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我弟免受原生家庭的毒害

時間 2021-05-11 15:49:40

1樓:境由心轉

你好,能感受到你對弟弟的擔心,你是一位很替弟弟著想的哥哥,孩子沉迷遊戲是乙個常見的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孩子覺得學習是不快樂的,家裡是不安全的,所以會從遊戲中尋找快樂,獲得滿足,遊戲裡沒有人會催促他,否定他。要想改變弟弟的這個部分,是需要和父母做乙個溝通,讓父母意識到自己的語言和行為給到孩子的是什麼感受?

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已經意識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你想要父母做出改變的想法是好的,不過從你的角色來說,作為孩子如果直接去給父母提意見,他們會覺得不舒服,也不太容易接受,因為從家庭的位序來說,父母和孩子是上下級關係,這需要請專業的諮詢師老師來溝通。了解下,關於弟弟沉迷遊戲的狀態,你父母是如何看待的呢?

2樓:木槿

弟弟的教育和人生不是哥哥姐姐的事!做哥哥姐姐的好好的和弟弟互動,搞好和弟弟的關係,和他一起玩耍,這是首要的,但是教育,不是你該做的,他要的是情感的互動。只要有人和他有情感的互動與鏈結,他不會廢的!

要相信「相信」得力量,不要在心裡給弟弟一種這個家不好的暗示!活出你自己,就是弟弟的榜樣!

3樓:

原生家庭對乙個人的影響,有負面,必然也存在正面;負面的界定,只存在於在自己人生前進中,對自己所選擇的方向存在束縛作用的時候,所以我們要更正面的看待『原生家庭』。對弟弟,姐姐可以做到積極營造乙個姐弟間的小微環境,帶著弟弟看人生和未來的更多可能性,從而改變其對自身現有問題的看法和做法。

4樓:素苗-家庭教育

你媽讓你教教弟弟,你可以教,也可以不教,這是你的自由。你現在想拯救自己的弟弟,其實是把弟弟投射成自己,陷入受害者情結。你弟弟才四年級,他需要你的拯救嗎?

如果不是他的需要,你的拯救就不會有太大的作用,反而會讓你弟弟認為,是他不好,才需要你的拯救。拯救往往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因為不請自來的拯救往往意味著否定。

另外,你媽媽高中畢業,就不看懂心理學書籍?這個邏輯有點牽強吧。我認為高中畢業是完全可以看得懂心理學書籍的。你不妨給你媽推薦看看。

心理學是一些生硬的道理,但關係是有溫度的。你父母不是完美的人,但我覺得所有的父母都不是完美的,他們一定在他們的環境和能力上給予了最好的愛。你說你的家庭很世俗,看重成績和金錢。

那他們一定出生在金錢不富裕、學歷不高的家庭,他們走到今天不容易,養育兩個孩子更不容易,希望孩子過的好,也是無可厚非的。

你學了心理學,但並不應該道德制高點上,脫離父母的生存環境要求父母成為聖人。你想幫助你弟弟,不妨努力賺錢,未來在物質在弟弟需要的時候多幫助弟弟,好好體驗一下世俗的生活的不容易,再回頭看父母,或許會有新的理解。知易行難。

5樓:跳殺

對乙個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來說,他未必真能認識到「重要」的事情到底重要在哪,所以大道理講了沒用。假如沒能從小給予正確引導的話,剩下的只有管制了。

再說明白點就是:最開始是怎麼迷上手機遊戲的?一開始沒管住,難道現在不能把手機收回麼?父母作為監護人,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到?

6樓:心理樹洞

原生家庭對個體的影響確實很大,不僅影響我們性格的養成,人際關係的處理,有甚者還會使孩子產生心理疾病。

原生家庭我們沒辦法逃離。但是針對您的論述似乎也沒有講出來家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怎麼影響到你弟弟的,你提出家庭的毒害,家庭是如何毒害自己弟弟的,因為我一直在做心理諮詢方面的工作,所以可能對事情的原要求的詳細些。在我平時接觸的個案來講的話一般是父母離異的,家庭關係不和的,父母親患有精神疾病的,父母教養有問題的,會導致我們的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個各樣的問題。

針對您講的情況比較模糊,實在沒辦法給出針對性的意見。真的很抱歉。

7樓:手曲一指

家庭關係是複雜的,可能我無法給你比較系統的答案,但是看到了你提的問題,希望告訴你我的乙個原則,給你做參考。

這個原則很簡單:關係是不能傳遞的。

在你描述的這段關係中,也就是你和你媽、你弟的關係中,你只需要關注你的直接關係,也就是你和你媽的關係以及你和你弟的關係。注意,你媽和你弟的關係不是你可以控制和應該解決的問題範疇,你是你的間接關係。

教育你弟弟是媽媽的責任和媽媽的焦慮,你要讓媽媽開心,做好你自己,用你自己的方式,但不是代替她做她應該做的事情,你也不可能做得到。

你可以試圖改變自己,但不要試圖改變別人,尤其是改變長輩。給你媽看心理學的書是沒有用的,她要是喜歡看書的話也不至於只有高中文聘。每個人都有自己成長的方式和不願改變的緣由,複雜得很。

你的弟弟一定有他的優點,與親人在一起要看著優點,沒有人全是缺點的,總有優點。這是調整自己狀態的好的方式。

祝走出陰霾,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8樓:

有沒有注意到乙個很有意思的場景。一般老師講課很多同學都聽不進去,但是有的老師講的就聽得進去,為什麼?因為風趣、理解成本低,通俗易懂。

你可以用一些實際性的案例或者其他方法來輸出自己的價值觀。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害?

末末 不得不說,原生家庭確實對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媽媽在我十歲的時候自殺了,每乙個細節到現在都記得清清楚楚。彷彿還能聽到一路上大家議論的聲音,還能聞到洗胃機裡流出的刺鼻的汙穢的味道。從此,自卑 敏感 多疑 嚴重缺乏安全感一直伴隨著我,影響著我。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癒合吧。 可以去找心理醫生。曾經的我...

如何逃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wsl 首先要跳出已意識到有問題原生家庭圈子,多跟外面接觸,了解正確的方向。接下來,就是自立自強了,只有這樣,才能內心強大,敢於直面矛盾,敢於說不,慢慢的生活就按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了。 小魔仙 就像我看那些受到家暴的人我感到不解,我對你也感到不解。子不教,父之過,你父母從來沒有起到乙個父母應有的責任...

該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假水 首先,擁抱不適感。爸爸媽媽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我們也是第一次給人做兒子或者女兒,盡量體諒他們沒做到我們所期待的樣子,我們也不用活成任何人的期待。其次,多看書,多交正能量的朋友。看書方面,建議多看跟你觀點不同的書,因為我們越長大越會固定思維,我們很容易把我們認同的觀點強化,認定這些就是 真理 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