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中學歷史書都有一種讀完後覺得某某某皇帝(如慈禧)某某軍閥(如老蔣)很菜的感覺?

時間 2021-05-05 10:52:13

1樓:迷途小書童

說說老蔣吧,其實你看他在台灣,其實做的很不錯,穩定社會秩序,對外緊緊抱住美國這條大腿

你能用菜來形容他嗎?

蔣介石有很多優點,缺點在於,他也是和慈禧一樣,沒有看到社會趨勢,沒有看到歷史大潮。他們不約而同試圖用過去的辦法,過去的思維模式,舊的儒家思想,來解釋未來新中國命運的走向。

只不過他們都沒有想過,世界變了,雖然只有短短的數年,十數年光景,世界就已然發生了變化。

慈禧沒有想過,信奉儒家文化的中原王朝會被堅船利炮打的傷痕累累,蔣介石沒想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新的思想,才能構築新的社會圖景

2樓:

因為歷史書的每一頁都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平常的刀光劍影都沒資格登上歷史書。面對那些事件,處理得好就是中興聖君,處理不好就是亡國之君

3樓:三井壽

你把自己帶進歷史試試不就行了。比如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知道這句話有多大的自信嗎?

事實上你連家裡那幾口人都管不好。

不當家不知柴公尺油鹽貴啊

4樓:

你在電視機前看過足球直播比賽沒?如果你看過,你就會覺得場上的職業球員怎麼那麼傻,連你都知道他應該怎麼跑位、怎麼射門,他怎麼就不懂!是他不懂麼而你懂麼?

是因為你在電視機前,你能看到整個場面,看到所有人的行為,他有你的這種資訊嗎?

5樓:留情

不是他們太菜,而是你站的太高了

拿目前在中國歷史上最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去對比已經過時的封建地主制度、封建地主改良制度、資產階級買辦制度,自然是完全勝利的。

6樓:

因為它給你剖析得太明白,太直接了,所以你反而意識不到,能發現這些根本性錯誤,是多麼困難。而這些經驗是多麼珍貴。

人看史有四個階段。

第一,看不懂。

第二,全面反對正史,認為書上說的都是假的,誰也沒自己牛。

第三,發現歷史課本的牛皮。能把自己完整全面客觀地代入歷史情景,沒有上帝視角,只是去分析局勢,做出判斷,與正史對照,然後感嘆古人之智,感嘆編教材的那幫人看問題的深刻。這需要對文化,政治,歷史,地理都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之後才能完整地體會歷史,感受身處歷史時,歷史人物的受時代的侷限性,為其遺憾惋惜。

第四,整理,記憶教科書,到信手拈來,活學活用的境界。

還有乙個神人階段。

第五,能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代的時事走向,體制弊端等。這個階段人狠話不多,就像歷史書上短短幾行字,就老到辛辣地說明了歷史人物畢生奮鬥失敗的原因一樣。這個階段的人,都是伏龍鳳雛一樣的人才啊。

可堪國士之稱。

7樓:劉澤楓

中學歷史書有階級視角,大致遵循無產階級就是頌揚的,有產階級就是批判的。前人多數是黑暗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迎接1949的到來。不過唯物史觀第一條就是要辯證看待歷史,但是存在的就是合乎理性的。

你覺得你比慈禧老蔣厲害,把你放到那個位置上看你玩得轉不。前提、和情況大相徑庭,並不以他們個人意志為轉移。

8樓:

幾個高讚答案看得好尷尬,真以為中學課本上那就是屠龍術啊??

那大學裡搞近代史,馬政經的博士,放古代豈不是個個秒殺張良諸葛亮呢??

之所以會出現無所不知的錯覺,本質上還是書讀太少,不知道自己的知識邊界和能力邊界。

歷史人物都是經歷殘酷競爭脫穎而出的,就算給熟讀中學課本的知乎大神開上帝視角,放那個位置上,依然會分分鐘被爆的渣都不剩。

你只看到發生了什麼,但這僅僅是冰山一角,能上歷史舞台博弈一番的,儘管最終失敗了,但在失敗之前已經避免了無數危險,這些看不見的暗礁沒有寫到歷史上。

9樓:Sens

因為你沒有自知之明啊,因為你完全不了解社會啊。

空想誰不會?

不服? 你先競選個班長試試? 你先組織你們學校的全體師生試試?

從認識到實踐才是最難的

10樓:李穎

中學教育屬於國民教育的一部分,依照馬恩學說,教育是再生產的一部分。

竊以為,教育具有主客觀兩方面,教育的客觀性使得其具備一定程度上公平公正的特性,進而彌平了不同族群、不同階層之間的教育資源差距,從而緩解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教育)需求和落後的(教育)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教育的主觀性使得在不同施教者、受教者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進而生產出了不同的教育產品及教育模式,從而滋生出了教育無法充分服務絕大多數人的矛盾。由主客觀性對映出的兩個矛盾是極好的,正是矛盾推動著教育事業(產業)的發展。

題主所歸納的這一現象,從客觀的角度所視,是幾乎任何地區、任何學校都會進行教學的大綱內容;從主觀的角度所視,不同的教師會從不同的位面來教授、不同的學生會從不同的位面來理解、不同的家庭會有不同的認知、不同的父母會有不同的延伸,莫不知千人千面。

朝廷財政,仰給東南,這並不是清一朝而已;康熙收台,陳道明老師的版本側重在演繹祖國統一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何不知若不收台、何以保障東南的賦稅穩定、又何以對西北用兵以鞏固滿蒙聯盟這一重要的統治基礎呢?若鄭經、鄭克塽父子僅是聚眾安耕樂業、或在阿里山上勤事農桑,康熙又會如何呢?

11樓:Comic.Works

因為現代中學生學習了在古代只有統治階級才會學習的知識啊。

不然,以現代中學所處的地位,放慈禧、老蔣那時代,三分之二的概率活不過五歲就夭折了。連貧雇農都當不上……

再說,實際的歷史就像一場考試,你壓根不知道出題範圍。而中學歷史學習,那是直接在考試的時候,監考老師給你遞答案——這難度能一樣麼……

12樓:Daniel YDPeng

以演員接戲來模擬,我們現在就和孫儷這種一線電視劇集大咖一樣,演之前都看過所有劇本了,自然成竹在胸的感覺。而歷史人物都是只有手頭侷限的資訊來進行判斷,那真的動不動就和何潤東演《那年花開月正圓》一樣了——「不是說好的並列男一與孫儷搭戲麼,怎麼戲才放了三分之一我就死了呢?」

13樓:大夢初醒

看史書的我們都是上帝視角。

資訊是判斷的重要依據,有效資訊越多越真,判斷結果越趨近於正確。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人傑迭代,極少數能登場,大多數是看客,透過他們(她們)的人生與決斷,收穫自己的明悟,智慧型,也是樂事。

14樓:魏闕

因為你是站在上帝視角在看這些事情而不是站在當事人的視角。

比如李世民針對李承乾謀反之後的一系列問題,你站在上帝視角可以左看右看,知道前因後果;但是站在李世民的角度來說,他不一定知道,因此天可汗都被這檔子事情氣得差點拔劍自刎了。

比如萬曆皇帝停止張居正改革這件事情,你可以說一千道一萬,覺得萬曆有毛病;但是你自己站在萬曆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自己的權力被人奪走,自己身為九五至尊整天有個陰影在自己的頭上,甚至擔心自己會不會成為海昏侯第二;甚至民間謠傳你多了個爹,這一樁樁,放到你身上,可能要把張居正從墳墓裡面請出來。

題主說的隋煬帝,可能是因為他們家的江山來的太容易了,他沒經歷過什麼,而且加上性格軟弱,所以做大死,最後二世而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思聰了吧,網上懟天懟地,最後還是需要爹媽來擦屁股。

慈禧則是因為她在乎的是個人利益,而不是國家利益。就好比你真的有一頭牛。

另外,成功者,或者說肉食者不一定都很聰明,甚至可能很蠢。畢竟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他們有些時候能夠取得高位,靠的不是自己,而是爹媽。

或許他們的爹媽都是能夠力挽狂瀾的人,而他們通過血緣繼承了爹媽的地位、財富以及人脈。

古代統治者很多時候是乙個資訊差問題導致了現在的我們看起來他們很蠢,因為資訊不透明,陷入了乙個猜疑鏈。當然也不乏很多的統治者,確實很蠢或者太過於狂妄,目中無人,卻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最終被更加強大的人拉下馬來。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QQ鬥地主,我有記牌器而對手沒有的情況下,只要手上的牌和對手的差距不是太大,那麼我是有七八成的把握贏得牌局的。

15樓:bigbadworld

因為篇幅太短,課本只能寫這個人物在歷史中扮演的角色,經歷的大事件,這些人作為敗者,我們只能在課本上看到他們失敗的原因和自身的侷限性。

中學歷史教育只是讓我們了解自己祖國的歷史,某些人對其要求太高了,初中面向一群還未建立任何完整體系的孩子,歷史課本讓他們知道祖國在什麼時候有誰做了什麼造成什麼後果很可以了,剩下的他們在人生中自己會慢慢學到的。

16樓:你的蘇烈

我以前看歷史書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覺得隨便乙個現代人穿越到過去,但可以吊打古代的王侯將相,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發現,這只不過是因為上帝視角以及歷史書的平鋪直敘導致的誤解罷了,在歷史書上看到的權謀或者戰爭,都是幾百個字就寫完了,導致那些權謀以及戰爭之中的細節,運籌帷幄,各種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在那種大廈將傾時候的力挽狂瀾,到底有多難,根本沒有乙個直觀的了解,就像王者榮耀觀戰,你知道全圖視野,你就會覺得某個王者二十星的好友打野還是挺菜的,因為好幾波機會都沒抓住,換你這個鑽石怎麼樣呢?另外我有乙個辦法讓你可以清楚一些,你的感覺只是人生錯覺,比如你現在是乙個學生,你試試在沒有任何職位的情況下,一呼百應,和班長對著幹,看能不能幹的過班長,如果這都做不到的話,你有什麼資格,覺得慈禧菜,覺得蔣介石菜,或者找到你們學校的扛把子,收他做你小弟,做不到的話,你有什麼資格說蔣介石菜。

17樓:文盲宅

我能想到兩方面

第一,你的問題

你是站在上帝視角看的,還知道了結果,同時對細節的了解不如他們。所以,你現在覺得他們應該輕而易舉看出來的問題可能在當時卻是難如登天

第二,時代的問題

現在的我們能輕鬆的學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發展工業,市場化,生產有哪些要素……

乙個正常的高中文科生跑到那個時代,雖然由於不知道操作細節,不可能真的成為什麼治國之才,但至少是知道國家發展的大方向是啟蒙、工業化、法治……等等

但你看那個時代,想明白這些花了多久?洋務運動還在搞什麼中體西用,造條路還得看風水,那個時代的思想能和你一樣麼?

況且他們就是真想明白了也不會就一定能去做,自身利益才是指導實際行為的決定力量,誰不知道啟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你看當時那些因為廢科舉而憤怒的秀才,他們會想這個麼?

不過平時我也常常有這種想法,很正常的,把理性的思維固定下來不容易,只是這種問題完全可以自己想明白,何必發在知乎上讓別人笑話呢?以後自己看到真的會尷尬癌發作的……

18樓:「已登出」

因為他們很多人就很菜

各種機緣巧合佔據高位

基本到了乙個王朝末期

人才上公升途徑基本堵死

而且人的才能分很多種

有的就是善於察言觀色

有的就是善於巧取豪奪

有的就是善於打壓異己

有的就是善於爭權奪利

———————其實現在很多人也有這種思路

人家爺爺流血犧牲了,孫子就得榮華富貴。

人家父母膽大包天了,子女也是非凡了得。

但是很不幸能力這東西還真容易遺傳跑偏。

為啥天下一亂就會突然蹦出來這麼多人才。

當中學歷史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老王 我在佛山教乙個還算厲害的初中 區第一吧 而且禪城區啊他期末統考歷史的難度我就不多說什麼了,給初中生直接上高考題或者高考題改編 一般全區平均分50分左右,我們學校區第一一般平均分65左右 中考也慢慢在加深 加大難度。體驗就是要不斷研究試題 考點,也要想平時怎麼講課才能吸引學生。平時周測都是拿高考...

為什麼文學書沒有歷史書讀起來有感覺?

七安 個人感覺,文學是作家們根據歷史編造的故事,有誇張的成分,並且為了吸引讀者新增了許多東西。而歷史書是依據歷史事實寫的,是真實的,讀起來更有帶入感。 省省吧 個人覺得可能是歷史與文學表現方式上的差別吧。歷史一般以事件人物為主展開,這樣的敘事性很強,代入感也很強,而且歷史事件其中成王敗寇興衰榮辱,在...

為什麼中學歷史課本裡對三國描寫少之甚少?

龍王 其實,最主要原因呢,三國這一段時間在歷史上時間很短,但是,這段時間在歷史上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而且是非常精彩的。魏蜀吳三國鼎立,每乙個勢力絕對都是傑出領袖的代表,勢力從無到有,從光桿到一方諸侯,白手起家好幾次,戰勝多少英雄人物,我個人認為歷史上沒有幾個人能媲美。真正對待歷史是學習他們在不同困境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