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電影《偷自行車的人》

時間 2021-05-05 16:46:08

1樓:邱小明

常言道,條條大路通羅馬。

里奇來到了羅馬,但這並不能讓他好過一些。

他還是得找到乙份工作,當一位打工人,以養活他的家庭。

然而,經歷過二戰摧殘的羅馬,經濟狀態蕭條不已,失業是一種常態,職業介紹所有如彩票站,得到乙份工作,等同於中了一張彩票。

等了足足兩年時間,里奇終於等到了乙份幫忙貼宣傳海報的工作。

《偷自行車的人》的故事,從這裡開始。

就像如今的許多電影一樣,作為一部電影的主人公,里奇注定不會這麼輕易地就得到這份工作。

職介所給出了乙個要求,要求里奇必須得有一輛自行車,否則這份工作就會給別人。

按照希區柯克的理論,自行車就是整部電影的麥高芬

由始至終,與角色的命運息息相關。

里奇曾有過一輛自行車,但他沒留住。

「你當時當你的自行車時,怎麼沒想到今天?」

妻子吐槽他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同時透露出他們家的經濟狀況。

為什麼要當掉自行車?

還不是因為乙個字,

里奇必須得到一輛自行車,為此他一籌莫展。

根據羅伯特·麥基的《故事》論點,主人公必須至少有一次機會達成慾望。因為觀眾不會有耐心奉陪乙個不可能實現目標的主人公。

妻子提供了這次機會,相應地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她的嫁妝。

在里奇夫妻倆完成典當後,鏡頭仍然在停留。

觀眾由此看到,一位老先生要把他的望遠鏡給當了。從他憂愁的神情就能感受到,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

刻意留出幾秒鐘來表現與主劇情關係不大的人和事,是因為導演維托里奧·德西卡並非只想講述關於里奇的故事,他還想要描寫更多當時的社會狀態。

窮到不得不拿出家中寶貝來典當的,遠不只有里奇一家。

德西卡匯出了奧斯卡史上的第一部最佳外語片,2023年上映的《擦鞋童》

《偷自行車的人》是他在緊接《擦鞋童》之後的又一部佳作,再度拿到當時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多年以後,這成為了他在豆瓣上評分最高的作品。

對於德西卡的評價,大多都是說他能拍出真實感,能為社會底層人民發聲,能反映著社會現實,並帶有批判味道。

其實在技術表現上,他對角色的內心刻畫,以及調動觀眾觀影情緒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就算片名不叫《偷自行車的人》,觀眾也能深刻體會到,里奇得到二手自行車後,那種興奮又焦慮的心情。

他有些誇張地把自行車扛進了工作的報到地點,先後兩次被叫放下自行車,突出了在別人眼中,他這一行為的怪異,也表達出了里奇對這輛車的重視程度。

可以推測,他首先是想要證明他擁有自行車,有資格拿到這份工作,其次便是他擔心這輛車會被偷,所以最好是要人到哪,車到哪。

可自行車不像手機那樣可以隨身攜帶,終究會有「人車分離」的時候。

到了里奇不得不暫時離開自行車的時候,德西卡用了簡單有效的鏡頭語言,以暗示里奇的內心始終記掛著自行車。

只需一直將里奇和自行車放到鏡頭中即可。

直到里奇真的將自行車放到了門外,獨自上樓,自行車消失在鏡頭中,加上前面幾個貪玩年輕人的鋪墊,乙個懸念油然而生。

自行車會被偷嗎?

如果不會被偷,工作一切順利,那電影就沒什麼看頭了。

等到車子被偷,呼應片名之後,好戲才真正開始。按照好萊塢三幕劇結構來劃分的話,自行車被偷就是第乙個轉折點,第二幕是里奇和他兒子找車的艱苦旅程。

就是通過他們的尋車之旅,德西卡在無形之中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簡陋的住房;

髒亂的街道;

人潮洶湧的教堂。

環境簡陋破舊很直觀,而教堂非常多人,同樣是反映了人民的生活並不是特別如意。

如果生活一帆風順,除了特別虔誠的教徒,誰會無端端去祈求神靈庇護呢。

宗教神靈的元素在《偷自行車的人》中起到重要作用,不過所帶來的不是什麼希望和安慰,而是一種無奈。

劇本設定了乙個驚人的角色轉變。

對於妻子花錢問神婆算命感到不屑,闖進教堂無視禮拜禮節,透露出里奇是乙個堅定的無神論者。

但在尋找自行車無果,眼看就要丟掉工作,再次失業的時候,他內心所遵循的原則體系逐漸崩塌。

當乙個人面對一件重要事情卻無可奈何的時候,就難免會祈求神靈幫助,企圖借助更強大的外力來幫助自己。

里奇也不例外。

只要能找到自行車,什麼方法他都願意嘗試。當他走進那擁擠的神婆房間,做著自己本身認為是愚蠢至極的事,著實是影片的心酸一幕。

別害怕,還有更心酸的。

那就是里奇父子二人進下館子吃飯的一幕。

這並不是一家人均二三十的小餐館,前面一連串的事件讓里奇懵頭就走了進來,實際上他基本不來這種地方。

因為他連這裡賣什麼都不清楚。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一對比隔壁桌餐台上豐盛的食物,以及精美的服飾,貧富差距問題,不言而喻。

對於里奇來說,不光富人的生活水準遙不可及,甚至連維持基本生活的自行車,距離他也越來越遙遠。

《偷自行車的人》是一部徹底的悲劇,但完全沒有希望可言,一路都是反負荷情節的話,那就不是悲劇,而是賣慘了。

於是在高潮部分,里奇得到了一次實現慾望訴求的機會。

他撞見了偷他自行車的那個偷車賊。

前面導演已經給觀眾專門交代了誰是偷車賊,就是臉盲症觀眾可能不是特別確定。

經過里奇最後和偷車賊的「鬥智鬥勇」,結局部分才更具震撼力。

在德西卡精心設計的節奏、氛圍下,觀眾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里奇的內心掙扎。

他經歷過絕望,但他仍然可以選擇用另一種方式,奪回自行車,奪回他的生活。

自行車就離他幾公尺遠,似乎是唾手可得。

他已經走到絕望的盡頭。

只不過絕望的盡頭,是犯罪。

作為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代表作之一,《偷自行車的人》的真實感必須是超強的。

觀眾所看到的街景,都是無比真實的,那就是戰爭過後的羅馬城,配合大量的自然光,現實就這樣融入到了虛構的電影之中。

可能是大明星太難請的關係,兩位巨星都錯過了這部經典。

德西卡把目光轉移到業餘演員身上,據說男主角蘭貝託·馬喬拉尼就是從職介所那裡找來的。

在德西卡的指導下,馬喬拉尼成功本色演出,讓人幾乎看不出他是第一次演戲。

因為他所演的,是故事,也是生活。

得益於對生活與社會的真實表現,影片可以扎中無數打工人的心臟,還起到一種警示作用。

類似的情況不斷在我們的世界裡迴圈反覆,只是變換了時空,變換了環境。

於是像《偷自行車的人》這樣的電影,無論歲月如何婆娑,都不會失去原有的價值。

2樓:無雙

社會最大的災難是人與人的互相傷害。可怕的是這種傷害是基於基本的生存需要。普遍失業的社會現狀,窮途末路的底層人民可能一不小心就遊走在違法犯罪的邊緣。

人性本善,但奈何艱難的世道逼良為娼,「窮山惡水出刁民」的道理大概與此類同。

底層階級中弱勢者通過道德墮落,非法侵占(偷盜,搶劫)他人利益來維持基本生存。然而不這樣又能怎樣呢?

3樓:Black Venom

本片最大的亮點在於所選的演員都是從路邊隨意挑選的,是最真實的深灰底層人民,他們反應出來的是最真實的社會現狀,反映出這個社會對人性善良的剝削,以及貧苦人民生活的悲慘遭遇

4樓:

2)情節的回顧

「情節是「平民化」的,甚至是民粹主義的:乙個勞動者的日常生活的乙個意外事件」

「而且,絕不是讓·伽本(7)式的命運多舛的工人所遭遇的那類離奇事件。既無因戀情而犯罪的內容,亦無偵探故事的奇妙巧合,這類內容無非是把往日留給奧林匹斯山的常客們的悲劇性大紛爭移到無產者的異域情調中。確實是一樁普通而瑣碎的小事:

乙個工人為了追回被人偷去的自行車,在羅馬白白跑了一整天。這輛自行車是他的必備工具,如果找不回來,他就注定再度失業。傍晚,經過幾個小時毫無結果的奔波,他也萌生出偷車的念頭,但是當場被抓,後來又被放走。

他依舊貧困無助,只是又被當成竊賊蒙受羞辱。」

1)總的評價

「然而,有一部影片《偷自行車的人》,還有另兩部影片,我真希望我們能盡早在法國看到這幾部作品。因為有了《偷自行車的人》,德·西卡終於走出了死胡同,並且重新證明了新現實主義美學的全部價值。

《偷自行車的人》當然是一部新現實主義影片,它符合自2023年以來從最優秀的影片中提煉出來的全部原則。情節」

摘錄來自

電影是什麼?

安德烈·巴贊

5樓:銀河二號

在那場由赤貧與絕望凝結而成的雨中,

乙個孩子如此莊重的愛他的父親,

連同他的困窘與羞恥。

《偷自行車的人》丨當自行車成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6樓:六五八

看完了這部電影,超級平靜的敘事, 意料之中的結尾。

我猜到車找不回來, 同樣, 按著分析標題的方法, 偷自行車的人指的一定不是偷男主自行車的那個, 男主最後也會成為偷自行車的人, 雖然他沒偷到。

因為他們同樣無奈與貧困,男主找到那個偷車人,他也生活在四個人擠在一間屋子的生活裡,相比起來,男主的境地似乎還更好吧。

我沒經歷過那個時代,我也不是義大利的國民,但是有些東西,似乎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比如那個孩子。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教堂外問他父親,為什麼不讓老頭吃飯,父親打了他一耳光,然後他哭了,邊哭邊往後面走,好像我們小時候啊!他還說他會告訴他媽媽(車被偷也是他告訴的他媽媽吧)

還有就是他們去吃飯的時候,他像所有的孩子一樣,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吃得那麼好自己心動,他父親能滿足他乙個拉絲麵包,孩子吃麵包時也學著另乙個富人家的孩子一樣,但是第二個食物就無法滿足了,那至少是月收入一萬以上的人才可以點的。

我看完片才知道演員其實只是路邊拉的,這讓我欽佩的同時也覺得,只有經歷過這樣生活的人,才可以完整的把生活搬上熒幕。

演員,故事,背景相互映襯,平靜又真實。

7樓:

《偷自行車的人》將故事放在二戰後的羅馬,工作崗位的缺失讓人們為乙個工作而奔波,故事的主人公安東幸運地被選中去從事乙個貼海報的工作,在經歷了贖回用於工作的自行車、被小偷偷走自行車、尋找自行車無功而返、支開兒子獨自鋌而走險去偷自行車被抓住這一系列事件之後,幸運被釋放的安東和兒子默不作聲,懷著複雜的情緒擠在人群中往家的方向走去……

一、工作

二戰後的羅馬在蕭條中緩慢而沉重地執行著,安東和大多數家庭裡的男人一樣,既是丈夫又是父親。沒有工作的他每天都等在馬路邊,等著發放工作的人喊他的名字。電影的主題開始於安東找到工作那一刻,這意味著安東結束了失業。

在家裡等待訊息的妻子也在電影的開頭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失業意味著這個一家三口生活的捉襟見肘,意味著每天家庭氣氛的凝重,也意味著作為父親和丈夫的安東無法給妻子孩子提供有保障的生活。失業已久的滋味有多苦,得到工作的安東就有多開心,但是他的開心馬上被一輛自行車所打破,因為自行車早已被當掉,妻子不得不將床單被單拿去贖回自行車。

工作帶來的喜悅是要大於沒有自行車這個煩惱的,人往往在沒有選擇的時候,才會傾力去對待降臨在自己身上的人或事。因為沒有選擇,你奮力去追求的事情,反而需要那麼一點點運氣,在電影這樣的背景下,那輛普普通通的自行車,便成了成就乙個父親乙個丈夫的關鍵。它是救命稻草,它是希望,它就是乙份的工作的最後閉環。

到這個時候,安東的兒子還沒有在電影中出現。

二、兒子

安東的兒子布魯諾仔細地擦著那輛被贖回的自行車,帥氣的臉上顯露著童真,如果沒有前面的鋪墊,這充滿幸福感的畫面應該常常發生。像很久以前一樣,安東騎著自行車送布魯諾去上學,早上還沒什麼人,小布魯諾看著前方,一臉幸福的樣子。城市好像永遠都是忙忙碌碌,它懶得停下來看看你們每乙個人的心情和想法,即便是在蕭條時期的羅馬,街上的行人也是匆匆忙忙,開始工作的安東剛剛貼上一張海報,自行車就在身旁被小偷偷騎走了。

安東沒能追上。放學後的布魯諾等來的是垂頭喪氣的爸爸,他們並肩走在來時的路上,布魯諾焦急而慌張地跟在父親後面,他忍不住終於問爸爸「自行車呢?壞了?

」安東咕噥了句:「嗯,壞了。」

大多父親和兒子的關係就像這一路的安東和布魯諾,一路無言,只是在安東回頭的時候,他挽起了布魯諾的圍巾。他們開始了艱難的尋車之旅,去自行車露天賣場、追認識小偷的乞丐,失手打了布魯諾的父親也許是心懷愧疚也許是想用大餐忘記煩惱,安東帶著布魯諾去西餐廳吃飯。這對落魄的父子,此時也像看似無憂的貴族一般,吃著牛排和芝士,說說笑笑。

也許這部電影只是講述由自行車引起的一系列事件,但在餐廳裡的這對父子,恍惚讓人忘記了剛剛發生的不愉快以及生活帶來的種種煩惱,如果這些不愉快和煩惱都是因為金錢而引起的,那就讓金錢幫助他們暫時拋開這一切吧。穿著小西裝的布魯諾,看著鄰桌小孩不懷好意地炫耀,開心地吃著難得一試的食物。不善的眼神與驚險和驚慌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實在沒有辦法的安東決定冒險去偷一輛自行車,之前他猶豫很久,道德和生活的壓力讓他左右為難,但沒有自行車,他家的生活便難以為繼。他支開布魯諾,騎上一輛停在門口的自行車,自行車的主人還是抓住了他,內疚而難堪的安東被人群擁擠著往警察局送。布魯諾拽著爸爸的衣角,淚流滿面地在人群中倉促前行。

他抬頭看見犯錯的爸爸,在如此多的人面前,親情或許比對錯更為重要,他撿起爸爸掉下的帽子,彷彿是撿起那破碎的尊嚴。艱難的生活,讓這對父子共同面對著困境,乙個家庭的命運,彷彿就在這一群押著安東前行的人手中;父子間的關係,也在一聲聲怒罵裡,更近了一點。

布魯諾擔心的是一輛車,也許我們擔心的是一棟房。毫無疑問,安東比布魯諾更在意他的自行車,同樣的,我們的父親也更在意這風波詭譎的世界裡我們的一席之地。屬於特定時代的父親角色,將所有的情緒,對妻子對兒子對事業,都集中在了如今看來微不足道的一輛自行車上。

風雨裡抗在肩上的梯子,是乙個家的擔子。戰後的復興,來自於乙個又乙個細小基礎的工作,來自於乙個又乙個忙碌奔波的父親,也來自於他們背後的妻子和子女。

電動助力自行車與傳統自行車區別?

Malphite 其實就是在自行車上加了一整套電子驅動套件包括電池電機 控制器感測器 操作面板 或者叫儀表 電池和電機很好理解,電池提供電流驅動電機,感測器根據速度或者力矩將訊號反饋到控制器,幫助控制器控制電流輸出。操作面板 LCD型別的有顯示屏,可以顯示各種速度,溫度,剩餘電量之類的資訊,還可以設...

如何評價越野公路自行車?

將作 非常好的車型。一定會普及。這是我4年前說的。現在果然有這個趨勢了。原因如下 1 100多年歷史了。歐洲自行車運動冬季熱身賽專用。2 路況適應性廣。3 碟剎公路的普及,一下就帶來了cyclecross的春天。4 作為最早自己到處買吊剎組cx車型的車友,現在覺得是理所當然。GIANT的廣告圖 TC...

自行車愛好者人會用自行車通勤嗎

小呆呆 如果是公路車拿來做通勤用,會有很多的不便,通勤路上訊號燈比較多,而且可能會遇上上下班高峰,穿著鎖鞋會比較麻煩,如果是要上下班騎的話可以準備一輛普通的車。 緋色月下獨斟客 會啊,每年通勤騎行3000 4000公里的樣子。只要不是雨下得特別大,都會選自騎行通勤。偶爾出門買點什麼東西,也是穿上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