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製造的「木牛流馬」在三國時期的社會有沒有真的存在?有的話真是他發明的嗎?

時間 2021-05-31 20:28:55

1樓:林曉佳

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邰交戰,射殺邰。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從這段記載可以知道歷史上確實存在木牛流馬,而且第四次北伐時用的是木牛,第五次北伐用的是流馬,這說明很有可能木牛流馬是兩種不同的運輸工具,且流馬優於木牛,可能是木牛的改進版,但是木牛流馬是不是如演義裡的「永動機」一般,就不得而知了。

補充幾點:

其一,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陳圖,鹹得其要雲。——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木牛流馬的製作和黃氏無關。

其二,亮集載作木牛流馬法曰:「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

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秋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

流馬尺寸之數,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

前杠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

後槓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克去後槓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槓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槓與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公尺二斛三鬥。

從上槓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槓孔去下槓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

形制如象,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槓,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槓耳。——魏氏春秋

從「轉者為牛足」來看木牛是一種車子;而流馬有「前軸」與「後軸」,所以應該也非運船。

三國演義中劉備信任諸葛亮嗎?或者說諸葛亮有野心麼?

蓋世英xiong 回答這個問題要依據歷史上的真實進行判斷,不能拿三國演義來說事兒。首先,沒有證據表明劉備和關張的關係不好,相反諸葛亮在四虎上將 注意,不是五虎,沒有趙雲 事件中給關羽寫信安撫的情形來看,關係是蠻好的。劉備信任諸葛亮嗎?從諸葛亮官職上公升之慢,以及諸葛亮說的 法孝直若在,則能製主上,令...

三國演義如何修改才能讓劉備,諸葛亮的形象更加真實?

小小針灸針 劉備的話,很簡單。1,增加關於情緒變化的描寫,堅強,迷惘,痛苦,快樂,歇斯底里,手舞足蹈,這才更像乙個人而不是臉譜 2,增加武力值,武打戲,作為白手起家的軍閥,前期不帶頭打仗不可能吧,那起碼武力得是高於一般人的,展現硬氣豪爽,青年遊俠的氣魄,領導者的魅力不就在於仁義的同時,擁有能夠支撐思...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為什麼不把劉禪廢了自己當主公

星宇 黎璟嶸 答案也不深奧啊,為什麼不往簡單裡去想呢?出師表寫的很清楚了他要報先帝三顧茅廬之情義,他不求聞達於諸侯,又何必做皇帝?他只是要完成劉備心中的那個理想,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感念於劉備知遇之恩又怎會廢了先帝之子呢? 黃豆 如果他把劉禪廢了,去當主公的話,會覺得自己對不起先主 劉備。古代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