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為何以蜀漢為主角?

時間 2021-05-05 14:42:56

1樓:ACMILAN

魏國得位不正,乙個篡位的國家很難做主角,雖然魏國實力最強,也最「正統」,但他最後也是個輸家(被司馬家篡位),如果最後是曹氏統一,那還說不准,加上曹操奸詐的形象(在三國演義寫出來前便有這種形象了),這樣的劇本當個大boss我覺得在合適不過了

季漢的目標是復國,僅憑這點,已經可以做主角,再說季漢的君臣,不說能力,就他們的性格、仁義都可以堪稱世代君臣的模範,何況這些人實力不弱,但可惜的是,最後他們失敗了,所以只好寫成乙個悲劇,這悲劇中卻不缺失讓人心懷熱血的感覺,我拿電視劇集三國演義(94)來舉例,直到76集之前,都給人一種季漢很大機會成功的感覺,而此時離結局不滿十集

2樓:三國鼎立

原因1:《三國演義》作者是羅貫中,羅貫中當時生活的年代是有恢復漢室的想法的,據說當時許多小孩子都喜歡聽一些人講三國的歷史,那時畢竟恢復漢室的想法有的是,那些小孩子聽到劉備戰敗了幾乎都傷心,還有哭鼻子的呢!但聽到曹操戰敗了,都非常高興。

原因2:劉備是漢室宗親,曹操又是名為漢相是為漢賊,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孫權只是占領江東和江東以西下方的一點土地,根本不算啥,除了根東吳有關的一些大事件啊,比如:「赤壁之戰」「火燒連營」等等東吳他們才是主角。

3樓:

其實魏蜀吳都是主角,不然怎麼會叫三國呢?

叫蜀漢傳奇得了。

但是毫無疑問蜀漢才能是代表正義的男一號。

因為蜀漢手上冤魂少,私德不錯,比較正能量。

劉備,諸葛亮,關羽,趙雲,姜維這些人,

無論是私德還是功業都是上的了檯面的人物。

尤其是劉備三顧茅廬,關羽失而復返,新野攜民渡江,廖化詐死歸蜀,劉備託孤白帝,這些都是蜀漢最吸引人的閃光點,歷朝歷代鮮有其比。

看看曹魏呢?

曹操手上有孔融,崔琰等一批大佬的冤魂,

對首席功臣荀彧,很不夠意思。

曹丕玩自己老爹的女人,親媽都罵他豬狗不如。

曹睿早期很上進,中期變得越來越怪異。

後面傀儡更不必說。

在歷史上同型別的政權並不難找,沒啥特色。

孫吳呢?

孫堅的開局很勵志但是太短命,

孫策的開局也很好但是太短命,

孫權的赤壁之戰本來是個相當不錯的開局,

可惜合肥之戰顏面掃地,

荊州背盟更是令人唏噓,

黨爭清洗實在是雞毛滿地。

對張昭,陸遜實在是太不夠意思了。

後面的內鬥權爭更是上不了檯面。

4樓:我是垃圾

讀書人讀的是四書五經,只有讀書人讀書,雖然劉氏弱小,但至少他是正統血脈,若以曹操孫權主角,那就是亂臣賊子的書,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鼓舞大家造反

5樓:吳越清風

1.符合zz正確,漢賊不兩立。迎合正統君臣觀念

2.符合作為山西人羅貫中的利益相關,他要把同為老鄉的關羽寫的高大上,需要乙個載體。而作為吳人的金庸先生,曾經想寫一本以吳為主體的三國演義。

6樓:流清源

三國第一仁義之君劉備第一智囊諸葛亮最講義氣關羽最莽張飛最忠諸葛亮、黃忠最多典故桃園結義溫酒斬華雄長阪坡七進七出可以說大部分的正面故事都發生在蜀漢

7樓:故里

因為季漢充滿了浪漫主義故事性

咱刨除桃園結義

三英戰呂布

北海救孔融

三讓徐州

青梅煮酒

三顧茅廬隆中對出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攜民渡江

單騎救主七進七出

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

火燒新野

草船借箭

巧借東風

截江救主

單刀赴會

智取漢中

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舉國之兵雪弟恨

白帝城託孤

七擒孟獲

幼麟歸蜀

空城退仲達

星落五丈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幼麟九伐

上降將不降

這些故事

三國演義還有幾個能寫的

8樓:他憂傷地

因為統治者覺得三國裡,劉備是好人,曹操是壞人。

所以他們讓民眾也覺得劉備是好人,曹操是壞人。

而《三國演義》是寫給人看的,所以蜀漢是主角。

也許同時期還有一本《三國傳》,但由於它的主角是曹魏,所以作者橫死了,書也傳不下來。

9樓:藍色天狼星

首先,劉備從平民百姓屢敗屢戰、一步步做到蜀漢昭烈皇帝的傳奇,本身就是妥妥的主角光環。

其次,劉備可以說串聯起了三國前期的各個勢力,他投過公孫瓚、陶謙、袁紹、呂布、曹操、劉表,得到過漢獻帝的親封皇叔稱號,並受衣帶詔,和東吳聯姻,佔過徐州、荊州、益州,封過豫州牧。活著時就做了皇帝,屬於經歷了從黃巾起義到三國鼎立的整個過程,相對應的曹操沒活到登基、孫權的基業是父兄創立,而只有劉備才能完整串聯起整段漢末三國的歷史。與此類似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是沒有這麼乙個人物串聯起所有勢力,所以很多人讀起這段歷史時會覺得很亂。

最後,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當時的人主張的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而劉備的漢室宗親身份正符合這種價值觀,他可以作為恢復漢室正統的標桿立起來的。更何況劉備的人格魅力以及與諸葛亮的君臣佳話也是傳頌千古的美談,因此自然會被選為主角。

10樓:皮古蒙

夢想啊!

織蓆販履之輩竟有鴻鵠之志,

半生流落也未改其心,

鍥而不捨終成帝業,

有多少人具有這種毅力,這種氣魄呢!

惜,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

且看葛公,

七擒孟獲平南蠻,

一州之地硬撼中國,迫使手握重兵的宣王龜縮營寨,大大削弱了與魏國的差距,延長了兩川的壽命,蜀中百姓更是在其死後悲痛不止。

千古良相當如是。

伯約不甘!

秉承葛相遺志,浴血奮戰,卻被後主一紙降書刺痛!

雖屈膝降人,卻懷復國大計。

計不成,便身死,以告葛相之靈!

國亡矣,身亦亡矣!

季漢之稱,更多代表了夢想。

我雖力薄地狹,卻仍有一統天下的夢想!

劉備,諸葛亮,姜維……

割據一方乃庸人之見!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如果說魏的一系列變化和改革推進了歷史變革,那麼蜀的精神文化便是那個時代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精神核心。

做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還有什麼分別!

11樓:生命很科學

因為季漢配的上這個c位。

季漢大概是古代史中最後乙個閃耀著理想主義的光輝的政權了。

別的不說,自季漢以後,哪乙個偏安一隅的政權不是苟且偷生不思進取的?除了岳飛這唯一一顆流星,但是趙構實在太讓人反胃了,南宋實在不配。

12樓:劉勇

乙個挾天子令諸侯,死後被兒子尊為太祖的奸臣賊子。

另外一邊 :鞠躬盡瘁。

一反一正兩個人物剛好符合統治階級需求。

換你做皇帝你會想奉誰為正統。

13樓:明月雙清

我個人認為有三個原因:時代原因、角色原因、結構原因。

先說時代原因:

《三國演義》是基於民間話本結合而成的,而民間話本的形成大致在宋、元。宋元兩朝的特點是少數民族的入侵,中原王朝基於正統的原因,更習慣強調血統的正統性。如果強調地理的正統性,南宋就不是正統王朝了。

所以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比曹、孫兩家更符合當時的時代心理。

角色原因:

劉備是白手起家,諸葛亮是千古名臣。一對君臣更是有託孤的千古美談。作為主角合適,作為配角有點可惜。

結構原因:

三國演義故事的主體主要是東漢末年到三足鼎立這個階段,最精彩的部分在官渡、赤壁、諸葛亮北伐這一時期。這一時期蜀漢集團有兩個當家人全程參與:劉備、諸葛亮。

以這兩人為主角,故事就基本清晰了,而要是以曹魏集團為主角,那麼主角可能要包含曹操、曹丕、曹叡以及幾位名臣:郭嘉、荀彧、司馬懿。這樣主角有些分散,不容易使故事緊湊。

而孫吳的政權則要靠三位領導人:孫堅、孫策、孫權加上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大都督故事才能將清除,也是對主角要求有點高。

記得有人分析過,從三國演義裡看蜀漢人才濟濟,但是實際上蜀漢的人才是匱乏的。這是為什麼呢?人才少,每個人貢獻就大,文學創作就清晰。所以蜀漢適合作為主角出現。

14樓:南極之南

因為是蜀漢成就了三國演義成就了羅貫中,而不是羅貫中成就了蜀漢

亂世那麼多,割據政權那麼多,每個時代都有類似曹操這樣的奸雄,也都有類似孫權這樣的二代

但蜀漢只有乙個,別無分店,這個政權有明君有賢臣,上下一心,割據西南,卻從未混吃等死小富即安,而是從始至終都有一股銳意進取的朝氣,有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悲壯,更可貴的是這不是一兩個人展現出來的閃光點,這是乙個政權從建立到滅亡無數仁人志士都不曾磨滅的志向散發出的光芒

15樓:大白

說裝逼點,這是人民的選擇;說現實點,這是讀者的選擇。

三國的故事早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之前就己經流行民間了蘇東坡在《塗巷小兒聽說三國語》裡就言道: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

就是說老百姓聽書,聽到劉備打敗戰了人群中就有人哭泣,聽到曹操打敗仗了就有人刷「666」。這就是民心向背,大部分讀者都站蜀漢一方。

而羅貫中,他是個底層的知識分子,既受南宋以來知識分子崇蜀輕魏的影響,也深知民間百姓重劉貶曹的民意流向,況且老羅還是個諸葛亮的狂熱粉絲,無論是尊從於自己的內心還是考慮讀者的口味,讓蜀漢當主角都是順理成章的。

16樓:涵涵小姐姐

我們歷史老師講的:南宋以前的中原王朝都是以曹魏為正統,他們都是代前朝建國的,如果否認了曹魏的正統也就否認了自己所謂受天命的合法性。南宋丟失了中原腹地,必須強調以趙氏血脈為正統才更有利於統治,而劉備的蜀漢政權正是最好的宣傳先例

17樓:漢征西大將軍魏延

不請自來。

我想說的是,蜀漢為正統即使是在《三國志》裡,也能找到一點依據,雖然《三國志》以魏為正統。

陳壽作為晉朝的官,必須以魏為正統。

因為司馬炎的皇位是魏國禪讓來的,不以魏為正統,就是變相說晉朝得國不正,那是要掉腦袋的。

蜀國和吳國就都按諸侯寫。

但是陳壽還是悄咪咪地區別對待了一下——劉備之死寫的是殂(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的殂),孫權之死寫的是薨。

在陳壽眼裡,劉備雖是正統以外,但也可以算是帝王的,孫權就只配當個諸侯了。

司馬炎對此無異議,畢竟陳壽原來是蜀中國人。

所以說,蜀漢為正統本身就有史學依據,並不是只有在民間傳說裡才這樣。

18樓:Neo Li

陳壽在三國志裡以魏為正統,是因為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正義必勝,是因為勝者才有資格定義什麼是正義。

但魏的勝利在千百年後也只不過是歷史長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更重要的是什麼樣的歷史觀才能為現今服務。因此,蜀漢就被推到了乙個更高的高度。畢竟,推崇「忠義」價值觀,更利於維護統治,王朝才能活的更長久。

19樓:大魏吳王

這和古人認為三國誰是正統有關。

陳壽《三國志》是以曹魏當正統的,只有魏國有本紀,劉備和孫權只有列傳,高下立判。因為陳壽是給司馬家打工的,正統漢→魏→晉,寫曹魏是正統就是變相說晉是正統。

兩宋是乙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北宋黃袍加身說白了就是權臣篡位,所以站曹魏。而南宋是庶子繼位,在地位上更接近劉備建立(蜀)漢

老羅應該是受南宋對三國的態度的影響,畢竟元末離南宋不算遠。

一般正統爭論就是蜀漢和曹魏,十萬打醬油(狗頭)

三國演義中董卓為何廢帝?

歷史縱橫 事情得從十常侍誅殺何進開始 公元189年,漢靈帝死後,宦官集團十常侍合謀誅殺了外戚大將軍何進,導致宮內大亂,漢少帝外逃。從涼州趕來的董卓趁機挾持了少帝劉辯和後來的獻帝劉協。公元189年9月28日,在涼州軍閥董卓的主導下,漢少帝劉辯被廢,劉協即位為帝,是為漢獻帝。接著,董卓以獻帝名義,大肆分...

究竟是三國時代成就了《三國演義》,還是《三國演義》成就了三國時代?

夏悠 是季漢成就了 三國演義 而 三國演義 成就了三國時代,知道劉徹劉寄奴等武帝的人是明顯少於曹操的,知道歷代吳國帝 王的人明顯少於孫權 皇帝 宦官 農民軍 外戚 士人 邊將 開篇的人群官吏 將帥 皇族 教主 土匪老闆的身份 庶族 財閥 門閥 軍閥 外族奮鬥的階層 合縱連橫 天子 玉璽 屯田激鬥的策...

知乎 神回覆 之 「 三國演義的主角是?」

ArayS 電商行業 重磅!華為將生產ios系統產品!據可靠訊息,華為已和蘋果達成技術轉讓協議,中國華為公司可使用蘋果ios系統,生產華為品牌手機。這樣,使得蘋果公司有助於制約三星的增長速度。我們拭目以待。雖然這個訊息九成九是假的,但各位老師現在是否有興趣正兒八經的答一下這個問題。我多麼希望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