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要普渡眾生,但是又有說佛渡有緣人,到底哪句話是正確的?

時間 2022-01-13 05:21:58

1樓:zm wang

兩句話都是正確的,從佛的角度來講,就是要普渡眾生,在佛的眼裡眾生平等,所有生命都有同等的機會。但是能不能被渡呢?就要看是不是「有緣人」,所謂的有緣,還是看有沒有悟性,有沒有佛根。

只有做到「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才能做到與佛有緣。而只有悟到了一定的境界,方可做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2樓:阿彌陀fo

比如我今天在中國講課但是有些同學在國外聽不到是我的錯還是在國外的學生的錯? 都不是普渡眾生和度有緣人並不衝突的

南無阿彌陀佛

3樓:圓乞

普渡眾生相當於樹立的目標;度化有緣人相當於達成目標過程中的方法與步驟。這兩個不矛盾,為什麼呢?

1、目標要遠大,因為眾生無量,時間無始,所以我們的發願也無量,正好一一對應。

2、在具體的過程中,需要善巧方便,由近及遠,由易到難。

3、每個眾生的根基不同,善根成熟的因緣不同,度化的時間也有先後,有緣的先來。

4、如果緣分不具足,強行渡化,只會適得其反。

5、有緣或者無緣只是暫時的,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的,對方的因緣會不斷變化,自己的能力也會不斷增強。

就像你成了馬雲之後,再跟兒時的夥伴說網上可以開店,他肯定相信了。

4樓:孫浩洋

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這兩句話做到極致圓滿就是佛祖。

這樣來看,普度眾生對於佛祖而言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也是有實際操作可能的,因為對於佛祖而言時間和空間都是虛妄。

而所謂的佛度有緣人是對我這樣執著於時間空間的人說的。

5樓:童卡

普渡,主指佛陀或菩薩十地成就者住世,他們做為出離色法的現實榜樣,另外成就者個緣尤其像佛陀這種顯空圓滿或十地高階果位所帶來的他緣圓融,這種掌握不要誤會成控制,眾生皆是因緣乙份子,但眾生對因緣無明,覺悟者從無明變持明,口語上我們說佛陀主導世界(眾生)因緣,其實是響應,因緣對佛陀來說為空性,對眾生卻是實法。所以,我們理解普渡為修行人轉變成就者後必要為我們(世界)做什麼,但成就者個人來說諸緣本空,釋迦牟尼佛曾說:四十九年,我未說一句法。

6樓:慚愧後生

眾生無邊誓願度。因為眾生無邊,所以才從有緣的開始唄。也因為誓願度盡無邊眾生,所以才要廣結善緣,把無緣的眾生都變成有緣嘛。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大智度論》中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

因為與眾生無緣,所以才興大慈,廣結善緣。

因為與眾生同體,所以才起大悲,普度有緣。

硬要把一體的拆成兩邊,融通的視為阻塞,還得好好善會佛法呀。佛法善會,法法皆通,否則法法互礙!

末學慚愧,無知無識,無修無德。如有於人於法不相應之處,懇請大家嚴厲批評指正。至誠叩謝。

南無阿彌陀佛

7樓:FMLY

佛說一切法,對治一切心。說度眾生,是顯示了佛的慈悲心,說度有緣人,是讓眾生生起欣求難遭難遇佛法之心,不生傲慢之心,佛菩薩不欠眾生的!

8樓:易心股道

我感覺這兩句都不是佛說的,只是後一句沾了「緣」的光,還靠譜那麼一點點。

關於普度眾生,可以看《金剛經》裡,佛說過: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

《金剛經》裡佛還說,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連起來就是答案。佛不能直接度你,而是你要自度,就像渡河一般。佛法就是佛給你們渡河的筏子,但是渡過了河,船也得扔掉。

9樓:

釋迦牟尼佛沒說普度眾生,後人硬給歪曲成普度眾生的。

寺廟門口都掛著呢,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

如果佛普度眾生,那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涅槃走了,當時印度還有那麼多呢?

後「人」曲解、傍佛,這些跟佛陀,也就是釋伽牟尼佛無關。

佛教到後來慢慢發展成乙個盈利機構了,沒發現嗎?

10樓:

普渡是最終目標,先渡有緣者是當前目標,其他沒有緣的可以創造機緣。所以菩薩以四攝法在輪迴內與眾生結下善緣,四攝法所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在與眾生親近後,隨其根性為其說法,未能開悟的,對其長期累劫的跟蹤引導,最後機緣成熟了就能使其開悟得度。

華嚴經》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等譯·卷第三十六

如來應供等正覺金翅鳥王。亦復如是。安住無礙虛空之中。

以清淨眼。觀察法界諸宮殿中。一切眾生。

若有善根已成熟者。奮勇猛十力。止觀兩翅。

博開生死大愛海水。隨其所應。出生死海。

除滅一切妄想顛倒。安立如來無礙之行。

11樓:解憂園

都正確。

比如我們上學時,說要為全中國人民服務,這是發心。

等你工作了,可能直接間接服務的人,是有限的,這是因緣。

所以普度不是都歸你乙個人度,而是順法性遍緣一切眾生。

另外,度眾生也不是灌輸思想,而是啟發其本具的智慧型。

12樓:Aaron

佛有三不能,不能即滅定業,不能化導無緣,不能盡眾生界。但定業畢竟不牢久,無緣只是一期,眾生本無增減。(摘自《五燈會元》 嵩嶽元圭禪師語錄)

13樓:漂流人世

普度眾生是理想,度有緣人是現狀。這就好比你想要賺全天下人的錢,可實際情況卻只能賺你老闆的工資錢。這個比喻好像也不算恰當。

換句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佛的宗旨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從善而樂、希望每個人的信仰佛教,而事實上並沒有達到理想狀態。

14樓:凌風

普渡眾生是佛的最終目的,但是這個目的至今誰也沒做到過,佛又不能妄言,沒做到的事不能亂說,只好說佛渡有緣人了。前者是目的或者說是願望,後者是妥協或者說是實際一點的說法。但是並不是說佛放棄了追求那個目的,佛說一切隨緣,佛也說過要廣結善緣,並且在身體力行的做。

思想是不能強行灌輸的,但是可以不斷的擴充套件交際範圍,接觸更多的有緣人,有緣人繼續跟著渡化他們遇到的有緣人,有影響力的,就多影響一些人,沒影響力的,就少影響一些人,願力越大,影響力也就越大,最終也能達成那個普渡眾生目的

15樓: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如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

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16樓:釋迦摩尼佛

我將以大勢至菩薩教法,為大家解說。

佛與眾生,譬如母親與孩子。

母子自幼年分離,時隔多年。

母親每日思念自己的孩子,就像佛陀思念苦難的眾生。

日日思念,時刻思念,我此思念,永不間斷。

而遊子,已漸漸忘卻慈母。

卻沉溺在俗世,沉溺在片刻的喜悅,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這如同凡夫心,被我執和無明包裹著,不得明心見性,不得看到心性,不得發現心性覺知。

後,一日,慈母與遊子,因緣際會,與大路上擦肩而過。

可是對方卻忘記她。

如此二人,即使偶然相遇了,也等於未逢。

雖然相見,也等於未見。

若這兩人,互相思念,越念越深。

這樣久久不忘。

必定從今生到來世都將形影相隨。

不會違背分離。

十方如來,憶念一切眾生。

也如同慈母想念兒子一樣。

倘若兒子逃去。

想念雖深,又有什麼用吶?

兒子若像母親想念他的時候一樣。

雖然生生世世,也不會遠離捨棄。

猶如染香的人,身上也會有香氣。

17樓:snon zh

老師教你英語,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能英語過四六級。乙個班我都好好的教教,但你不學,老師有什麼辦法。但老師不能因為你不學就不教了。這就是渡眾生和渡有緣人的區別了。

18樓:護法居士

如果是眾生,那就有緣!無緣怎麼會知道有「生」?

度眾生莫生疲厭,成熟眾生需要時間,知道自己是正確的說給他聽就是,他不同意沒關係,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得越遠,吃的苦就越多,離回頭就不遠了。所以菩薩度化眾生心在寂定,不跟眾生爭一時之長短,不存在「無法實現」之說。天上一天,地上可能千年,如果覺得世上無人成熟,自己出世就是,一段時間後再看,會發現又成熟了一批。。。

19樓:張沐

Sunny普照大地,但總有躲在地下的,如之奈何?

南傳律藏上有這麼一段話:

律藏三大品第一大犍度

時,世尊因知梵天勸請,並哀愍有情,乃以佛眼觀察世間。世尊以佛眼觀察世間時,見有

情有塵垢少者、塵垢多者、利根者、鈍根者、善行相者、惡行相者、易教導者、難

教導者,有知他世與罪過之怖畏而住者。

(一一) 譬如於青蓮池、赤蓮池、白蓮池;或如青蓮、赤蓮、白蓮有生於水中,

長於水中,不出水面,沈於水中而繁茂者;或如青蓮、赤蓮、白蓮有生於水中,長

於水中,住於水面者;或如青蓮、赤蓮、白蓮有生於水中,長於水中,出住水面,

不為水所染者。

(一二) 如是世尊以佛眼觀察世間,見有情有塵垢少者、塵垢多者、利根者、鈍

根者、善行相者,惡行相者、易教導者、難教導者,有知他世與罪過之怖畏而住者。

見已,以偈〔告〕索訶主梵天曰:

有耳得聞甘露門

聞時棄捨昔所信

思欲嬈惑惱害者

不為演說妙法音

(一三) 時,索訶主梵天已知「世尊許為說法」,敬禮世尊,右繞而沒其處。

───梵天勸請因緣終───

佛家老是說要普渡眾生,那他們為此做了什麼呢?

塵心 做了一大事因緣,即是 如來演法 就如提出乙個命題,正反雙方博弈,最後就能把真相闡明。如來法不可說不可傳,需要眾生自悟,因緣演繹。寺廟裡的佛法只是佛法的起點,隨著眾生因緣的成熟,世間佛法也會開花結果。 小島主 翻譯 修改 傳頌 講解佛經佛法 修廟建寺立菩薩都是在普度眾生。戒律可以沒有,可以不守,...

為什麼佛說眾生平等,但是佛又憑什麼高高在上接受人們的仰望與跪拜呢?

暮商柒 釋氏書言明帝時,佛法入中國。有鄙其教法者,僧請為三壇,以佛書與儒道書並焚,二者皆灰,而佛書卷軸無恙。既云佛書初來,皆是貝葉,何有卷軸。昔秦焚書,萬世罪之。明帝有此,尚得諡為明乎 木偶 差異與平等是漢地佛教缺的一門課,平等的是法性,但法相差異。真諦 第一諦 講平等,俗諦 因緣果 講差異。就像同...

佛說眾生諸有所做悉求安樂,無有眾生愛樂於苦,那為何還有那麼多眾生受苦?

David Chiang 這裡的 諸有 意思是泛指 生命 就生物而言,當然沒有喜歡苦的。那個 安樂 其實只是生物求生的本能而已。亦即 螻蟻尚且貪生。可是,在求生的過程中,是痛苦的。身為人類,有時很難理解這個道理。因為有 錢 這個東西的干擾。你仔細想一想動物就好。動物沒有 錢 的概念。要求溫飽,必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