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學中的「實體 substance 」一概念究竟是指什麼?

時間 2021-05-31 03:41:06

1樓:黃潔

為解決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斯賓諾莎提出

「上帝=實體=自然」

心和物變成實體的兩面,一樣東西本身的結構越精密,則意識能力越高,這個思想又引導出德日進的「復構意識定律」

2樓:哲學為何p開頭

1、實體(substance)?

2、物質substance!

3、實體entity!

譬如:物質》---地球---《大行星<置換:實體》---自體---《虛體;置換:

整體》---自體---《區域性;置換:正類》---專名---《副類;等等!

3樓:Dr Marijuana

首先前面那位朋友是不是記錯了… 是在第一模擬裡面

而且康德有解釋自己的 「實體」概念..

Quote 李秋零版《純粹理性批判》B225

【在知覺的物件中,即在顯像中,必須有表現一般而言的時間的基底,藉著這個基底,一切變易或者同時存在都能夠通過顯像與它的關係而在把握中被知覺。但是,一切實在東西的基底,即屬於事物的實存的東西,就是實體。在實體那裡,一切屬於存在的東西都惟有作為規定才能被思維。

】不過確實康德好像在第一模擬中全篇最終也沒有說明白實體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因為他始終靠的是一種反證法的角度去論證實體的存在,而且在獲得實體的公正性之後馬上就去第二模擬研究自然因果律的問題了。

按康德的推理…...

首先我們知性對顯像雜多的把握,是漸進的。我們需要對這些顯像雜多在知性中進行相應的處理。就必須要能夠斷定,這些顯像雜多的時間關係是「相繼或同時」。

因為時間在康德的角度來講是先天直觀形式,不能在經驗世界中被認識,所以這裡康德必須給時間引入乙個基底。

這個基底就是康德的實體,在以這個恆久不變,不生不滅的實體為基礎的情況下,才可以把前後相繼的規則歸於時間。

但是貌似還是沒講實體是什麼…

我覺得這裡康德自己也不能夠給出乙個實體是什麼的正面定義。因為實體是作為先天直觀形式的基底,先天直觀形式我們都已經沒有辦法認識了,康德的「實體」應該更加是不能認識。

不過跳出康德的框框,我自己理解,其實就是物理學中說的 「質能守恆定律」 也就是萬事萬物能量質量不管如何轉化,總的質量和能量都是不變的,就跟康德這裡說的實體契合了。

感覺康德這裡的實體也還是從亞里斯多德以來一貫的實體論一種吧。

至於跟康德的物自體的區別和聯絡,就不是很清楚了,我開始看的時候以為是乙個東西,現在覺得也不是。

4樓:阿道夫盧梭

額這其實是乙個要講細可以講的蠻細的事情,講簡單一點其實就是老話,雖然外部的質料是唯一的原則但是觀念確實必要的分析工具,沒有觀念則本質上無法認識經驗

5樓:桑娜

實體是現象,樓主看到第二模擬就明白了,因果作用就是乙個實體作用於另乙個實體,實體是時間中的永續性,就是他的量是永不變化的,比如乙個木頭燒掉了,燒完的煙和灰稱重,和原來的重量是一樣的,偶性依附它而存在。物自體的刺激是我們看到的現象,實體屬於現象界。。。這是我所知道的,,

休謨和康德以後的哲學?

魯新奎 批判與繼承是哲學及任何學問的發展過程,形形色色的哲學理論基本上都是盲人說象,不然就不會發展了。不要趕時髦,要保持批判思維,追求真理才是唯一目標。真理只有乙個,真理的候選者可以有多個,那個最符合科學的 與科學相容的哲學理論才是真理成分最多的哲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到現在還是巔峰,因為哲學墮落了...

如何評價康德的哲學貢獻?

Idean 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用他提出的先驗概念,證明了理性的邊界,認識論走到盡頭,上帝成了個人的信仰,沒有約束力了,人自由了。自由乃是西方價值的核心。 純粹好奇 理性強行認識物自體 心靈 自我 存在 上帝這些,會發生二律背反,就是相互矛盾的兩個說法都能成立,其它不如休謨,康德比休謨出名,是因為他...

康德哲學中的「物自體」與佛經中「明心見性」的「性」,「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非相」和「如來」?

經典西哲認為精神與物質是二元,因此物自體即萬物本質。本質本身是人類認知的結果,我們認知一切只能體驗到現象,但我們可以通過體驗抽象出現象本質,所以本質是認知的結果。這是古希臘時代開始經典哲學的見解,雖然先哲們對此推理不一,結論不一,但這是主要的框架。康德哲學的突破是他認為,無法認知一切事物的本質,因為...