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型依戀跟人談戀愛對誰傷害更大?

時間 2021-05-29 23:40:57

1樓:鏡一

不好意思,迴避這種心裡有問題的就別出來禍害人了。bz還立牌坊,讓著你你還真把自己當大爺了。直接撕,最後他們學校都知道她是個渣女,我期待她受不了跳樓,我會更開心

2樓:

我男朋友對我傷害很大,他好像不知道,我迴避+焦慮,我也不知道我給他帶來了傷害,我一衝動就提出分手了,但是現在我是迴避了,他也迴避了,估計還是會沒完沒了,我覺得他做了對不起我的事,這個真的不能忍,每次我想他時,那個痛點就一直揪著我,提醒我不要靠近他。

3樓:「已登出」

傷害是相對的,迴避型依戀也不清楚是喜歡了還是不喜歡,因為當對方有回應的時候,之前所有的好感都會消失,建議先改變依戀模式再去談戀愛。

4樓:穆先生

這個問題一丟擲,肯定會有人回答誰迴避對伴侶的傷害,遠遠大於迴避對自己的傷害。

我先不去評價這種回答對不對,我們先設定這種回答是正確的,我們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如結論所言,迴避對伴侶的傷害,是在戀愛過程中間,由於自身週期性的波動,導致自身會重複抽離親密關係的狀態,因此對伴侶產生了傷害。如果長期處於這種被傷害的狀態,伴侶必然會因為無法承受的親密關係壓力,而決定要終止親密關係,這樣子,分手對伴侶來說又造成了二次傷害。

我知道這麼模擬不正確,但是這種傷害伴侶的行為,就如同兵書所說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當然旁觀的非迴避型別的小夥伴肯定會對這種說法產生疑問,迴避會感受受傷害麼?應該感到輕鬆舒適才對吧?大家有沒有做HR的朋友,如果有可以問一下他們,公司要求裁員的時候,HR和員工面談勸退是什麼樣的感受?

我告訴你,他們會說裁人的人,也會難受。這種難受就像是親密關係中,主動提出分手的人,同樣會在分手後感到痛苦,終止關係這件事情本身,就是雙方創傷的行為。

那為什麼迴避者要在戀愛中時不時抽離自己呢?如果這種抽離是不得已的難過的表現,為什麼迴避者不願意向伴侶傾訴,尋求情感支援呢?親密關係的本身意義不就在與此麼?

有兩部分原因:

一是一部分迴避者難以理解自身不得已難過的原因,自己也難以表述清楚自己難過的原因。這種伴侶的不理解,好比飼養員給生病的小動物打針時候,對小動物說:寶貝,你如果感到扎針的時候疼,你就告訴我,否則我會一直給你打針哦。

結果肯定是,小動物被扎死了,它也不會說出自己疼;

二是部分表達能力強的迴避者,表述了自己的難過,也向伴侶發出了情感求助,但是伴侶理解不了。這裡還要借郭德綱經常吐槽的一句話來表述這種情況:「我挺厭惡有一種人,不明白任何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

這種人你要離他遠一點,因為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啊,扎你一刀,你這血還沒擦乾淨呢,他在那,哎,你要勇敢起來,你死不死,你知道我經歷了什麼。」要說語言表達能力,郭大爺的表達能力在全國裡面起碼是靠前,對不對?

可是他也只能表達出,別人理解不了我的難過。同樣的例子,魯迅先生也說: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我們不能說魯迅的文字表達能力也不好吧?只是聽的人不懂。

我們再看一下迴避選擇結束關係,自己有沒有感到難過?借用題主的一句話「其實聽完這些,我內心的負罪感更強了,我那種長痛不去短痛的想法更強烈了,我怕這樣耗下去對她的傷害會更深」。這句話很符合迴避特點,之所以想到結束關係,動機是「負罪感」,同時也難感到真關係也會傷害對方 。

負罪感帶來內疚難過 ,結束關係傷害他人同樣是難過。如果結束關係,對迴避者來說是輕鬆愉快的,為什麼不一路小跑兒哼著小曲去提分手呢?

回到本身 ,迴避者跟人戀愛,對誰傷害大?雙方都有很大壓力,扛得住的就是責任,扛不住的就是傷害,無論是哪一方,或者雙方,只要抗住不壓力,傷害都大。

怎樣和迴避型依戀的人談戀愛?

我應該算是迴避型 第一次談戀愛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了,後來應該是對方太累了,就結束了唄現在不準備有什麼親密關係了,就乙個人過吧 其實這樣對雙方都好 找個正常點的人談戀愛不好嗎,何必自己折磨自己 地上樂園的彼得潘 作為乙個典型的迴避型依戀,好心勸告你一下 不要談!別放著甜甜的戀愛不要,跑迴避的身邊來受苦...

迴避型依戀怎麼戀愛?

看了很多我發現自己也是。我明明暗戀他,但是聊天我只敢在網上聊天,完全不敢面對面真的聊天,但其實我明明很期待,可是真的來了我又會很想很想逃開,我會覺得非常的尷尬和緊張。如果他也說喜歡我,我就會開始不停地抓住他的缺點,放大又放大,我就會想離他遠遠的,最好不要看見他。就算我們兩個人已經挺親近的了,但我真的...

作為迴避型依戀,怎麼談戀愛?怎麼克服個人恐懼給戀人安全感

hwasion 文章中的一段,摘抄給你.八 迴避型依戀的自我修復 緩解措施B 正在分析 總結.基於NLP提出 1 第一階段 自我確認 1 首先,認知到自己存在這個性格缺陷 2 坦誠告知你認為值得信任的親密物件 如老公 孩子 戀人 曖昧物件 而不是非親密人 如狗 同事 同學 閨蜜 告知對方你需要對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