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 君子不居亂邦 ,其實是不是逃避危難?

時間 2021-05-12 07:19:06

1樓:徐曉軼

儒學有要求儒者蹈死不顧的一面,也有要求儒者惜身保命的一面,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矛盾嗎?一點都不!其間的度就在於行為的目的與所承擔的責任之間的平衡。

蹈死不顧的前提是義之所在,敵寇加刃於你的親朋要你投降你只能默然以對是因為大義不可違。所以儒者在面臨危難之時就是在進行乙個價值判斷:是否違背仁道?兩義相沖哪個大?

所以夫子不居亂邦很正常,留有用身,待大有為時。夫子為何非常惜命?因為他知道自己有天命在身,當然這個天命不是於亂世行霸道,而是為斯文斯種留一線薪火。

夫子如果象子路那般,可能中華就沒了自己的魂魄,但你能說,子路沒有繼承夫子的家國責任、勇猛精進?!兩人的責任不同,兩人的大義也自然不同,所以夫子不入亂邦,而子路要驅馳千里孤身直面千軍正冠而受刃。

每個人因其生命歷程、天資、機緣等等各不相同,其責任、其使命都有不同,夫子所教授的就是要認清自己的使命、努力奮鬥、達則兼善窮則獨善,盡自己該盡的義務、承擔自己的責任。發明自身,然後就是健行,直面自己的責任而不迴避就是勇,但沒必要時而妄行那則是不智。

這裡難是的就是個人在生死困苦的關頭,這個勇和不智的判斷依據是沒有清晰標準的,完全依賴個人對自己能力與責任的主觀判斷,該行能行而以不智為藉口又能怎樣?!難乎哉,難乎哉,我們都痛恨漢奸,可真把我們放到胡腥遍地的明末我們又有幾個能向子路那般有尊嚴的死去?!

所以,我們可以原諒所謂的忍辱負重,但我們必須向子路、向文天祥、向閻應元致敬!

2樓:「已登出」

搬運工危國不可入,亂國不可居。不入危邦,則不被其亂。不居亂邦,則不及其禍。

全身亦以善道。然君子身居其邦,義不可去,有見危而授命者,亦求善其道而已。此皆守死善道。

蓋守死者,有可以死,可以不死之別。必知不入不居之幾,乃能盡守死善道之節。

——錢穆

3樓:

1.趨利避害,人之常情。

儒家學派不僅僅有仁的思想(外表美)也包含易的思想(內涵X),易可以從《周易》窺得一角,周易講的全是權衡利弊,好壞評定,趨利避害之道,和仁的思想矛盾之處甚大。

Ps:孔夫子自己也並不是表面上那麼光鮮亮麗,這一點毋庸置疑,畢竟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2.《教育學》裡有講:

孔子推行有教無類,但是並不是平等教育。即我們可以理解為是「針對性教育」,也就是看人下菜,即讓某個人在某個階級裡過得更好,而不是陳勝吳廣的寧為公侯的破壞「禮」的思想,這個和「遵禮」的理念沒有矛盾。

高傲的結尾→_→以上

怎樣理解孔子說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人應該在知曉生命規律中做哪些努力呢?

扶搖 l五十知天命,更多的對事情的理解程度,對時間的考驗,看山三階段,只有走過才能知曉,所以說一切盡人事,遂天意 震陽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命是天命,天命之謂性,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即是人性。不知命,於人言,即是不知性,尚未明心見性,談何君子?易是立命之書。1.我們在知曉生命規律後,有什麼益處呢?益...

請問 孔子為什麼對學生說不主張 以德報怨

子正 夫子的世界不是平均主義,平等待人的。大同世界不是大齊世界,混一世界。不存在沒有差別的事物。對任何乙個指標而言,都會存在級差。所以夫子會很自然地反問,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阿廉 南懷瑾老先生在 論語別裁 第一卷中專門以 報怨與報德 為題解釋了孔子為何不主張 以德報怨 而主張的是 以直報怨 的觀點...

請問為什麼說地球上的自由落地運動其實是不受力時最自然的運動狀態?

lymim lee 運動軌跡都是橢圓。太陽系天體的軌跡橢圓 長軸 短軸 地球上的物體的軌跡橢圓 短軸 0 至於你說的勻加速直線,那是因為考慮到中學生還不太會積分,所以取了乙個海拔高度上的近似值9.8。 nndmk 取巧的解釋一下,其實地球重力場下的自由落體 不考慮地球自轉等等 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