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力量訓練時,重量是遞增好還是遞減好?

時間 2021-06-06 04:09:15

1樓:長空飛火

跟練法和個人習慣有關。

拿阿諾和麥克門澤爾舉例,阿諾是高訓練量的代表,一周六天,每天兩次共約3~6小時。

門澤爾則是高強度的代表性人物,一周三天,每次乙個動作就做1~2組,但用的是極限重量。

下圖是兩人的對比照:

健身的理念一直在隨時代而變化,在阿諾稱霸的年代,高訓練量是主流,但你能說門澤爾的效果差嗎?而到了現代,健身理念不是很推崇阿諾的方法,但也不能說阿諾的方法完全錯誤。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的人偏爆發,有的人偏耐力,各自的恢復速度也不同。如果照搬阿諾的訓練計畫,至少90%不能長期堅持,這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體質完全跟不上阿諾的恢復速度。門澤爾更不用說,初中級健身者如果亂用他的方法,極易受傷。

由於門澤爾的資料不多,訓練方法危險係數較高,個人還是比較建議採取阿諾的方法。

上半身訓練如下:

第一組:使用較輕重量的熱身組,15次反覆或者稍微多一點;

第二組:增加重量,使得肌肉只能做大致10~12次反覆;

第三組:繼續增加重量,使得」力竭「出現在8~10次反覆後;

第四組:增加足夠的重量,使肌肉只能做6次反覆(強力組)

第五組(可選):使用相同的重量,盡量再做6次反覆。如果需要的話,向訓練夥伴尋求幫助,以完成該組練習(強迫次數組)

但阿諾同時也強調不是非得按這個套路,比如做超級組時,遞增法就行不通了,需要採用遞減。

總的來說,日常訓練以遞增法為主,超級組或一開始就用極限重量等特殊情況可以改用遞減法。

健身時先跑步還是先做力量訓練?

夜鈴風痕 看你個人的目的,從減脂的角度來看,先做有氧運動再做器械能夠很好的權衡,再長期減脂的同時不至於肌肉消耗掉很多,這是針對減脂比較好的。如果是要增肌的話,先器械,後有氧會效果比較好 提耶利亞疾風 先做力量,然後有氧。但是做力量之前必須熱身,最好是針對性的熱身。比如你今天練胸,那就加強一下對胸和肩...

為什麼教練叫我們做靜力訓練!核心力量訓練時!要我們繃緊臀部阿?

廢話,核心訓練不止臀部要繃緊,身上能繃緊的肌肉都要繃緊,每多繃緊一部分肌肉,動作越難,效果也越好。而且臀部也算作核心的關聯肌肉啊。 福州禪武 所謂 核心 是人體的中間環節,就是肩關節以下 髖關節以上包括骨盆在內的區域,是由腰 骨盆 髖關節形成的乙個整體,包含29塊肌肉。核心肌肉群擔負著穩定重心 傳導...

請問各位練體育的大佬,做力量訓練時練些什麼能使爆發在一年內有個明顯的增長?

南瓜先生 不同專項對爆發力的需求不一樣,你也不在問題裡具體描述你需要的是哪方面的爆發力。爆發力除了對專項力量有需求外,還對技術動作的熟練度有很高的要求,無論你做何種力量訓練,都需要回歸到專項技術動作練習中,把力量訓練獲得的訓練效益轉化成技術動作的訓練效益。另外,爆發力的表現還與體重有關。如果你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