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題材的文藝作品裡通常將蜀漢列為正派形象?

時間 2021-05-07 21:52:03

1樓:

因為劉備集團身上的閃光點很難磨滅,蜀漢不容易當反派,總不能從批判封建社會的角度入手吧。

把蜀漢寫成反派的話,要麼把劉備諸葛亮塑造成沒有紂王的聞太師,寫出來就是個沒有法寶與克制當賣點的封神演義;要麼學俞萬春改編水滸給人家降智,但多半就跟蕩寇志乙個水準。

把蜀漢寫成配角的話,孫吳實在撐不起來跟曹魏的對手戲。偏偏孫權還是搞出了點名堂,要是孫權跟趙構一樣廢的話還可以整乙個三國背景的說嶽。

當然如果不是寫整個三國史的話,拍個《赤壁》這種倒是可以把劉備集團拉出去當配角或者男二,或者以劉璋為主角寫悲劇英雄,但既然都寫悲劇英雄了寫諸葛亮不是更好。

剩下的好像就只有用陰謀論或者魔改寫法了,劉備白帝伏兵巧試諸葛,孔明大權獨攬逼宮劉禪,當個架空故事也不是不行。

2樓:lu luce

曹操挾持天子,進行割據。兒子廢除漢天子,篡位稱帝。丞相司馬懿,接著篡位。一窩子traitor。

劉備是皇帝的叔叔,堅持維持漢家天下。直到漢天子被廢,才稱帝。關二爺千里護送嫂子。華容道報恩。。諸葛丞相為了維持蜀漢,把自己活活累死。千古完人。無任何黑料。

孫權背信棄義。背刺關雲長。幹backstabber的事情。這個就連外國讀者都看不下去了。

你問為什麼三國題材的文藝作品裡通常將蜀漢列為正派形象?

丫們忠義。。loyalty。。。

3樓:shinbade

很簡單啊,這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

既然《三國演義》中,蜀漢為正派已經深入人心,後來的文藝作品,若無特別的需要,何必要反著來呢?

4樓:空醋瓶子

很簡單,因為魏晉太爛。

比如我們面對弱雞宋的時候,是不是有時候會想,如果柴榮沒死,先定北方會是什麼後果。

那麼,那麼多文人,看到五胡亂華,看到比南北宋更糜爛的東西晉,腦洞一下劉備諸葛是更好的選擇,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5樓:

好多高讚都講的挺透徹,我就講下幾點:

①陶謙在徐州被曹操打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劉備直接帶著自己那點兵馬過去了;

②下屬黃權帶著幾萬人的軍隊和物資直接投降,劉備來了一句是我對不起黃權,不在黃權對不起我,沒有動黃權家人;

③曹老闆在攻破徐州進行屠城,強搶別人妻子而劉備卻帶領荊州百姓一起渡江避難,能救都救了…(就第三點,我都覺得應該把季漢列為正派,曹魏列為反派)

6樓:睿畫三國

8題主還是看得少。蜀漢做反派的電視電影遊戲很多啊。

2023年,《貂蟬與呂布》,保劍鋒飾演的劉備是厚臉皮,話很多的搞笑擔當。

2023年的遊戲《軒轅劍5漢之雲》,諸葛亮明明不會打仗,還執意北伐,於是正義的主角刺殺諸葛亮,隨著諸葛亮一聲一聲的慘叫,玩家在五丈原砍死戰爭的罪魁禍首,為民播下太平春。真相是諸葛亮糾結於報知遇之恩與蒼生幸福的矛盾,引誘主角刺殺自己的,死亡是乙個最好的解脫。我當時玩的時候,心想你個糟老頭子壞滴很,你真想死方法很多。

拉我們飛羽軍團背鍋幹嘛?

2023年,《見龍卸甲》裡岳華老師演的劉備,口口聲聲要興復漢室,稱帝美滋滋,諸葛亮晚年也是靠回憶活著,沒有進取心的。最後北伐也是把趙雲當棄子。

2023年,電影《關雲長》,關羽曹操是主角,劉備是黑黑的背景板。曹操最後說了,劉備欺騙了關羽。曹操是英雄你來做,小人我來。曹操是真正務實且理解成全關羽的人。

2023年,高希希的《三國》,曹操為主角,劉備的虛偽躍然紙上。

2023年,胡玫《蓋世英雄曹操》,曹操是主角,這劇裡面劉備就是上躥下跳的小人物,曹操才是蓋世英雄。

2023年《三國機密》,劉和,司馬懿為主角,蜀漢沒有戲份。

2023年,《大軍師司馬懿》,司馬懿家族為主角,洗的非常白了。吳秀波說過,三國裡就喜歡司馬懿。和導演一拍即合。

最近的遊戲也是啊,雖然遊戲不能上綱上線,但是也反應了策劃和製作組的認知。《富豪闖三國》裡的劉備就是奸詐小人,連兄弟也出賣的那種。

就連《三國志幻想大陸》也不忘了黑劉備一把,什麼興復漢室都是鬼話。

遊戲《有乙個三國》,陶謙禍害百姓枉動刀兵,曹操屠城只是放火,有百姓就火才殺,而且絕大對數百姓都被太史慈救下了。

《江南百景圖》,秦檜和魏忠賢都是超級好用的天字級別的英雄,非常好用,誰用誰稱讚 。

7樓:槓精

為什麼不允許將蜀漢列為正派形象?

蜀漢本身在那個時代就代表著正義啊!

曹魏擁兵自重,篡漢立王,孫吳坐安一隅,時而背刺,只有蜀漢從頭到尾就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且劉備臨死才肯登基稱帝,更以「漢」為國號,別的不談,蜀漢若是真的兼併曹魏、孫吳,那就妥妥下乙個劉秀,就這,我問你,蜀漢不當正派形象,誰當得上?

榜一的回答已然列舉蜀漢群臣的處世態度,我就不再贅述,一言以蔽之,蜀漢是由一群衷心於漢室的人聚集起來的,換算成今日,那蜀漢就是現今最早的共產班子,以民為主,講求仁信,得天下民心;

如果你非要強行把曹魏、孫吳當做正面形象,你怎麼寫劇本?不寫曹魏連年征戰荼毒百姓,不寫孫吳信義全無枉顧其主,光描寫人家的光輝事蹟,就這劇本你寫出來不怕觀眾罵你嗎?三國活脫脫就是乙個五胡亂華的超前點播版,到處都是殺人放火,餓殍遍野,民不聊生,曹魏和孫吳壓根沒把人命當命,只要能獲得利益,動輒出兵十萬爭鬥不休,最終苦的還是百姓,只有蜀漢真正做到顧及民眾。

8樓:啊啊啊

先不說蜀漢那群人的人品有多好了。

就說武侯和關公可是立廟成神的,尤其關二爺,管財又管義,上至當官經商的,下至摸黑走夫的,有誰不拜他?

你把關二爺寫反派,先不說你這劇能不能賺錢,關二爺可是管錢的,但是我估計第二天要被人上門削

9樓:陳夏昕-代

琮令其官屬宋忠詣備宣旨。時曹操已在宛,備乃大驚駭,謂忠曰:「卿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語,今禍至方告我,不亦太劇乎!

」引刀向忠曰:「今斷卿頭,不足以解忿,亦恥丈夫臨別復殺卿輩。」遣忠去。

初討譚時,民亡椎冰,令不得降。 頃之,亡民有詣門首者,公謂曰:「聽汝則違令,殺汝則誅首,歸深自藏,無為吏所獲。」 民垂泣而去;後竟捕得。

劉備面對赤裸裸的背叛,盛怒之下又是拔刀又是怒斥,但最終也沒有真的為難使者。曹操面對逃避軍役又來自首的百姓,好言勸慰一番,之後照殺不誤。

10樓:塵土

政治需求唄,符合忠義仁孝的儒家思想。

以曹老闆為榜樣,豈不是教導眾人多學曹老闆,有能力的人都可以不忠不仁,你覺得某電會讓你通過嗎?

以東吳為榜樣,豈不是教人只考慮自己利益,做人要兩面三刀,同時還割據一方。你覺得某電會同意?

主要還是三國的特殊性,以及曹魏最後被司馬家篡了。如果曹魏統一天下,導向必然會傾向曹魏,蜀漢那群人將被寫成破落東漢殘存的頑固不化分子。

11樓:「已登出」

因為蜀漢劉備符合龍傲天人設嘛

乙個皇室沒落後裔經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建造帝國的故事多激動人心啊

這種故事什麼時候不吸引人?

滿足了多少人的yy

12樓:水墨丹青

大江東去浪淘盡

漢祚當盡,天下群雄逐鹿

我欲復太平之世,重申君臣之義

只是智術淺短,迄無所就

君謂計將安出?

天命不可違,黎民多苦難

我將九尺身,都付壯酬事

茫茫的天命輪迴下面

總有些仁人志士在奮鬥者

暗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乙個個

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

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啊

盛衰豈無憑啊

一頁風雲散啊

變幻了時空

聚散皆是緣哪

離合總關情啊

擔當生前事啊

何計身後評

長江有意化作淚

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

在馳騁縱橫

-------歷史的天空

13樓:

文藝作品,是說三國演義還是別的?

我先說一下,是不是正派,首先就是得看你是不是天下正統。

在正史裡,正統王朝都是曹魏,剩下的兩個都可以說是被定義成地方政權,是反叛者。

而到了三國演義這類東西裡,蜀漢地位大幅度提公升的根本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宋朝的推廣,宋朝什麼情況?

從頭到尾,三百百多年一直被異族欺負,對外一直處於弱勢,這在古代中國是非常特殊的一種情況,然後到了南宋那更是被打的偏居一隅,宋朝的情況在歷朝歷代都是奇葩,除了那個五胡亂華時期的晉朝之外,中國沒有那個大一統王朝像他這麼弱勢。

那麼這時候南宋人們的自尊心就受不了,就要為自己弱勢找乙個『同伴』吧,也許這個詞不夠準確。

南宋要找同伴,最佳的選擇那就無疑是蜀漢了,都是前朝血脈建立的王朝,而且都是偏居一隅,甭管劉備到底是不是漢室宗親,它都是南宋最佳的選擇,除了它就是晉朝,但是晉朝顯然不可能成『同伴』,於是從南宋開始,蜀漢的地位漸漸從地方政權,轉變成天下正統。

三國演義就是基於這種觀念創作出來的,而也正是因為三國演義的誕生和普及,也讓人們漸漸接受了這種觀念。

14樓:

很簡單,漢末沒有劉備集團,曹操和孫權集團毫不出彩,沒下限的軍閥後來有的是,爾朱榮、高歡、宇文泰、慕容垂等等等等等.....這段歷史就和後來那些爛事一樣,大夥看都懶得看。就是因為劉備集團這一絲亮色,劃破了漢末歷史灰暗的鉛雲,讓它變得絢麗多彩。

那皇叔集團不是主角,誰是?

15樓:

因為封建時代忠君是政治正確,以蜀漢為主角可以幫助帝王來愚民。

而現在雖然不是封建社會了,但由於封建歷史非常長,老百姓觀念一時轉變不過來,骨子裡還是隱藏著忠君思想的。

16樓:我懷疑你在開車

因為觀眾愛看

如果不是奔著大獎去的文藝作品,都會把收視率作為第一目標既然目標是收視率,當然是觀眾愛看什麼我就拍什麼所以在文藝作品裡,不但蜀漢是正派形象,項羽也大多是正派形象,夫差作為正派形象出現的次數也不少

17樓:我妻由奶

標準答案,和我不一樣以我為準。

通常二字有問題,最開始文學作品都是以曹魏為正統,而後南宋偏安而得正統,三國歷史的主角就變了。

很多人從三中國人物找原因,不說不對,但不是根本原因。而事實上,劉備的季漢的確符合儒家的文化審美,論事不論心,曹操確實行事過於殘暴。

18樓:遠野貴樹

孟德有屠城這個黑點,大概是當不了正派的。

況且因為好人妻這個癖好,而導致死了乙個將軍,乙個兒子,乙個侄子。這大概也當不了正派吧。

殺邊讓、崔琰、孔融、楊修,逼死荀彧,這大概也當不了正派吧。

孫仲謀,高光時刻就是殺關羽了,

不過更高光的莫過於關雲長威震華夏了。

而且因為殺了後代人的精神圖騰,大概也當不了正派了。

而劉玄德,白手起家,

諸葛亮,歷代中國統治者的心頭好,

上和下都完美兼顧到了,無敵。

為什麼大部分三國題材的遊戲裡,張飛的武力值都高於包括關羽在內的其他武將

何道 遊戲一般參照三國演義,而三國演義裡面關羽在斬殺顏良後自己說張飛比自己還厲害,搞得後面曹操心態炸裂,這也是為後面張飛大鬧長板橋留的伏筆。原文 公獻首級於操前。操曰 將軍真神人也!關公曰 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操大驚,回顧左右曰 今後如遇張翼德,不可輕敵。令寫於...

文學文藝作品裡,為什麼有虎文化 熊文化 馬文化 狗文化等動物文化,反映了人類怎樣的心態?

六華 自己有乙個意思要表達,便需要找到乙個大眾日常容易見到且能被理解的角色,不會隨著個體的消亡而消失,於是就可以找到各種平常的物體 含生物 充當這一思想的載體。至於與平常不一樣,是只需要取其中乙個特徵,而忽略別的特徵,比如 熊的力量,豹的速度,鷹的眼睛 只取熊的力量而忽略熊的別的特徵,取豹的速度而忽...

三國題材為什麼沒有改編出好電影?

張郃 純粹的水平問題。我是真的認為中國從事文化娛樂行業的沒幾個真正 有文化的 文憑不等於文化,文憑只能證明技術領域專長,但是藝術創作靈魂核心是文化,技術是表現手段而已。無數影視劇就是給我的感覺從業人員尤其是主創專業可以但文化底蘊不行。甚至我認為郭德綱寫劇本都比專業編劇強得多。三國題材沒好作品根本和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