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走出科研的低谷的?

時間 2021-05-05 10:44:44

1樓:微塵-黃含馳

打一劑雞湯:

作為乙個過來人,我深知科研之路雖然有做出突破之後的激動與喜悅,但更多的是如影隨形的挫折與日復一日枯燥的重複。怎樣才能堅持不懈、終有所成?一是不忘初心,二是學會享受失敗。

成功帶來的喜悅毋庸贅言,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對失敗的分析與反思本就是科研訓練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思維能力提公升的必經之路。所以,不要害怕挫折、不要向暫時的失敗低頭。

——施一*2019西湖大學開學典禮發言節選反思反思。。。這招對我挺管用的,儘管大腦一直處在非舒適區打架真的彆扭shi惹

2樓:華容

聽知友說,當科研進行不下去的時候可以看會書,看著看著就有想法了,結果一本書都看完了,科研還是沒進展,不過那本書確實很好看的!

3樓:陳思言

我覺得,對於科研工作,很難判斷自己是不是處於低谷期。畢竟,你很難定義自己科研工作的一般態和高峰期。相反,工作處於停滯狀態的瓶頸期倒是很好判斷,而瓶頸期往往會使研究員處於乙個很低迷的狀態。

我覺得題主指的應該是如何走出這種低迷狀態。

科研工作遇到這種情況是常態,不必太過緊張,畢竟運氣是科研的重要變數,遇到死課題的概率遠比找到科研金礦的概率大很多。我在科研生涯裡曾經很多次處於這種瓶頸期導致的低迷狀態之中。期間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絕望:

內心始終處於進退兩難的糾結之中,在看不到道路的恐懼與手足無措的焦慮之中飽受煎熬。

所以,我認為,低迷狀態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科研工作本身看不到希望。相應的,如何走出來的方法就是人為的製造乙個希望出來給自己看,即我在之前回答裡提到的「形成自我驅動和自我認可的反饋」。

至於如何製造希望,我覺得,可以概括為一句話:放棄幻想,行動起來

閒下來和逃避現實都是走出低迷狀態的大敵。在科研工作上,瞎行動也比坐著等死強,直撲中心總比外圍打轉強。至於「就算退學也有一口飯吃」的想法最好不要動,因為那是只能用一次的殺招,其產生的問題遠遠大於它解決的問題,正如十字軍東征時期聖殿騎士團團長寫給耶路撒冷王國國王的信裡說的那樣:

「陛下若堅守在此,不過是面對薩拉丁一人;若引軍逃遁,則要面對舉世囂囂,孰難孰易?」

同理,困難就像咬人的狗,你越逃它越追。問題不會自己解決,躲的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聽歌運動打遊戲,只能讓你輕鬆一時,稍一停下,這種絕望的感覺又會襲來,更要命是之前的歡愉在此時往往會變成負罪感和空虛感,搞得你更加難過。

所以,我覺得,走出來的關鍵在於:盡快搞出乙個自己可見的進展,無論大小。最簡單的就是寫個文獻綜述、現有情況ppt及未來研究建議的小冊子,或者現重現乙個簡單算例。

這樣,既可以向自己證明「我不是一無是處」來驅散絕望感,又給自己和導師乙個台階下,表明我自己不是啥也沒做出來。更重要是,在這個思路再整理的過程中,你極有可能尋找到瓶頸期的突破口,從根本上解決這個低迷狀態。

下面分享一下我覺得比較有操作性的措施

對於科研瓶頸期導致的低迷狀態,任何人無非就是兩個選擇:搞下去或者換方向。

對於搞下去的選擇,課題過氣根本不是問題。我不妨跟你說,我博後的時候是搞Ewald演算法和AA力場開發的(而且是從頭開始開發哦),你再過氣再偏門也不見得比我這個更冷吧?我乙個機械工學的博士不也沒讓課題組另請高明嗎?

重發現、再解讀、新瓶裝舊酒的招數多了,這個找兩個科研老司機耳濡目染一下肯定能溜得飛起。實在不行,照虎畫貓也未嘗不可。我跟你說,任何乙個課題都不可能被前人吃的連渣都不剩

任何人都有僥倖心理。有時候,抓住乙個殘渣死搞,還真備不住搞出個大新聞來。不然,黑體輻射這個事情就沒法開啟新世界的大門了。

不過,在我處於低迷狀態時,靠頭鐵強搞、暴力科研的選擇都沒有成功過。畢竟刷臉終究比不了氪金,冷凍電鏡這種自行車不是誰都能有的。最後,要麼是重新調研,對研究的重心做了微調,最後柳暗花明要麼就是斷尾求生,集合手中的資料攢乙個文章或者專利趕快發表走人,脫坑止損

當然,後者搞出來的玩意兒很水,大量寶貴的資料都不得不放棄,很心痛。但是,有了可見的成果,至少能給自己乙個交代,可以防止自己搞出什麼靈魂拷問之類的作死行為。總之一句話,有資料就能寫,沒有資料就寫綜述,寫出來再說。

臉皮厚就沒有發不出去的文章,這點上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下,低迷狀態自然就走出來了。

總結一下:我的導師曾經告誡我:「科研開始了就必須有結果,啥結果都比不了了之強,絕對不能哭了半天不知道誰死了。

」這其實就是你陷入低迷狀態時的救命稻草:只要有結果,你心裡就能自己給自己找個台階下,不至於鑽牛角尖。只要不逃避,就一定有解決辦法,實在不行也能硬搞出個類似「九二共識」這樣不是結果的結果。

所以,不逃避的勇氣是一切所謂「低谷期」的克星。祝大家科研工作都有好運氣!

4樓:

低迷了很久很久丫,面對從一而終偏執且逃避的導師,加上自己的間歇性努力,科研的發動機很難順利運轉起來。

在這期間先生一直承受著自己原本就很繁重的科研任務,很想通過以身作則的方法來帶動或者說拉著我前行;並且嘗試用他的方式來幫我分擔壓力;為了我畢業放棄自己可以留到更高平台的機會等諸如此類的行為,來喚起我對科研的興趣,對自己人生的責任。很抱歉之前的自己都沒有領情還無情的摧殘他。

回想起來真是在被迫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凝視著自己,妄想屠龍的少年,很有可能成為另一條惡龍,終究還是應該正視自己,正視眼前人的付出,和先生一起攜手前行。

5樓:洪權

科研,是觀察現象,發現規律的過程。需要智慧型,更需要耐心。

沒有乙個平凡的研究者。更沒有乙個平凡的現象。任何地方只要扎到深度,都是驚天的革命。

然而,科研不是一天兩天,而是一年,十年,幾十年的持續發現的過程。

在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低谷,沒有頭緒,走到絕境。

如何走出?

方法如下:都是多年的經驗。

1.現象觀察的還不到位。任何一項研究的最大問題是:還沒有發現本質規律。你認為研究到了,實際上還不夠。如果發現了本質,會一通百通。豁然貫通。

所以,當研究碰到了瓶頸,繼續觀察,繼續深入。資訊量還不夠。

2.適度調整方法。研究無法深入,是因為研究的方法不對。這個時候,就要智慧型全開。

什麼是方法?工具只是乙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思路,比對的方式,目標的選擇,過程中的微調視角。

3.時間。有一些東西,是要等規律重複出現的。

那就是時間。乙個週期過去,沒有發現,只能等下乙個週期。所以,要耐心。

過程中沒有出名,沒有收入,還有無盡的誹謗和嘲笑,外加家庭負擔。

4.各種負擔的硬抗。社會不會理解你。你只有依靠堅強的信念。對研究的狂熱。對研究結果的信心。

6樓:penny Chen

然我現在也不算是完全走出低谷了,但至少恢復了正常的科研生活。我想了想我在科研低谷的時候,還是做了不少亂七八糟的事的,我那篇被翻牌子最多的走出抑鬱的回答,差不多就是在最低谷的時候發的。

簡單的回顧一下博士生涯,有兩個低谷。我一上來也是非常順利,一路走來天之驕子,出國讀書的第乙個學期,各種事情都進展異常順利,博士生資格考試獲得了exceptional的評價,當時也是非常驕傲的。

結果從二年級開始,就遭遇了相對較大的滑鐵盧,導師要求做的東西,做了很多次也做不出來,乙個人在辦公室天天憋著。同年級的乙個博士生,我倆年紀相仿,她性格更活潑一些,我們當時也比較要好,她文章寫的很快,無形之中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我曾經一度非常消沉,徘徊在要不要退學的心理掙扎之中。

另一件事是一篇國際頂會被拒了。其實被拒這件事本身對我影響不大,雖然當時幾個差不多方向的同學都拿到了報告,只有我沒有拿到,面子上覺得下不來。但是後來還是去參會了,會議上知道了乙個跟我完全乙個方向類似課題的人,拿到了乙個口頭報告,但是他做的比我要差很多。

當時主要是對自己這個學科和個人能力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那篇抑鬱的回答,就是在參會的時候寫的,那個時候我難過到整個人整天悶在賓館裡,不去參加會議,也不聽別人的報告,我就在想,做乙個方向的,為什麼口頭報告給那個沒我做的好的人。後來導師為了鼓勵我,讓我去了乙個國內(澳洲)的會議,做了類似的報告,但是效果也不好,聽眾們並不是很接受這個方向,當時也受到了很多質疑。

這兩個打擊導致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既不想搞科研,也不想繼續做下去,總覺得意思不大,自己能力可能也不行。

然後我和我的導師在這段時間還是努力的想了一些辦法的。我自己的努力就是,我開始搞了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我當了我們學校乙個學生部門的小領導,帶著大家一起搞活動,從某種意義上,就是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同時提高自我認同感。我感覺搞活動的時候,會給自己乙個暗示,就是我即使搞科研不行,搞活動也還行,作為非母語是英語的人,整天指揮大白幹活,也挺開心的,大概就是這種莫名其妙的邏輯。

不過那個時候其實我內心的非常掙扎的,我也知道這個事情是很浪費時間的,當然後面我導師也批評過我,不過我現在想來,覺得不後悔這個決定,當時必須有個事情讓我走出來,學生活動肯定是其中一種方式。而且後來看來也不是全無用處,當時認識了一批人,後來在找工作的時候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不過想來後來還是導師給力,他看我日復一日的頹下去了之後,覺得這樣不行,因為他覺得我底子很好,就這麼廢了也可惜。所以他跟學院商量了一下之後,把我從自己的一對一專案裡面拿出來,放到了乙個大專案裡面。這裡面還有乙個小插曲,就是我專案做到一半的時候錢被撤走了,我對這種事情沒經驗,基本上當時的想法就是,有沒有什麼不花錢的事,可以搞一搞,畢業就行。

導師的想法是,專案做的起點很好,現在放棄太可惜了,所以他後面想了很多辦法幫我找錢,加入大專案組也有這個原因在裡面。

加入大專案組基本上是我博士生涯的改變。我這個人也比較彆扭,既開朗又自閉。開朗就是跟大家都聊得來,自閉就是涉及到科研的事情敝帚自珍的厲害,也不好意思跟別人開口求助。

這個好像在很多華人博士生身上都體現的很明顯。但是加入大專案組,逼得我必須跟很多人時時刻刻保持密切的交流,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開大組會,大組會的過程中會學到很多東西,自我感覺後來的成長基本上都是從大組會裡面獲得的,所謂的科研思路也是在那個過程中形成的。而且每個人每隔一段時間都必須要匯報。

對於我這個死要面子的人,每一次匯報我都想拿出特別好的結果來,逼著我也一步步快速的成長起來了。後來也遇到了一些職業生涯中的貴人,他們給我提供了特別好的發展機會,這些就都是很後面的故事了。講白了,如果我當時自己沒有走出來,沒有咬著牙堅持搞下去的話,後面根本也不會有什麼人理我了,科研行業還是挺殘酷的。

囉囉嗦嗦說了這麼多,其實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怎麼走出科研低谷的,靠個人努力,更要靠歷史的程序。沒有導師在背後幫我這麼多,估計我大概率也是一樣,一年級的時候輝煌,二三年級一直頹唐下去,四五年級的時候隨便混一混水畢業。所以,我個人一直都非常感激我的導師,他在我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看不到的東西,幫助我,鼓勵我,使我能夠堅持到現在。

我寫這個回答的目的,其實是想鼓勵基礎比較好,底子比較紮實,也喜歡搞科研的師弟師妹們多堅持一下。我總覺得一路走來相對順利的人,在出國讀博士的時候,很容易遇到我這樣的情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會自我懷疑。我雖然職業勸退大家讀博士,但是我也知道有很多人就是天生適合搞科研,這樣的人,也會在各種時期遇到各種奇葩的變故,但是,只有靠積極的想辦法,改變這個局面,才能夠一步步把路走通,峰迴路轉。

你是怎樣走出低谷的?

同本命年 同樣的也很不順 去年剛畢業,年前回家考編,沒考上,準備年後找工作,到現在沒有正兒八經的工作 在肯德基兼職備貨,手都快爛了 哎! 怪歷少女 2020年本命年呀,那我比你早一年,我去年本命年。我2018年8月查出淋巴瘤,化療七次,每次至少96小時,最多的一次144個小時,因為我有個藥是溫感的,...

是如何讓自己走出低谷期的

豬豬兮 一直都在低谷期,從來都沒高潮過,我也想知道怎麼樣可以走向人生巔峰,自以為挺能吃苦,又有行動,但是天命不可違,不相信命,卻又不得不信命,到頭來,還是一場空,也許,當你低谷的時候,快樂一點,瀟灑一點,心態放平和一點,不爭不搶,自然而然的就度過了。與你共勉之 餘生給我滾遠點 以前的座右銘是 早起的...

你們是如何從低谷中走出來的?

大墨 找事情做,讓自己忙起來。參加集體活動,多跟人接觸。積極運動。運動能產生多巴胺,提公升幸福感。正念訓練。心情低落就靜坐,數呼吸。一呼一吸算一,一數到十,十數到一,中間亂了就重頭來。 門吉 硬挺,還要有韌性。實在挺不住了,就練習正念觀呼吸。我不是神棍,不信教,也不傳教。但有些調節心理的方法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