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官渡之戰,郭嘉幾乎未獻一策?《三國演義》?

時間 2021-06-04 00:25:04

1樓:城南太守

郭嘉是曹操的重要謀士,跟隨曹操四處征戰且多有謀劃,但官渡之戰這個曹操軍事生涯中的重要戰役,卻未見郭嘉有任何計策獻上。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郭嘉在官渡之戰中一計未出呢?

準確的說:是除了出戰前為了鼓勵曹操而提出的十勝十敗論之外,整個官渡之戰並沒有看到郭嘉出什麼主意,私以為大致有三個原因:

一是郭嘉的強項在於幫助主公決斷。

人們把智謀分為謀劃和決斷,用現在的話就是做出方案和選擇方案,而郭嘉的強項在於幫助主公做出選擇。就好比說要進行一次戰役,需要制定乙個作戰方案,謀士們的職責就是做出自己的方案。

有時候我們看到是幾個人在做,也有時候是乙個人做出幾種方案,比方說經常看到的所謂「上中下三策」等等。假如比較被看好的有甲、乙兩個方案,但兩個方案又是有差別的,主公在這個時候是猶豫的,郭嘉的長處就在於幫助主公下決心,做決斷。

不是說郭嘉做方案不行,而是說在做方案方面可能有人比他更好。具體到官渡之戰,可能荀攸和賈詡做的方案比他要更好。

二是在相持階段雙方更多的是要靜觀其變。

官渡之戰的後乙個階段,對陣雙方都沒有大動作,雙方似乎都是在等。

在這種等待的過程中,其實雙方都是在等待著對方先變,然後自己再出應對之招,既然對方沒有變,自己這方也就沒有出招的必要,這就是雙方謀士都沒有出謀劃策的原因。

許攸的出現是官渡之戰的乙個重大變化,不過,這個變化對雙方來說都是被動的,也是意想不到的,所以,這個方案也是唯一的,但這個決斷卻不是隨便哪個人可以做出的。這就牽涉到了另乙個問題,郭嘉在曹營中的資歷。

三是郭嘉這時候的資歷恐怕還不夠。

先看看以上提及幾個人的職務。

荀彧:侍中,尚書令。荀攸:

汝南太守,尚書,後來為曹操的軍師。賈詡:執金吾,冀州牧,因為冀州還不在曹操手中,暫時留在曹操身邊「參司空軍事」。

程昱: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務,振威將軍。

郭嘉只有乙個職務:司空軍祭酒。

司空是曹操的職務,郭嘉這個軍祭酒,有點兒曹操私人軍師的意思,非常信任,受重用,前途一片大好,但眼下的職務確實不高。

後人看歷史,只能是根據前人留下來的史料進行評價判斷,如果有的事情沒有被記錄下來,我們後人也就無從做出判斷了。

郭嘉在官渡之戰中究竟有沒有出計策?或者是所出計策並沒有被記錄下來,這些我們現在的人就已經無從得知了。

我們只能說,期待著能有更多的史料出現,讓我們今天的人對過去的人和事有乙個更為清楚的了解

2樓:斷續寒砧斷續風

我很懷疑,我們倆看的是不是同一本三國演義

1;戰官渡時,曹操想滅了劉備以絕後患,又害怕袁紹乘勢掩殺,猶豫中,郭嘉獻策,紹多疑,可閃電戰破劉備。曹操採納,徐州大破劉備。袁紹果然沒敢追殺。

2;袁紹舉兵來犯,曹操聽從荀彧的建議,準備去官渡迎敵,這時有個流言,孫策要偷襲許都,曹操憂心忡忡,郭嘉進言,孫策有勇無謀,得罪很多人,根本不用擔心他來打許都,很快死於刺客之手。曹操採納,戰官渡大獲全勝。而孫策果然死於刺客之手。

3;袁紹死後,其二子逃亡,眾將都想斬草除根,唯有郭嘉力排眾議,此二子必有內槓,等他們內亂了我們再去打,輕輕鬆鬆就可以平定,曹操採納,袁譚袁尚火併,自相殘殺,曹操輕鬆平定北方

官渡之戰後,袁譚求救劉表,劉表問劉備,劉備為何不救?

北斗 其實你了解一下劉表的為人你就懂了,劉表自己根本就不想摻和這樣的事。他能自己經營荊州的一畝三分地,但從未想過要跟任何人作戰,對外作戰也總是防禦。劉備剛到荊州時剛好曹操遠征柳城,曾勸說劉表偷襲許昌,但被劉表拒絕,所以劉備很清楚劉表不會出兵,即使劉備勸說劉表支援袁譚肯定也是沒有結果。劉表生性猶豫,對...

如何評價三國殺 OL 官渡之戰模式?

曹軍分檔 T0無T1二荀徐晃 徐晃被低估最厲害沒有之一 T2曹仁張遼郭嘉程昱 T3無T4曹洪於禁關羽 難以定位 劉曄 上下限差距極大外加吃位置,與荀攸連坐最為理想 韓史 和徐晃神配合,將麵很差的時候打淳於瓊也行,其餘時候只有T4水平強度極低 袁軍 T0淳於瓊 T0.5劉備陳琳 T1審配 T2張郃荀諶...

官渡之戰前,荀彧為什麼勸曹操繼續進兵

醉不成歡慘將別 如果只是要追求三國志裡原因的話,荀彧的話已經非常具有說理性了。今軍食雖少,未若楚 漢在滎陽 成皋間也。是時劉 項莫肯先退,先退者勢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進,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在雙方互斷糧草後勤的情況下,曹操固然接近糧盡,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