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強迫症和完美主義

時間 2021-05-31 02:26:13

1樓:於飛

有強迫症的朋友,會經常求證是不是、會不會、對不對、有沒有等問題,然而這些都是主觀的思維命題,通常有且只要兩個選項,非黑即白,沒有中間的過度區域,而在現實裡,要麼沒有可能,要麼就有無數種可能。

比如焦慮的朋友會擔心自己因抑鬱而自殺,反覆求證自己是不是抑鬱症和會不會自殺,而在現實裡,他是個貪生怕死的人,是不可能自殺的。再比如有的朋友擔心自己心理不正常,反覆求證自己正不正常,既想聽專家的看法又擔心專家說自己有問題,實際上他反覆求證自己正常不正常這才是強迫症狀。再比如有的朋友擔心門沒鎖好導致家裡出事,在出門的時候反覆檢查門鎖,實際上任何人都有鎖不好門的時候,如果要求每次都絕對的鎖好,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而且即便完全鎖好了也不代表家裡就能絕對的安全,這是生活中必然會有的風險。

還有的朋友擔心自己失去理性和控制去做一些危險的事情,比如跳樓、摸電門或傷害他人,而感到擔心,然後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卻越控制越失控。這也是思維的偽命題,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想死或攻擊他人,只是偶爾出現了這樣的聯想或念頭,而且這是任何人都會有的。然而當事人恐懼和排斥這些念頭。

凡是被禁忌和抗拒的,都將持續存在,於是就反覆的出現,愈演愈烈,當事人也會更加的焦慮和想要控制,陷入惡性迴圈且不能自拔。

再乙個,有些想法僅僅是情緒的表達。比如在受到他人的欺騙和侵害的時候,會想去罵他、打他甚至殺死他,這僅僅是情緒的表達,要變成行為就會考慮後果而不敢去做。再比如某個人非常自責,會罵自己、打自己甚至想要弄死自己,這也僅僅是情緒的表達,並不會真的去做,因為他無法跨越對死亡的恐懼,要不然他也不會這麼怕死。

為什麼症狀不能被消除呢?因為壓制症狀就意味著壓制情緒,情緒越積越多就會爆發,產生更多的念頭和失控感。

再比如有的人擔心自己出現侵犯父母、子女或褻瀆神靈的念頭,擔心違背道德而被懲罰,感到恐懼。這是人們都會有的對權威的質疑和逆反,以及正常的思維聯想,但這也僅僅是想法,並不會真的去做出侵犯重要他人的事情,即便偶爾表示質疑和否定,也僅僅是情緒的表達和對自我的伸張,是人之常情。我們不可能完全的喜歡和信任乙個物件,就好比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乙個人會完全的喜歡和信任自己,但這並不影響人際和親密關係的建立。

很多事情在現實裡沒有絕對的是非與對錯,隨著時間、地點和人物等情境的變化,一切也都在變化,沒有永遠的真理。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也就是說,沒有永恆不變的道理和方法。我們不是要決定和掌控一切,而是要接受人生無常,提公升自己的身心靈活性,能夠在遇到問題時臨機應變。

2樓:鹽選推薦

完美的定義本身對每乙個人來說都不一樣,而且,完美的狀態可以說是永遠都達不到的。

完美的概念在我們內心中其實更多的是乙個理想化的狀態。在這種理想化的影響下,我們永遠只能是個失敗者。所以,追求完美,會給自己很大的挫折感。 這一定會讓我們感覺到很痛苦。

我們先聊聊,我們追求完美背後的幾種動力:

第一種,追求完美的過程,是在追求完美的客體。

所謂完美的客體就是完美的世界,完美的物件,完美的空間,這些東西都是追求完美的客體。

從主觀上來說,追求完美的客體更多的是照顧我們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比如說我希望這個房子裝修到我想要的那個樣子,這個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你的心情是比較愉悅,但如果經濟條件達不到,那麼在我們看到這個房子的時候,如果房子不完美,我們是會非常低落的,甚至於對這房子是有憤怒的。

我們是希望房子是理想中的樣子,包括錢財,裝修等等都是我們想要的狀態,這叫做完美的客體。

在我們內心追求完美客體的過程中,因為我們覺得這個世界應該是圍著我們轉,但實際上,這更多的是我們認知層面上的乙個偏差。

所謂的偏差就是我們認為這個世界是完美的,就應該圍著我們轉的那種狀態。

第二種,追求完美是應對自我否定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防禦。

當我們自我否定的時候,我們會創造乙個完美的自己。然後我們會假裝自己在努力的去成為完美的自己。所以這個是我們防禦現在真實自己出現的無力感。

有些人經常說,我之所以沒有做到一件事情,是因為沒有碰到乙個好的環境,我本來就是一匹千里馬,只是沒有遇到伯樂。

這時候,我們更多的是去防禦自己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挫折,或者說我們自己在人際關係中遇到的一些挫折,追求完美的痛苦就源自於在遇到現實挫折時,還要假裝努力。

那麼如果我們從關係的角度來看的話,就是我們對自己不接納,同時我們並不認為身邊有接納自己不完美的人。

所以,不管怎麼來說,當我們發現身邊沒有完全接納真實的我們的人時,我們會對兩個東西進行否定,第乙個否定就是否定我自己,我不夠好,或者否定客體,也就是否認那些不接納你的人,認為他們是不好的人。

三、追求完美,是因為擔心不完美的自己似乎是不值得別人愛的。

這種擔心會讓我們產生不穩定的感覺。 也許我們有一些經歷會造成不太好的經驗。這種經驗就是我不夠好或者我不完美,沒有達到別人預期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被對待的方式比較糟糕,這種糟糕的對待會讓我們產生一種失落恐慌,甚至是羞恥的體驗。

就有點像是小時候,除非你考了一百分,才能看到父母的笑臉。我們會在內心對自己有個標準,當我們真的做到別人期望的事情時,對於我們來說,自己才有價值,因為我們的價值就是讓他們高興。

所以我們說,追求完美的自己,更多的是曾經被過高期望所影響的狀態。

那麼我們在這個時候如果做不到,我們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寬容的接納,並且也希望他們對待我們的時候是非常有愛的,或者說是能夠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的。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像我們摔了一跤,這個時候最好身邊有乙個人馬上跑過來把我們抱在懷裡,

3樓:上海啟窗心理諮詢中心

你好,一般具有強迫症的迫友都存在完美主義,表現在做事追求完美,要求對稱、完整,不得有瑕疵,如和自己預期的結果不一致就會感到不舒服,很難繼續往下做事,對人也比較苛刻,所以人際關係也不理想,甚至是緊張的局面。建議自己學會轉變思想,萬事萬物是不可能絕對完美的,不完美才是完美,完美只是自己執迷不悟的一種假象而已,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足,多去看到別人的優點。強迫症從來不是以直接消除症狀為目的,它是人的性格在社會生活中得到陶冶之後結果。

4樓:lieutenant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之前大概你不能理解什麼叫心志之苦,什麼叫行拂亂其所為吧。

打不垮你的,終將成就你!

完美主義強迫症該怎麼克服?

一凡 你好,聽起來要求完美是你的一種防禦,你之所以要求完美,是你害怕別人說你不好,嘲諷你,傷害你,所以你努力讓自己做得很好,讓別人無可挑剔,這樣你才能安心。但實際上完美是不存在的,事情很多時候就難免會有些殘餘,不可能做的很完美。就像你說的,你把這種想法轉移到了其他人身上,然後也通過這種做的完美的儀式...

我快被強迫症逼死了,怎樣克服強迫症?

隨風 強迫症不是用來克服的。就像你得了病一樣。克服是沒有用的。只有治好才有用。強迫症跟腦中的神經遞質有關。趕緊去治吧。不要在這問了。 清菡 第一 轉移注意力,當出現強迫症狀的時候會想辦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也可以手上系乙個橡皮圈。一旦出現症狀的時候給自己的橡皮圈彈一下,讓自己感覺到疼,可以讓自己的注意...

強迫症應該怎麼克服?

於飛 強迫症的朋友有很多性子特別急,有了什麼需求急於滿足,有了什麼不適急於消除。可很多東西不是自己想要就能馬上得到的,往往需要乙個過程 也不是自己不想要就能立刻排除的,往往要接納和適應。當得不到的時候就會感到不滿,期待越強烈 急迫就越怨恨 當不想要又排除不了的時候,就會感到焦慮和煩躁,越排斥就越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