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邏輯學三定律(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不能被違反,違反會怎樣?

時間 2021-05-06 21:34:43

1樓:欒峰

如果你始終把邏輯學定義為一種學科,以及把這些概念定義為公理的話,他們會成為一種限制。概念是遊戲規則,除了是否違反的兩種可能性以外還有其他的可能性,那就是我不跟你玩了。這個世界除了如何判斷以外還有不去判斷的可能性。

在量子學課程中,粒子的執行狀態取決於觀察者的角度,觀察者觀察,它就會呈現粒子的運動狀態,只會有正反兩種運動軌跡的可能;觀察者不去觀察的時候,他就變成一種疊加態,呈現光的狀態,包含了除以上兩種可能性之外的所有可能性。另外舉個例子,如一台電腦,對於他的一生來說,一輩子都是都在作業系統中的0與1之間判斷,程式就是他的認知系統。直到某一天它重啟了,在切斷電源的一瞬間,他才看清了這個世界,自己只是一種存在,不再被系統的認識所束縛。

所以定律只是這個世界人類發現的遊戲規則,但其實世界是無窮多的,他們都疊加在一起,我們可以同時在無數個世界中來回穿梭。在不去分別的境界中才會了知生命的意義,才會真正跳出學科的認知層面的限制。

2樓:徐曉軼

概念思維中用此三定律來保證推理結果的可靠性,即如果真為1,假為0,則乙個推理過來,可以認為是真值的傳遞,而邏輯學三大定律就是用來保證這個真值的傳遞是可靠的。

即,只要符合這三定律,則結果的真假取決於證據與論證的前提。

由於人類認知是基於對事物的分類,所以概念思考過程,可以視為:

1、對事物進行特徵識別,即用已知的測量維度和工具,對事物進行測量,然後得到各維度的資料

2、對這些特徵資料進行匹配、歸納、整理,即通過對知識庫中各類事物的識別特徵進行比對,給出該事物的主要特徵【即忽略次要特徵資料,只保留主要的特徵資料】

3、基於這些主要特徵對事物進行分類,即將事物歸入相應的類

4、用該類事物的主要特徵,包括行為,對事物進行比對以確認符合該類事物

5、識別成功後,就可以用該類事物的各種已知特徵來推斷當前事物的行為

這就是典型的三段論的具體應用。

所以同一律就是整個推理論證過程中,必須保證事物用來進行識別的特徵資料不能變化,否則必然分類錯誤。違反同一律,就是三段論的錯誤應用,將A類事物的特點錯誤的推斷給了B。

排中律是非此即彼,即如果用來分類A的特徵必須全部吻合,但這個要求太高,所以模糊數學就進行了鬆弛,即不要求對分類特徵全部吻合,只要部分吻合就可以了,這會導致模糊性,即遵守排中律帶來的是精確識別,而鬆弛排中律帶來的是相似性,則原本的推理結果就從可靠變成了可能,所以鬆弛排中律後,推理結果是帶有可能性的,即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

矛盾律的違反會導致前提為假,而假的前提可以推導出任意結果,即說假話的人可以隨便說,反正不可信。

一般來說,違反矛盾律就代表說假話,沒太大實用價值,實用中更有價值的是鬆弛另乙個邏輯定律:因果律,即我們通常認為萬物有因。但因果律,我們一般不認為是推理的基礎,因為因果關係是最強的邏輯關係,世界之複雜,事物間的各種聯絡太複雜,大部分事物間的關係是複雜的影響,而非單純的因果關係,但概念思維本來就是要簡化,所以我們假設因果律可以成立,而鬆弛因果律的就是隨機性,隨機性代表的就是事物間的關係太過複雜或我們的認識還不夠深入。

完全遵守三大定律,就是傳統的數學和邏輯。鬆弛排中律的是模糊數學,鬆弛因果律的就是概率數學。

3樓:勤懇的山地半獸人

當我們用語言描述我們的世界時,這些律是對語言進行的規則限制。我們可以說出自相矛盾的話,也可以說出不符合同一律的話。但是通常結果讓人迷惑或者和實踐不符。

話你可以隨便說,只是從經驗來看不符合這些規則的話都不對。那會不會有一天就對了,我不知道。

當你想用語言正確描述世界時,這三個律不能違反。經驗來的。

當你不是這目的時,可以違反。

4樓:不言之教

在靜止的條件下,邏輯學三大定律是正確的。

在運動的條件下,邏輯學三大定律是錯誤的。

事物的發展就是否定自己,成為和現在矛盾的自己。

5樓:黃呆呆

這題我會,

人大腦中的概念和現實世界中的傳入大腦的資訊是需要一一對應的,那麼問題的本質就是,這個世界的不同資訊狀態是否是可區分的,即:

世界上2個不同的資訊,a和b,我們是否可以區分a是a, b是b,而a不是b。

比如我們是否可以區分紅色是紅色,黃色是黃色,而紅色不是黃色。

如果答案為「是」,那麼邏輯的基本定律就確定下來了。

6樓:哲學為何p開頭

1、白馬非馬 a 身份=恒等 a 副類名非正類名:身份恒等律,以及本同 A is A 律,所以沒有「同一律」!

2、縮寫:宇 C 宙》o《時 U 空,宇矛 C 盾宙》o《時矛 U 盾空,外矛C 盾裡》o《昰矛 U 盾非,這就是矛盾律的本體意義;

3、宇 C 宙時空世界》o主《謂詞有效名稱 U 神全稱,0=主詞=專名=無效名稱,可以排除:譬如,「黃世仁」的「仁義道德」無效。

4、這哪兒是「能不能違反」的事兒?而是「懂不懂」西方哲學的問題!精確到單詞 logic 每個字母 l 左右 o 左右 g 左右 i 左右 c 兩邊,西方哲學的邏輯學原理將一目了然。

7樓:摸石頭過河Ldx

先說結論:違反形式邏輯(以下簡稱邏輯)三大定律也不會怎樣,一樣活得好好的。

現實生活中我們除了用到邏輯思維,還用到非邏輯思維。

非邏輯語言的「概念」是實在事物(或思想)的標籤,同類事物內沒有完全相同的;具體的某一事物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古希臘的「流變」說)。「概念」哪來的同一性?這違反同一律。

非邏輯判斷是實在事物(或思想)間的相互比較,不存在非黑即白的判斷,這違反排中律。

非邏輯證明是實證(包括經驗與體驗),沒有推理論證,不存在矛盾不矛盾的問題。

赫拉克利特的「流變」的邏各斯 ,柏拉圖的理念論,黑格爾的辯證法,陰陽五行……就是典型的非邏輯思維,個個還是哲學高峰。實證還是檢驗理論是否科學的標準之一。

我們日常生活中也以非邏輯思維為主,誰覺得不舒服了嗎?耽誤什麼事了嗎?

不要神化邏輯!邏輯只是思維與表達的基本規則,是壓縮整理經驗資訊的思維工具,是推理論證的先決條件。正確理解邏輯及其三大定律、特別是同一律,是能否用好邏輯這個思維工具的關鍵。

日常語言中「概念」指向具體事物、而非同一性的抽象特徵,用日常用語中的偽「概念」、進行偽「邏輯思維」反而是有害的!

別忘了日常用語的非邏輯思維。

8樓:達達

3.03我們不能思想非邏輯的東西,否則我們就必須非邏輯地思想。

3.031常言道,上帝能創造一切,但不能創作非邏輯的東西。這就是說,我們不能說乙個「非邏輯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3.032在語言中不能表述任何「違反邏輯」的東西,就像在在幾何學中不能用座標表示違反空間規律的圖形,或者給出乙個並不存在的點的座標一樣。

維根斯坦《邏輯哲學論》

9樓:橘生淮南其名為鯤

先放個正面回答:

矛盾律、排中律是不可懷疑的,因為會產生相反的結果。

——亞里斯多德:《形上學》,1006a

以下是個人意見:

在哲學世界中,雖然邏輯很重要,但邏輯又不那麼重要。

因為,邏輯本身是用來說服別人,或證明自己觀點的。而如果採用形式邏輯進行論證,然後違反了規律。那麼,觀點也就不那麼可信,僅此而已。

但是,表達自己的觀點,又不總是需要邏輯,尤其是嚴格的形式邏輯。比如,詩歌、寓言、語錄,就不嚴格遵循形式邏輯而創作。

詩歌通過音韻表達自己,而寓言往往荒誕不經,語錄零碎而散亂,還有大大小小的注釋、註解,都是表達觀點的好辦法。

所以,違反了某些規律,也不是什麼大事。

因為,這些規律本身,有無限套娃的嫌疑。

10樓:思維觀察員-鵬君

這個客觀存在的思考規律。之所以客觀就是因為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就是它,就存在在那裡。

至於為什麼不能違反,即「為什麼不能違反客觀規律」,其實沒有什麼「違反不違反」一說,規律是拿來利用以達到某個目的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我要對乙個女生表達愛慕,我說「我愛你」這符合語法規則/規律,我說了就表達清楚了我的意思,她聽了也就明白我在說啥了——這是利用/遵守規律達到的目的。如果我說成了「愛我你」,這就違背了語法規則/規律,對方就很難理解我在說什麼,那麼我要表達愛慕的目的也就無法達到了。

反之,就會造成混亂。

總之一句,規律/規則的存在是客觀的,我們學習它們的目的在於利用它們來達成自己的目的。至於正向利用,還是反向利用,那都有自己的目的決定。

各種三定律都是為什麼?

田然 1.如果店家值得信任 飯已知確實好吃,跨國誠信連鎖店,認識的店,或者周圍人都說確實非常好的 第一次失望 如配送時間晚 還嘚吧嘚吧不承認非說已經出門了 飯味道很差,菜飯裡有不明物體 蟑螂頭髮什麼的 這種會投訴,並且要求良好的道歉態度和良好的解決辦法,退款,或者更換乙份同時附送一些小食。如果道歉態...

學校教邏輯學嗎?為什麼?

dtclzy 其實一些基礎的,數學裡都有滲透了。比如集合思想,充分 必要條件,逆否命題,都是比較重要的邏輯學內容。也就是說,能靈活運用數學集合思想 包括在紙上畫圈來思考集合關係 邏輯思維就已經不錯了。在理想上而言,學邏輯學應該是對邏輯思維有很大幫助的。但從現實角度來講,現在的教材太過於模式化,晦澀難...

什麼物理定律是基本定律?熱力學三定律?不確定性原理?

魯新奎 迄今為止,最基本的物理定律還是慣性定律,而最小作用原理是慣性定律的一種表現形式。大自然的選擇就是真理。物質內在的本質規律,相對於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是更基本的規律。當然,也必然存在比慣性定律更基本的規律,那就是慣性的起源 質量的起源 引力的起源 波函式的起源 背景時空的起源等等等等等,人類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