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情緒而不是壓抑情緒?

時間 2021-05-06 08:11:06

1樓:舊人

我自我感覺情緒是需要釋放的不然一直壓抑著會感到身心疲憊會影響到自己的事還會帶給身邊的人會給他們帶來影響但是釋放自己的情緒也是要分地點分場合的畢竟我們都是成年人你可以找個沒人地方發洩一下或者找個KTV開個包廂嚎一嗓子我不建議找朋友或者家人傾訴那樣我會感覺你會把你的負面情緒帶給別人不要這樣做!定期讓自己放鬆釋放一下自己的前段時間所經歷的不開心會讓你舒服很多帶著愉悅的心情去幹事情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哦!帶找愉悅的心情也會給你身邊的朋友家人也帶來好心情不是嗎?

2樓:「已登出」

可以試著在自己有負面情緒時,學會求助和傾訴,你可以依賴他人的,可以宣洩和哭泣,可以歇斯底里,不要壓抑情緒,讓它們通過一些途徑釋放出去。比如轉移注意力,比如記錄下來,比如做開心的事情,比如直接宣洩等等。

3樓:purpledude

不用糾結壓抑還是控制壓抑本身就是在控制了就好像慾望都是需要控制的具體怎麼控制還不是壓住假如不壓抑情緒什麼情緒就什麼表現的話。。。恰恰就是文明的體現人類和動物的區別還不就是擁有文明麼。 然後作為乙個邏輯什麼的習慣什麼的比較少數派的人要表示感謝。

4樓:虛篤

控制情緒是精確調節情緒,以各種緩衝對沖把情緒穩定下來。壓抑情緒是不管任何情況,逼迫情緒讓其處於特定狀態,憋久了就不知道正常狀態是什麼樣了。

5樓:劉婷心理諮詢師

你好。在我看來,這並不是關於【情緒控制】的題,而是關於【控制】的題,如你描述,遇到【符合你邏輯思維的事】你可以理性對待,遇到【你不理解的事】你無法控制自己產生的一連串思維,和無法控制的後果揣測,這些思維和揣測讓你產生不好的情緒感受。也就是說,遇到你可以handel控制的事情你完全沒問題,遇到你無法控制handle的不確定事件,你才會產生一連串的反應。你想通過控制這些情緒反應來控制整個事情,但這源頭未免搞錯了。

假如你對不確定的事情總是不自覺產生這些情緒,說控制情緒,不就是在壓抑對事件本身的感知麼。

你需要去思索的是,不確定事件對你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錯誤的判斷導致不好的甚至致命的結果到底會帶來什麼……這些不是拍腦袋三分鐘就可以回答出來的答案,如果你認真探索的話。

6樓:WoonKit

1人和蘆葦的區別是什麼?

人會思考,蘆葦不會。

人有情緒,蘆葦無情緒。

那麼情緒和思考是否有關係呢?

不能肯定,邏輯上無法得出結論。(科學還早呢)

那我們來假設一下:思考會帶來情緒。

2首先談論一下思考,思考的表現是什麼?

腦袋裡有個聲音絮絮叨叨?類似影象的東西不斷閃爍?記憶的湧現?對於現象的評價?推理?猜測?下一步該怎麼做?績效沒達到怎麼辦?這過山車會不會翻?

好吧,似乎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思考。而且這些「思考」有的以自動地、自發地的狀態在運作,有的是人本身自主動地去進行的。

請問,你是否有好好地觀察過自己在「思考」時的自己?(有點拗口)

3情緒有什麼?憤怒、快樂、悲傷、尷尬、擔憂、恐懼、自卑、愧疚…

我可以讓自己無端的快樂嗎?我可以讓自己無緣由的憤怒嗎?我可以讓自己自卑嗎?(問問自己)

似乎不能,我們情緒的迸發緣於某個現實場景或者發生在自己沉浸的某段記憶、某個思緒(思考)之中。

4如果思考和情緒有關聯(前面假設)

停止思考能否停止情緒呢?

乙個人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是什麼樣的一種狀態?

發呆?睡覺?認真的打遊戲?(潛意識在思考)狀態很好的一場考試(專注)

發呆的時候沒情緒

睡覺也不會鬧情緒

專注的時候也沒有情緒

更進一步講,當乙個人沒有 「主動」 進行所謂的「思考」活動的時候,情緒就不在了。

那麼怎樣才能讓自己在需要思考的時候專注,在不用「腦」的時候關掉思緒?

5推薦一本書艾克哈特·托爾《新世界:靈性的覺醒》

市場將這本書定位為:心靈雞湯

如果不是朋友贈送的話,估計也不會去翻閱。本人熱愛哲學相信科學,是70%的實證主義者(30%懷疑主義)。這書給我的啟發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

很多內容無法三言兩語在這裡闡述清楚。需要體會!

書的大意: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右臉被打了,抬出左邊的臉。

道可道,非常道。

有點玄乎,人類的一切實踐最終的歸宿不都是回到那個超驗的概念上去的嗎?

ps.科學僅僅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從其它的渠道或許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精神分析、行為主義、格式塔都沒能給我心靈上的解脫。那本書給到了。此乃實踐的經驗。

7樓:圍屏

過去幾年,情緒管理上出現問題很多,以下是我的一些個人心得:

1 了解自己容易出現的過度情緒,如憤怒、低落、焦慮、嫉妒、甚至是興奮開心。

2 清晰認識過度情緒是不利的,銘記在心,設定預警線。

3 當過度情緒出現的時候,能快速察覺,但不需要馬上處理或者壓抑它。告訴自己,我在過度情緒中,給自己乙個時間段適當地釋放情緒,然後就要結束它。

4 時間點一到,立即要執行,切換情緒。

8樓:

對於生活中的普通事件,人有情緒是很正常的。每個人都受其過往經歷的影響而可能對同樣的事情有截然不同的價值判斷。一旦價值判斷呈現的結果超過了內心可接受的閾值,就會產生強烈的情緒。

第一步,接納情緒。

情緒本身是客觀存在的,形成於你做出判斷的那一刻。首先接納這個事實,即無論產生了什麼樣的情緒,產生情緒這件事本身是客觀的。把這一點跟情緒產生後帶來的影響分開看待。

第二步,覺察情緒。

可以向內體察每一種情緒因何產生,底層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如果方便,用紙筆描述心理感受的各種變化,然後進行分析,看看為什麼會有這些感受。哪些關鍵點超過了自己的承受範圍而導致了強烈情緒的產生。

第三步,紓解情緒。

將第二步得出的結論進一步分析,哪些是自己可以通過努力提公升心理閾值的?是換乙個看待問題的角度、還是提高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得出乙個解決問題的方向,並努力實施。

乙個人能夠解決的問題越多,遇到問題時被情緒困擾的可能性就越小。常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都有助於此。

第四步,建立正迴圈。

在每一次情緒起時迴圈以上三步,逐漸理解自己的情緒、更深入地體察自己的內心、建立起更高的心理閾值。每次進步一點點,長此以往訓練成習慣,就能在情緒起時接納它、讓它流過,然後盡快轉入問題解決階段,而不是一直被情緒困擾而把事情搞糟。

讀了以上解決情緒問題的四個步驟,你因這個問題而產生的情緒有沒有被減弱一些呢?:)

9樓:洪權

控制情緒,是剛好既可。想吃,吃八分飽。運動累就睡。剛剛好,不過分。

壓制情緒,是想而不做,什麼都要等到爆發。

乙個是放羊。乙個是關著狼。

10樓:

喜、怒、憂、思、悲、恐、驚

七情小的時候很單純,也不會故意的隱藏什麼,包括自己的情緒,周邊的人也是。

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邊的人開始帶上了面具,開始撒謊,不分善惡。

大家變得難過的時候不會讓你知道,有煩惱的話也自己放在心裡。

我也不是很會分享自己情緒的人,說不會有點錯,倒不如說是我覺得這沒必要,我自己能解決,還能忍住。

這很不好,會憋出毛病。年少的叛逆期是這樣的,會突然把小時候的怒火傾瀉而出。我就是乙個例子,從小是個很乖的小孩,初中的時候我自己也感覺到了變化,但是我控制不了自己。

就是很莽。好在父親也很理解我,知道這是青春期路上的必經之路。我也沒犯下什麼大錯。

中考結束的那個暑假就突然回覆了理智,講話也很平和不會很兇。

所以控制情緒的最佳方式就是不去管他,該生氣的生氣,該開心的開心。難過的時候裝的很開心也不會好受,最好就是找個親密的人聊一聊。或許他幫不了你什麼,只是乙個人悶在那裡很恐怖,腦子裡會浮現各種想法,很危險。

壓抑自己的情緒不可取,就算熬過了今天,下次再這樣的話可能就憋不出了。

人要懂的如何釋放自己的情緒,比如我不開心了,很難過,就會來回答問題,因為這個狀態下我思路也比較清晰。

11樓:Froggen

說幾點:

一,辨別對你解決當下事情無助益的情緒,追溯引發該情緒的事件源頭;

二,對事件進行分析,推斷是否存在自身非理性自我內言的可能(可以把你認為過度情緒化的想法用紙筆記錄下來);

三,換個角度看待問題。這個說起來易做起來難,儘管很多時候它僅僅需要我們搬個桌子站在上面看得遠一點兒。

挺嘲諷的一件事,乙個批評者公式有道:1條侮辱+1000條讚美=1條侮辱。言簡意賅,很多時候只需要一點小小的細節就可以影響我們的心情;自發的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很有可能只是來自別人對你認真一句話不經意間的忽略。

最後,說點個人想法,有空抽點時間出來冥想,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以前覺得很扯淡,但實際是有作用的。

12樓:不二·張

情緒就是煩惱,好情緒的終結壞情緒的到來,都是煩惱。

為什麼?因為情緒的作用在於固化乙個「自我」的概念——是「我」開心,是「我」不開心。執著於我,就是我執。

其實,你不過是用你接觸過的事情看新事情,一切與你有關,一切又與你無關。你是世界發展的一環,要知道自己的方向,也不要太執著於結果。

多看看曾國藩的書,他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做事認真點,名利看淡點,情緒就少了

如何控制情緒而不被情緒控制呢?

上善若水任方圓 再專業的話也是概念,不一定適合你。這裡簡單說一下怎麼做。要想控制情緒而不被情緒控制其實就要做到不在乎。只有不在乎了,那還有什麼情緒?暴躁低落都差不多 度海 我說一點我自己的理論,我認為情緒敏感度 忍受極限和消退指數是描述人的情緒狀態主要的三個引數。正常人的情緒敏感度一般在一左右,這個...

我該怎麼讓自己控制情緒而不被情緒支配

幾何貓 我的脾氣很暴躁,在我眼裡世界就是非黑即白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所以我看不過的事情都要站出來,有時候能給自己氣個半死,控制情緒和被情緒控制,我倒沒想太多,我偶爾也在想要不要改改自己的性子,但我覺得我就是我,既然認定自己沒錯,那就不必改 情緒化的本質是焦慮問題。焦慮是大腦的報警功能,當你遇到挫...

如何有效的控制情緒,心態?

張小拍 要做到處事不驚我覺得本身就是乙個很難的事情,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有頭腦,頭腦會產生情緒我覺得是很正常的事情,我覺得從我的角度來說我就是乙個很感情用事的人,但這些年我已經不控制情緒了,我開始釋放和發洩,當然不要對著別人,因為情緒這個東西怎麼著都是傷人的,運動是乙個方式,另外乙個方式就是撕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