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同情之理解」這句話?

時間 2022-01-22 22:34:00

1樓:十二樓主人

#了解之同情#

這是陳寅恪在為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所寫的審查報告中的一句話,原文如下:

「了解之同情」,是針對古代學說而言的,有兩個含義,一是「了解」,二是「同情」。

「了解」是屬於科學認知的範疇。我們古人雖然有很多共通之處,但畢竟世殊事異,古今的政治制度,社會風氣,思想觀念,乃至自然環境,都和現在有很大的差距,今天的人,是很難想象的。

同時,我們看到的文字,也只是那個時代的冰山一角。

僅僅憑自己在今天環境下所養成的認知習慣、思想層次,從隻字片紙中,還原作者本來的意思,是很難的。

當你把相關的背景知識了解透徹了,對這個學說的理解才更貼近本來意思。

但如果你對當時的歷史情景十分了解的話,你就會發現,他們的逍遙自得,那瀟灑不羈的背後,是對人生的深深痛苦(因為政治鬥爭),但這痛苦的背後,又是對人生的無比珍視(因為人的覺醒)。

再說「同情」,這也不是字面意思,而是要「必神遊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於同一境界」,你的情感思想,人生境界,要與古人齊平,乃至再其之上。

作為研究者,你既然要研究,乃至書寫前人的學說,古人的境界到了什麼層次,你也必須能夠夠到,只有這樣,才能對古人感同身受,才能真正懂他的思想。

打個比方,乙個人想要畫山巔的風景,但是他只站在山腳下,那麼,這個人再如何努力,也無法畫出山頂真正的景色。

乙個滿腦子一己得失的學者,是永遠無法真正感受到什麼是「修齊治平」「仁者無憂」「浩然正氣」的,那就更沒有辦法寫出關於這個學說好的學術作品。

已故的冷成金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古典詩詞中的審美境界,不是所有人都能研究,必須是有一定境界的人。

學者境界高下不同,即便是針對同一篇成果,做出來的研究成果則是雲泥之別。

了解之同情,雖然最初是用於古代學說的研究,但其實,它可以用在方方面面。

要想對這個世界中的一切,有更加深刻的認知,一是要增加知識(了解),二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境界(同情)。這兩者你做得越好,你距離真相就越近。

2樓:

不可能,假如我同情你,就不可能站在你的立場上假如我理解你就和我一樣了,不需要同情。

3樓:老鼠夾子

人作出選擇有兩種可能:1是沒有選擇的選擇,2是自身三觀不正

如何理解尼采這句話?

許天 如果世界上沒有痛苦,快樂就沒有意義了。如果你說你感受不到快樂,你很痛苦,你覺得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快樂,那麼你還是能感受到快樂的,因為你現在感受到了痛苦,說明快樂是存在的,快樂因為世間有痛苦在才有意義。 蛋疼的蛋蛋 人嚮往更高處的Sunny,可以理解為對於生命和身體以及人的力量的探求,尼采所說這種...

如何理解魯迅這句話?

已登出 比如林語堂的幽默 小老頭批 把肉麻當有趣。比如古書與白話 小老頭批 老手段的自然不會長進,到現在仍是說非 讀破幾百卷書者 即做不出好白話文,於是硬拉吳稚暉先生為例。可是竟又會有 肉麻當有趣 述說得津津有味的,天下事真是千奇百怪。其實吳先生的 用講話體為文 即 其貌 也何嘗與 黃口小兒所作若同...

魯迅這句話如何理解?

程良 我沒看原文,我的理解是這些人都與眾不同,和尚,尼姑是光頭,回教徒是大鬍子,耶教徒外中國人?而道教麼,脫了衣服就是普通人,穿上衣服就是道士,與常人區別不大,記得以前辦喪事,道士是老人客串的,穿上衣服跳跳大神,脫下衣服就去和大家普通的吃飯,很世俗化。什麼人招人恨,什麼人不招人恨,哪怕你再聰明再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