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真的像三國演義中說的那麼厲害,那麼諸葛亮的存在導致三國統一時間延期,老百姓還應該尊重他嗎?

時間 2021-05-09 03:24:59

1樓:小歡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與其怪諸葛亮,還不如怪漢朝的統治者,如果不是他們無能,天下怎麼會亂?

天下不亂,怎麼會有三國。

2樓:

很可笑的問題。

如果沒有赤壁之戰,曹操怎麼實現大一統?讓吳蜀聯盟自己乖乖投降?

你要先搞清楚先後順序。

是必須先有赤壁之戰這一過程,才可能會有曹操實現大一統或者失敗而歸這兩種結果。

赤壁之戰本來就是曹操主動發起的,其目的就是滅吳。結果輸了,怪誰?怪對方不乖乖伸出脖子讓你砍?

3樓:歌裡丶

如果諸葛亮沒有那麼厲害,會有那麼多後人,那麼多詩人,那麼多皇帝為他提筆、作詞、加封嗎?他不只是蜀漢丞相,他還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這點毋庸置疑。

其次就算沒有諸葛,曹操統一天下,誰能知道曹操能不能得民心。天下大勢,合久必分,還是會有新的亂世。不過諸葛亮為官清廉,才識過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倒是挺得民心。

4樓:「已登出」

袁紹的存在導致太師統一關東,要罵先罵袁紹。

曹操的存在導致三國統一延期,要罵請先罵曹操。

王導祖逖等人存在導致五胡統一延期,

謝安的存在導致北魏統一東晉延期,

岳飛的存在導致女真統一南宋延期,

李定國的存在導致大清統一延期,

常凱申的存在導致……不敢說了

5樓:阿柴愛吃土豆

陳勝吳廣打出的口號是大楚興,陳勝王。

劉邦打出的口號是赤帝之子。

張角打出的口號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劉備打出的口號是光復漢室。

曹操打出的口號....他不需要口號,挾天子以令諸侯。

鬼子侵華的口號是大東亞共榮圈。

他們的敵人沒乙個躺平任幹的。

他們這些人也是有贏有輸,所以口號和目的漂亮沒什麼卵用。

老百姓尊不尊重諸葛亮我沒興趣,歷史和當今社會都給出了評價。

我更好奇,光看口號和目的,而不看具體做了什麼,就輕信他人的這種行為,該怎麼評價呢?

6樓:「已登出」

照你這邏輯,是不是中國也該主動併入美國,成全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否則世界都不該尊重中國。老百姓似乎更加尊重諸葛亮而非曹操,我怎麼沒看出老百姓很想擁入曹操統治的腳下,反而跟著劉備逃跑,懷念諸葛亮,為他們立廟,希望每個朝代都是他們這樣的統治者。

還有啊,沒有什麼天下就該歸於曹魏或者蜀漢或者東吳任何一方的道理,誰給你說天下就該是曹魏的?

7樓:胖胖

你不要以為「統一」就是唯一的政治正確了。要是這樣,大清就不該亡對不。

亂世要盡可能角逐出最有效的制度設計才是符合整個民族的長期利益。

像司馬家這種統一完就內戰的,統一有啥意義?

8樓:大師兄peter lee

2023年的時候,我們還是統一的,然後武昌一聲槍響……

2023年的時候,我們又一次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然後……

老百姓現在不是挺樂呵?還能讓題主來知乎提這種無聊問題。

9樓:MY 瑩

要不是董卓、袁紹、曹操、劉備、孫權等等這些個刁民,我上將潘鳳早一統天下了,建議題主這樣的鍵政家將這些瓜娃子噴得死去活來,活來死去

10樓:「已登出」

融合必然伴隨碰撞,與其說是包括袁曹孫劉在內的各位大佬導致統一的延期,倒不如說是遍布版圖的各大豪族選擇他們來代表自己的利益而導致延期。一切上層建築必有其底層基礎,一切現象的產生必有其底層邏輯的支撐。

11樓:和自己聊天

你確定演義裡諸葛亮比正史強?應該多看看書。還有什麼叫統一時間延期?

誰來統一?曹魏還是孫吳?這兩家只能叫做篡位吧?

當時本來就是大漢天下,為什麼曹魏和孫吳不能還政於漢室?一起匡扶社稷?這兩家篡位能為老百姓建立乙個太平盛世嗎?

再說諸葛亮受老百姓愛戴只是他的能力嗎?「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12樓:珂朵莉

可曹操、孫權也導致三國統一延期了

關鍵統不統一對百姓來說差別不大,沒統一當割據勢力的平民不一定比當大一統的平民差

如秦時、新朝、東漢黃巾之亂時、西晉王八傳奇時、隋朝中後期、安史唐、北宋末、元朝、明末……真的會生活的好?

統一了也會有戰爭,也會壓榨平民,開疆擴土也會把人民丟上戰場,修宮殿建長城挖運河等又不會統治者去幹,開皇盛世也會修個宮殿死幾萬人,太康盛世下官僚也各種欺壓百姓,這種盛世還不多呢,偶爾來個七王之亂八王之亂之類的更帶感了,何況該交的稅一分也別少

割據一方…蜀漢幾十年外戰不少,可內部也沒出太大問題,東晉時老百姓也有懷念諸葛亮治蜀地的,東吳也沒對自家人民燒殺吧幾十年沒內戰也沒大起義,而我大晉呢。光武大帝在統一之戰過程中就玩三十稅一了,某些大一統王朝呢。

曹操屠城不提了,一些政策也不人道,真統一就一定幹的比諸葛亮治下的蜀地好麼

13樓:梓賢

當然不是。

諸葛亮的出山是歷史的必然。

當諸葛亮在茅廬中發表隆中對就能看出來,諸葛亮一直在關注天下大勢,關注事態發展,才能當場為劉備規劃戰略藍圖。所以就算劉備不去請,諸葛亮也會自己走出來。

從個人角度講,諸葛亮滿腹經綸,自比管仲樂毅,當然要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所以不論統一與否,同樣會出山。曹操那邊人才濟濟,孫權那邊一干能臣,而諸葛亮怎肯屈居他人之下,最終他選擇了劉備。

從國家角度講,諸葛亮出山時為建安207年,而這個時期,曹操的野心已經逐漸表露出來,大漢遲早會落於曹操之手,所以便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出山。一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二來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

在那個時期,天下姓什麼很重要,算是核心問題,就像袁術,草草稱帝,下場非常悽慘。那麼三國更早的統一,天下姓什麼?姓曹嗎?

曹操自己都是為皇帝辦事。沒有人會天真的認為,天下統一後還是大漢的天下。沒有人會天真的認為,天下統一後曹操就會交權。

三國演義中劉備信任諸葛亮嗎?或者說諸葛亮有野心麼?

蓋世英xiong 回答這個問題要依據歷史上的真實進行判斷,不能拿三國演義來說事兒。首先,沒有證據表明劉備和關張的關係不好,相反諸葛亮在四虎上將 注意,不是五虎,沒有趙雲 事件中給關羽寫信安撫的情形來看,關係是蠻好的。劉備信任諸葛亮嗎?從諸葛亮官職上公升之慢,以及諸葛亮說的 法孝直若在,則能製主上,令...

如果《三國演義》中沒有諸葛亮這個角色,還會不會成為四大名著?

徐二浪 當然可以啊,只不是過改個側重點而已啊,只要文筆夠好的話,從蜀國興復漢室角度能寫成名著,難道從魏國結束天下動亂,拯救萬民水火的角度就寫不成名著了?難道從吳國保江東一方平安,開拓中國南方經濟的角度就不能寫成名著了?描述二戰的有名著作海了去了,難道都是從同乙個角度描述的?肯定不是啦!有的是從美國角...

《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製造的「木牛流馬」在三國時期的社會有沒有真的存在?有的話真是他發明的嗎?

林曉佳 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邰交戰,射殺邰。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從這段記載可以知道歷史上確實存在木牛流馬,而且第四次北伐時用的是木牛,第五次北伐用的是流馬,這說明很有可能木牛流馬是兩種不同的運輸工具,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