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健康人稱自己為強迫症等精神疾病這種做法?

時間 2021-06-02 17:01:41

1樓:

我覺得這與「精神病人」在中國人眼中作為詞彙越來越趨近於中性有關。我小的時候「你個神經病」還算是罵人的話,現在看來這麼罵人真是太沒水平。

而「精神病人」趨近於中性之後,人們也就敢於拿他來自黑或者名詞當動詞/形容詞來用了:

例一:「我草德馬你SB啊?說了不要追煉金!」

「抱歉,我剛剛精分了/讓我弟弟玩了一下。」

例二:「差不多了快交卷吧,兄弟們等著抄呢。」

「抱歉有點強迫症。」

正如「動漫」一詞,原來是泛指動畫和漫畫等作品,在國內普通語境下略有貶義,隨著近年來的發展,感覺受眾越來越多……而且大有跨出日式範疇把非日式的也算在裡面的趨勢……真是讓我抑鬱不已啊。

例子:動漫 - 話題精華

圈裡人是否都不喜歡「動漫」這個詞? - 文化

作為一門活著的語言,在口語範疇的不正規使用就睜乙隻眼閉乙隻眼吧,要不然是有點強迫症了……

至於減少社會對此類疾病的重視程度?會不會涉嫌對相關病人的歧視?這些,老實說題主您有點多慮,甚至趨向於妄想症了。

畢竟在這種方面想讓數值從零降到負確實很難。

2樓:黎白南

這不是對相關病人的歧視,或許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換乙個角度為乙個強迫症患者或者是精神病患者著想,我稱這個為漠不關心。

把這個病冠在自己頭上,其實他們在乎的是自己。但同時,他們得到的結果就是又一輪的不關心,因為這個病不是他們想的那麼淺。正好這個淺,配得上別人給的漠不關心。只是苦了那些真正的患者。

3樓:

這就是精神類疾病面臨的認知困境,很多精神類疾病除非非常專業的診斷,否則很難做出判斷,這與大部分生理性疾病不同。我感冒了,我受傷了,這些都可以通過表面的症狀做乙個初步的判斷,我愛滋病,我癌症,這些這是通過現有的醫學手段可以有效的診斷出來的。

但是精神類疾病卻不一樣,對於普通人,精神類疾病是很難通過表面觀察得到初步判斷也很難通過自身的生理反饋獲得判斷。例如我最近很煩躁,究竟是因為我得了精神類疾病還是僅僅是春天到了而我還是個單身狗。就醬。

如何緩解強迫症?

Ann Revealing the complex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using meta analysis International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Founda...

如何利用自己的強迫症學習

HJR 寫計畫在乙個小本本上寫的整整齊齊 完成乙個劃掉乙個 這樣如果哪個沒完成沒劃掉就很難受或者改變了計畫就要重新寫計畫或者改計畫,強迫症是不允許小本本上畫的亂七八糟的 親測有效哈哈哈 軟乎乎的大可愛 1.遮蔽一切電子產品 2.給自己定乙個時間段強迫學習 3.最好坐在有他人監督陪同下,能相互支援 4...

如何改掉晚睡強迫症?

giaogiao 這居然是我在知乎上關注的第乙個問題 所以說,最近很突然地在某個瞬間理解了馬先生的一句話,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提前一小時放下手機,手機藍光危害很大,對人的刺激性也是導致你晚睡的原因之一,放下手機之後按摩放鬆眼睛,放鬆自己的身體,可以泡泡腳之類的,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