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沒有興趣,家長應該逼孩子一把,讓孩子學習特長嗎?

時間 2021-05-07 07:12:11

1樓:夢裡世界好真實

回憶一下我從小參加的特長培訓班:

武術、書法、繪畫、奧數

現在的我是乙個體格瘦弱,寫字難看,毫無繪畫基礎,只能回憶起初中數學知識的中年男人 。

再看看我家的言傳身教:

爸爸教我圍棋、象棋、軍旗等一系列棋類,同時笛子、口琴也對我啟蒙過。媽媽經常抱著我打過麻將、撲克、跑鬍子。鄰居家的小哥,帶我逛遊戲廳,玩小霸王遊戲機。

所以我現在的興趣技能樹是這樣的:

電子遊戲(包括但不限於LOL、DOTA、WAR3、絕地求生、英雄無敵系列、星際系列、紅警系列、戰地系列、勇者鬥惡龍系列、仙劍系列等,這些都是我玩過很長時間的,跟人扯淡時可以當共同話題的遊戲,LOLS3打到過電一鑽二,後來就陪老婆成了大亂鬥和雲頂選手了)

圍棋(大學校冠軍,代表學校出戰其他高校,友誼賽一勝一負,大二沉迷DOTA,退出棋社)

口琴(現在還能吹3首完整的曲)

牌類(每年春節最後都要放水讓親戚回一點血,哈哈,有點吹牛的嫌疑)

看看吧,所有給我報的培訓班最後基本都成了我的短板,或者討厭的東西。那些親人朋友言傳身教的東西卻深深的影響到了我。

你還會逼孩子一把嗎?

2樓:

我感覺不是完全逼,而是引導吧。不過我孩子幼兒園大班時同時接觸鋼琴,畫畫,機械人。學了一年後,每次去上鋼琴課都如同上刑,去上畫畫課和機械人課就很開心。

我分析呢,一方面是鋼琴課有作業需要練習,比較難,老師自己就是個大學生,也沒有哄孩子的經驗。畫畫老師基本沒有布置作業,簡單,而且老師又比較有趣,很吸引孩子們。機械人課呢,因為他從小我就發現他動手能力比較不錯,也就鼓勵他去玩動手的遊戲,手工,科技館裡一起可以上手摸的展品。

因此他去畫畫捏泥巴和拼樂高成就感比較強,每次都被畫畫老師,機械人老師表揚。

本來就有成就感,又被表揚正面強化,所以畫畫課和機械人課他非常想去上,而且效果還不錯。

3樓:木棉咩咩

幾歲的時候我只想在門口玩泥巴啊,哪有什麼興趣,去學一下才能培養興趣吧但是我很感激我媽媽在我三歲多的時候送我去學舞蹈,對性格和氣質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並且擁有特長可以充實課餘生活,在大學裡也能以此為契機獲得很多比賽和交友等機會

從小孩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我小時候每週去跳舞的時候都希望原地發燒,然後在馬路牙子上蹲著哭,但最終被我媽媽拖著去上課,現實意義上的拖。後來學個七八年覺著其中意趣了就自然喜歡上了

當然以上是主觀判斷,個人看來在不影響學習和孩子不強烈反對的前提下,有條件的可以多嘗試培養興趣愛好祝好

4樓:綠子

孩子沒興趣的話,不要硬逼,你越是強迫他越抗拒。最好是可以引導孩子喜歡上某個興趣,漸漸讓他喜歡,等他接受這項特長的培訓,你就要和他,她約定好不准放棄,要堅持下去。

5樓:

就我小時候上特長班以及現在帶娃上特長班的經驗來看,需要「逼」的一般都學不好

這裡的「逼」不是偶爾偷懶貪玩需要家長提醒,或者是從「興趣班」轉到專業學習的轉型期產生的暫時性退縮,或者遇到技能進步的平台期或者太辛苦了導致的暫時性厭倦,而是從頭到尾都學得很痛苦根本學不下去

有句很俗的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相反的也有不喜歡不擅長的事情,即使花了非常大的努力也沒什麼成果,這樣導致更覺得痛苦更不想學,逼著也不會有什麼用

6樓:你很迷人

不該,千萬不要。

我小時候被媽媽強制報了興趣班,書法、奧數、英語,就這幾樣,現在一點都不會了。

上學的時候,也是我最差的幾樣!

高中的時候,在我的據理力爭下,我去學了乙個月的電子琴,但就學了乙個月,家人就強制不讓學了,覺得浪費錢。

但是就是我學的那乙個月的東西,我現在還會。

你該逼自己一把,去找到他興趣,然後根據他的興趣去報班,不然你報多少都沒用!

7樓:

雖然大家都說快樂教育,讓孩子自然發展。

但是說實話,還是建議找乙個孩子有發展前途,而且孩子確實有天分和潛力的專案,專心培養。

我小時候就有乙個朋友,父母奉行自然教育,我們上輔導班的時候他在樓下玩。結果就是...我們長大了,會彈鋼琴的彈鋼琴,會拉二胡的拉二胡,會畫畫的畫畫,而且我們都借助幼年的基礎,都能更好的再進一步。

只有他真的什麼都不會,你說他不後悔嗎。

小時候誰也不願意學習,因為學習本身就是乙個艱難的過程,但為了長遠考慮,我認為有必要。但盡量是以講道理而非暴力形式,否則會適得其反。

8樓:搖鈴鐺

我不知道你所說的「逼一把」是什麼意思。

要是我小時候見識過的,表妹一天不練琴就被她媽媽拖到家樓下的操場跪著,她在上面連續不斷罵一小時那種逼。

那我只能說,如果你不希望親子關係一崩潰到底,就千萬不要嘗試。

要只是拉著她去多嘗試一些興趣愛好,比如試試課之類的,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

小孩子很多對特長沒太大概念。他們的天性就是玩——要等到有一定的虛榮心,看見同學都在學這個那個自己也想學,說不定就晚了。

培養興趣愛好還是越早越好。

多去試課,先上個一兩堂。感覺ta喜歡有興趣,注意力專注,願意嘗試,就報班;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總喊著要走,那就換。

反正我長大以後看見那些靠特長在學校或者工作單位吃得開的,都非常羨慕。不光培養氣質,開拓視野,吸引異性,以後還能掙錢呢(我們以前公司就有籃球特招入職的。)

@知乎親子

9樓:

我覺得最好尊重一下孩子的意見因為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時候我媽媽就帶我去學了很多我不感興趣的事物我都沒有堅持下來乙個是我真的對這方面沒有興趣另乙個就是我媽媽也不夠狠看我不想堅持下去了心疼我怕我太累了 .....我覺得如果是孩子很感興趣的領域她自己也會想堅持下去的

10樓:toumingss

應該的。小孩子是沒有定性的,感興趣的時候看看玩玩,可能過幾天就沒興趣了。但是童年又是一段學東西特快特有效的好時光。

如果童年不學,可能長大了就不容易學好,也就是所謂的童子功。為了讓孩子長大後有一技之長,還是要盡可能讓孩子學點什麼。

與其逼孩子學,不如引導孩子學。

其實大多數孩子對於需要重複練習的特長都有抗拒性,比如彈鋼琴。要乙個孩子在鋼琴前練半個小時以上,很多孩子都是抗拒的。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使用打罵等方式逼迫孩子,肯定是適得其反的。

但如果換個方式,比如孩子練得好可以獎勵喜歡的零食、小玩具,那麼孩子練琴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很多。

11樓:

特長不是很長,不是從一點也不長慢慢練得有點長,再通過拼命學習變得比較長,然後按照一萬小時定律成為足夠長。

後一種情況成功了叫專長,失敗了叫傻缺。

特長不是學習培養出來的,也不是反覆練習成就出來的。

特長是別人背十遍才勉強記住,你一遍就OK了。

特長是別人練一百遍還不熟練,你兩三下就準確無誤了。

孩子不需要學習什麼興趣,

因為孩子們天生對無數事物感興趣。

孩子不需要培養特長,

但需要見識嘗試更多有趣的東西。

有趣的東西每天都可以遇到千千萬萬,

可惜很少有家長注意並帶孩子嘗試。

他們只在意別人的孩子會什麼,

從來不問自己孩子想做什麼,

更不會系統地引導孩子關注那難以窮盡的未知世界。

如今房子車子普及了,智慧型手機普及了,

但家長們的眼光和腦袋的活動半徑,

越來越小。

12樓:宋玲粉

興趣愛好是天生的,這都不是逼可以逼的出來的吧,當然可以後天養成,不過應該也需要循序漸進,而不是一口吃個胖子吧,就像孩子吃輔食,也得一點點加啊,不能想讓他吃什麼就直接加。那孩子吃了身體舒服不舒服只有他知道。可以一點一點去影響他。

但如果都嘗試過了,人家確實對這方面不感興趣,那可以考慮放棄了。不過生活中可以多留心孩子他喜歡的方向。朝著他的興趣培養。

而不是讓孩子向你靠攏。

13樓:向愚雜記

現在孩子興趣班程式化的教育方式,對於孩子的特長開發意義不大,更多是滿足物質充裕家庭家長不虧待孩子教育的想法,同時填補孩子業餘時間的空白。

部分極端情況下,孩子上興趣班甚至成為學生家長之間攀比的專案。

所以說,對於孩子來說,興趣班不是乙個必修課,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對待。

孩子沒有興趣應該不符合事實,可能存在下面兩種情況:

一種是家長根據大眾觀點,提供的興趣班選項,都不是他的興趣所在,所以認為他沒有興趣。

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和孩子仔細溝通一下,看他的興趣所在。根據他的興趣,在可行的範圍內,為孩子尋找合適的學習資源。

如果孩子的興趣太昂貴,或者太小眾,找不到現成的學習資源,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學習,同時,家長輔導孩子,通過網際網路、博覽會等途徑收集相關資料。

每個人的性格天賦不同,興趣愛好必然有差異。家長沒有必要逼孩子必須選擇主流的特長班,比如鋼琴、圍棋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才願意學習,也才可能得到智力、運動能力等特長的開發和提高。

如果沒有興趣,孩子只會感覺課程內容枯燥,不會去認真投入學習,自然也無法得到任何提高。

這樣的興趣班只是浪費孩子的時間,沒有任何有益的效果。而且,還可能產生一些消極後果,比如上課不專心,對於學習不自信。

如果孩子不想上興趣班,家長不要硬逼,不如利用這個時間來陪孩子做點他喜歡的事情,玩遊戲或者聊天,對孩子的成長價值可能更大。

第二種是孩子對於興趣班的內容不了解,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興趣,所以說不感興趣。

孩子因為人生剛剛起步,知識面有限,對於自我的認知很朦朧,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再加上愛玩的天性,擔心上興趣班會擠占自己的休息時間,就索性以無興趣為理由來拒絕興趣班。

對於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讓孩子大致了解各個興趣班的上課內容,以及未來可能帶來的好處。可以到網上找些行業內的傳奇人物故事,來激發他的興趣。

只要家長的態度真誠,孩子還是願意讓步,配合家長做一些嘗試。

學習過程中,家長在家裡多和孩子互動上課的內容,對於孩子的每乙個進步都要及時鼓勵,逐步培養他對於所學內容的興趣。

孩子興趣班的嘗試,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如果孩子中途提出中斷學習,家長也要理解,並耐心對待。

相對於無法投入的學習,還不如放鬆休息。失敗了,就再換乙個興趣班嘗試。

另外,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時,孩子愛玩的天性也要照顧到。

現在,孩子學校學習任務比較繁重,業餘的時間不多,興趣班的學習和玩樂時間要找到乙個平衡點,不能過多的壓縮娛樂休息時間。

否則孩子會有逆反心理,學習時,出工不出力,導致興趣班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如果自己的孩子被壞孩子勒索,身為家長應該怎麼辦?

Vuder 帶他鍛鍊身體,練習武術。學會團結夥伴進行反擊。學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真正的強大在於擁有實力而不濫用。不是沒有實力而忍氣吞聲。 大荔枝毛躁躁 念小學的時候,回家路上被乙個念初中不認識,但眼熟的男生莫名其妙揍了。我哇啦哇啦的哭著回家。老爹開門問我,咋了?我說,我被人打了...

父母應該逼孩子學習麼?

廢話當然應該 人和人都是利益互換 父母提供你吃喝拉撒安穩的環境 你則要提供他們乙份滿意的成績 你可能覺得我說話難聽 父母的愛不都是無私的嗎 不是的只有你真的特別好了 他們的愛才是無私的 加一句我覺得高中就是不配玩手機 除非你成績真的特別好了 中等甚至下游水平的 還是別玩了 你的智力 需要靠犧牲玩手機...

家長如何知道孩子對什麼感興趣?

xiongmao188252 還是得先把我們能找出來的興趣點,都找出來,包括社會教育資源,書籍啊,包括看電視動畫片傾向的型別。和他的老師和同學也聊一聊他平時在校園裡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帶孩子廣泛的體驗,和孩子做好溝通,同時觀察孩子在某一項的反應,例如投入的狀態,發亮的眼神,繼續堅持的意願。再多給一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