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自然哲學後,哲學與雞湯有何區別?

時間 2021-05-06 00:13:44

1樓:胡旭光

哲學跟心靈雞湯沒有任何關係。

哲學是用邏輯思辨的方法研究問題。

古代缺乏觀測自然的實驗儀器,所以很多自然科學問題需要用邏輯思辨的方法研究。所以才有了自然哲學。

後來技術進步了,有了實驗觀測的手段,這些學科自然也就不需要邏輯思辨了。所以這些學科脫離了哲學,形成了科學。

現在仍然有一些學科沒有辦法用科學方法證實,依然使用邏輯思辨的方法研究。所以仍然被歸為哲學。例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

哲學裡的確有個分支叫心靈哲學。但是,心靈哲學是研究意識構成問題的。屬於認知科學的哲學分支。跟心靈雞湯沒有一點關係。

2樓:盛夏的約定

雞湯你至少看得懂,哲學你看得懂嗎?

道可道非常道是什麼意思?人是萬物的尺度指的是什麼?什麼是先驗邏輯?為什麼純有就是純無?

3樓:張恒

哲學正好和雞湯相反呀,雞湯是安撫人的心靈的,優化人的生活,哲學是讓人懷疑思考一些眼下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杞人憂天是對哲學最好形容我覺得。。。。

4樓:嘆己

舉個例子說明,經濟學第一原理是理性人假設,這個理性是源自哲學的理性。如果哲學和雞湯沒差,那麼把這個理性換成雞湯的理性,整個經濟學跟雞湯有什麼差別

5樓:amaranthiner

偶然刷到這個問題,如果你想淺顯的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那麼請記住下面這張圖的內容,它非常直觀和形象的將哲學的研究內容概括在一張圖里。

你所說的自然哲學(Naturphilosophy)只屬於理論型哲學中的乙個方向,而哲學所涵蓋的範圍要大得多。

6樓:Victor Zhu

既然是哲學問題,那麼從邏輯上講問的就有點混亂。

但問題還是滿有意思的。

首先,啥是哲學,哲學至少有2個特點

1.自洽(就是說的沒漏洞,講的有道理)

2.質疑(就是不斷問問題)

《形上學》是最有名的哲學書之一,形上學的直譯就是物理之前,就是形成物理的道理是啥道理?所以所有的哲學都要(先講道理,道理自洽),之後還要(加問號)。這就是亞里斯多德的師爺蘇格拉底說(我知道我很無知)的原因,因為越學哲學問題越多。

那麼,啥是雞湯?雞湯至少有乙個特點:

就是不容置疑,或者受眾由於過於焦慮,過於飢渴,急於服下這碗雞湯,飲鴆止渴。

這裡的關鍵其實是(主體的我)和而非(客體的雞湯)。愛喝雞湯的我是不太會思考最最基本的哲學三問的,直接就想翻答案。

接著,來說啥是自然哲學,這是科學的前身,波普爾說能證偽的是科學,反之就不是科學。

這樣雞湯的第二個特點又出現了,無法證偽。

7樓:雲悠水澈

我這樣以為:雞湯故意隱瞞、忽視一些事實,去安慰、激勵人和人生,而哲學不同。

態度和志趣不同,雖然有很多哲學希望激勵人,但哲學的主旨在於事實(或者叫存在、真理等),人和人的生活並不是哲學關注的最高點/最重點(雖然在有的流派是重點)。哲學不,也不應迴避醜惡、苦難,相反,哲學旨在直面醜惡、苦難、美好...... 所有真實的存在。

雞湯那種故意隱瞞、忽視、迴避實際上是一種欺騙,哲學不欺騙、不隱瞞。應該說真哲學不欺騙,但哲學中不一定只有真哲學,有的也掛著哲學的名稱和形式,卻不將真實作為原則,只是將哲學當作達到其他目的的工具。在我看,有的哲學也就是掛些高大上招牌的雞湯。

廣告:筆記的意義和小筑筆記的特點

8樓:深度生活

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哲學和雞湯沒有實質性的區別。

普通人需要什麼,典型的哲學家一點都不關心,不務正業的哲學家也許會研究一下,普通人為什麼需要的這種社會現象,分析其中底層邏輯結構。

普通人需要什麼?普通人很忙,沒有時間和錢財專門學習哲學,也沒這個意識。哲學是需要嚴格系統的學習,不然不如不學。

普通人對哲學的需求基本停留在通俗的人生感悟上面,而哲學到生活的感悟,還隔著幾條街呢。

相比於專業的哲學,雞湯文更容易帶給普通人獲得感,最重要的是不需專門的學習。雞湯可以讓普通人在似是而非的道理中,獲若有若無的哲理感悟,強化對自己的肯定,增加學習成就感。雞湯文對普通人來說,就是哲學的Phantom,傻瓜版哲學。

許多人就是在消費雞湯文後,覺得不解饞,才愛上哲學,搞哲學大可不必鄙視雞湯文,雞湯文對哲學而言,利大於弊,沒有接觸機會那會來無緣無故的愛。

9樓:執行機械人

目的不同,

哲學是為了實踐,是為了通透,是為了心如明鏡,哲學是為了追求事物的本質,不陷於迷茫的困境中。

雞湯是為了意淫,實踐中得不到的通過意淫來的解決,看的越多糊塗,說的越多越迷茫,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像丟了魂一樣。

10樓:知乎優秀回答著

根據我中學的政治課。

哲學是系統化,科學化,對總體的研究。

雞湯是什麼,雞湯就是對人類生活的普遍總結,讀雞湯,還不如讀歷史。

11樓:Subsburg

先驗哲學不等於雞湯。為了回答什麼是自我,什麼是邏輯,什麼是存在,什麼是真理等等這些自然哲學與自然科學無法解答的問題時,先驗哲學是必要的。這些問題並不是偽問題,而是歷史上的人們始終所面對的終極問題,不以語言的轉移而被消解。

該以什麼樣的態度與目的讀《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該怎麼讀?

木瓜 看這本書,以及類似的許多其他 原始思想 的書,最大的可能性是將你原本的興趣都磨掉。科學理論的發展,必然是從不嚴謹不規範向著嚴謹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通常還伴隨著數學基礎和描述語言的體系化。誠然原始著述肯定包含了突破性的物理思想,然而你確定你能忍受牛頓剛剛處於萌芽階段的粗糙微積分雛形和符號系統?非...

有沒有人看完過《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看完後是一種什麼感覺?我相信肯定有人看的

大理想家 瀉藥。看過幾十頁,還是從學校圖書館借的,借的書又老又舊,開啟的時候都快散架了。讀了幾十頁就讀不下去了,晦澀難懂,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術語和平時學的經典力學中術語不太一致,描述也大相徑庭,讀了讀感覺很吃力,也沒有領悟到精髓,就沒讀了。不過有一說一,這本書肯定是很經典的,我只是因為能力和耐心有限...

中世紀的自然哲學家如何看待自然?他們認為自然是可認知的嗎?

好問題,胡亂回答一下,不保證正確。中世紀的自然哲學家認為整個世界有著明確的等級體系,世界上的每一事物在這個等級體系中各安其位。大家可以想象一長列台階,較高的台階上是人,下面幾節台階上有牛馬,再下面幾節台階上有蚊蠅。這個體系之中的萬事萬物存在著內在的聯絡,又有著各種各樣的運作規則和秩序。最重要的是,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