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不效仿司馬懿家族架空皇帝?

時間 2021-05-07 18:44:33

1樓:

知乎史圈最喜歡問的問題就是『拉良人下水,勸妓女從良『。

諸葛之所以有身前功身後名,不就是貌似權臣卻不敢越雷池一步。

你們卻總想讓他去賭九死一生,身敗名裂,去抽你們看不起的『司馬彩票『,是眼紅了嗎?

2樓:「已登出」

劉禪不就是個空殼麼,他手裡有誰?他手裡就只有諸葛亮。

諸葛亮說東他會往西嗎,不會的他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往西。

但是劉禪這個殼子拿掉就會應發動亂。

上乙個架空皇帝的曹操內部血流成河,再上乙個架空皇帝的董卓直接導致大漢崩盤。

季漢一蜀之地,還玩這一套。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

這個時候就看乙個人的終極理想了,是家大於國還是國大於家。

司馬家就是家大於國,諸葛亮就是國大於家。

3樓:命中註定737

???諸葛亮沒有架空劉禪???你的意思是說,劉禪還有很大的權力嘍。

而且,哪兒來的諸葛家族?諸葛亮在諸葛瞻生下來之後就把諸葛喬送回去了,才沒多大點兒的孩子,怎麼接諸葛亮的班?蔣琬費禕沒架空劉禪?

劉禪是在費禕死了才開始正式主政的,你還想咋架空他?

4樓:空調愛冰棍

因為已經架空了啊。

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北伐要的是戰略性的效果,所以需要在合適的時候退兵。

但是諸葛亮不可能對著普通士兵說,我們打不贏,但是我們還要打。

諸葛亮更要避免大規模的損失,所以故意輸也不好。

那最好的辦法就是「皇帝召回」了。

5樓:範九疇

問這樣的問題,說明你根本不懂諸葛亮,諸葛亮要取劉禪而代之都易如反掌,何必費那麼多事去架空他?諸葛亮作為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最看重的是知遇之恩!看看白帝多託孤,讀讀《出師表》,在後劉備時代,諸葛亮已深知興復漢室已不可能,為什麼還要六出祁山,只為報劉備的三顧之恩,知其不可而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6樓:德克蛋頭

建議看一下易中天的品三國(好像是emm,反正是講三國的),很詳細,關於這個,大意就是劉備託孤本來就是有點逼著諸葛亮不敢這麼做。。

7樓:凜冬已至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八個字的歷史評價不比司馬懿,乃至整個晉朝的評價高出幾萬倍?

同樣都是託孤重臣,這差距真的是大到沒邊。

還有承認乙個人的品德高尚就這麼難?

8樓:

劉備一夥人都是出了名的愚忠。這既是他們的優點也是他們的缺點。劉備這一夥是最難拆散的,彼此都忠心耿耿,但最終也因為過度重義斷送了江山。

劉備當年不取荊州也是因為不想負義,最終還是把荊州弄丟了。

眼前的江山和死後的美名,你想要哪乙個?

9樓:

兩人所處的政治環境不同,所擁有的資本也不同。

司馬懿是利己主義。諸葛亮是理想主義。境界不同

客觀上無法或者很難效仿,主觀上不想效仿。

10樓:篳路

挾天子以令諸侯?

那個時候這是大逆不道,有背天理的!!!漢室恢復遙遙無期,為何要背上千古罵名?

為何不效仿司馬懿?

高平陵事件之後司馬家族才掌權,而諸葛亮已去。

司馬懿門生遍布朝野,而司馬懿掌權之前魏國本身也處於皇帝被架空,曹爽一人獨攬大權,司馬懿被壓迫的只能裝病。(不得不說這才是真正的梟雄,厚積薄發只待乙個機會,冢虎之名不虛)司馬懿不起事最後只能是被壓迫的淡出朝野,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服侍魏國的四朝元老怎會甘心?

諸葛亮單打獨鬥,雖然乙個人到權傾朝野,但沒有後邊士族支援,經過七次北伐國力虧空,蜀人苦不堪言,而自己本事大權在握。後主劉禪也不能左右其想法,在這個時候篡位奪權是不明智的還得揹負罵名。

蜀國並不像司馬懿再魏國處處受到壓制,而魏國國力強盛,能做到一統大業。換而言之蜀國國力強盛,有一統的趨勢,國泰民安。諸葛亮功勞盡收囊中,篡權奪位能不發生?

顯而易見諸葛亮,司馬懿。策略都是正確的,諸葛亮成為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武候,就連司馬氏都封為武興王。司馬懿成為晉王朝的奠基人成為晉宣帝。

只是歷史揹負罵名太多,但也完成了一次巨集圖偉業。

11樓:

諸葛亮還是沒有這個資本,司馬家族是滅蜀之後才敢篡位奪權的,司馬家族在打仗和用人方面還是很厲害的,所以在軍功方面比諸葛亮要大得多,確實有這樣造反的資本。

12樓:雲中的石頭

為什麼知乎上也有水平這麼低的問題,哦,可能是我太高看知乎了吧。。。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析一下,曹操和司馬懿「架空」皇帝的情況。兩者不同。

曹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當然這被後世看做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兩者區別這裡不展開分析,不過曹操本人終其一生,並未有本質上的「不臣」之舉,再說司馬懿,也是歷經曹魏4代君主(曹操,曹丕,曹睿,曹芳),直到曹睿去世後擊敗曹爽才大權獨攬,真正埋葬曹魏的是司馬師司馬昭兄弟。這兩人的道德層面不做分析,畢竟我們不是他們本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有遠大的政治理想,並且認為在現有政治框架中(東漢,曹魏)不能徹底實現,因此必須改朝換代。諸葛亮則不同,他的政治理想必須要依靠現有政治框架(劉備和蜀漢所謂延續大漢的旗號)才能實現。

這是政治路線的不同。再說現實條件的不同,曹操不用多說,白手起家,打下了一片基業,當然有條件為所欲為。司馬懿雖然也是曹魏大臣,但長期領兵,形成了很多親信將領擁戴的局面,加上曹魏皇族將領(曹真,曹爽父子)不給力,才逐漸軍權,政權獨攬。

再看諸葛亮,沒有這種軍事根基。前期,跟隨劉備不單獨領兵,在老將中沒有威望(當然不是說劉備不信任他,而是明白諸葛所長在治國不在征戰,不愧為一代梟雄,識人啊)。所以說,諸葛亮雖然受託孤遺詔,但政治上內部不團結(蜀漢荊州,東州,益州集團矛盾,李嚴蠢蠢欲動),軍事上疲敝(關羽被殺,夷陵大敗,軍力大損),因此諸葛亮只有謹慎行事,不會滋生廢立取代的想法。

再說了,諸葛亮不「架空」皇帝嗎?你看《出師表》,自己率軍北伐,後方完全替皇帝做了安排,用哪些人,皇帝應該如何行事都作了規定,還不算架空嗎?我看連曹操也不過如此吧!

諸葛亮北伐領兵不過數年,在軍事上沒時間培植私人勢力,蜀軍將領不是忠於諸葛本人,而是忠於北伐曹魏克復中原的政治旗號,當然諸葛亮有沒有這方面的嘗試,難說,比如重點培養姜維,讓其逐步取代魏延。如果說諸葛亮真的一統中原了,會不會滋生慾望,取代劉氏這很難說,但至少在蜀漢偏居一隅的情況下,沒有這樣的條件。諸葛亮是個很懂政治的高手,為了鞏固自己政治地位,你看他對劉禪言必稱先帝如何如何,每天說這樣的話,你叫他怎麼能突然翻臉做出「不臣」之舉。

再說個題外話,大家真的小看劉禪了,他真的是個厲害角色,他內心難道沒有對諸葛亮的猜忌和擔憂?當然有,但是他是主動讓諸葛亮專權,我自己先空出來,讓你無話可說,無可架空,讓你揹負起忠臣棟樑相父的沉重名望,你行事就不能不有所顧及。你說他沒有頭腦嗎?

另外諸葛亮和司馬懿還有個區別,就是兒子。司馬懿兩個兒子長期在軍中歷練,諸葛亮則沒有這個條件,也導致他死後不能傳遞權力。

13樓:

諸葛亮和司馬懿,無疑都是那個時代的高富帥,二代們。放在當代,屌絲尚且不能理解二代們的思維,就不要再難為自己去理解古代高富帥的思維了。只能說,追求不同而已

14樓:我不想改名

@淚痕春雨

借用你的答案

15樓:往者不可諫

不就是那句那老話嗎,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站在上帝的視角去看,都說得到諸葛是劉備的福分,但是諸葛遇到劉備又何嘗不是他的運氣呢。諸葛去魏國,魏國有荀彧,而且他的堂弟諸葛誕在魏;諸葛去吳國,吳國有周瑜,而且他的親哥哥諸葛瑾也在吳國,再去吳國就不符合諸葛家利益的分布。

所以劉備無異於是諸葛最好的選擇,當然也可能那時候的選擇是為了家族,但是劉備並沒有讓諸葛亮失望,他把諸葛亮一直都當做最高的知己。哪怕後來有法正有龐統,都還是將諸葛亮當做最堅實的後盾。後來君君臣臣這麼多年,他們早就已經是友情以上,愛情未滿的狀態了。

(開個玩笑),而且丞相一生兢兢業業,揣度他是否會架空劉禪,簡直是對他的侮辱。如果能的話,以他在蜀國的威望,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登基了,但是他的人品、道德和以及與先帝之間的感情都不允許他做這種事。就像他在出師表中寫的那樣: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由是感激, 遂許先帝以驅馳。現今讀出師表,還是仍不住為丞相嘆息和佩服。

16樓:蒙狐

這道題,可以看回答,知人品。

諸葛武侯只是在鞠躬盡瘁,無意榮華富貴,按他的話:只為報知遇之恩。

川人千年香火武侯廟,也是義氣第一。抗戰時期出川的川兵是出了名的內戰外行外戰內行不怕死。

17樓:普通的人民群眾

曹操家篡漢是因為老曹打下了這麼大的地盤。而且曹家人丁興旺,人才眾多把持朝政。

司馬家熬死多位皇帝,家族龐大。加有滅蜀之功。第三代司馬炎才篡位成功。

諸葛亮有什麼不世之功嗎?有諸多家族成員嗎?

親兒子到死才八歲。怎麼篡?

18樓:

篡位是個高風險行為。高風險必須對應高回報。

諸葛亮已經是權傾朝野了,對他來說,篡位不篡位都是一樣的,篡位還要留個千古罵名,何必呢。

其次,蜀國丟荊州後形式並不樂觀,就算篡位也不能保證蜀漢能贏,自己當了皇帝後到頭來還是個死無全屍的結局。諸葛亮可是個高智商政治人物,他是深知這一點的。

篡位之後國內民心軍心動搖,這對本來就不強的蜀國更是雪上加霜,有可能還沒等魏晉來蜀國就滅亡了。

總之,篡位百害而無一利,所以諸葛亮是不可能篡位的。

19樓:謙仔

其實我想問一下,是不是所有臣下都朝思暮想陰謀造反謀朝篡位,所有朋友都見利忘義,所有的手足兄弟都投敵叛變了才符合某些人嘴裡的「人性呢」

20樓:

中中國人真正崇尚的是立德如孔孟留下自己的思想,萬世之師。

然後是立名如同秦皇漢武開疆闢土也有焚書坑儒和窮兵黷武,名字是傳下來了,但功過是非也傳下來了。

最後才是立身,也就是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

武侯想必不比我們傻太多。

最後,誰提篡權誰應該還沒步入現代社會,赤裸裸的放羊賣錢攢錢娶媳婦兒生娃再放羊。

你不想給後代鋪路會死嗎……

給誰活著呢?

21樓:alpha234

即使不講理想主義的東西,諸葛亮篡位對他有什麼好處?

論權,劉備死後他就是實質上的皇帝,代行君權,就是死後劉禪還得先把國事送到漢中去給他指定的繼承人看,拿出意見才能辦事

論家,他兒子諸葛瞻,除了書書畫畫以外沒什麼大本事,就憑是諸葛亮的兒子就順風順水做到和董厥一起秉國政 。姜維簡直要哭出來了好不好

論財,是他自己不要財,事實上做到攝政和平尚書事怎麼都不可能缺錢篡位徒留乙個罵名,還有司馬家打進去的時候說一句篡權叛臣之家族誅?划得來不?

諸葛亮為何會敗給司馬懿?

藍染 其實本質是國力問題。蜀國的那片地三國時是很荒涼的,再加上夷陵之戰傷筋動骨大出血,論消耗都打不過魏國。當時中國經濟中心妥妥地在北方,不能按現在的情況來比。 洗澡哥 在演義裡面,沒有明確表示出諸葛亮敗給了司馬懿。基本上諸葛亮死前和司馬懿大戰的章節,是我演義裡認真閱讀的最後章節了,因為演義後部分寫得...

諸葛亮和司馬懿最後一戰,為什麼火燒司馬懿而不是萬箭齊發?

鐘荀cp粉solo人員 北伐打的艱難就是因為後勤補給跟不上,萬箭齊發?造箭的木頭還好說,箭頭可不是哪兒不哪兒就能煅出來的。所以,能省點就是點兒吧。 逐玉 諸葛亮其實是火系法師你不知道?他自己也說過 我平生專用火攻 至於為何火滅了還不放箭,可能是當時有火的時候他已經開始蓄力假哭技能而火滅的太突然沒回到...

諸葛亮和司馬懿誰的成就高?

登高 乙個矢志向北,在最後的歲月為昭烈找到了傳承,乙個面南而坐,臨終告誡著子孫從魏武那裡學來的寧我負人。錦官城武侯祠香火千年不絕 東西晉司馬氏國祚百年得享 俱是行路人,一條路的兩個方向,他們各自走到了終點。向左向右,遑論高低? Tea 這要看成就二字怎麼理解了 如果說聲望,那麼諸葛亮千秋萬代,無論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