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比之諸葛亮如何,是不是超過諸葛亮?

時間 2021-05-07 02:28:58

1樓:克拉克

王猛之所以投靠胡人,原因還是在於江南東晉的世家政治作祟,寒門出身的王猛來到南方必然出處手肘,東晉幾大士族必然會竭力消滅這個敢撬動他們勢力的傢伙,說白了皇帝都是傀儡,桓溫北伐也是為了擴大自己在朝廷的影響力,王猛投靠之,難道桓溫還能像苻堅一樣殺掉皇帝和士族大家改革新政,桓溫不是苻堅,他也是士族大家出身,除了才能對王猛其實是瞧不起的。

2樓:千年老冰

兩人打擂台的話,有些像數學老師和語文老師PK誰的業務能力更強,講真,不太好比較,雖然兩人都是老師,但各自業務方向不一樣

諸葛亮業務,用今天的話說,叫粉絲變現,在這個領域,諸葛亮相當強悍,當年基本沒人能和他相比。他的主家劉備是圈粉高手,玩二十年,積累了大量粉絲,可劉備變現能力不行,二十年都沒有立足之地。諸葛亮嘛,幫著劉備消費粉絲,從荊州到益州,成功在西蜀建立漢國,完成粉絲持續變現。

後來劉備死了……

王猛呢,是大V製造,他把苻堅這個毛頭IP打造成了頂級頭部大V,方式主要是引流,和劉備有些類似,不過人家劉備是玩垂直,王猛是熱點,熱點引流王猛獨步天下。所以啊,王猛圈粉賊快,同期IP基本都讓他給搞死了。然而,玩熱點,圈粉快,死粉也多,當王猛死後……

諸葛亮王猛,都是搞IP運營,乙個精於流量變現,順帶玩玩圈粉,乙個精於圈粉,順帶玩玩流量變現,誰更厲害,不好說,對吧。不過個人比較偏向王猛,這個人把其它IP搞死後,下一步主業其實就是流量變現,只是王猛死的早,沒來得及展現那方面能耐。諸葛亮呢,在完成流量變現後,又有十多年引流作業時間,成績不大……

3樓:周先生

王猛很猛,有沒有超過諸葛亮這個有待權衡,但要說諸葛亮一定超過王猛,我也不敢苟同。

兩人的情況很像,都受到皇上的信任,都是治國能臣,而且打仗也不差。

但兩人都很不同,前秦和季漢的經歷也不同,導致他們的理想結局也不同。

關公戰秦瓊般的比較並不合適。

4樓:

諸葛亮雖然被稱作"兩漢以來無雙士,三代以下第一人",有些誇張,但總體來說,確實是乙個時代的標桿。

他舉了一些自漢至隋的歷代股肱賢臣,然後指出了這些賢臣裡,同時擅長打仗與治國的,只有諸葛亮與王猛兩人。當然,他說得對不對另說,但至少可以反映在唐人眼裡,王猛是能和諸葛並提的能人。

但就算能相提並論,但畢竟時代不同,拿來比較優劣沒有意義。但真要說功勞的話,那還是王景略對歷史的貢獻更高吧,畢竟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如果是單說能力,治國理政、戰略規劃什麼的傳統專案,應該都是諸葛領先。畢竟是管仲蕭何之亞匹。

如果是指作戰指揮排程能力,兩人區別也不大,只不過諸葛時運不濟,碰到的是整合資源的統一北方。從效果來說,王猛肯定要更強一些。

如果是指個人品行,思想深度,團結同志,這種個人素質方面的,那應該是諸葛完勝了。畢竟諸葛亮開誠布公,人品高尚,執政公平對於國有功的"雖仇必賞",對犯了過錯的"雖親必罰"。而王猛過分追求政治鬥爭,金刀計都能使得出來,搞的秦廷力量不能凝聚,為後來苻堅的敗亡埋下了伏筆。

5樓:某人

賽是超過(賽仁貴)

病(並)是相同(病關索病尉遲)

小是不如(小李廣小尉遲小溫侯)

然而實際上,統統都是不如

這王猛,江湖人稱賽諸葛,端的是一條好漢

6樓:荒山

論治國,諸葛亮把乙個經歷慘敗、疲弊不堪的蜀漢治理得起死回生,與中原大國爭鋒。定法度、勸農事、興教化、整吏治、穩外交等「常規操作」且不說,他在治水、開礦、機械、外貿等方面都有成就,其中不少還是開創性的。要不然怎麼說「不見其比」?

現代人可能理解不了乙個戶口不足百萬的小國是怎麼變成基建狂魔,而百姓不怨的。。

論軍事,且不說諸葛亮在練兵、選將、後勤、組織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但乙個諸葛八陣,被歷代兵家從晉代一溜研發(抄)到了明代,而這時火器戰術都已經很成熟了。各式軍事發明堪稱站在三國時代的頂端。

我真的不知道王猛怎麼超越。。。

7樓:小卷卷

王猛治國打仗兩手抓,陰謀陽謀都精通,全才型人物,功績比諸葛亮更強,而且更「狠」,諸葛亮尚且忌憚法孝直受寵於大耳,王猛處罰寵臣重臣不手軟的。

8樓:搭理你就輸了

和預料中相差還蠻大的,居然王猛吹子比起三國吹還可怕。

實不相瞞,說功績的那些人,同時代的我能找不下十個,跨時代的又何止百人?

就是可惜啊,這麼厲害的人卻沒有成為全民偶像,王猛吹,諸葛黑,好氣。

說實話,我不覺得那些人是王猛的粉絲,僅覺得他們是為了黑諸葛而已

9樓:

不論什麼時候提諸葛亮都是與張良姜子牙等來比,沒有誰誇諸葛亮的時候提王猛。

而提王猛一些人就提諸葛亮。

哪個地位高,不是很明顯的了嗎?

10樓:

超不超過不好說,但持平應該可以爭一爭,苻堅對王猛很信任,而王猛也沒辜負苻堅,這個不比諸葛亮劉備差了。另外王猛在他那個時代智計無雙,前秦能一統北方王猛至少有一大半的功勞……

11樓:「已登出」

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氐族漢族,能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就是好政權;民(人民)為貴,社稷(民族)次之,君(政權)為輕

12樓:有夢才炒股

在五胡亂華那一段時期,稱王稱霸者不計其數,又桓溫這樣堅持北伐的英雄,有恢復故國的慕容垂這樣的英雄,有從小兵開始起步之後稱帝的劉裕這樣的英雄。

王猛,第一不能自己打天下,第二不能幫助南方自己的同族平定北方異族,反而幫助異族來統治華夏(王猛和苻堅相見時,苻堅還不是前秦的君主,只是前秦王族中的一員),拿他和諸葛亮相比,比什麼?就算是比桓溫,慕容垂,劉裕。他能比得過嗎?

當然了,王猛的能力是很高的,這一點不用懷疑。

13樓:周大俠

諸葛亮王猛都是以法家雷霆手段,糾亂世頹敗之政,諸葛亮治蜀後世不見其匹,以小博大常年用兵而百姓怨淺。王猛也是抑制豪強,殺一儆百,前秦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諸葛亮王猛都是待機而動,不輕易以身許人。諸葛亮躬耕隆中,對劉表遠遠觀望,對孫權的橄欖枝一笑置之,他知道飛龍在天尚需蟄伏。王猛隱居華山,對北方走馬燈般的冉閔慕容俊苻健苻生什麼的默默關注,對桓溫擺手回絕。

諸葛亮王猛遇到的都是對他們推心置腹,放手任用的英主。如魚得水,苻堅對王猛的寵溺應該還在劉備對諸葛亮之上。

雖然如此,二人都阻擋不了倔強的主公最壞的那個決定,諸葛亮阻止不了劉備伐吳的復仇烈焰,王猛滅不掉苻堅南征東晉的熊熊野心。

二人都即是軍事家,又是政治家。文武雙全,不過王猛雖然橫挑前涼前燕東晉無敵手,但的確沒遇到當時的一流高手,只是慕容評張天錫這種貨色,不像諸葛亮壓著打的張郃郭淮司馬懿,都是三國一線人物,神仙打架。

所不同的個人覺得最大的一點是諸葛亮堂堂正正,王猛善用陰謀。王司徒寫信勸降。諸葛亮理都不理,直接寫篇正議內部傳閱,不想廢話。

司馬懿避而不戰,直接上門挑釁,你出來打啊,玩什麼花樣啊。類似於這種。最暗黑的時候也就是順水推舟勸劉備除掉彭羕劉封的時候。

而王猛陰起來是毒士賈詡那個級別的絕世高手,看他對付慕容垂,環環相扣,絕無漏洞。下手狠,斬草又除根,這一點更像是劉備身邊的法正龐統。

14樓:

只說一點。

少民游牧政權,天然就是軍國主義,在軍國主義指導下的政權,要奪取天下,天然就有優勢。

王猛也就中行說的水平罷了。

漢族治理天下的水平,嫁接到任何乙個以燒殺擄掠為指導思想的政權身上,都是威力巨大的。這也是為何范文程乙個秀才水平,為什麼能在清初光滿萬丈的原因。

15樓:真三三無

諸葛亮已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了,是忠誠和智慧型的象徵,這一點再過幾百年幾千年都不會動搖。單純通過占領了多少疆土來評價乙個歷史人物,太狹隘了。王猛在能力上與諸葛亮很相近,但道德差太多了,歷史地位更是遠遠不如。

王猛應該和慕容恪,管仲,霍光,崔浩等人比,諸葛亮的比較物件則應該是岳飛,孔子,姜子牙

16樓:韋伯

說王猛是漢奸的,我只想問問 ,苻堅和東晉那幾位大爺擺一起你選誰?

自己找工作找錢多待遇好的,出國留學肉身翻牆,對古人就拿漢奸大帽子扣的。收智商稅收紅眼了吧?

說透了王猛也好,諸葛亮也罷,早死一千多年了 ,他們歷史地位也不是知乎這幾位能動搖的,無非是吸粉忽悠變現唄,有意思嗎?

17樓:

明顯是諸葛亮更強。

其他的就不說了,苻堅可是把王猛當成自已的諸葛亮的,而王猛也一直以此自得,這就是很明白的佐證。

這種攀附名人且自得的現象很多,從來就是次一等的人攀附更強的人,沒聽說更強的人攀附次一等的人還覺得正確的。

以王猛比諸葛,主要是他們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譬如治國謀略軍事都有涉獵,這樣的人並不多。其次還代表了一種期盼,就是希望王猛成為諸葛亮一樣厲害、忠誠的人。

這就好比張三演戲演的不錯,人家誇他像劉德華一樣。如果張三比劉德華更強,人家只會說劉德華像他。

至於真實水平,話說金刀計這種玩意算個什麼鬼?光這就比不上諸葛了

18樓:原野追逐

那個我想說,這問題有可取之處麼?不同時代的人比什麼?我很好奇這是誰提的問題?

勢必有人以吹諸葛亮而踩王猛的回答,若是亮迷提的我請你不要給諸葛亮招黑可好?若是故意想讓兩方撕比我勸你可省省吧!非得讓人家兩方粉絲黑子搞得炮火連天??????

19樓:

王猛,被稱做「功蓋諸葛第一人」,並非自今方有,而是頗有淵源。

王猛,字景略,與諸葛武侯時代相近,二者均是文武兼備的輔國之才,且均得其主。

執軍國事好以法理政,政令清明。

在位時也大權獨攬,事無鉅細,莫不歸之。

內政武功均有建樹,然亦多有悲情。

不得不說此二人相同點太多,薨歿後諡號都均曰武侯。

同時代亦或是後世之人也常將二人相比而論,秦主即常謂王景略姜太公、臥龍。

譬如《晉書》:

「王景略一時奇士,陛下每擬之孔明」

「語及廢興大事,異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

「朕奇卿於暫見,擬卿為臥龍」

「卿夙夜匪懈,憂勤萬機,若文王得太公」

「以吾觀之,太公豈能過也」

——《晉書載記十四》

「若王猛之治國,苻堅之管仲也」——崔浩

後人對於兩者的評價,有並列,也有高下

「如蕭何之鎮靜關中,寇恂之安輯河內,葛亮相蜀」——朱敬則唐

「景略之才,不下管葛」——張大齡明

「王猛是中國成功的偉大政治家之一,在他之前有諸葛亮,在他之後有王安石,諸葛亮欠缺軍事上的成就,王安石欠缺堅強的支援力量,所以王猛得以獨展長才」——柏楊

而且不依敝人之愚見,論「功蓋諸葛」之風評,不為過。

王景略之武功:

「討慕容暐,軍禁嚴明,師無私犯。及猛之至,遠近帖然,燕人安之。以功進封清河郡侯」

「秦輔國將軍王猛、前將軍楊安、揚武將軍姚萇等帥眾二萬寇荊州,攻南鄉郡,荊州刺史桓豁救之;八月,軍於新野。秦兵掠安陽民萬餘戶而還。」

「猛遣邵羌追斂岐,王撫守侯和,姜衡守白石,猛與楊安救枹罕。天錫遣楊遹逆戰於枹罕東,猛大破之,俘斬萬七千級,與天錫相持於城下。」

「晉公柳數出挑戰,王猛不應。柳以猛為畏之。五月,留其世子良守蒲阪,帥眾二萬西趨長安。

去蒲阪百餘里,鄧羌帥銳騎七千夜襲,敗之。柳引軍還,猛邀擊之,盡俘其眾。柳與數百騎入城,猛、羌進攻之」

「樂安王臧進屯滎陽,王猛遣建威將軍梁成、洛州刺史鄧羌擊走之;留羌鎮金墉,以輔國司馬桓寅為弘農太守,代羌戍陝城而還。」

秦王猛攻壺關,楊安攻晉陽。八月,燕主暐命太傅上庸王評將中外精兵三十萬以拒秦。暐以秦寇為憂,召散騎侍郎李鳳、黃門侍郎梁琛、中書侍郎樂嵩問曰:

"秦兵眾寡何如?今大軍既出,秦能戰乎?"鳳曰:

"秦國小兵弱,非王師之敵;景略常才,又非太傅之比,不足憂也。"琛、嵩曰:"勝敗在謀,不在眾寡。

秦遠來為寇,安肯不戰!且吾當用謀以求勝,豈可冀其不戰而已乎!"暐不悅。

王猛克壺關,執上黨太守南安王越,所過郡縣,皆望風降附,燕人大震。

甲子,猛陳于渭源而誓之曰:"王景略受國厚恩,任兼內外,今與諸君深入賊地,當竭力致死,有進無退,共立大功,以報國家。受爵明君之朝,稱觴父母之室,不亦美乎!

"眾皆踴躍,破釜棄糧,大呼競進。

壬戌,猛遣將軍徐成覘燕軍形要,期以日中;及昏而返,猛怒,將斬之。鄧羌請之曰:"今賊眾我寡,詰朝將戰;成,大將也,宜且宥之。

"猛曰:"若不殺成,軍法不立。"羌固請曰:

"成,羌之郡將也,雖違期應斬,羌願與成效戰以贖之。"猛弗許。羌怒,還營,嚴鼓勒兵,將攻猛。

猛問其故,羌曰:"受詔討遠賊;今有近賊,自相殺,欲先除之!"猛謂羌義而有勇,使語之曰:

"將軍止,吾今赦之。"成既免,羌詣猛謝。猛執其手曰:

"吾試將軍耳,將軍於郡將尚爾,況國家乎!吾不復憂賊矣!"

猛望燕兵之眾,謂鄧羌曰:「今日之事,非將軍不能破勍敵。成敗之機,在茲一舉,將軍勉之!

」羌曰:「若能以司隸見與者,公勿以為憂。」猛曰:

「此非吾所及也,必以安定太守、萬戶侯相處。」羌不悅而退。俄而兵交,猛召羌,羌寢弗應。

猛馳就許之,羌乃大飲帳中,與張蠔、徐成等跨馬運矛,馳赴燕陳;出入數四,旁若無人,所殺傷數百。及日中,燕兵大敗,俘斬五萬餘人,乘勝追擊,所殺及降者又十萬餘人,評單騎走還鄴。

——《晉書》《資治通鑑卷一百一一百二》

概括而言,王景略以文臣之身,行大將之事,運籌帷幄戎馬倥傯。

最大功績為:

以秦地,出關中,平滅前燕,一統長江以北。

內政:軍國內外萬機之務,事無鉅細,莫不歸之。

齋儒學猛宰政公平,流放屍素,拔幽滯,顯賢才,外修兵革,內綜儒學,勸課農桑,教以廉恥,無罪而不刑,無才而不任,庶績咸熙,百揆時敘。於是兵強國富,垂及昇平。

——《晉書載記十四》

關隴清晏,百姓豐樂。

——《晉書卷一三零》

「功蓋諸葛第一人」實至名歸

論的是「功」,功業,為人臣者,文治武功,割據政權裡,首功為開疆拓土,伐國兼併;次功為理政安民,民以安息。

敢問武侯,巔峰期一攬蜀漢軍政,數出祁山,所獲實利如何?兼人國土如何?建功立業如何?

當然,武侯功業還是有的,主要戰功有三,1、從先主定益州部分郡縣【先主自葭萌還攻璋,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2、半年平定南蠻叛亂【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3、五次伐魏,實得武都、陰平二郡【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

】只是,和王猛之功相比頗為寒酸。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某nba球員常規賽叱吒風雲,在弱隊拿了好幾個得分王,跟他打過球的對手也說他很強,但是苦於隊友不行,沒有建功立業開疆拓土。也就是硬榮譽沒得幾個,一統天下的總冠軍沒有,最多就拿了個常規賽mvp。那麼這種球員固然不能跟有總冠軍有mvp有fmvp的劉邦劉秀李世民朱元璋朱棣等比,也沒法跟有總冠軍有mvp的白起韓信李靖徐達等比,只能跟「我雖然沒啥成績但是我真的很強」的那些人比。

王猛不在這些人之中。

王猛,有生之年,治軍理政,一手統兵一手治國,擊破前燕,一統北方;關隴清晏,百姓豐樂。

論開疆拓土之功,比武侯多的人很多,王猛也算乙個。

武侯很強,只可惜功業太少。

最後我一向反對說武侯功業不多是因為武侯對手太強的論斷,功業不如武侯的說武侯能力強,功業超過武侯的就說武侯對手厲害,這個屬於雙重標準。

如果說對手是名將,韓信出關中面對的章邯基本百戰百勝,在秦末只輸過項羽一人,平趙滅齊的對手亦多有智計,兵仙可謂一人盤活整個漢初局面。

如果說對手已經統一大部分天下,或者佔據兩分之一以上,極端的例子是明成祖朱棣,一國統一又如何,以北平可一統天下。朱元璋滅元時,元朝佔據的地盤亦有半數以上。

綜上,諸葛武侯確實很強,但不要把功業很少的原因歸結為對手太強,隊友太弱,地板太滑,天氣不好,這是甩鍋,葛公這種家國責任一肩挑的漢子,九泉之下也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甩鍋論調吧。

諸葛亮是不是權臣?

久作無端客 權臣1.有權勢之臣。多指掌權而專橫的大臣。多指,而不是全是。按這種標準,周公,王莽皆權臣,但周公輔政,王莽篡漢。是否專橫應該論跡不論心。 jiandang1234 權臣跟忠臣又不衝突,諸葛亮算是少有的大權獨攬還能跟跟君主相處得當的權臣了,霍光死後家裡都沒保住,但劉嬋對諸葛亮的兒子很不錯,...

《後出師表》的作者,是不是諸葛亮?

坤炎 真錶 過了傲世的年齡 歸於平淡 何況第一次北伐不利,蜀國有反對的聲音了 諸葛亮這樣的人物 怎麼可能看不透人的侷限性 我倒感覺,第二張表,真的可以感受到一些,武侯的內心 諸葛鄒 三國小白乙個,也來插兩句嘴。第一次讀後出師表看到幾句話心理有點不舒服,感覺作者過於悲觀,有點 等死,舉國可乎 的那種味...

高曉松針對諸葛亮的評價是不是過分了?

蔡玉志 歷史浩如煙海,乙個人即使用一輩子去研究任何乙個朝代中,任何乙個歷史階段的區域性,也是研究不透的,就像孔乙己研究回字有幾種寫法一樣,如果這樣學習中國文字,您這一輩子就不需要做別的了,只要識字能識透十分之一,您的幾十年就基本交代完了!研究歷史的目的是什麼?不過是為了今天和未來,歷史是有規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