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

時間 2021-05-08 15:46:10

1樓:記憶最欺騙人了

諸葛亮清楚的知道蜀漢是外來政權。時和勢不站在他那一邊,他必須在漢室復興的共同記憶消失前北伐成功。

為此他窮兵黷武,透支國力,把所有人的命運都綁在了國家這架戰車上。

2樓:漢弗萊

玩三國志10的227劇本。姜維開局找鄧艾結拜,再找了幾個五維70以上的,佔據西涼武威和天水。節奏已經慢了,大權子滅了蜀國和魏國。

整體思路是保住武威,相機進擊長安和漢中兩線。因為自家地盤人口太少,很難徵兵,進攻計畫一拖再拖。饒是使用鄧艾姜維落石技能每次都能不死一兵不耗一點城防守下來。

也頂不住大權子每個季度攻城3次。遊戲裡我操作的都累的不行,想想現實丞相累死也是可以理解的。

還有,內線防守砸的都是自家的瓶瓶罐罐,還打斷正常耕作。所以不如主動攻擊,搶到的都是賺的。

3樓:夢遊太虛

這麼說吧,蜀國如何出兵才能統一全國。玩過三國志的人都發現三國鼎立了,用蜀吳是很難統一的,兵種克制,地形,等等一堆問題。

所以諸葛村夫這個行為就很好理解了。

4樓:

這不是諸葛亮,或者姜維的個人決策,而是蜀漢的命。

蜀漢自命承襲大漢,而大漢的根基在中原,所以蜀漢必須為這一立國之基奮鬥,無論實力如何。

如果不北伐,它就失去了立國的合法性,甚至連個二流國家都算不上。

5樓:山有木兮木有枝

諸葛亮在劉備死後一直北伐,其實他自己也明白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那為什麼還要堅持,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為報先帝,以完遺願

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第二:不攻曹魏,蜀漢必亡

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漢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

只有出蜀,占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對於蜀漢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這有相對性,曹魏攻不進來,但蜀漢也殺不出去,用一句話來形容蜀地:「天下大亂,勝天堂、天下一統,死牢房」。

天下大亂,佔據蜀地。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進可攻退可守。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乙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

而且險山峻嶺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

兩軍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

第三:北伐中原,轉移矛盾

蜀漢是劉備依靠荊州集團(以諸葛亮為代表,劉備入蜀帶領的文臣武將)在蜀地建立的政權。所以在蜀漢第一階級是荊州集團、第二階級是東州集團(以李嚴為代表,劉璋以前帶領的文臣武將)、第三階級才是蜀地集團(以譙週為代表,蜀地本土勢力)。在蜀漢的基本國策是該執政掌權的是荊州集團(蜀漢四相全是荊州人)、受聯合拉攏的是東州集團、被排擠打壓的是蜀地集團。

由於蜀漢建國之初,擁有荊州與益州,三方勢力的矛盾並不明顯。但是自從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荊州集團在經歷失荊州、敗夷陵,元老死傷慘重(關羽、張飛、黃忠、馬良、麋竺等皆亡),無力繼續壓制強大的蜀地集團,所以必須聯合東州集團。

三方長此以後,矛盾日漸突出。劉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託孤之時,除了任命諸葛亮為「正託孤大臣」還任命李嚴為「副託孤大臣」。一來可以使雙方互相監督,二來可以藉機拉攏東州集團。

況且李嚴也算是半個荊州集團,不與劉備定下的基本國策衝突。

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漢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涼州,那麼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而且可以使蜀漢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只不過蜀國的國力還沒有達到能夠滅掉曹魏的級別再加上後方不太穩定致使北伐一直不能成功。諸葛亮明白卻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為甚至還死在了北伐的路上「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啊!

6樓:艾莉亞的iris

因為第一次北伐是真的有可能打到長安的,後面的,可能諸葛亮也沒想那麼多,知天易逆天難,活不了多久了那就用餘生去拼一把,可能吧

7樓:唐玉小寶

這個問題就好像印度現在跟中國過不去是一樣的,國內壓力大,要轉移矛盾啊!不到一百萬人口要養活10w軍隊,壓力大啊!打是找死,不打等死!萬一夢想成真了呢?

8樓:自盛開

有點問題的,榨乾打一場未必可能要輸的仗,牌面上是打不贏魏的,對持中可能等十十年以上去等轉機的,並沒有把傳承人的重要性納入訓練培養中,自己完了,蜀國等死,不算完美

9樓:來嘛英雄

玩星際單礦打兩礦三礦,再怎麼憋你也憋不過對方,兩礦的經濟大於單礦,這意味你經濟不如對方,而經濟差距影響兵力和科技。

這種情況要麼偷礦追經濟,要麼各種空投拉扯,影響對方操作,分散對方精力。

不過難度很大,經常會出現空投一波送一波的情況,騎虎難下,單純看經濟對比,北伐其實就已經是沒辦法的事兒了,更不要談內部的各種矛盾,是不是需要轉移了。

另外,還要考慮乙個問題,這並不是普通的群雄爭霸,是曹要代漢,而劉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不可能無動於衷的。

10樓:猶憐草木青

你打dota。

野怪、roshan盾等等資源全都在對方家,你這邊的後期英雄要麼浪死,要麼病死,要麼老死,這時候雙方都選擇不進攻對方,安靜發展的話你覺得你能有勝算嗎?每分鐘對面都會比你領先乙個大件,被對面一波推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面對這樣的死局,你唯一的出路就是即使你是弱方,也要出去拼一拼機會,說不定抓住了對方乙個失誤呢?

11樓:黑白花的熊貓

不北伐蜀漢的政權就不是合法的政權,必須告訴全中國人民,我才是正統的大漢,對面那個是假的,怎麼辦?我就得打他,不管能不能打得過,打得過要打,打不過也要打,實在沒有家底了,我喊口號總可以吧。這就是政治。

12樓:小般般

首先,蜀漢實力那時候還是不錯的,前幾次北伐是真的有機會和實力一統天下,復興漢室的,所以才決定北伐。

其次,諸葛亮發現蜀漢後繼無人,劉備死後,再無一統天下的明君,阿斗只想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並無雄才大略,而且諸葛亮自己也老了,所以一定要在活著的時候北伐,如不成功,蜀漢偏安一隅,幾十年之後早晚被吞併。

諸葛亮很清楚,在蜀漢朝廷內部,大多數重臣都是反對北伐的,諸葛亮活著權傾朝野,說北伐就北伐,諸葛亮一死,恐怕就偏安一隅了。過個幾十年,部隊戰鬥力衰退,名將們逝去,文官官場腐朽結派,恐怕再無復興漢室的機會了。

古人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遷延日久,恐怕局勢變得不利啊。

13樓:故事檔案局

乙個腦洞。

(一)瞻兒,你今年已經八歲了。

三歲時,為父就沒了娘。

像你這麼大時,就已經沒了爹。

為父小時候沒你這麼幸運,能在成都自由自在的生活,想讀書時便有老師來教,想遊戲時,便有其他小孩子來陪。

為父小時候和你三叔一起跟著叔父過活,後來叔父去世了,為父就隱居在隆中。

少年時顛沛流離,早早的就體會到人世間的疾苦和亂世中的險惡。

為父比起那些困於凍餒、戰亂的百姓來,也算是幸運的,至少還有機會活下來,還有機會做一些事情。

大漢立國四百年,不能奢求所有的臣子都克己復禮,匡扶君上。但每每一有亂臣賊子禍國殃民,最先吃苦的便是百姓。蜀地民少,益州凋敝,為父看著那些終生困在生計上的百姓,心裡總是很疼。

總要有人來解救他們,總要有人來幫助他們。為父做的事,就是盡快終結亂世,給百姓一片樂土。無論是曹魏還是孫吳,都沒有把江山拱手相讓的道理。

想要興復漢室,便一定要先動刀兵。不過,在動刀兵之前,先要與民休息。國可以不富,民戶卻要足夠殷實。

為父年輕時很是狂傲,自比管仲、樂毅。那時的人都不把為父看在眼裡,覺得為父是書生意氣,並沒有真才實學,只有三五好友知道為父平生的志願。是啊,為父一生所求,不過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罷了。

漢室傾頹,早早就埋下禍根。光武帝之後,大漢的國土上豪強林立,諸侯並起,朝廷內困於外戚、宦官,外困於四方諸將。皇帝又大多年幼,很多還沒活到你這個年紀,就被毒害。

風雨飄搖這麼多年,終於遇到了黃巾之亂,天下群雄並起,先後有董卓、曹操廢立君王,把持朝政,又有袁紹、袁術並起北方,劉表、劉璋據有南國,馬騰、孫策爭雄天下,舉凡公孫瓚、呂布、張繡等鷹揚之人更是不勝列舉。

先主就是在這種境遇下,與關羽、張飛二君侯桃園結義,立志興復漢室。他屢敗屢戰,輾轉於諸侯之間,身邊聚集了一批忠義遊俠之士。

二十七歲那年,先帝三顧為父於茅廬,知遇之恩,永生難報。初出茅廬,為父給先帝出了三個主意,聯孫抗曹、佔據荊益、待變出兵。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天下應該已經一統了。

可是亂世如飄萍,誰也不能逆料後來的事。赤壁的一把火,燒退了曹操的雄心。但荊州那晚的白衣,也讓咱們大漢,徹底失去了荊州和關君侯。

先帝挾喪弟之痛,舉兵伐吳,為父沒能攔住他,也根本就攔不住。後來先帝在白帝城駕崩,許為父國事,已經十一年了。

(二)瞻兒,這些話,你可能還聽不懂。

但為父一定要說給你聽。

這十一年來,陛下給了為父莫大的相信,大小政事凡是為父說的,陛下從不干預,以人臣而行君事,為父一直如履薄冰。

陛下聰敏,日後定能給大漢百姓以和樂,可是先帝的囑託,為父不能不時刻放在心上。

勸課農桑、平定南中。

一步一步,陛下和為父挺過了先帝駕崩後一兩年的難。現在想想,為父仍是如履薄冰、背脊生寒。那時只要有一步走錯,天下便要崩塌,大漢就要淪喪。

北伐,北伐,北伐。

這十一年來,為父的生命中只有這乙個詞。為父忽略了你大伯、三叔,忽略了夫人,忽略了你母親,也忽略了你。只想用盡自己全部的力氣,打到長安裡去,再打出乙個漢室天下來。

否則,就沒法報答先帝的恩德。

瞻兒,為父有你那年,已經四十六歲了,大漢頃頹,有很多人根本活不到這個年紀。為父平日不會喜形於色,得到你出生的訊息時,還在漢中。軍中諸將都樂開了花,為父也不過就是笑笑。

其實為父心裡當然開心,你的出生,是少有的喜事了。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北伐?

耽亮 以下是我諸葛亮不理解你們反對北伐的幾大原因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 平,而欲以長計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 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徵,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殊絕...

為什麼諸葛亮北伐令人感傷,而孫權北伐就令人發笑?

TCho 諸葛亮的北伐之所以悲壯,簡單概括一下,那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八個字,具體到丞相北伐這件事裡面,有很多很多人,窮其一生而不得見的,夢寐以求的,人類最寶貴的品質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也是八個字。諸葛亮他做到了。悠悠蒼天,曷此其極 還是八個...

北伐很難,是什麼支撐著諸葛亮和姜維北伐?

星04 1,蜀漢政治派系複雜,內部矛盾很大,需要對外戰爭轉移矛盾。2,蜀漢的政權合法性就來自於伐魏,魏是通過禪讓取得東漢政權,從手續上是合法的,那蜀漢算什麼,所以蜀漢只有不斷北伐才能試圖證明自己的政治正統地位。3,北伐是有可能成功的,雖然魏對蜀漢和東吳從實力上碾壓,但是蜀漢如果能夠奪下涼州,進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