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如何幫助 真的慘 的來訪者?

時間 2021-05-07 07:51:09

1樓:曼妮-松果傾訴

讓我們好好愛自己

[愛心]1、愛自己,愛的不是肉體,是本來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那個自己。2、愛自己,就是細心呵護好自己會呼吸的身體,不要使他受到任何的損害,因為這個身體是生命修煉的載體。3、愛自己,就是無條件的接納自己的所有,無論是如意還是不如意。

2樓:於飛

有一些朋友問我,你都沒有得過某某症,你怎麼能理解我們的感受呢?這個問題幾句話說不清楚,我就寫篇文章來回答,主要有三點:傾聽、理解、接納和感同深受的專業技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曾經有過心理困擾。

心理諮詢師的首要任務是積極關注、認真傾聽、深刻理解和無條件接納,對當事人感同身受。這是心理諮詢師的基本能力,也是當事人最需要的,更是後續心理分析和調節的基礎。這一步如果做不到位,後續的工作很難開展。

當事人最了解自己的情況,但每個人都有自我侷限,某些不良的生活經驗和障礙性信念,會阻礙當事人看到不同的可能性和嘗試新的應對方法,就在原來的思維和行為模式裡日復一日的強迫性重複。心理諮詢師不一定比當事人更了解他自己或者更有能力,諮詢師是基於對當事人的傾聽、理解和接納,認識和了解當事人及其問題,再作為乙個旁觀者,引導當事人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並給出一些新的建議,引導和鼓勵當事人嘗試不同的應對方式。

對於我個人來說,從初中開始,先後有過焦慮、疑病、社交恐懼、強迫和抑鬱等心理困擾,長達十餘年,自己通過學習和實踐慢慢的走了出來,後期也做過一些心理疏導。我深知這其中的痛苦,我那個時候條件有限,認識和改變自己非常艱難,走過很多彎路。有時候我就很羨慕我的來訪者,有條件學習相應的知識、方法和得到心理援助。

3樓:魏洪謙心理學解夢

諮詢師要坐的住,不要被慘嚇跑了,直接給出建議,或者著急用什麼技術改變這種慘。

允許這種慘的存在,然後和求助者一起多呆一會。

4樓:心之愛心理諮詢

北京心之愛心理諮詢師,孫恩:

「真的慘」可以有兩個層面,乙個是現實中的事件,還有乙個是自己對現實事件產生了「慘」的感受。心理諮詢更多是跟隨來訪者的感受進行工作的。

每個人在遭遇了「真的很慘」的現實情境時,對現實情境的體驗、認知是不一樣的,產生的情緒反應、應對策略也不一樣。諮詢師雖然產生了「換成是我也不一定挺得住」的感覺,但這個感覺未必與來訪者的感覺完全一致,這個時候還是應該重新回到來訪的角度,將關注重點回到來訪者身上。

當諮訪雙方都覺得實際生活很慘,並且諮詢師開始說「如果換成我也不一定挺得住」時,也許說明諮訪雙方處於一種狀態,諮詢師想要幫/替來訪解決問題。這種狀態,可能是諮詢師體會到了來訪者的無助感/無力感之後,對來訪者的反移情反應。

所以,這種狀態可能會讓諮詢受阻。雖然可以對來訪者感同身受,但是諮詢師還是需要從這種「感同身受」中再次回到對來訪的關注上。比如,陪來訪者探索,他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無助感,這種無助感,是否正是他面對現實生活的乙個阻礙。

在諮詢師幫助來訪者修通這種無助感之後,來訪者面對現實的能力也會相應改善。

5樓:Jo Q

……然而,我能為乙個孩子去世的患者所做的,是幫助他發展代謝悲傷的能力,儘管我顯然不能把他的兒子還給他。我可以看看我們是否能夠把他生活中曾經遺留下來的問題處理好,那些他當時因為有孩子要照顧而忽視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工作,是乙個內在工作,關於現實我做不了任何事。

如果說有乙個腫瘤,那麼要去的地方是腫瘤科,而不是我的辦公室。但如果乙個患者來找我,他得了癌症,我可以幫助他發展出那些可以「消化腫瘤」,消化死亡焦慮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可以發展他用來進行思考、承受痛苦和再次體驗喜悅的工具,即使對於現實我無能為力。我不能影響乙個人的現實,我不能給他乙個孩子,就像我不能把他介紹給我大齡單身的表親再跟她要乙個孩子一樣。

我在現實中是沒用的,但我總是必須從患者的立場去接受他的視角。我認為,在這裡「患者的立場」是重要的,就像其他答主指出的那樣,即使並非現實層面上,每個走進諮詢室的人都蒙受心靈苦難,我們需要關注到這些內在現實,我們不只是去和他們的非理性認知工作,我們要去理解為什麼這件事情對他們來說是困難的,之後才能幫助他們發展出與之匹配的能力。

6樓:何心師兄

「慘」是乙個概念,是人為賦予的含義,我們完全可以不那麼賦予。

我會嘗試用焦點解決導向諮詢:共情+賦能+正向建構1、「如果換做是我,我很難想象自己該怎樣承擔這些經歷」

2、「你能堅持下來真的很不容易,這段經歷對你來說可能有著不一般的意義」

3、「回想一下曾經做過哪些事情讓自己相對好受一些?接下來還可以做點什麼?你希望我可以怎樣幫助到你?」

7樓:肖虹心理諮詢師

對於那些生活中不可改變的因素,惡劣的環境,疾病,創傷事件,幫助他接受而不是去否認現實,這是第一步;

這這樣的基礎上,再來看心理諮詢還能做什麼。(心理諮詢不是萬能的,在某些情況下能做的其實很有限)

8樓:劉昭心理諮詢師

實際上,當你和來訪者工作一段時間後,就會意識到,他們所經歷的,常常都是我們無法想象的、換了自己也難以承受的苦痛。這不是個例,而是絕大多數。因為能夠依靠自己就解決的問題,是很難讓乙個人到乙個陌生的地方、花著不菲的費用、或許需要很長時間、還要向乙個陌生人敞開心扉去談那些深藏在內心多少年的秘密的。

所以你說真的慘,這是一定的。

而諮詢師都能挺得住麼?不一定。甚至就算我們被訓練多久,也依舊可能出現無意識的防禦去隔離來訪者的「慘」,保護自己,所以作為乙個諮詢師,不是我們要求自己去「接得住」這樣的來訪者,而是我們要做大量的訓練、個人體驗、督導、學習等等,以實際的成長讓自己變的更加「厚重」,才能承擔來訪者的「重量」。

因為越慘的來訪者,往往負重就越大。

但我們一定要比他們更強大麼?或者需要經歷過類似的經歷但是成功的戰勝過麼?

其實不是。從某個角度說,他們可能本身就很強大。能夠經歷那些慘痛卻沒有倒下,並且給自己許多有效的防禦才走到今天的人,他們可能比我們更熟悉和知道如何面對那些糟糕的狀態。

所以在諮詢關係裡,諮詢師不是導師,不是榜樣,更不需要有過同樣經歷,我們能起到作用的,就是容納和理解。

容納是什麼,就是能夠成為乙個容器,承接住來訪者各種情緒、苦痛與恐懼。這有點像母親的子宮,將孩子包裹在溫暖又安全的身體裡,讓他有安穩和重新生長的動力。

理解是什麼,我一直覺得像是乙個通道,從你這裡,走到對方那裡。當你在乙個深處看到他,真正的他,這就實現了理解。

這兩點,或者僅僅是這兩點就已經非常難了,我們幾乎全部的學習和訓練都是為了這個而存在,看似我們沒做什麼,但卻又做了最重要的事,因為作為乙個諮詢師,要記住的就是:只要給到乙個足夠的環境,乙個人就可以自然成長。我們只需要做好這個「環境」,足以。

9樓:田凱

實際生活遭遇的慘和內心體驗的「慘」是兩回事,心理諮詢是建立內心世界的韌性。有的人經歷很慘,實際內心很有精神活力;有的外在很順利,實際內心很脆弱。

你說的應該是那種實際經歷很慘,內心體驗也很糟糕的訪客。

方法:

這個時候可以是:負面情緒表達宣洩、脫敏以及軀體化的放鬆和重新體驗。同時伴隨著認知的變化。

還可以通過詮釋、反射積極性資源、放大和穩定安全體驗等技巧。(不同流派方式不同,起到的效果有相同的部分,有深度和發揮作用不同的區別)

諮詢師:

在具有災難性的困境中,諮詢師會感覺到很衝擊,但是依然需要穩定。有的時候,諮詢師也受不了訪客所經歷的昏暗悲慘,但是諮詢師可以共情、理解和陪伴。同時諮詢師還可以更為廣的視角上通過自己的閱歷或者某些視角分享給訪客。。。。

語言:

目前心理學教材是諮詢的原理較多,實際諮詢技能則需要專業的訓練。這種專業訓練的諮詢師,即使是同樣一句話,他們說出來也會有不同的效果,這是因為他們選擇說的時機和背景、語言的情景是很到位的。這是需要共感性訓練。

10樓:逆行旅客

生老病死,意外災害。諮詢師入行就會體驗無力無能。哪有那麼多能解決的問題?

「這對你而言真的很艱難,我也感覺非常無力,我可以為你做些什麼嗎?」

「如果不試圖做什麼,我們能否試一試,就這一小時,哭一下,照顧自己的情緒。」

「怎麼樣你會感覺好點」

11樓:獵人筆記

其實我在想的是,什麼是「真的慘」呢...

乙個人的「慘」,可以是天災人禍,妻離子散,顛沛流離,突發重大災難/事故的創傷,卻也可以是經年累月積攢起來,無法一下子說清的那些。更關鍵的是,後者可能長期在乙個環境中成長起來,習慣了這些緩慢而深刻的遭遇,自己此前卻不知道這是「不正常」的,直到有一天這些問題爆發出來,Ta感到沒有辦法了,似乎看起來只有對生活繳械投降一條路,才發現:呀,我過去原來一直遭受創傷。

我覺得大部分普通人(即並非有錢有閒,且沉浸於思考生命意義的憂愁),走進諮詢室的時候都是「無措無助」到了一定程度的,說是精神上「走投無路」也不為過。

因此我的理解是,對於諮詢師而言,來訪者大概是一道道不同的「題」,如何去解,能不能解出,擅長解哪些的區別。倒不是以「是否足夠慘」來評估工作難度、幫助到什麼程度的。

12樓:吃瓜群眾之一

請各位諮詢師首先評估來訪的「慘」是否導致PTSD,其次評估自己有沒有能力做這個案子。

13樓:曹舟力

「我問諮詢師:為什麼別人承受那麼大的痛苦都可以活的好好的,我就不行?

他告訴我說:痛苦不是拿來比較的,你現在就是在痛苦啊。」每位來訪者內心都是有對其主體來說悲慘痛苦的。

區分真的慘而不是從心靈內部現實角度去理解工作是不足的。

或者諮詢師好像把自己放到判別的權威位置上,而配合來訪者進入對方真慘又好厲害的受損自戀……是典型缺乏效果的心理遊戲。

有興趣可以看看TA類相關互動分析的理論

我們是要見證和敬畏那些悲慘又生存下來的經歷的,而不是去比較,去判別。

對於愛攀比的來訪者是要看到這個功能和無效困住的苦楚,改善過來。

不恰當的思維方式(如災難化思維)已有知友們解答。

對來訪者更有效的幫助之一是理解這些思維的功能,並找到其他更適合的替代功能,更好發揮而不是僵化困住。

14樓:赫景鴻

諮詢師更多的時間把自己當成學生,你看到的苦難越多,責任感就會越強。你就更知道這世界發生這什麼。

你明知道幫不了,那就是暫時幫不了,你現在是乙個學生,無法改變事實,卻能帶來安慰的朋友。

所以諮詢師只是乙個起點,什麼實質性也幫不到別人的起點,你無法幫助乙個遭受家庭暴力的人。無法幫助乙個窮人。無法幫助上班勞累過度的人。

無法幫助身體明顯有缺陷無法正常生活的人,無法幫助有慢性病的人。如果世界沒有這些現實的,你無法幫得上的問題,那心理問題就不是問題。

你的安慰,你的接納,能給人多少心靈力量,他們回到家中面對現實的時候,你的幫助還剩下多少?你有思考過嗎?如果你認真審視過,你會對你的工作失望,這不是否定,面對事實不是否定。

看到了事實,你就知道這只是個很低的起點,要走的路仍然非常長。

活在殘酷的現實裡,不要活在受安慰的夢裡。

諮詢師是你準備自己的過程,是你培養自己的過程,隨著你的成長,有一天你會開花,不僅僅坐在椅子上,而是真的能幫到別人,給這世界帶來什麼。

心理諮詢可以幫助來訪者解決什麼

李洲心理諮詢宜昌 心理諮詢是一段關係,關係的質量決定著心理諮詢的效果,你跟諮詢師的關係越好越穩定,諮詢的效果也就越好。心理諮詢產生效果的因素有很多種,全世界公認的排行第一的有效因素是諮訪關係,排行最後的有效因素是諮詢師教的方法,所以心理諮詢是一種非指導的訪談方式。從你描述的情況來看,你一直在換諮詢師...

如何幫助來訪者找到合適的心理諮詢師?

周周 首先,是否合適,不僅僅在於諮詢師的背景資訊,更在於諮詢師給來訪者帶來的心理感受。很多來訪者衝著諮詢師的名頭去做諮詢,卻忽略了這個諮詢師也許並不是自己願意靠近的人格型別。比如,有些諮詢師偏理性,而來訪者希望找到乙個更能共情的諮詢師,如果這樣做諮詢,一開始的感受性就不太好。其次,心理諮詢有效的前提...

有哪些心理諮詢來訪者的遭遇,沒有當過來訪者的人不會相信?

Aesthete 1 心理諮詢師雖然都持證,但是能力差距依然很大我的乙個朋友,一開始做心理諮詢,找的是很貴的心理諮詢師,一小時大概2000左右吧,他一開始真的覺得效果很好,幾次之後感覺是好些了,但是由於經濟問題,後來她換了便宜一點的諮詢師,諮詢就感覺沒什麼效果了。2 真的是你有證書,就可以接待諮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