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核產品經理的績效?

時間 2021-05-11 16:06:14

1樓:休休

假設一:考核崗位績效

1. 崗位績效

短期可觀察衡量指標,比如領導力,業務能力等,每個都可再展開;

中長期結果指標,基本上是短期的結果指標。這裡就要考驗高層的戰略目標分解的能力了,即,哪些指標相互作用能最終影響公司業績。因為目標有自己的考察頻率,這裡的中長期可以是乙個或跨完整績效考察期,跟產品經理的自身特點有關,也受公司運營慣例影響,比如都是專案管理,瀑布和敏捷的不同;

2. 人員素質

這個崗位上的人學習發展能力與應用效果,性格屬性,比如,失敗後的恢復彈性,open mind等。

2樓:餘鎮邦

我們團隊在推行的產品經理績效考核。

概要:我的做法有三個思路。圍繞產品崗3個核心能力的唯獨考核

1,向上管理能力。2,平行管理能力。3,向下管理能力

中心思想是OKR,做到目標結果可量化。

關鍵指標只採用利潤。即產出-投入。財務指標是成本-支出。直接換算成[錢]的金額。

思路:1、向上管理

物件導向:產品需求方(BOSS,客戶,使用者,內部業務部門)。統稱上游。

關聯影響:直接影響產品經理與其團隊的年終獎,公升職加薪考評。對個體收入影響最大。

OKR分類:A、業務指標類。B、效率指標類。

A、業務指標類。

適用:有直接業務成果的需求。如協助運營做拉新、留存、轉化。

拉新直接採用拉新客戶數。-僅作引數不作考核

留存採用使用者日活,七日留存率。-僅作引數不作考核

轉化是OKR考核核心指標。拉新的客戶,轉化了多少數量交易或付費。創造多少利潤。

對漏斗轉化模型中關鍵流程的優化,也適用,如原有漏斗從註冊到付費的轉化率是3%,通過流程優化改造後,以月度環比提公升了0.1%~1%。然後*客戶量*單客交易平均利潤。

就能算出這次優化的收入成果。

B、效率指標類。

適用:通過業務方反饋分析做梳理。

如客服團隊反饋的問題,同一問題如不解決,每月會帶來多少諮詢量,換算成客服的人天成本。

客服以細碎體驗問題居多,通常打包計算,Q1季度消除30條價效比高的需求,能節省20人天客服諮詢成本,按客服月人力成本8千來算,季度節省成本就在2.1萬。每個季度持續消除,年節省成本就是21.

3萬。為財務解決的問題同理推算。乙個清結算系統能節省4個基礎財務人力的話,年節省成本就在40萬左右。

2、平行管理

物件導向:產品經理自身。

關聯影響:遠沒有向上管理部分利潤創造對收入的影響大。但在相同業務團隊中。會基於平行管理評分形成明顯的末位淘汰。通俗說,做不好就準備打包滾蛋。

適用:產品崗日常工作能力考核。

平行管理指產品經理自身能力管理指標量化。

我們做了乙份《精英產品標準》

從能力成長,專業能力,專案管理,職業操守四個緯度打分。涉密內部材料就不全貼了。僅供參考。按照不同階段對不同指標的側重,分值權重會有調整。

3、向下管理

物件導向:平行或下游合作團隊(UI,互動,研發,測試,PMO,運維)。

關聯影響:職級晉公升與崗位調動,部分優秀員工型別獎金

適用:產品經理的團隊協作能力考核。

通常會採用跨團隊評分制和抽樣訪談評分制。

直接影響評分的行為包括情商,需求變更次數,個人影響力,個性等等。

3樓:啟程

(1)產品經理是指企業中專門負責產品管理的職位,產品經理負責調查並根據使用者的需求,確定開發何種產品,選擇何種技術、商業模式等。並推動相應產品的開發組織,他還要根據產品的生命週期,協調研發、營銷、運營等,確定和組織實施相應的產品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相關的產品管理活動。因此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包括傾聽使用者需求;負責產品功能的定義、規劃和設計;做各種複雜決策,保證團隊順利開展工作及跟蹤程式錯誤等,總之,產品經理全權負責產品的最終完成。

另外,產品經理還要認真蒐集使用者的新需求、競爭產品的資料,並進行需求分析、競品分析以及研究產品的發展趨勢等。

(2)在企業中現在對產品經理採用的常見考核方式主要是KPI,也即是指它把對績效的評估簡化為對幾個關鍵指標的考核,將關鍵指標當作評估標準,把員工的績效與關鍵指標作出比較地評估方法。但因為每個企業的產品不同,在具體制定考核指標時要有不同的考核側重和內容。比如電商公司產品經理KPI指標會更加偏向於交易資料。

比如交易額,銷售指標等資料。社交類的產品經理會注重使用者留存,活躍度等。但總而言之,產品經理的考核指標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可量化指標,另一類是非可量化的指標。

可量化的指標包括UV/PV數,支付轉化率,使用者投訴與諮詢數,使用者停留時長,跳出率/退出率,而非可量化的指標包括客戶留存數,需求的準確性,產品專案執行計畫性,文件撰寫的嚴謹和詳盡合作與溝通能力等。

4樓:陸川

剛開始帶產品團隊,在思考怎麼制定績效,如果用一些指標來定產品kpi是不是有些片面?比如pv/uv,這些指標並不是產品單獨能決定的,還包括運營、市場的投入,這個該怎麼衡量呢

5樓:紀斌

可以將目標管理應用於績效考核

遵循SMAR原則。

目標管理使企業中的上級和下級一起協商,根據企業的使命確定一定時期內企業的總目標,由此決定上下級的責任和分目標,並把這些目標作為企業績效考核和考核每個部門、團隊和個人績效對企業貢獻的標準。在運用目標管理法制定績效目標時,應遵循SMAR原則,即:績效目標應該是明確具體的(Specific),體現出企業對每個團隊和團隊成員的績效要求;績效目標應該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衡量是指將團隊及團隊成員實際的績效表現與績效目標相比較,可衡量但不一定要絕對量化;績效目標是有行為導向的(Action-oriented),應包含對團隊成員在實現其績效結果的過程中應有的行為約束;績效目標是切實可行的(Realistic),向團隊和團隊成員提出乙個切實可行的,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可以激發團隊成員更好地實現組織對他們的期望。

6樓:者也

首先你得弄清楚考核物件幹什麼,一般人肯定第乙個反應就是看他的職責,沒錯,職責是根本,是職位賦予他的責任,但是還有乙個很重要的關鍵點,就是他當前的重要工作,也就是他參與的專案也是要重點考核的,前者只是常規工作,後者是重點工作,對於重點的專案工作,要合理分解,控制節點時間和業績,科學分配過程指標和結果指標的平衡,從數量、時間、效率、正確率、差錯率、滿意度等方面考核

7樓:Franck Li

贊同 @xp young的回答:「拋開職責談考核都是耍流氓」。

每個公司,嗯或者說不同的組織結構中,產品經理的責權力差距足有天壤之別。

以某公司為代表的產品經理負責制,產品經理要考核產品相關的所有核心指標,運營指標(安裝量、訪問量等)、使用者指標(活躍使用者比例、單使用者時長、留存率等)、產品質量指標(穩定性、崩潰率等)、收入、成本等定量指標,還需要有定性指標:產品規劃、團隊效率等等

其他體制下,產品經理只負責某乙個或某幾個特定方面的,按照對應的責權範圍確定KPI就是。

如果產品經理只負責一部分任務,沒有匹配的責權力,還要背所有的KPI,這必須是耍流氓。但是……我相信絕對不止一兩家公司這麼幹。因為……產品經理是背黑鍋的不二人選。

8樓:xp young

拋開職責談考核都是耍流氓。

據我所知,不同公司的產品經理定位都是不同的。

如果偏重研發,就偏重考產品上市。

如果偏重銷售,可考新產品的佔比。

如果偏重管理,就按職能考核吧。

方法,平衡計分卡的思想就很好,總體考核條目別太多,可以KPI,也可以KRA。看公司情況。

9樓:蔡亮偉

1、核心商業目標,通常是數字指標

2、產品專業度。根據不同類的產品週期,從產品創新,產品規劃能力,的緯度看

3、專案管理能力,立項,推動,要資源,拿結果的能力。專案管理能力是產品經理的立足之本

4、最後乙個通常是個人提公升,case by case

10樓:唐競新

考核神馬的最討厭了,我覺得是這樣:

1、先制定產品最終結果,指定負責人來背這個KPI;

2、再由負責人分解實現這個目標的任務給各個特性、模組的負責人。

3、模組負責人的KPI可能和最終結果有差別,比如特性A遠超於預期,特性B很難做但完成了且低於預期。這個KPI由決策者來背。

4、如果以上都無法統一了,按結果來導向,只計功勞不計苦勞。運氣不好真的是誰也沒有辦法。

產品就是這樣。

績效管理跟績效考核的區別?

流悠茜 有效區分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使得績效考核在企業中真正發揮正導向作用。績效管理 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了達到組織目標共同參與績效計畫制定 績效輔導溝通 績效考核評價 績效結果應用 績效目標提公升的持續迴圈過程,績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續提公升個人 部門和組織的績效。再來看看績效考核的作用 1.達成組織目...

如何製作績效考核方法

華恆智信 績效考核對於企業的重要性眾所周知,那麼面對這麼多的績效考核方法,企業應該如何做出選擇呢?華恆智信的分析員認為,通常來說,企業在選擇績效考核方法時,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考慮 1 從績效考核方法本身特性的角度來考慮。2 從不同崗位的特徵來考慮。通常來說,基層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比較穩定,工作職責比...

HR如何制定績效管理方案,並實施績效考核?

夥瓣課堂 第一是了解商業模式。商業模式說白了就是公司怎麼賺錢的,為公司賺什麼錢?第二,梳理公司層面業務流程。公司的各個部門,相互之間是有投入產出的分工的。這些輸入輸出端怎麼把公司商業模式有效地串聯起來是需要做的事情。第三,有了公司層面業務流程,才可以設定部門的功能和職責。第四,明確公司年度核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