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授認為 心理合一就是知行合一,有這麼簡單嗎?您認為呢?

時間 2021-06-02 23:32:21

1樓:德明

陽明心學,更接近陸象山的心學,是發現心潛力的科學和哲學,不是一般書本本知識,是修養行為,接近聖人的道德品質,然後對心之體像有所認識,自心之洞察力,靈感,智慧型,產生了量級飛躍,近於頓悟,開啟了自心的智慧型之源泉,具備了偉大人格,,,,,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在自心光明之中,心中無規矩,但是不逾越規矩,,,,,

2樓:伏雲先生

心即理,天心本自流行,人心即天心,天心即天理,生生不息,天理昭彰,生生即天理。心既然是理,又何須再說乙個"合"字?說心理合一,那麼這個"理"又是什麼呢?

所以,強說心理合一,等於沒說,乃是正確的廢話。

知行合一者,知行本一也,合一是工夫,本一是境界。知者,矢與口,即箭與靶,弓必開,射必中,"行"便在其中,由此可知"知"與"行"本質是一回事。若射有不中,必是心有雜念而不能凝神,心不凝神則目標不能堅定,因此射箭多有不中。

故而子曰: 射有不中,反求諸己。

猶如流水,無形無相,無色無味,但在流行的過程當中,遇到圓形的坑,水自然知其形為圓,故必先填滿圓坑而變成圓形之狀,而後再繼續流行,絕然不會見坑而跳過去或繞過去。因此,流行過程之中遇到其他形狀的坑,也是因地制宜,隨勢而動,可以千變萬化。

同理,水無色無味,而可知萬色萬味。故而,耳本無聲而可知萬聲,眼本無色,而可知萬色,心本純然無物,而可知萬物,物來則應,物去不留。此即"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寂然則能知,感通即是行,自然流行而已。

而人則不然,私心迭起,妄欲叢生,遇事退縮,繞道而行,不遵循順從人之天性流行,不直面人生問題,怠惰,恐懼,消極,狂妄……皆是背離了人的天性,故而知與行未合一。

而天性之流行,乃是人心流行到父母那裡就是孝,流行到兒女那裡就是慈流行到民眾那裡就是仁,流行到敵人那裡就是勇敢,流行到工作那裡就是勤奮,流行到破壞天理的卑鄙惡人那裡,同樣可以以毒攻毒,可以用同樣卑鄙的手段進行還擊。不然則天道不彰,善人受難,天理不容。故而孔子曰: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君子不器也。又曰: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不待反兵而殺之,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從王陽明評判匪亂的手段可知,其是以仁愛之心,而施之以霹靂詭異的手段,適可而止,恬淡為上。

君子若能念念慎獨克己復禮(理),待工夫純熟,心中無纖毫私慾雜念,如此則念念符合天性,諸行皆能隨天性之念而動,則此即為聖人境界,即孔子所言: 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此境遠在仙佛之上,非常人所能及。因為儒家終極目標不是為了追求精神解脫,而是為了推動大道流行的意志,同時完成生命智慧型的圓滿和生存智慧型的圓滿,即在生命智慧型的本體中不斷推動人心的天性流行,而在天性流行的過程當中不斷圓滿生命的純粹。此中華文明的根基,所以中華有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等等,所以中華民族才能挺立千秋。

若是缺失了生存智慧型,則精神層面的生命智慧型也是非常脆弱的。猶如迦毗羅衛國被滅也無能為力,雖說有因果之論,但天理流行遠在因果之上,非因非果,生生不息。

對於儒家心學而言,只要能從知行合一,而達到知行本一的境界,就能合於大道流行之全,所謂精神層面的解脫只是順便完成而已。

3樓:

大心學開篇第一句就是「心即理」,已經有了「心即理」,還要「心理合一」這個累贅貨色幹什麼???這其實是從主觀上一開始就把「心」與「理」一分為二了呀!

古人寫書,每乙個字每句話都有明確的意義,我可從沒見王聖人提過這種說法。難道大家放屁都要有脫褲子這道手續麼?

4樓:皮了個蛋

想深入了解知行合一,你可以去試讀老子的書,或參悟王陽明,王陽明的「存天理,去人欲和知行合一」有點精進老子的知行合一,也可以說是得道於老子的啟發。

5樓:子車筮

陽明心學,之所以五百年來,幾近聖人!或不如說,這是一門發現人性真諦的學問!以王陽明天賦凜異而又人生曲折縱橫捭闔為實踐活動,我們可以觀察體悟,其學說融儒釋道各派思想與思維雜陳,統攝於立志這個出發點,並以致良知為宗旨。

豈可以教條而言辭,形式而歸納!陽明人生,統攝於,事上煉!其詩文,書法,兵家,心學,無不為其事上煉之篤志之知行合一耳!

6樓:心理諮詢師劉麗萍

知行合一是非常非常難的,要是能知行合一,那麼就意味著沒有內在的心理矛盾衝突,也就不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心理合一得看你怎麼定義「心」和「理」,若是心指「內心」,「理」指身體,那麼就是身心合一,那基本也是沒有矛盾,和上述知行合一歧途同歸。

7樓:一條普通的水魚

首先,人如蜉蝣,朝生暮死,而所以心理合一也可,知行合一亦可,浮如是。

借用佛家道理:

心非心,理非理,行非行,簡非簡

心亦心,理是理,行為行,簡之間

萬般皆是,萬般皆非,弗如是

心是一顆心,

心是乙個念頭,

心是一種狀態,

心是乙個人的理念

心是生如此,可理,可行,

如此,可不行,可不理。

8樓:韓吉甫

曰:諸君要識我立言底宗旨。我今說個心即理是如何,衹為世人分心與理為二,故便有許多病痛。

如五伯尊周攘夷,都是乙個私心,便不當理;人卻說他做得當理,衹心有未純,往往慕悅其所為,要來外面做得好看,卻與心全不相關。分心與理為二,其流至於伯道之偽而不自知。故我說個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乙個,便來心上做工夫,不去襲義於外,便是王道之真。

此是我立言宗旨。

羅羅山曰:孔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矩自矩,心自心矣;「囘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心自心,仁自仁矣;孟子曰,「仁義禮智根於心」,仁義禮智是心,不得謂之根於心矣;「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理義不可謂之心,亦如芻豢不可謂之口矣。心也者,理之次舍也,萬事萬物之理,莫不具於其中;事物之來,心順此理以應之。

故張子心統性情之說為最密。陽明獨謂心即是理,葢不知性之所以為性與心之所以為心耳。今夫性,有善無惡者也;心,有善有惡者也。

曰慈祥曰恭敬曰裁製曰精明,心之能順乎理而不失者也;曰殘忍曰放肆曰柔懦曰昏昧,心之賊乎理而不顧者也。合心與理而為一,直混善與惡而為性矣。朝廷之立政,所以賞善人誅惡人也。

今指善人而譽之曰,汝心固若是之公且正也,彼則曰,吾順乎理之自然也;指惡人而責之曰,汝心何若是之忍且暴也,彼亦曰,吾任乎理之自然也。將舉惡人而寬之乎?天下之為奸為盜不可禁矣。

將舉而刑之乎?是又逆其理矣。葢以其心即理故也。

至謂,「五伯之尊周攘夷,人卻說他當理,衹心未純,往往慕其所為,要外面做得好看:分心與理為二,其流至於伯道之偽而不自知。」此說似矣。

不知「分心與理為二」,猶可執理以誅五伯之心也;以心與理為一,則公心是理,私心亦是理,烏得謂行仁者得乎理之自然,假仁者非其性之固有乎!彼謂「分心與理為二,其流至於伯道之偽而不自知」,吾恐以心與理為一,其流至於伯道之偽而不可謂之非矣!況乎五伯之尊攘,特竊仁義之似者以欺天下,而其所行實未當乎仁義。

「春秋無義戰」,孰有「說他做得當理」者哉!聖賢之學,古人或謂之道學,或謂之理學,以此心奉夫道與理而行之也;明儒之學,則自名之曰心學,凡聖賢之所謂道與理者皆足為本體之礙障,正達摩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也。欲觀陽明之學者,可不即此而辨之哉!

9樓:洪權

基礎概念的錯誤,還有實踐沒做到,只是邏輯理論,所以錯的太多了。

心理合一,應該是說想法統一,但是,這個是錯的。因為,人的想法是五官感受引發的,是被動接受,念頭亂飛,如同客人來了。這是不可能統一的。只能無視。只需要無視,等會兒就沒了。

知行合一,跟這個又不同。人首先會有驅動,再有認知,再到行為,是一連串的動作。

而知行合一,講的是當你的意識驅動公升起時,不要盲目行動,而是驅動的公升起時就要清楚知道,並在知道的情況下,決定是否轉化為行為。

也就是知道的同時,選擇是都行動。

然而,現代很多學者都沒有這個精細的覺察力,只是邏輯上覺得如何如何。是不對的。

概念不對,邏輯不對,與人體經歷更對不上號。

10樓:千夜

格物致知,格物的境界決定了知。其實就是孔子講無欲則剛,什麼時候你真正的無欲了,你的自性真慧就會顯現。

王陽明是小乘境界,方法因人而異,原理其實是一樣的,格物的原理就是守一,沒那麼神秘。

11樓:迦非

亂說的,別當真。真搞通了,那境界槓槓的,我也只是門外漢。

心理合一,大概是說心即理吧,心指唯心,理指唯物,心理合一就是說唯心唯物原本就是一回事,心物一元的意思。

知行合一,心學的知行合一是指真知必然有行動,未行必然未真知,如果把知看作心的層面,行看作物的層面,那麼知行合一和心理合一確實可以說表達的是乙個方向的意思。

單單從字面上理解,心即理是理論上的總結,表達心物一元的意思,知行合一是回歸到人,是心即理的一種具體體現,所以還是有些區別吧。

我胡亂揣測一番,境界未到,思議皆錯,切勿當真。

12樓:周學儒

重點不在心理或知行,重點在合於「一」。一即是「心體」、「自性」,是人類精神的本體,對立與矛盾被整合的統一體。能合與一即是悟道。

13樓:金子的酒

一千個人心裡有千個哈姆雷特,千人千面,每個人都有自己想法,而且每個想法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存在!因為不太清楚你提到教授的理具體指什麼,理可以解釋成事物的道理,所謂程朱理學,格物致知,這是一種修習成聖人得一種方法,陽明先生得心學,是另乙個修行方法,源於理學,但是又有不同,知行合一,簡單的理解就是知和行合為一體,深入思考,怎麼證明知,必須先做到,做到了才能說明知道了,要不然就不是真知,簡單的行只是實踐而已,所以心學講究事上煉,通過不斷的磨練,揣摩,著魔,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沉浸式的行,才能達到合得境界,合是過程,同時也是對現有實踐得提煉和整合,知+行=合,你心裡想的事,去做了,去全力以赴得做了,去反覆折騰做了,這個過程你會有很多對於知和未來行的總結,也就是不斷的接近最後乙個字就是一,合會讓你產生一種新的處事觀,價值觀,在現有價值觀心得的基礎上在去行,然後再融合,那麼知行合三者,修煉得最高境界就是達到一切出發點皆為一,一就是良知,他是知得指引,行的規範,人的一生都在修煉知行合,甚至一生都在磨練合,能事事遵循本心得聲音,去處理事情,這本身是非常難的,所以一是一生最求得最高目標,但是現代生活物欲橫流,所以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以上自己這個階段對知行合一得理解,過若干年可能還會精進,總結一下問題,因為不太知道教授說的具體是什麼,所以不能說人家說的對或者不對。我只能表達個人的看法!

知行合一,看個人理解,也看個人的悟性,如果想很好的了解心學可以看看酈波老師得課《五百年來王陽明》和董平老師的課《傳奇王陽明》包括《傳習錄》,事情貴恆,貴專,貴精,了解就要了解透徹!

2023年3月27日於火車上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成雪飛 知行合一在道的層面是任憑良知判斷去行動,也就是說良知很重要,良知是判定事情好壞的準繩,因為知行合一的本質是向好向善的,是引導我們將不好的情緒,私慾,貪嗔痴等不好的東西格除掉,保留好的善的,從而將好的東西知行合一,壞的不好的東西要剔除出來,不符合良知,正念格掉,從這方面講就是引人向善且發自內心...

如何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李德 知行合一是格物功夫。格物是主意,知行是功夫。物,事也。格,正也。心是主宰。心之發動叫做意,意在事親,則知事親。則行事親之事。行後反省對照良知,效果如何,正或不正?知行如此迴圈,一直知行到當時的至善。就達到,格物。 俊景 Dream 所有回答都在解釋什麼是知什麼是行。說的很有道理,但是該怎麼做沒...

知行合一如何理解?

Zywoo 知行合一,是由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隨著時代推移,在現在又有了新的釋義,簡單來說就是要把理論真正落實到實踐當中去。徐特立說過 只有書本知識,沒有實際經驗,謂之半知 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際經驗,知行合一,謂之全知。但現在的一些初出社會大學生,卻出現了畢業即失業的現象,眼高手低是一方面,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