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不是權臣?

時間 2021-05-06 02:46:45

1樓:久作無端客

權臣1.有權勢之臣。多指掌權而專橫的大臣。

多指,而不是全是。

按這種標準,周公,王莽皆權臣,但周公輔政,王莽篡漢。

是否專橫應該論跡不論心。

2樓:jiandang1234

權臣跟忠臣又不衝突,諸葛亮算是少有的大權獨攬還能跟跟君主相處得當的權臣了,霍光死後家裡都沒保住,但劉嬋對諸葛亮的兒子很不錯,諸葛亮的兒子也是為國戰死的,東晉的時候還拿諸葛亮當忠臣的標籤來勉力桓溫,希望他能像諸葛亮一樣效忠皇室,不要有非分之想

3樓:lvjjing

諸葛亮和曹操、司馬懿一樣,都屬於大權獨攬的權臣,說話比坐在皇位上的那個還管用,說不是權臣只能說你在睜著眼睛說瞎話。

曹操、司馬懿和諸葛亮雖然是權臣,但他們都沒有篡位,但為什麼風評差那麼多?差別就在於諸葛亮少了個篡位的兒子。

如果曹丕沒有篡位,而是老老實實輔佐漢獻帝,如果司馬炎沒有篡位,而是老老實實輔佐魏帝。曹操和司馬懿兩人的風評只怕會是周公一級的,人們會說他們掌權也僅僅是為了自保,情有可原。

至於有人說他們為下一代篡位鋪平了道路,那只能說到他們那個地位,一言一行都能被解讀的無比複雜。諸葛亮重用馬謖、楊儀,也可以說成是任用親信,打壓李嚴、魏延,也可以說成是排除異己。

一篇出師表,看似關懷備至,事實上也可以說成是比後主當做提線木偶,什麼事都給安排的明明白白,但後主自己的想法完全沒考慮。

這樣解讀,是不是很有奸臣範兒,其實這些問題,就是看你看問題的角度而已,哪有什麼天生的奸臣,曹操的夢想還是當個大漢征西將軍替漢室開疆拓土呢!你能說他是奸臣?

4樓:杏花疏影

諸葛亮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中國人不疑,這是裴注上寫的。難道不看嗎?

至於在蜀漢後期弊大於利,我可去你的吧。人家都死了那麼多年了,屎盆子也能往他身上扣?

5樓:bhl

不是,對比一下高熲和楊素,司馬懿和諸葛亮,張九齡和李林甫,啥叫權臣,手握重權沒有政治家操守的人才叫權臣,諸葛亮權個錘子,人家是大大的忠臣

6樓:Jaszmyfine

我認為不是,一般人認為權臣好像是特別威風,是,我也承認有的權臣特別特別威風,但權臣跟權臣不能一概而論啊,有的是最終威加海內,身登九五,有的則是身敗名裂,為天下笑,我想諸葛武侯應該都不符合。

7樓:家蒙政

權臣跟忠臣又不矛盾的。

似乎你的理念裡面,權臣是奸臣的代名詞?

實際上很多時候,剛剛相反。

奸臣才不跟皇帝對著幹呢!

反而忠臣喜歡跟皇帝對著幹,或者搶皇帝的權,搞他自己希望的那一套。

這就是為啥後來丞相這個職位被廢止的原因了。

8樓:燁北辰

本提問目前有158個回答,不算我的。

其中9個被摺疊。

另外149個有140多個誇諸葛亮,還有乙個定義權臣詞語的。剩下幾個比較隱晦的誇。

本題答主來自各行各業。

沒有乙個答案是題主想要的。

題主好苦啊。

9樓:大風清揚

諸葛亮當然是權臣,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就已經決定諸葛亮的權臣身份,至於當了權臣是不是奸臣就體會下面這句話吧。

主非失邢德而使臣用之,而不危亡者,則未嘗有也!

這個就叫規律,在失權的君主眼裡權臣哪有什麼好貨?

10樓:紙盒人

忠臣的反義詞什麼時候變成權臣了?題主小學畢業了嗎?

忠臣的反義詞是奸臣,有權力的奸臣叫權奸,權奸的反義詞是諸葛亮。懂了嗎?

11樓:蘇硯

諸葛亮當然是權臣啊,哪個想成大事的人在自己準備做事的時候不是權臣他是瘋了不成。

但是諸葛亮不是權奸啊。孫峻那種才是正兒八經的權奸吧。

至於說諸葛亮掌權是弊大於利,我覺得可能更多的說的是北伐拖累蜀漢內政?

我真不覺得諸葛亮如果不北伐,曹真就不西征了,曹氏二代第一將你以為曹真真的不想爭啊……

12樓:點眸

是權臣!

活著代替後主劉阿斗處理朝政。

死後還不消停,幾千年來風頭硬是蓋過先主劉備。世人只知武侯祠,不知昭烈廟!

這個回答滿意了嗎?

13樓:老男孩

其他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三國時期沒有多少人不信服諸葛丞相,我只知道劉禪一生殺過倆人乙個是為相父殺的,我只知道古代君王為當朝臣子立廟的只有諸葛丞相,岳飛是下一任皇帝給立的廟,我只知道從古至今讚美丞相的詩詞歌賦不盡其數,我只知道現在丞相的廟還香火旺盛,成都有個區叫武侯區。

一定是古人太傻了,丞相是權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看不出來,還要等到幾千年後的一下教授來提出來。

古今多少能人都不如這幾個教授看的透徹,真是廢物。

再過幾千年或者幾百年,出師一表真名世這句話還是會揹人記住,出師表還是會朗朗上口,武侯祠依舊會香火旺盛,但不知那幾位教授的文章是否會讓人提起,知網是否還在。

14樓:幸運的Jason

諸葛武侯是千古君子完人典範,個人修為寧靜致遠,工作上鞠躬盡瘁,政治上掌權樞而奉公,財富上不損公肥私,薄田百傾,桑梓數百而已,人不圖私立,為天下統一盡心竭力。所以不要隨意找茬,要不然就是找打。

15樓:小知1412

這就是個人關係和組織關係的矛盾

在西方有一句話,上帝對個人負責,個人對國家負責。關於個人的事情要由個人死後去向上帝懺悔,活著就要完全為國家盡力無關信仰

同樣的道理,權臣這個詞,對於個人來說肯定不好,但是對於組織來說,你管理乙個組織就不得不掌握權力,就不得不依照組織的道德來處理事情。你要是用個人道德來約束組織的事情,就等於是幹得罪人的事情還想立牌坊,要麼組織管不好釀成災難,要麼就是你自己給搭進去了被千夫所指

諸葛亮作為乙個人已經有無數人給予評價了,但其作為乙個複雜組織的領導者,從處理組織關係上來看,已經稱得上在當時三國集團中最穩定最和諧了,對於組織的關係,能夠處理到這種程度,光靠乙個權臣之實是不可能的

諸葛亮接手的蜀漢政權是乙個爛攤子,剛剛經歷大敗,人心不穩,各方需要整頓。諸葛亮首先要做的就是安定組織各方集團,作為乙個組織的領導者,諸葛亮對於組織內部核心人員的安排肯定會讓一些人受委屈。但對於組織來說絕對是無傷大雅且有利於馬上穩定的。

與曹操大開殺戒淫人妻女相比,諸位自有公論

為了平穩接掌整個組織,諸葛亮需要樹威,必須事必躬親、嚴行律法、鼓勵生產,乃至對於一些權力絕不脫手還要時常過問。從個人來看卻有些病態。然從組織的角度來看,你不抓這個權力,這個權力就會落到投降派宦官手裡,為了組織的興亡,個人的名譽道德已顧不上了。

在當時那個情況下,諸葛亮做到了,讓蜀漢不馬上崩潰已經是善莫大焉,又哪有心思去考慮個人的榮辱呢?

組織需要天才掌權延續生命,只有唯一個天才認識到了只有自己才行,但其他人認為自己也行,這時候你作為這個天才該怎麼辦,是擔下一切誤解鞠躬盡瘁明志,像惡狼一樣多撐個十幾年。還是甩手坐看自己的青春、兄弟和夢想慢慢毀滅,跟著安樂公去魏都寫回憶錄

後人何必吹毛求疵,用後來的劍斬鑄劍的人,沒鑄劍的人哪有你斬他的機會

諸葛亮若為權臣,剛安內就南征孟獲、六出祁山,後方不可能不出一點動靜,可歷史上後方比魏吳平穩多了,魏吳倒是君主大權在握可為何仍協調不好,莫非真君主如不得個權臣優越?

按某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學家所言,諸葛仙人應當守君臣之道當個當代仙儒,直接甩手跪讚君王,在朝上空留個賢名,事後寫幾個賦表名自己是少有的亡國名相,伊尹在世,後世學者再一頓誇讚若劉備不死,諸葛為相的蜀漢不會亡得那麼快

想得美,怕不是上述真發生了,陳壽會寫諸葛趙括也任事不如我晉宣帝,今天的這些道學究又罵諸葛臥龍徒有虛名不敢任事,劉備所託非人,然後又讚馬謖、李嚴若掌權絕對大出街亭、軍糧充足,蜀漢中興有望喲……

是呵,前人永遠是不足的,後人永遠是英明神武的……

活著的人那仇恨和挑剔的眼睛,未必比死了的人明亮

16樓:海狩

諸葛亮是非常非常特殊的人物。

諸葛亮布衣時期名揚天下,又遇上了劉備這樣誠心尋找智囊的貴冑英豪。

這就相當於,諸葛亮這種天縱之才,在這個世上找到了最優秀的舞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秀就行了!

所以諸葛亮的感激是真心的,講什麼權臣不權臣,一是看不起諸葛亮那光耀古今的超凡智慧型,二是看不起劉備的王者風範。太俗氣太陰暗了。

17樓:張三

諸葛亮顯然是權臣,這點毋庸置疑

但是平心而論,換你是皇上,你不想要個這樣的權臣麼?換我反正是哭天搶地也想要的

先帝歸西,敵國大臣紛紛寫信勸降,這權臣一封回信讓那幫子人都閉了嘴

然後南蠻造反,這權臣自己親自帶兵深入不毛。回來之後又把朝廷安排得妥妥的,再帶兵北伐,打了個天下震響。關鍵是,前方打得那麼熱鬧,後方老百姓該怎麼過還怎麼過,絲毫沒受影響。

最後權臣沒的時候,家裡一點點薄財還跟皇帝交待得清清楚楚,順便把朝廷幾十年的大事安排妥了。這權臣,,,請來一打

有點兒反感拿劉備君可自取這句話說事兒的。為什麼就不能用善良的心地去揣測他人?人先帝萬一就是真心實意的想把江山讓給諸葛亮呢?

雖然真的讓位可能在法統上說不過去,但是別忘了劉備那可是為了結義兄弟就能起傾國之兵報仇的遊俠啊,意氣用事對他來說幾乎已經是習慣了吧

18樓:bibobibo

權臣≠奸臣

但是我個人感覺三國裡政權最亂套的就是劉備

曹操手下無非是他的老班底加上一些漢室老臣

孫家基本就是江東大族

劉備太熱鬧了

老班底也有荊州一幫益州一幫

在這種條件下

我感覺諸葛亮算不算權臣

都會遭到各方掣肘

19樓:ivivi713

當然是權臣了,皇帝都喊相父了。怎麼不是權臣?

有些人心理有問題,自動把權臣打上貶義的標籤,然後來狡辯諸葛亮不是權臣。

權臣是個中性詞彙。

20樓:Magi

當然是。

是不是權臣,首先看專沒專權:

劉禪自己說的是:「政則葛氏,祭則寡人。」

咦?怎麼不叫「相父」,而叫「葛氏」?

這麼沒規沒矩,陛下何太無禮耶?

臣並君權,威加主上。如果這不叫專權的話...什麼才是?

接下來看看,是否不擇手段排除異己?

劉封何罪?

不救關羽?逼反孟達?

關羽是江陵守將,劉封是上庸守將,彼此並不統屬,劉封沒救關羽,諸葛亮救了沒有?劉備救了沒有?最起碼,有救的動作沒有?

關羽在樊城打了幾個月,蜀中有派出過兵卒支援過荊襄嗎?你哪怕下令讓劉封支援關羽也行啊,然而什麼都沒有。

逼反孟達?孟達明明是自己要叛離的。

孟達降魏后可是苦口婆心地寫了一封長信去勸降劉封的。如果真的二人不和,孟達還至於費那個力氣?就讓劉封跟劉備勢力玉石俱焚不好?

事實是:諸葛亮顧慮劉封性格剛猛,又是劉備義子,地位較高,易成為對自身的威脅,所以進言除之。

李嚴何罪?

李嚴本來是劉備指定的尚書令,尚書令是朝廷中最重要的官職,可以制衡諸葛亮這個丞相。然而他被諸葛亮留在了江州,連入朝的機會都沒有。儘管李嚴小心翼翼地諂事諸葛亮,卻還是被加了個運糧不力的罪名廢掉了。

廖立何罪?

私下對人議論了幾句而已。

彭羕何罪?

在自己家裡當著馬超罵了劉備。

劉琰何罪?

讓士卒打自己的老婆。

這些被諸葛亮誅除的大臣,往往都是因為一些可大可小,罪不至死的理由,足見諸葛亮的手腕。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

諸葛亮常吟的《梁父吟》,已經充分說明其志向和行事方式。作為權臣,他也許並非最冷酷的,但顯然當不起後世的推崇備至。

他或許是古代歷史中最被高估的人物之一,乙個美麗卻不真實的幻像。

「夫亮者,門第非貴,自居高族;附裙帶以求進,設謀不以正道,汲汲以兼併劉氏為務;外託忠誠,內懷詐術,離間父子,罪人以言。排陷異己,政出私門。錮李嚴而自專,殺馬謖以塞責。

自比管、樂,行同曹、霍。」

如何評價諸葛亮 霍光這類權臣?

三千瞌睡 諸葛和霍光區別還是有的,主要是私心,孔明行君事,但看事實結果可以說幾乎都是為了理想和責任。霍光行事可以說有30 的出發點是為了自己和家族。而孔明連5 都未必有。 董休昭 諸葛亮和其他權臣得區別 諸葛亮及其受六尺之孤,攝一國之政,事凡庸之君,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中國人不疑,行法嚴而中國人悅...

王猛比之諸葛亮如何,是不是超過諸葛亮?

克拉克 王猛之所以投靠胡人,原因還是在於江南東晉的世家政治作祟,寒門出身的王猛來到南方必然出處手肘,東晉幾大士族必然會竭力消滅這個敢撬動他們勢力的傢伙,說白了皇帝都是傀儡,桓溫北伐也是為了擴大自己在朝廷的影響力,王猛投靠之,難道桓溫還能像苻堅一樣殺掉皇帝和士族大家改革新政,桓溫不是苻堅,他也是士族大...

諸葛亮到底是不是架空劉禪的權臣?

諸葛藏藏 諸葛亮對於劉禪,基本就是聞仲對紂王的意義,紂王把一切說難聽話的人都宰了,但是聞太師訓斥他連個屁都不敢放,也絲毫沒懷疑過聞太師的忠心和能力。劉禪沒有紂王那麼昏庸,諸葛亮也沒有聞仲那麼霸氣,真的是親如父子的 寸君 我爹是權臣。但他沒有架空陛下。反而還為了大漢的天下,奉獻了一生。一 瞻兒,你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