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純粹理性批判》需要先知道那些概念的含義?

時間 2021-06-06 16:24:19

1樓:哲學為何p開頭

1、NOumenon本體,這是康德自己造的詞,一定要記住:

2、N--表示北極--I--本體--即宇宙之--宇--在人的頭頂-n-北方;

3、(這個詞裡雖然不含S--字母)南極--I--本體--宙斯s,在人的內心再越過頭頂;

4、所以,太陽中心說在人的頭頂-n-北方,而哥白尼的理性卻需要革命,回到人的內心--S--南極。

5、因為,北極-N-本來就在-南極--如詞根的那個-n。W

2樓:慕雪

康德的術語極其單純,而且在行文中多次反覆地表述術語的含義。一般而言,只需要緊跟著康德的步驟,就能夠把握其中的思想。

一開始會導致混亂的,主要是理性與知性。

康德第乙個明確區別了知性和理性。從功能的角度考慮,知性指的是判斷,而理性指的是推論。

判斷的特點在於,它把乙個規定加在乙個物件上。比如花是紅的。在此花是乙個直觀,乙個存在者,而紅是一種普遍的規定,乙個判斷就在於通過繫詞,使花與紅聯結起來。

由此我們可以看,知性的功能就是聯結,而被聯結的就是直觀與概念。但是,知性不僅僅是直觀與概念的聯結,還是概念本身。比如因果性,我們可以理解為,某些物件,通過因果性被關聯了起來,但也可以表述為:

某些東西,與因果性相符合。這裡的與因果性相符合,就是與概念相符合,而知性就被當作乙個符合於物件的概念。因為物件是乙個主體之外的東西,而概念則相反。

如果物件本身不存在概念規定,那麼把使物件在概念中關聯起來的那個關聯本身,就已經是概念,而不僅僅是在概念基礎上的關聯。

因此,既然概念是指向物件的,而概念在主體之內,物件在主體之外,知性就在於主體與物件的結合,或者說,知性在於概念運用於有限的物件,這種物件是可見的,可以被直接體驗到或間接體驗到而被關聯的。

推論則相反,它指向乙個認識物件之外的物件,乙個超感性的物件。推論的目的就在於,借助於一些前提,推導出我們無法直接認識的東西,比如通過人是會死的而推導出這個活著的人會死。在此這個活著的人並未死,也沒作為死去的人被經驗出。

所以理性就是通過一些條件而追溯到那個超出認識範圍之外的東西,也就是無條件的東西。

《純粹理性批判》哪個譯本最好?

周波波 鄧和李兩版的純粹理性批判都有讀過,鄧的譯本確實更易懂一些,李的翻譯則更加相似於原版,包括表達方式全部是德語的邏輯結構,對於真正學術上鑽研的人很有幫助,李秋零先生誠然是做學問的態度,保持原版,保持原味,不主觀,值得我們晚輩學習。但我並沒有否認鄧版,只不過兩版翻譯穿插起來看更宜,康德的思脈經歷兩...

新手看純粹理性批判需要買句讀版嗎?

singer 句讀不是給你看的,是給版本學和搞康德研究的專業人士看的。我建議你去讀一讀 或者聽一聽 鄧曉芒關於康德哲學的一些演講文稿,能夠很容易入門他的思想邏輯,再去看企鵝英文和鄧曉芒的譯著對照,基本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了。懂德文當然最好,可惜我不懂 事實上,讀康德原著是應該要略過一些細節的,比如康德自...

非哲學專業人士閱讀《純粹理性批判》意義何在?

山人 有意義嗎,看不出來,如果你認同康德的觀點讀他幹嘛呢,如果你不認同他的觀點,你想去推翻他嗎,如果想推翻他,那還有些必要,但他的概念邏輯體系可不好你我可望其項背的。反而會沉溺於此。何必呢 老楊 看到這樣的問題,心裡特別感慨。朋友們這麼喜歡康德真的是太好了。好多朋友因為鄧曉芒老師而開始對康德開始感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