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只是提問而並不回答,為什麼學習它

時間 2021-05-14 14:01:22

1樓:孫嘉昱

提問是思考的精華,是意識對物質的主動反應,範圍是整個物質世界

回答是邏輯的整合,是思維對物質的被動說明,範圍是針對某個問題

2樓:楊帝

艾耶爾 :「哲學的進步不在於任何古老問題的消失,也不在於那些有衝突的一方或另一方的優勢的增長,而在於提出各種問題的方式的變化,以及對解決問題的特點不斷增長的一致性程度。」

3樓:

提出問題與得到答案之間還有乙個東西

叫過程。如果說哲學因其目的而偉大,那麼它的過程便是持久魅力的所在。

,of crouse 我們一直在解答。

4樓:杏林古風

哲學只是我們面對這個世界所做的思想探索而已,我們試圖從紛繁的世界現象中找到一種可行之有效的規律去認識世界和解釋我們所遇到的一些問題。但是事實是,這個世界一方面就像多公尺諾骨牌,我把它推倒,然後問為什麼他會倒?怎麼能讓他不倒?

這就是乙個哲學的提問方式,看似很簡單,但實際答案無數,因為立足點不同,所需要的答案也不同。我可以說因為我手推的,因為骨牌距離太近,因為骨牌太輕,因為骨牌的間隔太小等等,這個就是諸子百家,中外學說甚至各個人的哲學認識的區別由來。似乎,好像真的有答案?

又有乙個故事,叫盲人摸象。這些盲人,同樣是不同的位置,摸的,也是同樣乙個世界,同樣,都無法對這個世界隱秘的那一面進行直觀的認識。再好的朋友,再親的親人,再怎麼訴說,有的痛苦他們怎麼樣也無法理解,因為畢竟我們所處位置不同,他沒有經歷過這些。

同樣的,再怎麼客觀,再怎麼理性的人,也終究給不出乙個『正確』的答案,因為他畢竟還是乙個『人』,和世界終歸不同。

如何理解西美爾在貨幣哲學中所說的金錢只是通向最終價值的橋梁,而人是無法棲居在橋上的?

lry 現代社會制度給予了金錢更大的寬容度,允許人在合法的情況下盡可能去獲取金錢。而金錢既是消解人與人之間的自然關係的溶劑,也是迅速構建陌生人之間互動從而構建新關係的萬能膠,金錢的這種泛用性是獨一無二的,讓人心醉神迷不懈追求。然而,金錢畢竟只能是實現各種生活目標的手段,它不可能是生活目標本身,所以任...

梳理並了解西方哲學史之後,讀哪一位哲學的著作比較好。我本人比較喜歡黑格爾,弗洛伊德和薩特?

讀XX學科史是最不好的習慣。沒有判斷力之前,白紙般的大腦最容易被先入為主的偏見充斥。黑格爾 弗洛伊德 薩特這三個人不一樣的體系,你能同時對這三個人感興趣還真是有點讓我有點說不出來的怪異感。 macy幻火斯丹 問題好大又挺有意思 已經了解了西哲框架後讀哪位比較好?感覺如同,來到一桌大宴席前,看到全部菜...

我是誰。這個哲學提問,如何進一步優化?

卯金刀先生 向前追索,思索當下 向後延展 或者回望前世,審視今世,展望來世 不要笑,此處無佛教意味,僅僅借用指代時間軸或者不同程序 向前追索 什麼樣的程序因素條件促成了 我 的產生和存在?從什麼方向演化而來?有哪些選擇?為什麼?思索當下 與當前環境有那些聯絡互動及相互影響?當下 我 處於個體演化的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