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時間 2021-05-08 02:39:45

1樓:

我覺得要理解這句話,需要首先搞清楚的是「而」字。

「而」字是轉折作用嗎?我認為不是。馬克思並無把前後對立的意思。「而」字應該理解成遞進作用,不僅要解釋世界,也要改變世界——過往的哲學家不是做得不對,而是做得不夠。

2樓:司洪亮

前提:德意志意識形態,關於費易巴哈的提綱。

連詞:只是……而。

含義:德國的哲學家們就會胡扯,但沒有乙個扯到了正題上。就如同我們的許多自以為是的哲學解釋一樣。

3樓:

哲學家的出發點不在於詮釋世界是什麼或是世界是如何可能的問題,而在於創造乙個合乎人性的世界。也正是這句話宣告了思辨哲學的死亡。

4樓:老吳愛說話

他的意思是,在MKS之前的所有哲學家,只是讓哲學變得讓人原本就具備的認知系統更加容易理解,這就叫「解釋世界」。

但是如果想要「改變世界」,那麼人就應該不斷地依據客觀現實對自身的認知系統進行重構,不然犯錯犯的連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說得好聽一點,這不就是自然觀上唯物主義,歷史觀上卻唯心主義了麼。

5樓:sea

就我有限的反思過程而言,名人名言是乙個人理論、實踐最大的敵人,用相聲的話說——理不歪,笑不來,所有的名言都是一種極端化的修辭(巴掌大的地方)

6樓:楊坤潤

解釋世界可以說是認識世界,闡明自身對世界的認識,改造世界就是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作用於客觀世界,改變客觀世界的形態結構等。認識與實踐並不是不可調和的,實踐過程中往往伴隨有理性的思考與籌畫甚至哪怕是對語詞和概念的使用;而認識也只有通過實踐才得以可能,沒有人從一出生就會說話,就參透了世界的奧秘。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實踐的範圍限制了認識的範圍,對於我們無所實踐或尚未實踐的領域,我們的認識很難在其中寸進;而認識的範圍卻也影響著實踐的範圍,對於我們有所認識並且通過假設擴充套件的領域,我們能夠大膽地開拓前進。

因此,解釋世界對於改變世界來說斷不是不重要的。毋寧說,正是前者使得後者得以在歷史中不斷朝著縱深方向的擴充套件。借用康德的話來說,「解釋世界」沒有「改變世界」即是空的,而「改變世界」沒有「解釋世界」即是盲的。

因而二者也不單單只是手段與目的的關係。「手段」意味著它對我們具有某種外在的價值,而一旦其具有的是某種外在的價值,就一定能找出相應的能夠作為其等價物的東西的存在,因而「手段」是可以替換的,就像我的錘子壞了,我還可以用斧背繼續釘釘子一樣。然而,除了「解釋世界」自身之外,還有什麼方法或手段可以使我們完成「改變世界」的目的呢?

或者說,動物不會認識世界,因此它們就能改變世界嗎?顯然不能。脫離了認識,實踐也就不成其為「實踐」了,倒不如說是出於慾望本能的「行為」。

因此,絕不能僅僅把解釋世界看作是手段,倒毋寧將其與改變世界看做是同一目的的不同表現形式,就像康德所思考的作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的人,一方面是純粹理性依照道德法則而責成意志去行事,一方面作為現象界的一員,人又要求達到德福的一致。

若要更好地改變世界,首先更好地解釋世界是必然少不了的,但問題在於,從前的哲學家們往往是從乙個單純的人的「類本質」出發來闡釋人與世界的關係,即便是對單個人的闡釋,也只是機械地直觀被類本質所臉譜化了的「市民社會」的單個人而已。「市民社會」在黑格爾那裡本身就是絕對精神自我運動的結果,其結果必然是用抽象的人性掩蓋了人與人之間不同的個性。而在根本上來說,「存在先於本質」,人首先是自身具有能動性的乙個個個體,人「是」什麼是由其在社會交往中的地位與方式等等因素來決定的,且這一種「是什麼」也並非一成不變的,在社會中,人可以既是這乙個,又是那乙個,既不是這乙個,也不是那乙個。

因此,解釋世界要從感性的具體的人出發,從具體的人的感性實踐活動出發。最終根本在於改變世界,歷史的程序不是由神秘的絕對精神所引導的,也不是由空洞的作為「類本質」的人所推動的,而是作為實踐主體的每個人的「合力」所推動的。

另外再附上本科期間對解釋世界與改造世界寫的一篇非常不說人話的隨筆,反正連我自己現在都看不懂自己當初在胡說八道些什麼- -

望輕噴( ̄▽ ̄)~*

7樓:

的確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說過,哲學家只是解釋世界,而重要的是改變世界。但這無非是個人的「重要性」偏好,而完全不等於(更談不上「論證」):哲學家應改變世界。

誰愛改誰改。:)))

這個核心並不在於老生常談的那種解釋與改造。而在於「世界」本身的特殊性:世界作為totality of things (or facts/states),因為各種自指悖論,她也無法作為「乙個」everything的整體而存在,至少「世界」這個詞彙的指稱方式與其它任何物件都有本質差異。

情況並不是:存在著乙個公認的」世界」,然後哲學家故意視而不見,而是說,「世界」作為乙個東西,其存在的合法性是高度可疑的,因為如果某物不存在,那根本談不上改變。

8樓:李強

通過實踐改造世界,而實踐以事實為根據,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以事實為根據說明是經驗主義的,那怎麼知道實踐是對的呢,誰能保證一直對下去,未來的事實誰知道?

9樓:X侍衛

因為在這之前,哲學主要研究本體論(世界本原)和認識論(如何獲得知識)。

馬克思提出「實踐」的重要性,知識終究是要為實踐服務的。

不太清楚其他人為什麼寫這麼長。

一種常見的哲學劃分方法,分為本體論、認識論、倫理學。

1在笛卡爾之前,哲學家最關注本體論。

有乙個著名的泰勒斯的故事作為例證。

只顧天空不看腳下的天文學家

泰勒斯有一天晚上走在曠野之間,抬頭看著星空,滿天星斗,可是他預言第二天會下雨,正在他預言會下雨的時候,腳下乙個坑,他就掉進那個坑里差點摔了個半死,別人把他救起來,他對那個人說:「明天會下雨。」,於是又有個關於哲學家的笑話,哲學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不知道腳下發生什麼事情的人。

雖然也有蘇格拉底這樣關注倫理學的哲學家,但是畢竟少數。

2笛卡爾開始,哲學關注認識論。

笛卡爾開啟了近代哲學的知識論轉向。

3馬克思關注人本身,即倫理學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對人的領域、周圍的領域、腳踏實地的領域的興趣,勝過對形上學、知識論等更加虛無縹緲的領域。

馬克思最有建樹的領域是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這些是傳統哲學的倫理學領域,而不是在形上學、知識論。

傳統的封建制度、帝國制度傳承幾千年,資本主義制度也從大航海時代開始有幾百年的積累,而馬克思僅僅用幾十年、少數人,就創造了一種能夠與資本主義制度抗衡的國家社會制度——共產主義,並且得以實現。

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思想源泉、導師都是馬克思,近代的國家、國際秩序可以說深受馬克思影響。

所以,馬克思是公認的偉大哲學家。

10樓:老油條

重要的理論就不提了。馬克思之前的大部分哲學家的理論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這也就是說他們的理論只是資產階級用來遏制工人的精神鴉片,而馬克思則否定這些理論,將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鼓勵工人改造世界。

11樓:

有乙個所有進行「哲學的」思考的人,不論在何種傳統中經受思考訓練,都很難迴避的元問題,即(我不太喜歡這種表述方式):哲學/思/費洛索菲亞如何面向自身,進而理解自身,進而****(規範自身?延續自身?

等等)。

這個問題未必需要回答,正如人不需要理解自行車如何在機械的層面上運作就能學會如何「騎」它一樣。但如果我們硬要(秉著哲學的「天性」)去追問,就至少能想到兩條通路,第一條是在哲學內部完成這種(我願稱之為)「追索」,第二條則是在哲學之外,比如引入歷史、實踐或審美的視野,再回到哲學如何面向哲學的問題(當然,我並不太清楚這兩條通路在何種程度上是不同的)。

再往下說下去,回答就變成「我如何理解……」了,當然也可以闡說非常多的內容。但我不認為作出那種回答(於我自己)是合適的。

12樓:Philip

這個同學找對了問題, 他知道哲學無法解決問題, 重點是解決問題。 但是這個同學可能最後會發現, 人, 沒有能力改變世界, 但可以選擇改變自己,說選擇是因為人改變自己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你很難改變自己, 但在於你準備讓誰改變自己, 最糟糕的是讓死亡改變自己

13樓:查內姆

低頭幹,別去看。。

想得多的人不好控制。。不符合上層人的需要。。

塔希里亞故事集

《命運》

因為短暫才會想要不朽,

因為卑微才會想要權力,

因為軟弱才會整天叫嚷著:

我們要改變命運!

命運是什麼?

你所能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

你所能選擇的和不能選擇的,

都是命運。

那些兩條腿站著的生物們認為:

對抗命運征服命運才是強大的表現!

結果到頭來無非是自尋煩惱。

強大?強大是一種態度!

矮人認為,強大就是團結。

人類認為,強大就是權力。

精靈認為,離神越近就越強大。

獸人更簡單,誰能殺死對方,誰就最強大……

那麼,你對強大的理解有處在哪種高度呢?

—如果要我來說,「強大」就是:享受命運為你準備的每一道菜。

—可是每條龍的命運……都不一樣……

—是不一樣,但在我看來……命運都是完美的!

—你知道我看著哥哥們在天空翱翔時的感受嗎?

—我為什麼要知道?那是你的命運!你的生活!那翅膀是命運送你的禮物,就像我的第三隻眼一樣!

—禮物?

—是的!命運給了你一條這樣的路!

你不該在乎別人的看法……那是我們和眾神最大的區別。」

14樓:南中國海的一條魚

就這一句話,把哲學從口若懸河高談闊論直接拉回到地面上,回到人民群眾手中。

想通過「看破紅塵」脫離苦海,想解決終極問題,門都沒有。因為壓根就不存在終極問題。

所以人們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改造世界、改造世界,不停地改造世界。

其實就是努力工作,努力工作,努力工作,沒別的「捷徑」可走。

只不過工作的時候是可以找方法的,通過總結經驗教訓可以讓工作變得比以前更高效。

15樓:雲中客

這句話說的不對,因為它成立的前提是改變世界比解釋世界更重要更本質。但實際則未必。

認識世界應該比改變世界更重要

哲學的毛病在於,它認知和解釋世界後,沒有把認知用於實踐,造成知行合一迴圈迭代的缺失,導致沒有辦法進一步認知世界。

原回答我覺得馬克思的這句話說明他對「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認知不徹底。人類個體和文明的終極目標是什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終極目標只能有乙個,不能有兩個。

那就是「認識世界」!

所謂「改造世界」,只是認識世界的副產物。你說你深刻的認識了世界?有證據嗎?光靠嘴炮一堆堆深刻的、聽起來符合邏輯的大道理,就能證明你認識世界了嗎?

要證明你真的「認識了世界」,你必須做點什麼,讓人們體驗到你思想的深度和威力才行。

改造世界,不過就是認識世界、產生思想後的實踐證據而已。

可以說:除非你思想引導的偉業真正成功了,否則你根本談不上認識世界,整日空談思想卻一事無成的人,你們只是假裝自己在認識世界而已,可憐。

哲學家是如何說服自己做哲學家的?

雪狐 愛因斯坦說 為了懲罰我蔑視權威,上帝讓我成了權威,哲學家不是自己做哲學家的,而是要求知探索這條路上,不斷的追尋,不斷的追尋,最後發現自己 被成為了哲學家 macy幻火斯丹 不需要說服,哲學也是愛好,只不過愛好智慧型 需要他們去解答很多問題,能回答出來並且得到認同是他們該做的。跟科學家差不多 你...

哲學家如何理解 價值 ,什麼是 價值

Karl Marx 馬克思所說的價值 價值是社會歷史範疇,是一種社會關係,即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即交換支配下的活勞動時間,即活人在交換支配下所消耗的勞動時間的社會規定形式 即價值。理解關鍵是交換支配與活勞動,即沒有交換就不存在價值這個概念,而沒有活勞動也不存在價值這個概念,只有在交換支配與活勞動同...

如何評價《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這本書?

JASON YANG 這算是興趣讀物,和明朝那些事類似 讀完如果得到 哲學挺有趣的,我決定找本像樣的哲學入門書看 那這本書就善莫大焉。如果看完之後覺得 我算是哲學咋回事了,以後有人和我槓時候我就拿出康德黑格爾玩死對面 那就嗚呼哀哉了。 Pacemulo 我覺得這個書和蘇菲的世界可以都讀,他倆比較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