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司馬懿最後一戰,為什麼火燒司馬懿而不是萬箭齊發?

時間 2021-06-06 04:31:44

1樓:鐘荀cp粉solo人員

北伐打的艱難就是因為後勤補給跟不上,萬箭齊發?造箭的木頭還好說,箭頭可不是哪兒不哪兒就能煅出來的。所以,能省點就是點兒吧。

2樓:逐玉

諸葛亮其實是火系法師你不知道?他自己也說過「我平生專用火攻」……至於為何火滅了還不放箭,可能是當時有火的時候他已經開始蓄力假哭技能而火滅的太突然沒回到正常狀態吧(可參考火燒藤甲兵,哭的稀里嘩啦的,說什麼我雖然有功但太傷天和之類的話 ——下次繼續放火)

3樓:弘毅寬厚劉玄德

首先這部劇的編寫基礎是三國演義而不是三國志,無論是演義還是劇都更追求藝術感,看紅紅火火燒一大片明顯比看乾巴巴的箭桿子帶感嘛。

上方谷之戰本來就是虛構的,編寫人就是追求表現出魏軍死裡逃生的刺激感和諸葛一方『天意弄人』的無奈。

其實如果這是正史的話換我我也選火攻,畢竟射箭殺傷率真的不太高,準心捏不穩嘛。

4樓:

就三國演義論啊

原著看的不多,基本上是諸葛亮戰術無敵,但總是被各種拖後腿。不是糧草不濟就是皇帝不信任。真正打不開局面被迫撤退的也只有第一次出山的街亭之敗(要不是諸葛亮開了琴魔模式,估計也沒後面的五次了)和第二次的陳倉失利了。

而最後一次出山的時候,哪怕真意識到了最後的結果,但為了對劉備的許諾,還是踏上了遠征之路。在戰前為了保持兵員的活力,20萬大軍在前線只投入一半,其餘一半在祁山後面待命,100天一輪轉。哪怕就是前面的兵力折損。

輪轉後後方補充也可以以老帶新,戰鬥力也不至於下降太厲害。

但是老天這次是不會幫諸葛亮了:北原浮橋之戰。司馬懿幾乎是硬碰硬的挫敗了諸葛亮的攻勢。

加上司馬懿在大戰後繼續開啟老烏龜殼子模式,諸葛亮雖然用木牛流馬爭奪戰贏回來一部分面子,且為了增加魏國負擔拉上了吳國一起東西對進。而陸遜這回真夠面子,在東線的攻勢也打起來了。但無奈碰上的是曹叡親征的大軍。

正所謂皇帝親征戰鬥力都得加10倍,陸遜三路大軍被擊敗,灰溜溜的回到東吳了。諸葛亮聽聞東吳打敗,意味著魏國再次可以100%對付你,不免有些焦慮。加上糧草不多,屯田一時半會難見成效。

可以說這是生涯唯一一次被打急了。於是上方谷之戰在諸葛腦中形成!

(作戰過程省略,對文字不敏感看原著,看不了密密麻麻的古文看電視劇集94版的三國演義,10版本的還是算了吧,雖然為了平衡給了魏國很多正面,但是曹操死了後面的劇情更沒法看,除了飄飄白髮的司馬懿的演技真好)

沒下雨的時候,諸葛亮肯定考慮的是用火就足夠了,畢竟同樣的戰略在火燒藤甲軍的時候成功過一回。而且不能太狠,否則會折壽。燒藤甲軍的時候就已經說他折了壽了,這再來一次也是沒辦法。

沒想到老天不滅司馬父子啊。

到了雨量大的時候,想射箭但是考慮命中率的話還是算了,加上前面說的折壽原理。再說弓箭這些東西受到的外力干擾太大了。你的目標要是真把司馬父子三人變成火烤刺蝟的話反而不容易。

加上看到天氣變化司馬懿的反應速度也很快。馬上整軍撤出,而且是很快打垮的谷口守軍撤出去的。弩箭要腳蹬上弦加瞄準,恐怕沒那個時間反應打出密密麻麻的一輪,弓箭的命中率那真是看天了。

所以司馬懿真的是上天幫著他了!

回到歷史話,諸葛亮只有在最後兩次交鋒的時候直接對峙司馬懿,而且司馬懿的LYB屬性生生的讓諸葛亮沒辦法,最後活活的被熬死了!

諸葛亮和司馬懿誰的成就高?

登高 乙個矢志向北,在最後的歲月為昭烈找到了傳承,乙個面南而坐,臨終告誡著子孫從魏武那裡學來的寧我負人。錦官城武侯祠香火千年不絕 東西晉司馬氏國祚百年得享 俱是行路人,一條路的兩個方向,他們各自走到了終點。向左向右,遑論高低? Tea 這要看成就二字怎麼理解了 如果說聲望,那麼諸葛亮千秋萬代,無論從...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實際如何?

血與火 誰才能更高,我換個角度來回答吧,諸葛亮神機妙算早早累死,司馬懿隱忍不發活著見證了四個皇帝。不戰而屈人之兵,司馬懿做到了。諸葛亮六伐只得了兩個偏遠的郡,既沒有大規模殲滅敵軍主力又沒能攻克哪怕乙個戰略要地連一次大中型會戰勝利都沒拿到,收個張郃人頭,斬他幾千甲首的戰術勝利有什麼意義呢?反倒把自己給...

為什麼諸葛亮不效仿司馬懿家族架空皇帝?

知乎史圈最喜歡問的問題就是 拉良人下水,勸妓女從良 諸葛之所以有身前功身後名,不就是貌似權臣卻不敢越雷池一步。你們卻總想讓他去賭九死一生,身敗名裂,去抽你們看不起的 司馬彩票 是眼紅了嗎? 已登出 劉禪不就是個空殼麼,他手裡有誰?他手裡就只有諸葛亮。諸葛亮說東他會往西嗎,不會的他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往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