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中醫理論的小問題?

時間 2021-05-30 21:29:40

1樓:仙晉

學醫之初,一位老師曾對我說中醫是胸懷博大,富有包容性的,正是因為這種包容性,造就了中醫的各家理論。

理論的形成和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有必然聯絡。

形成各家學說不過是從不同方面對問題的闡釋,言之有理,用之有效,即可。不必拘泥於某一家,你也可以集眾家之長結合自己體會,和所處的社會自然環境,去研究自己的理論。當然必須還是要忠於內難。

2樓:雲飛

兄弟,如果是中醫系學生推薦去聽下大一中醫基礎理論。我們一般叫中基。

如果是中醫愛好者,去看下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吧,中醫所有術和道都是從氣上面演化來的。

人體就是小天地,地上著火(陽明表實證)了。

有人喜歡下雨熄火,

有人喜歡大風吹滅火,

有人喜歡把地變潮濕,火自然熄滅。

有人把地用鋤頭把土翻過來,換成開墾的土壤。

只要能夠確定火在的部位和原因,把火熄滅每個人方法不同又怎樣。

而且,後世學家學說大部分都是從內經裡分出的派系,法不過內經,方不過仲景。

附贈一段內經條紋。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諸氣膹鬱,皆屬於肺;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諸熱瞀瘛,皆屬於心;

諸痛癢瘡,皆屬於火;

諸厥固洩,皆屬於下;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

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

諸痙項強,皆屬於溼;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

諸燥狂越,皆屬於火;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

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答非所問,不拘一笑 )

3樓:白蒺藜

以前的乙個回答。

這些所謂的派別,都只是在畫重點啊小朋友們

劉完素,所謂的寒涼派,他只是在告訴你有一類熱病需要用涼藥,但是不是所有的病他都告訴你用涼藥。人家有個挺有名的地黃飲子。不是說我是寒涼派我就只用涼藥。

張子和,是告訴你有哪些哪些病可以攻,應該怎麼攻,不是說他就不補了。

同理,李東垣,朱丹溪,鄭欽安,等等等等,他們只是在告訴你有哪些情況的病應該怎麼治。

看書,不僅要看他們說了什麼,還要看他們說這些的前提是什麼,還有看他們沒說什麼。不然,很容易看偏了。建立於 2016-09-24作者保留權利

4樓:

說起這個一般指的是金元四子開始的分歧,可惜了這四個傢伙是同門同源同出來著……

所以各家理論其實一點分歧都沒有,建議在有黃帝的基礎下先看丹溪景岳,然後隨意選一本溫病(很多錯誤理解都是從溫病開始的,不要沉迷太深),再去系統看傷寒,至少要知道太過偏駁的就是絕對錯誤的(中醫中的民科,教材可能是民科編的)。

能做到全才的人可能還沒出生吧,不如好好學習現代醫學報效祖國……分割線首先地黃飲子不是劉先生創的方子,其次地黃飲子是補藥沒錯,但沒人告訴你此方不偏寒涼。為什麼只是「飲」?高票答案資料不足欠考慮。以上。

5樓:

首先,知乎上已經有類似的問題了,這裡貼乙個個人比較贊同的回答:

zhihu.com/question/50821922/answer/123511760其次,各家學說的發展與天、地、人三者緊密相關。例如,漢唐時期,醫家主要在北,故治以傷寒;隨著戰爭情勢的變化,醫學的重心逐漸南移,發現傷寒在南邊用不來,於是溫病學派逐漸形成。

再次,竊以為所謂的理論不同只是表面現象,研究的都是人體,用的都是中藥,每個人對同一現象的解釋或者對同一名詞定義有不同罷了。

最後,如欲深究,當讀原著。

午休的利弊 中醫理論與適宜做法?

執業藥師Yang 適當時間的午睡對人體是有好處的。早在 黃帝內經 中就曾提到 陽氣盡則臥 陰氣盡則寐 午時睡眠是非常好的養生方式。這段時間睡覺,能夠養神健體。午睡可以養血 心主汗液,汗由血生。一年當中夏天最熱,午時再活動的話人就會感覺很熱,隨之產生大量的汗液。而排汗太多,則容易傷陰 損血。午睡一會,...

大家覺得中醫理論還有創新的餘地嗎?

難,我總覺得西醫是不斷發展的,而中醫是不斷落寞的。從產業鏈看,醫學院中醫學生少,現代醫學學生多,西醫門檻也比中醫高。中醫,挺忽悠的感覺。十二科在建國前還是大革m前其實是十三科,最後一科叫祝由,就是跳大神。 我覺得一開始這個問題就是錯的。問者一開始就把中醫跟現代醫學兩個概念搞對立了。中醫實際上屬於經驗...

中醫理論是如何解釋惡性腫瘤?

中醫本有 巖病 一說,是對可觸及的癌腫的直觀認識 癌 的本字是 嵒 是 巖 的異體字,發音也從 巖 日語裡 癌 和 巖 都讀作 gan 可佐 a 這個讀音本是不存在的,是為了區分 癌 和 炎 才有的 這要是用了同乙個讀音,病人估計聽了要厥過去 據說是取了方言發音 個人覺得 岩石 的比喻對於癌症這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