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劉備信任諸葛亮嗎?或者說諸葛亮有野心麼?

時間 2021-05-07 07:19:21

1樓:蓋世英xiong

回答這個問題要依據歷史上的真實進行判斷,不能拿三國演義來說事兒。

首先,沒有證據表明劉備和關張的關係不好,相反諸葛亮在四虎上將(注意,不是五虎,沒有趙雲)事件中給關羽寫信安撫的情形來看,關係是蠻好的。

劉備信任諸葛亮嗎?

從諸葛亮官職上公升之慢,以及諸葛亮說的"法孝直若在,則能製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來看,是不完全信任的,至少信任度《法正。

諸葛亮有野心嗎?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是乙個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是匡扶漢室,對這一理想的貫徹甚至超過了劉備。

劉備為什麼發動夷陵之戰?

實在想不出合理的解釋。

2樓:Simona

我覺得題主是新三國那種厚黑劇看多了吧。龐統,法正在劉備心裡能跟諸葛亮比?劉備打益州,荊州給諸葛亮管,劉備打漢中,益州給諸葛亮管,荊州給關羽管。

打仗沒帶諸葛亮帶法正叫法正比諸葛亮重要?那法正是不是也比關羽重要。打益州,留守荊州的是,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帶的是龐統法正魏延黃忠,是不是魏延黃忠在劉備心中地位比關羽張飛趙雲高?

3樓:魏微

以關羽之死為界限吧,關羽死之前完整的劉備集團裡,有兩個派別,乙個是為關張為首的親信派,劉備最為信賴,。另乙個是諸葛派,有諸葛和他一直在拉攏的趙雲。兩個派別總體和睦,互相制衡,矛盾也有,比如關雲長華容道義士曹操,他可是給諸葛亮立了軍令狀的,劉備很尷尬的保了下來,不要說關張聽諸葛的軍令就此諸葛低乙個檔次,諸葛是撼動不了他們的地位的。

中間還出了個龐統,本來剛好用來制衡諸葛,結果呵呵。。為什莫要以關羽之死為界呢?有兩個原因,一是關羽之死以及其後續發展導致了蜀國原本權力平衡的破壞劉關張相繼死亡,劉備是在萬般無奈下託孤諸葛的,劉備並不完全信任諸葛亮,所以死前試探諸葛亮說他可以取阿斗而代之,嚇的諸葛亮磕頭把血都了出來了。

第二個原因事關諸葛亮,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輔蜀分兩個階段,第乙個階段順天而行.從出村到劉備伐吳失敗,這個階段諸葛亮百戰百勝,無一敗績,因為他算定了一切,換句話說,這期間龐統之死和劉備之死,他也是事先知道的,他甚至提前為陸遜提前準備好了八掛石陣。細思極恐。

第二個階段逆天而行,諸葛亮逆天伐魏,長史都可以從天象看出來魏正當興,諸葛亮難道看不出來?但是這正是諸葛亮出村所追求的,他出村不是為了輔佐劉備,也不是為了當皇帝,而就是為了這一刻,與天鬥。。。司馬懿不如諸葛亮,司馬懿卻笑道最後。

因為司馬懿得天時。庸庸之人順天而行,真正英雄以與天鬥為樂。雖然諸葛順天逆天之界並非確切與關羽之死,卻因關羽之死而致,且囫圇之。

再回到問題上,劉備相信諸葛亮嗎?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是劉備在諸葛亮的船上,而非相反。。。。。

4樓:鹿賀蘭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題主問:三國演義中劉備是否信任諸葛亮?

我想是一定的。

劉備在演繹中是怎樣對諸葛亮的呢

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言畢,淚沾袍袖,衣襟盡濕。孔明見其意甚誠,乃曰:「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玄德大喜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蜀章武元年 221年 41歲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或蜀。諸葛亮任丞相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臨終時,呼魯王與語:『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演義中劉備對諸葛亮是賞識、提拔、信任的

同時對群臣表明的態度是:有他才有我

對孩子的態度是:沒我就當有我

對親信的態度是:沒誰不能沒他

當然演義中卻又誇張成分但貫穿文中的核心不僅在於興漢討賊這一核心思想同時也在不斷描寫諸葛亮的力挽狂瀾

但若問實際蜀漢正史上是否對諸葛亮信任則不然

從官職上:

建安14年 209年 29歲諸葛亮任軍師中郎將。建安19年 214年 34歲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與張飛、趙雲分兵與劉備會師。劉備攻占成都,諸葛亮任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蜀章武元年 221年 41歲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或蜀。諸葛亮任丞相。

蜀建興元年 223年 43歲劉備兵敗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劉備死,劉禪即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蜀建興6年 228年 48歲北伐失街亭,諸葛亮斬馬謖,自貶為右將軍,行丞相事。

蜀建興7年 229年 49歲諸葛亮再次北伐,奪取武都、陰平,恢復丞相職位。 這裡解釋一下直到建安19年諸葛亮才領了個軍師將軍之前都是中郎將我想最多連中郎將都不是最多是個祭酒這樣的官職和趙雲的遭遇是一樣的乙個不三不四的官職

從征戰上:

公元214年劉備徵川軍師是龐統

公元219年劉備進攻漢中軍師是法正

沒帶諸葛亮

劉備最重要的征戰戰役中並沒有帶諸葛亮

託孤:演義中人們經常忽略了同樣被託孤的李嚴這是作者創作文學的詬病

先主病篤,託孤諸葛亮,李嚴為副。夏四月癸已,先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 託孤給李嚴的原因主要是當時現存的蜀國管理層結構:

1 自家派關張去世

2 荊襄派鳳雛去世

3 益州派法正去世

4 東州派孟達叛逃

如此四面受敵的情況下劉備決定:李、諸葛二人共同執政保證劉氏集團運營從中又互為牽制

有人說識人關於劉備對馬謖的態度是否為真現在不可考但是對於李嚴卻是有的

正方腹中有鱗甲,鄉黨以為不可近

劉備去世後李嚴一直屬於隱身狀態與諸葛亮形成了一明一暗的掌控狀態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劉備在用人上確實是有藝術的。以上

5樓:盾錘進囍斯基

生前對諸葛亮還算是信任的,但是託孤白帝城,就深深體現出劉備對諸葛亮的忌憚,詳情請看「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

'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因為漢代有霍光,王莽的前科,所以劉備深怕自己一輩子的蜀漢江山會被諸葛亮架空劉禪而奪取,所以直接用話試探諸葛亮,直接攻心,讓諸葛亮在後來盡心竭力死而後已。

三國演義如何修改才能讓劉備,諸葛亮的形象更加真實?

小小針灸針 劉備的話,很簡單。1,增加關於情緒變化的描寫,堅強,迷惘,痛苦,快樂,歇斯底里,手舞足蹈,這才更像乙個人而不是臉譜 2,增加武力值,武打戲,作為白手起家的軍閥,前期不帶頭打仗不可能吧,那起碼武力得是高於一般人的,展現硬氣豪爽,青年遊俠的氣魄,領導者的魅力不就在於仁義的同時,擁有能夠支撐思...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給劉備提出三分天下的策略,是否存在比這更好的策略呢?

M3小蘑菇 最優方案 大體上照抄隆中對的方案 長阪坡摔死阿斗 跟孫尚香生個兒子,並立為太子,讓孫權當外戚取得益州後派趙雲回荊州當關羽的副手,防範孫權和內鬼夜觀天象,發現曹操快完了,讓關羽不要北伐,再忍一忍,忍到曹操掛掉等曹丕篡漢時兩路並進北伐,荊州方面是關羽,益州方面是劉備自領一軍,由於這裡是三國演...

《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製造的「木牛流馬」在三國時期的社會有沒有真的存在?有的話真是他發明的嗎?

林曉佳 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邰交戰,射殺邰。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從這段記載可以知道歷史上確實存在木牛流馬,而且第四次北伐時用的是木牛,第五次北伐用的是流馬,這說明很有可能木牛流馬是兩種不同的運輸工具,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