,什麼NC問題都能提。

6樓:Acmarkdry

可能我的回答有些偏激…我也不想槓。

其實題主的邏輯鏈有些奇怪,如果真的是因為三國演義才出名,為什麼在三國演義之前就有那麼多諸葛粉呢?因為說書人嗎?那為什麼說書人要歌頌諸葛亮呢?請明示。

其次,看乙個人,私以為最簡單的方法應該是看與他同時代的人的評價。

對於武侯同時代評價,我就不用多說了吧。

我翻看了題主其他回答,其實想說一句:盡量少帶一些私人色彩看待乙個人,一件事。就這樣

7樓:孫楊

1.你不是來求知的,而是立個靶子來找搶手的,你失望的就是沒人打你立的靶子,證據確鑿。

2.而且諸葛亮就是牛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歷史往往經過時間沉澱後更加清晰,諸葛的功績和個人魅力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3.演義的價值之一就是儲存了大量的民間傳說和史料,而非創造了乙個道德模範。

8樓:魯路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當然是個大賣點,但這個賣點是給平民百姓的。丞相軍事上以一州之力力壓曹魏,政治上擅權卻不跋扈,上下一心,這種操作自武王伐紂以來真無第二人,當政者自然知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有多難

9樓:和平

武侯之所以流芳千古,「名垂宇宙」,自然不只有乙個原因。

但題主想要對比守仁先生與武侯,那麼我想說,武侯之所以不同於其他歷史人物(也包括守仁先生)的乙個重點在於:武侯與先帝、後主共同打造了乙個政治童話

答主用「童話」這個詞,看似無稽,但只有這個詞能表述他們的故事有多麼的不現實,以至於仍有今人不相信它。他們的懷疑是有道理的,童話怎會出現在現實中呢?

這個童話說來簡單,僅七個字:權臣忠而君不疑

這件事,放眼中國古代史,無人可比。

泱泱中華,忠臣不能算少,君臣相得的故事也不罕見。但臣子總覽一國大權、有能力篡位自立的情況下,仍保持這樣雙向信任的,實乃異數。

即便是因愛情結合的小夫妻,逐漸失去信任、互相算計、最終離婚的,有幾多?

至於政治家。與武侯同一時代的故事:曹氏篡漢、司馬篡魏,都告訴了世人「權臣」這個flag代表了什麼樣的標準結局。

尤其是武侯的老對頭,晉宣帝司馬懿。他的故事,是入木三分的政治正劇,用最犀利的筆鋒告訴每個人:政治這玩意兒,血淋淋地現實

歷史這東西,是沒法假設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人類文明的傳承,尤其是中華文明這麼注重經驗的文明的傳承,是有羊群效應在的。

諸葛亮的故事告訴人們,乙個權臣無論怎麼掌權,他都可以是忠誠的。

司馬懿的故事告訴人們,乙個權臣無論怎麼示忠,他都可以是不忠的。

你很難說,如果沒有諸葛亮,還會不會有顏真卿,會不會有文天祥,會不會有於謙。

你也很難說,如果沒有司馬懿,狄青是不是就不會含冤受辱、抑鬱而終;岳飛是不是就不會收到十二道金牌;中國古代的政治鬥爭是不是就能稍稍多一點溫情。

但歷史會記住:公元三世紀,建安廿五年,中國政治出了乙個異常統計值。

這就是千古流芳。

10樓:揮淚被斬馬幼常

諸葛亮之所以出名在於以下幾點

1.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題目上有就不說了)

2.以一州之力,壓制魏國中原大地九州

在蜀漢帝國經過兩次大敗之後,戰略要地荊州丟失,大本營益州精兵全滅,岌岌可危,東有東吳二十萬大軍虎視眈眈,北有不共戴天的死敵曹魏

在這時候,最樂觀情況大概是投降

但諸葛亮不願意。

他以燃燒自己為代價讓奄奄一息的益州大地恢復生機

平定南蠻,挖掘人才,訓練軍隊

順帶和東吳重新結盟

終於,在建興六年,開始最終目標—北伐曹魏

兵出之日,天下震動

整個魏國都不知道,昔日似乎很快就會滅亡的死對頭,竟然再一次集結了數萬大軍,北伐中原

3.天意絕炎漢,悲傷的結局

第一次北伐因為馬謖違背命令被擊破,只能撤退

第二次北伐為了策應東吳,外帶為了拿了武都,陰平,攻打陳倉調動魏軍防禦

第三次北伐嚇退郭準,奪取二郡

在第四次北伐前,曹真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伐蜀行動

結果先鋒夏侯霸幾乎被全滅,後面的魏軍本隊因為大雨只能撤退,最西邊的郭準軍還被魏延吳壹痛打

第四次北伐為了引魏軍出戰,不惜自斷糧道,在魏軍發動鉗形攻勢且兵力劣勢的情況下擊敗魏軍,結果正在大幅度推進時因為李嚴運糧不繼撤退

第五次北伐最為接近長安,無論是規模還是準備都優於前面幾次北伐,司馬懿只能龜縮,但諸葛卻因為身體原因逝去

但他卻一直活著,生生不息

11樓:百里昭雲

你的字裡行間都是覺得諸葛亮受人們追捧就是演義的功勞又何必在這問這個問題呢?還把自己的無知給顯現出來。你那句「如果不是三國演義估計知乎都不知道諸葛亮」真的是笑死我xx,這真是知乎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12樓:安魂曲

題主這腦子,三國演義還沒寫之前,丞相就是歷朝歷代吹捧的物件好麼。嚴格來說,三國演義還黑了丞相,神話版諸葛亮暴打豬敵人功績也就個歷史凡人諸葛亮水平,你就丟人吧你。

13樓:半涉濁流半席清

我和你看法相反,我認為三國演義是矮化了諸葛亮。。。

換個思路想,可能羅貫中這個人有問題,有那麼多所謂功業品格比肩甚至超過諸葛亮的人,偏偏他要把三國寫成演義,還要用諸葛亮作主角。

關於諸葛亮、岳飛、于謙這一類聖人級別的人物,建議多了解,有的人他就是無可爭議的。

14樓:SpaceXI

推薦紀錄片《三國的世界》,對於三國故事的演進和三中國人物的IP化做了很全的解讀,其中有專門講諸葛亮的環節。

簡述就是,三國故事的演義化,臉譜化是承載了民間樸素的道德觀和歷代尊崇儒家思想核心的統治階級的最佳流行載體。

把理想化的人格附著在三國的故事框架下,用耳熟能祥的故事傳遞善惡美醜,在識字率一直不高的古代,是很自然且高效的教化範本。

15樓:七月流火

其實漢朝真的是英雄輩出的時代。

這些人給後世的人開的起點太高,導致後面的人只能仰望這些先賢的背影。

後世在武侯這個位置上的其他人,也沒群眾認為超越了武侯。我想這就說明了一切了吧。

16樓:我植物鄙視殭屍

岳飛做的再好,始終也是幫著東南割據政權對抗中原,東南包郵區域喜歡岳飛無可厚非,為什麼其他人也會喜歡岳飛?

于謙做的再好,始終也是幫著地主階級政權對抗外敵,地主孝子賢孫喜歡于謙無可厚非,為什麼其他人也會喜歡于謙?

蕭何做的再好,始終也就是幫著四川人對抗湖北人陝西人,四川人喜歡蕭何無可厚非,為什麼其他人也會喜歡蕭何?

關羽做的再好,始終也就是幫著河南人對抗河北人(古意),河南人喜歡關羽無可厚非,為什麼其他人也喜歡關羽?

戚繼光做得再好,始終也就是幫助地主對抗海商,農民喜歡戚繼光無可厚非,為什麼商人也喜歡戚繼光?

梅羅做得再好,始終也就是幫著外中國人對抗外中國人,外中國人喜歡梅羅無可厚非,為什麼中中國人也喜歡梅羅?

超人做得再好,始終也就是幫助漫畫裡的人對抗漫畫裡的惡人,紙片人喜歡超人無可厚非,為什麼人類也喜歡超人?

17樓:厚脂三文魚

類似的問題我回答過(關於關羽的)

主要是政治需要!

諸葛亮輔佐的是正統,無論正統是在強勢還是弱勢(相對強弱),這種站隊就是統治者喜歡的。

然後才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他輔佐的正統,耗盡一生,直至死亡,哪個統治者不喜歡?

所以,再之後的朝代都留下了好評。

能力出眾自不用說,但這些東西能為歷代統治者用到,才是流芳千古的最重要的原因。

18樓:燈花拂劍

一方面而已。

首先很忠心,主弱臣強而不當權臣,家族不攬權,為了知遇之恩,一直勞累死。

能力很強。

所以歷朝君主很喜歡,人臣的典範,大臣能力強,不造反,不作權臣家族,託孤還能託付後世終身。很完美的人設,所以大力宣傳。

19樓:走走停停

在這裡我提供乙個想法,歷史上忠義過關羽,賢明過諸葛,寬仁過劉備,梟雄過曹操的也有,可能還不少,但是這麼多典型的人物集中在一起,這樣的時代還是很少的。這些人物使三國時期充滿了浪漫主義元素,天然就適合文學創作。可以說,三國因為這些代表人物而引人入勝,這些人物也因為三國而家喻戶曉。

20樓:

流芳千古,談不上

起碼本朝的開國領導,就看不上他

關鍵是,此人確實有看不上他的資格

不管是實力還是成就,都遠高於諸葛

毛: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所以諸葛亮真的在陰平小路安排了駐軍嗎?

演義裡諸葛亮立碑摩天嶺下,屯營江油小道險隘,屬於後人加戲。歷史中鄧艾所遇之伏兵有可能是劉備時期設立的關尉,屬於當地正常的守衛系統。不會精確到 二火初興,有人越此。二士爭衡,不久自死 這種程度。不說演義這種特意設立營屯備敵,就是歷史中江油能堅守拒敵,鄧艾這批沒物資,沒補給,疲勞交困,快餓死的魏軍也是必...

黑諸葛亮嗎?

這首詞本身講得還行。關於諸葛亮的那部分,知道的人自然明白錯得多離譜,笑笑就好,沒必要興師動眾地到處掛人,畢竟只是小學語文課。國內top10高校的教師在課堂上還大談三顧茅廬純屬虛構呢,橫豎課程本身內容沒歪就成,說誤人子弟嚴重了。 柳七郎 草船借箭這個故事的確是孫權,但並不是赤壁時期,而是濡須之戰。不過...

王猛比之諸葛亮如何,是不是超過諸葛亮?

克拉克 王猛之所以投靠胡人,原因還是在於江南東晉的世家政治作祟,寒門出身的王猛來到南方必然出處手肘,東晉幾大士族必然會竭力消滅這個敢撬動他們勢力的傢伙,說白了皇帝都是傀儡,桓溫北伐也是為了擴大自己在朝廷的影響力,王猛投靠之,難道桓溫還能像苻堅一樣殺掉皇帝和士族大家改革新政,桓溫不是苻堅,他也是士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