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三國演義》為素材,以「仁者得天下」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呢?

時間 2021-06-01 14:04:33

1樓:艾比利

多年後江湖出現一對雌雄寶劍,相傳為蜀漢昭烈皇帝所持,江湖傳聞得寶劍者得天下也。初出江湖的小關與小張在經歷了一番江湖歷險後得到寶劍,只見雄劍劍身上刻有仁者二字,雌劍劍身上刻有無敵二字,原來這就是仁者得天下的秘密呀!

此後關張二人結為夫婦,以梁山水泊為革命根據地,聚得好漢一百單八,打著替天行道,警噁懲奸,民主富強,扶老愛幼為旗號,聚眾起義。小關自封為天公將軍,小張亦稱地母將軍,手持雌雄雙劍率義軍十萬,浩浩蕩蕩向洛陽開去。魏國皇帝眼見小關氣宇不凡,心生愛慕遂開城投降,將帝位禪讓給小關。

至此天下一統,四海咸平。

多年後,小關看破紅塵,出家為僧,西去求佛去了。而小張亦離奇死於天香樓內。由於當初關張起事之時,四出征戰,小張動了胎氣至使長子小小關智商異於常人,常於夜間大呼「可宿魯,喇萊野,佛坦!

」。小關謂立嫡立長不立賢,乃祖宗之法也。遂小小關繼位,是為惠帝,改元永熙。

2樓:李夏

一定要仔細重新定義天下,不要把天下簡單定義為佔據的疆域、管轄的人口,最好從世人的評價、追思切入。

曹操沒有得天下,他在世的時候吳蜀都還強,他死前只敢自封到公爵,因為封公,荀令君還跟他鬧掰了。

後世百姓往往是給關公和武侯修廟吧。

3樓:One Day

仁者得天下

應該從蜀漢劉備這一方面切入吧,細數劉皇叔的仁德之舉,以及帶來的影響。

另外與之相對的是曹操的不仁,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一點建議。

4樓:

《三國演義》這本書貌似坐天下的人都是梟雄啊,而且坐了沒多久。

既然這樣,我們反面想一下:是不是可以從「不仁者,失天下」的角度著筆呢?

正面素材:劉備,孫權

反面素材:劉禪,漢靈帝,曹家

《三國演義》為何以蜀漢為主角?

ACMILAN 魏國得位不正,乙個篡位的國家很難做主角,雖然魏國實力最強,也最 正統 但他最後也是個輸家 被司馬家篡位 如果最後是曹氏統一,那還說不准,加上曹操奸詐的形象 在三國演義寫出來前便有這種形象了 這樣的劇本當個大boss我覺得在合適不過了 季漢的目標是復國,僅憑這點,已經可以做主角,再說季...

如何評價《反三國演義》?

Holy Wood 我覺得看著挺爽的,關雲長有徐庶而沒有失荊州,張飛有龐統也沒有做什麼蠢事,魏延出兵子午谷取勝也沒有造反,馬超 黃忠 白虎文等北伐大放光彩,很多三國演義的遺憾都在這裡被填補,不過畢竟比不上原版,有悲歡離合更能反覆品味,還有幾個問題就是 第一,沒有寫時間,多少多少年的,看著看著突然來個...

如果三國演義以吳國為視角是什麼一種風格?

流澤 說這個神聖銀河帝國分崩離析,銀河東域將軍孫堅為了保護人民的安全與利益,攜帶君主的權柄想要開闢一方淨土,不料被人射殺 孫堅長子孫策為了完成父親的希望,重建銀河帝國,用君主的權柄來換取士兵,最終打下龐大的基業,就在百廢代興之時,孫策遭到了暗殺,孫策之弟孫權繼承了他的位置,此時銀河東域軍已經占領了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