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那怎麼樣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時間 2021-05-07 04:32:04

1樓:吳金銘

溫故而知新,說的是要學習理論應用於實踐。

很多人讀古人的智慧型,費盡心思甚至背的滾瓜爛熟,然而不會應用,不能認識新發生的事情,不會結合實際來創造未來,學了等於沒學。

要做到「溫故而知新」,就要「學而時習之」,如何事情都和仁義禮智信思想對照一下,分析符合不符合,怎麼樣更好。

可以習以為常,一眼看穿事物發展規律,那就是做到「溫故而知新」狀態了。

2樓:腥酸苦辣甜

觸類旁通,衍生跨界融合新分支。

如同老手藝人做乙個固定模板熟能生巧後偶爾失敗再改裝成其他模板。

熟能生巧是邏輯思維1234,逆向思維可以是4321,也可以是4213,以脫離邏輯思維逆向反證,需要的僅僅是多讀書,多看書,擁有一些知識儲備才能誕生靈感。

3樓:柏小陌

有本事看到最後。

孔子說:「複習學習過的知識,由此獲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當老師了。

我是這麼理解的

溫故知新,不是又溫故又知新,是通過溫故來知新,不斷反覆學習過去學過的東西,每次重新學習,都有新的收穫。

如果你不溫故,老想再去學新的,那你學不到。

學習最大的敵人,就是不在已經學過的東西裡持續反覆學習,而是老想學「新東西」!

新東西就在你學過的地方,而且只有你已經學過的地方,才有你的新東西!

就像讀書,不要認為什麼書你讀過了就可以了,要反覆讀。

重要的書隔兩年就重讀一遍,因為書沒變,但是你變了,讀到的東西會不一樣。

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也可以說是一種知行合一。

因為過了兩年之後,你又積累了兩年「」的閱歷,再回去讀兩年前的書,能「合一」出新的「」。

掌握這個學習法,你也就可以當老師了。

4樓:雷咗

溫故而知新,就是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複習重新再次去認知。

其實是需要和實踐結合的,那過程就像是印證乙個真理一樣,用原有的知識不斷地到周邊的環境中實踐,收集反饋,印證理論。

同乙個知識點,反覆使用,解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自然就成這方面的熟手、行家、專家。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在朱子四書怎麼解讀的,在論語注疏中又是怎樣,對比下哪個說的更好,為什麼

別焰雲 孔子是易學大家,溫故而知新其實是夫子對明夷卦的解讀。溫故對應明夷初變地山謙。山為專家,為已有之得 地為博採眾長。是為溫故,虛心尊左。知新對應明夷再變地風公升。風為自由之思想,為心得發揚 地為融匯貫通。是為知新,別出心裁。為師對應明夷三變地水師。水為啟者激發,別開生面 地為聽者雲集。是為可以為...

孔子說 五十而知天命,誰知道天命是什麼?

伍老師 論語斬件 2.4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孔子的父親叔梁紇 h 是魯國將軍,據說身高十尺,力能舉城門。叔梁紇娶施氏為妻,一連生下九個女兒,沒有兒子,後來納了一名小妾,才生下乙個兒子,取名為孟皮。孟皮七歲...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到底天命是什麼?

夢遊計 就是你這輩子來這個世界要幹的事。五十歲之前會有各種暗示線索,不斷提醒。到五十歲所有線索差不多都給到了,綜合起來你就知道這輩子的任務是什麼。所以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呂振雨 天是華夏民族的傳統信仰,華夏的教,華夏教,天之命就叫天命,天眷顧努力的,努力才會有天命,分析自己解剖自己,自己存在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