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難?

時間 2021-05-05 19:10:15

1樓:墨攻

從供給側,高校教育的底層邏輯仍然是以蘇聯的大學教育機構為主,最典型的就是綜合性大學稀缺,大學的課程太過偏科,重專業輕全面,還有什麼輔導員制度,應屆生等等,這些其實都是為計畫經濟而服務。

而需求端,企業則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產物,需要有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人才。

那麼好了,乙個具有計畫經濟色彩的學校,培養的人才必然不能滿足當下市場經濟體制對人才的需求。

現在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是優秀的技術人員,熟練的技術工人,而不是只會一心唯讀聖賢書的大學生。

供大於求,自然就導致這種結構性失業。

2樓:韓景清

大學生就業難,以此為題,展開分析。

就業難,首先是市場的供需關係出了問題。需求少供給多,國家提供的崗位和大學生群體數量比例懸殊,狼多肉少,所以大部分大學生找不到工作。

然後是大學生的質量差吧,以中國大學生普遍素質而言,他們是不足以勝任自己的工作內容的。沒有社會經驗、大學玩樂多於修學、大學教學內容空泛不實用,導致大學生能力不過關。

第三是等、傍、靠的思想在作祟吧,總想等傍靠,不願意融入社會,拖著考研、考公務員,然後大部分人都考不上,成了范進。

3樓:潘欣

都說找工作難,但其實公司招人也難,不論經濟是否景氣,其實企業招聘包含校招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人才缺口也很大。但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大學生找不到或不好找工作呢?

以前面試過不少大學畢業生生,主要是名校的,因為是給前公司招管理培訓生。

現在自己在做大學生求職服務的專案,面對的是更多非985、211的大學生,因為我們想幫助更多的非名校學生找到工作。

兩類大學生,肯定有差異,但也有一些共性存在:

1、學校學的和崗位需要的不匹配,這和專業對口與否都沒有多大關係。

2、大學生的期望值和自身能力不匹配,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最明顯。

3、當代大學生體現的過於自我(測評體現的比較明顯),這和職場中需要的團隊意識是相悖的。

核心的問題就是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時的自我評估和雇主方對你的評估出現了巨大的鴻溝,導致了找工作難。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其實是改變求職的思維意識,我這個專案初始其實是從這個點切入的,但應該是我犯了主觀判斷的錯誤,普遍來說大學生們並不認為自己這方面存在問題,所以我這個切入點擊錯了,也算是我走過的乙個坑。

但看到這個問題,我還是想說,其實大學生們真的需要改變自己的擇業觀。一方面通過自學、測評或接受培訓調校自己的期望值、正確認識自己;一方面系統的自學或接受培訓提公升自己期望方向的專業能力。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樣才能彌補自己和目標雇主之間的鴻溝,提公升自己的求職成功率。

4樓:季忠魁

1.大學畢業生太多,每年畢業的大學畢業量太多。

2.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主要是動手能力差,在大學裡學的網際網路的知識比較理論,跟實際網際網路發展不匹配,中小企業對網際網路營銷人員需求很大,所以這塊還需要再進行實戰培訓才能方便找到工作。

3. 當前各企業普遍營收受影響,各企業不願意找沒有經驗的大學畢業生,因為招沒有經驗的大學生,公司需要付出培訓的成本,三個月基本上沒有多大的產出,等有產出了半年了,估計很多大學生就跳槽了,企業營銷下降,不願意付這筆費用。

解決方法:

1.順應勢趨:產業網際網路下沉的紅利

網際網路的產業開始向地級市下沉,這塊大學畢業生想著在地級市就業。

2.大學畢業生做好職位培訓:

大學生在大學裡學的東西還是理論性偏多,多進行職位技能培訓,實戰培訓,入職就能幹活。

3.地級市大學生最好是在當地就業:

當前網際網路發展很快,地級市的企業需要網際網路營銷人員,需要人才。在地級市當地就業發展。大量的畢業生不都是從事科研人員,大部分是從事營銷人員,運營人員。所以要改變思路,行行出狀元。

5樓:samoc

文不對題,給大家講乙個艹蛋事。

但我想說,這種情況多了,真正的畢業生怎麼就業?實習生隨時有,還那麼廉價!

上周末,也就是2023年11月7日,我在某超市外賣打包處負責打包工作。

和我一起工作的,有兩個實習生,隨之,我和他倆交談。

兩個實習生,是唐山某大學的學生,大三,專業是電子商務。

學校讓他們到北京的超市外賣打包處實習,四個月,管住,沒工錢,不管吃喝。

這個實習是強制的,不實習或者實習不合格,無法畢業。

如果打包弄錯了,錯一件商品,則罰款20元。

那麼我想請問,他們的工錢呢?讓誰吃了呢?

多寫一句,劉易斯拐點到了。劉易斯拐點_360百科再有,就不敢寫了。

6樓:慢時光讀書

大學生就業「難」其實是乙個相對概念,不是指大學生無法就業,其實是指大學生無法按照理想狀態就業。比如環境,薪水,發展狀況不盡如人意。

並且,大學生離開象牙塔進行初就業時,不但需要與同齡人進行競爭,在一定程度上還需要與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職場老人進行競爭,這個時候畢業生的身份並沒有帶來什麼求職優勢。

其實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是「供大於求」。中國自2023年開始擴招,高等教育入學人數不斷增加。20多年來,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呈指數增長。

截止202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高達2700多萬。

而隨著經濟發展,很多缺乏技術含量的崗位開始被機械取代,導致崗位開始急劇減少。尤其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大型災害,例如這次新冠疫情,造成很多企業營收減少,不得不減少招聘,進行裁員維持運營,在一定程度也增加了就業「難」的程度。

也有人認為大學生畢業以後的就業情況和學歷有關,甚至覺得學歷越高薪資越高。其實這句話只能用於描述部分人群,並不能代表全部。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在沒有工作經歷的加持下,學歷能夠成為能力背書,並且成為一些有學歷要求的崗位的敲門磚。但學歷不是決定你薪資的唯一因素,也不存在正比關係。面試表現,崗位價值,公司水平都是決定薪資的因素。

那麼,這是不是說明學歷不重要呢?

並不是,學歷對於求職依舊是乙個非常有優勢的條件。原因有三個:

1、首因效應帶來求職注意力

我的乙個HR朋友告訴我,他在進行面試的時候發現,高學歷的求職者普遍能力和素質都要較強,所以他相對要更注意高學歷求職者,這就是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高學歷會讓面試官潛意識認為你是乙個有能力的求職者。

2、技術崗位的敲門磚

而且,很多技術崗位,是有學歷要求的。比如化工企業的研發崗,在招聘的時候就會特別提到學歷要求碩士及以上。

所以,如果你的心儀崗位對學歷有要求的話,一定要提公升自己的學歷。

3、晉公升的加分項

這個加分項並不是指在學歷越高,晉公升越快。而是指學歷帶來的思維方式能夠幫助職場人進行階層躍遷。

隨著學歷的增長,思維方式也會得到大幅度增長。為了獲取更高學歷,而鍛鍊自身學習能力,思維方式。這些能力養成以後,就能成為職場工作的優勢。

對於求職來說,學歷始終都是加分項,所以在能力允許的情況下還是盡可能對學歷進行提公升,培養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7樓:小兵

(1)整體的經濟寒冬環境及供需失橫是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現在國際上大的經濟形勢不好,企業都面臨著裁員以及破產的危機,所以勞動需要量不大。

經濟的寒冬導致每年新增就業需求人數相對較少,而畢業生數量過多,供大於求,企業可以壓低待遇和提高就業門檻。

(2)部分大學生畢業時仍沒有為可以自主選擇乙份好工作做好準備。

大學畢業生在大學好好學的沒幾個,畢業生質量普遍不高,很多用工單位寧可選擇有經驗的人員也不願用剛畢業的。 現在的畢業生普遍眼高手低,條件要求高,很難管理。

(3)教育體制方面的原因,需要針對需求培養專業性和適用性強的畢業生.

中國的大學需要一場改革,而且也正在改革,一部分將變成應用型大學,一部分變成學術型大學,乙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基礎科學與文化研究,同樣也離不開應用科學,技術與就業技能。當下中國高等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把兩個混在一起,分不開,所以培養的人才高不成低不就。以學術為導向的專業,人才不達標,以應用為導向的專業,脫離市場需求,這就是高等教育的現狀。

8樓:靜守彼心

我覺得是學習過程中,學與用的分離,認識與實踐的分離。以前2023年代的大學生,學知識是為了用,甚至在學習之前就明確了學習興趣與學習目的,現在的大學生只會講理論,卻不會用知識,甚至理論也沒有吃透,就通過考試應付了,而且學習沒有目標,沒有規劃,導致人生定位不清晰。學習不透徹,大水漫灌,導致一知半解;不會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得能力沒有鍛鍊起來;沒有目標,導致漫無目的,浪費了時間。

還有就是,現在人們的功利心比較重,選專業要選熱門的,找工作要找高階的,這種功利心最終會導致熱門變冷門,沒有工作可找。還有就是太強調分數,不重視學生的素質培養,缺乏正確的三觀與健全的人格。這些都是導致當今社會大學生焦慮的原因。

9樓:a華航教育集團

其實就業一點都不難,難的是在於選擇,想要好的福利待遇,工作還得體面,很多大學生已經成為了家裡的獨寵,沒有了艱苦奮鬥的精神,挑選。

不肯努力卻想要獨占鰲頭,說的難聽點就是不知深淺,每乙個人的定位自己不清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首先你要認清自己,把自己的位置擺正,才能更好的找到乙份屬於自己的工作。

10樓:山野怪人

我覺得政策,或者資料是一些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學生自己對自己的塑造。有沒有抓住那些機會去提公升自己,無論是比賽還是志願活動,有沒有提高自己的能力。

這個才是難的重要原因。淘汰一直存在,是不是很優秀的人都被淘汰呢,這就是個問題了。

11樓:晨塵

多種回答,多種思路。在此,我想提供乙個我的想法。就業是有供求的,難在於它供大於求。

有人認為是供給增多,可我認為是供給不均導致的。現在,其實是有很多崗位的,可往往在上面只能看到,退休職工,或者是長輩等等,鮮活的年輕力量很少。或許是學位至上的觀念導致。

對此,我認為

一、要加大職業技校的重視,他們要學位給他們。可他們覺得不好。那就提高職校水平,從優質大學裡分設專業技術,既然有附屬中學就應該有分設附屬職校,我想如果清華分設附屬職校,肯定有大批人想去,以點帶面來提公升職校水平。

二、現在大學太多混合多學科專業了。為了應對大批高考學子,開設多門學科,就像環境經濟,我不否認它存在的意義,可我想知道社會需要那麼多環境經濟的人嗎?這一現象只能加重學位至上的觀念,同時也造成大學生越來越多,職業技術學生越來越少,他們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寬。

我不否認學科融合的優勢,但可以換個方式,設個規定報考專業,大二時在分選各個細化專業。三,設定中間學位,提高專碩這些學位的地位,專碩就是處於學位與實用之間的新形態。它的存在是相當於在鴻溝之間壘了乙個踏板,要想拉近距離,踏板不能過低。

以上我的看法,望指教。

什麼原因大學生就業難呢?

童毅 1 社會用工環境 好的工作崗位太少了,大學生太多了,就業市場競爭激烈,所以普遍大學生求職困難。2 個體層面,在於自己高不成。低不就,能力不夠,還是處於就業被選擇的情況。如何解決就業難?社會層面,只能靠國家,個人的話,努力提公升自己吧。如何提公升自己?我在知乎其他問題回答了,主要還是要靠自己去摸...

什麼原因現在大學生就業難

揹帶褲大寶貝 現在每年全國就有六百多萬大學生面臨就業難問題,以前部分大學生國家包分配,現在百分之九十的大學生不包分配了,都是自己畢業出來找工作。以前部分大學生包分配的原因是土改剛下放 八幾年 國家沒有實行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法。很多農村家庭戶溫飽解決都成困難,子女讀書沒有學費,小學畢業就沒讀書了。那個...

大學生就業

知秋 我物件跟你一樣,大專,土建的專業,根本找不到工作。去工地的女生不願意,外地駐外那種女生不方便,也不願意。接本怕接不上,浪費錢和時間,也沒那個能力。家裡沒有資源幫不上忙,直接坐辦公室放棄。想做預算和招投標這些有技術的活,問題是這個專業的女生大把大把的,輪誰也輪不上你。咋辦啊?咋辦啊?曲線救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